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38243发布日期:2022-01-05 10:12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


背景技术:

2.传统的抗电磁辐射面料,经线和纬线都是金属线,柔软度较差,穿着的舒适性较差。
3.公告号为cn202644053u的抗电磁辐射面料,由经线和纬线均为复合线,该复合线的具体结构包括:金属线和至少一根包覆在金属线外面的纱线。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纱线包覆在金属线上,虽然能够减少金属线对皮肤的触感问题,但与皮肤直接接触导致皮肤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少金属线对皮肤的损害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包括基础层,所述基础层上方设置有包裹层,所述包裹层与基础层连接,所述基础层远离包裹层一面依次设置有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缓冲层,所述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与基础层、缓冲层连接,所述缓冲层由缓冲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缓冲纱线为甲壳素纤维,所述基础层由经线和纬线编制而成,所述经线、纬线为复合线,所述复合线包括导电纤维线和包裹在导电纤维线外面的纱线。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层由经线、纬线编制而成,经线、纬线均为纱线包裹导电纤维线,从而增加面料的抗电磁辐射性能,同时,减少导电纤维线对皮肤的损害,基础层上方设置包裹层,下方依次设置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缓冲层,包裹层能够包裹在基础层的外部,缓冲层由甲壳素纤维制成,能够与皮肤直接接触,同时具有抗菌作用,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增强面料的抗电磁辐射性能,缓冲层使得基础层、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不与皮肤直接接触,从而进一步减少导电纤维线对皮肤的损害作用。
9.优选的,所述缓冲纱线为甲壳素纤维、石墨烯纤维的混纺纱线。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甲壳素纤维具有杀菌的作用,石墨烯纤维具有抑菌、抗静电的作用,将甲壳素纤维、石墨烯纤维结合制成混纺纱线,增强混纺纱线的可纺性,进而制成缓冲层,从而进一步减少导电纤维线对皮肤的损害,同时成本更低。
11.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与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一,所述粘结层一将缓冲层、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连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结层一将缓冲层、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快速连接起来,同时能够增强缓冲层、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连接更加稳固,提高面料的使用时间。
13.优选的,所述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的一面为金属纤维纱线,另一面为纯棉。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的金属纤维纱线能够进一步增加面料的抗电磁辐射作用,同时纯棉的一面能够减少金属纤维纱线对皮肤的损害,使得面料更
加贴肤,制成衣物时,穿着更加舒适。
15.优选的,所述包裹层为天然蚕丝、氨纶和天然棉的混纺织物。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裹层由天然蚕丝、氨纶、天然棉多种物质混纺制成,从而使得包裹层具有较佳的柔软性能,卷缩性能较佳,从而进一步减少导电纤维线对皮肤的损害。
17.优选的,所述基础层和包裹层之间设置有阻燃层,所述阻燃层与基础层、包裹层连接。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的设置便于增强面料的阻燃性能,从而进一步提高面料的抗辐射性能。
19.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为由阻燃丙烯酸纤维和乙烯

氯乙烯聚合物制成的无纺布。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燃层为阻燃丙烯酸纤维和乙烯

氯乙烯聚合物两种物质复配制成,能够进一步增强阻燃层的阻燃作用,从而增强面料的阻燃性能。
21.优选的,所述阻燃层与基础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二,所述粘结层二用于将阻燃层、基础层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结层二将阻燃层和基础层连接起来,从而增强基础层、阻燃层的连接强度。
23.优选的,所述阻燃层和包裹层之间设置有粘结层三,所述粘结层三将阻燃层、包裹层连接,所述粘结层三具有阻燃作用。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粘结层三将阻燃层和包裹层连接起来,从而增强包裹层与阻燃层之间的连接强度,进而增强面料的抗辐射性能,同时粘结层具有阻燃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强面料的阻燃作用。
25.优选的,所述包裹层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包裹层上开设若干透气孔,在保护面料的基础上提高对面料的透气性,使得面料穿着更加舒适。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
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基础层;2、包裹层;21、透气孔;3、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4、缓冲层;5、阻燃层;6、粘结层一;7、粘结层二;8、粘结层三。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

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
32.参照图1,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包括基础层1和包裹层2,基础层1和包裹层2之间设置有阻燃层5,基础层1远离包裹层2一面依次设置有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缓冲层4,基础层1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经线和纬线均为复合线,包裹层2用于提高面料的柔软性,从而增加面料的舒适性。
33.参照图1,复合线包括导电纤维线和包裹在导电纤维线外面的纱线,纱线为疏水性
合成纤维与棉构成的混纺纱线,将纱线织成网状结构从而将导电纤维线包覆在面料里面。导电纤维线可以是金属化合物型导电纤维、金属型导电纤维、导电高分子型纤维中的任意一种,本实施例导电纤维线为导电高分子型纤维。
34.参照图1,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位于基础层1下方,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靠近基础层1一面为金属纤维纱线,远离基础层1一面为纯棉,在棉纺时加入金属丝段,制成纱线,将纱线编织形成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为纵横交错的隔离网状,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与基础层1缝制连接。
35.参照图1,缓冲层4位于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的下方,缓冲层4由缓冲纱线编织而成,缓冲纱线为甲壳素纤维形成,为了提高缓冲层4的可纺性,缓冲纱线为甲壳素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形成的混纺纱线,缓冲层4与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之间设置有粘结层一6,粘结层一6将缓冲层4、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粘结起来,粘结层一6为以聚氨酯为主要成分的糊状物,使用方便,固化后为透明状。
36.参照图1,阻燃层5位于基础层1的上方,阻燃层5为由阻燃丙烯酸纤维和乙烯

氯乙烯聚合物织成的无纺布,基础层1与阻燃层5之间设置有粘结层二7,粘结层二7为低熔点聚酯纤维粘合剂,粘结层二7将阻燃层5和基础层1粘结起来,粘结层二7具有阻燃作用,从而进一步提高阻燃层5的阻燃效果。
37.参照图1,阻燃层5与包裹层2之间设置有粘结层三8,粘结层三8用于将阻燃层5与包裹层2粘结起来,粘结层三8为聚氨酯基粘合剂,聚氨酯粘合剂内含有阻燃添加剂体系,本实施例阻燃添加剂体系为十溴二苯氧。阻燃层5的设置能够降低面料的着火率。
38.参照图1和图2,包裹层2选用的织物面料为天然蚕丝、氨纶和天然棉的混纺织物,天然蚕丝和天然棉能够保证面料良好的保暖性能,而氨纶提供了面料良好的弹性。包裹层2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21,若干透气孔21均匀间隔分布在包裹层2上,包裹层2具有较好的柔软和弹性性能,进而能够增强面料的柔软性,同时减少导电纤维线对皮肤的损害。
3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电磁辐射面料的实施原理为:设置有导电纤维线的基础层1与皮肤接触一面依次设置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缓冲层4,缓冲层4由甲壳素纤维和石墨烯纤维制成的混纺纱线制成,柔软性、弹性较佳,同时具有抗菌保暖的作用,金属混纺纤维面料层3中的金属丝段能够进一步增强面料的抗电磁辐射性能。
40.基础层1上方依次设置阻燃层5、包裹层2,阻燃层5能够增强面料的阻燃性能,包裹层2能够进一步减少导电纤维线对皮肤的损害。
4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