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灵菇低温后熟快速出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8948118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白灵菇低温后熟快速出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菌菇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白灵菇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白灵菇,又名阿魏蘑、刺芹侧耳阿魏变种、白阿魏蘑、刺芹侧耳白色变种、翅鲍菇、玉雪阿魏菇、西天白灵芝、天山神菇等属于侧耳属,中文学名为白灵侧耳。白灵菇子实体肥厚洁白、质地细腻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大型食用菌。白灵菇兼性寄生于半枯死的新疆阿魏的茎基部和根上,野生资源极其稀少。
[0003]白灵菇是一种食用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珍稀食用菌,它主要采用农业式栽培,白灵菇栽培存在生长周期长的问题,需要90天以上的生长周期,此外,传统白灵菇栽培方法出菇时间不一致,不利于工厂化生产。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白灵菇低温后熟快速出菇的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白灵菇低温后熟快速出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0007]步骤一,将白灵菇液体菌种在20°C?22 °C环境下培养19-21天发满一栽培瓶;
[0008]步骤二,在20°C?22°C环境下进行20-24天的后熟培养;
[0009]步骤三,在1°C?5 °C环境下的低温下培养24-28天。
[0010]本发明通过改良传统的百灵菇的栽培方法,使得出菇的整齐度、一致性增强,易出菇,缩短了白灵菇的生产周期,相较传统90天以上的生产周期,将生长周期控制在了 65-70天,出菇率达到90%以上。1200CC栽培瓶单瓶产量达到180克以上。
[0011 ] 所述栽培瓶放置于一栽培箱内,所述栽培箱内设有一环境调控系统,所述环境调控系统包括一采集生长室环境参数的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的信号输出端连接一主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制系统连接一计算机;
[0012]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用于测量栽培箱温度信息的温度传感器。
[0013]便于检测栽培箱内的温度变化情况。
[0014]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栽培箱的内壁上。
[0015]或者,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栽培瓶上,且所述温度传感器内嵌于所述栽培瓶。
[0016]所述温度传感器是一无线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内设有一无线通讯模块,所述主控制系统连接一与所述无线通讯模块相匹配的无线接收模块。
[0017]本发明通过将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栽培瓶内,便于监控白灵菇在栽培瓶内的生长环境。
[0018]所述环境调控系统还包括一控制所述栽培箱内温度的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连接所述主控制系统,所述主控制系统还连接一时钟模块。
[0019]通过温度传感器感应到的信号给予主控制系统,调整温控装置对栽培箱内的温度进行调控情况,通过时钟模块控制栽培瓶处于不同温度下的时间,便于自动调控温度,保证出菇率的平整度。
[0020]所述温控装置包括一用于制冷的冷风机,所述冷风机的出气口位于所述栽培箱内,所述冷风机连接所述主控制系统;
[0021]当温度高于5.5°C时,计算机或主控制系统控制冷风机开始工作,使温度下降,当温度低于1°C时,计算机或主控制系统关闭冷风机,菌菇生长产生热量,使温度上升。通过该手段可以实现温度的自行调整。
[0022]所述栽培箱设有至少两个不同温度的腔室,分别为温度处于20°C?22°C的第一腔室、温度处于1°C?5°C的第二腔室,所述冷风机的出气口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0023]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之间设有一将第一腔室内的栽培瓶传输至第二腔室内的传输通道。
[0024]本发明通过设有两个不同温度的腔室,便于当菌种处于不同生育期时,处于不同的温度环境下,无需实时的对温度进行调整,实现不同腔室的恒温控制。
[0025]所述栽培箱内设有一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连接所述主控制系统,所述换热装置包括一制冷管路、一制热管路,所述制冷管路的进口、所述制热管路的出口均位于所述第一腔室,所述制冷管路的出口、所述制热管路的进口均位于所述第二腔室。
[0026]便于实现两个不同温度腔室的温度协调的情况下,实现节约能源。
[0027]所述信息采集模块包括一测量栽培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二氧化碳传感器,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连接所述主控制系统;
[0028]所述主控制系统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测定量判断白灵菇液体菌种的生长状态,从而控制温控装置对栽培室内的温度进行调控。
[0029]所述主控制系统还连接一控制栽培室内通风情况的排风装置;
[0030]所述主控制系统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的测定量控制排风装置对白灵菇液体菌种的呼吸量进行调控。
[0031]所述信息采集模块由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构成。本发明相较传统的信息采集模块,单设有二氧化碳传感器与温度传感器,便能实现对白灵菇液体菌种生长状态进行监控,相较传统的多传感设备,节约了成本,监控效果更为直观。
[0032]所述主控系统连接一控制栽培室光照情况的遮阳调节机构;
[0033]步骤一与步骤二时,通过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数值,控制所述栽培室内的光照情况;
[0034]步骤三时,停止对所述栽培室进行光照。
[0035]对所述栽培室内的光照情况进行调整的方法,首先通过所述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光照时间控制在每半小时照射一次,每个周期进行3?5次,每天进行一个周期,每次照射控制在1.8分钟以内,每次照射后对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前一次进行比较,当二氧化碳浓度降低3000ppm时,增加照射频率,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3000ppm时,停止照射。
[0036]所述排风装置包括一新风通道,所述新风通道上开有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与外界联通,所述出风口与栽培室联通,所述新风通道内设有制氧机;
[0037]所述新风通道内还设有至少一个加湿器,所述加湿器的出气口与至少一条水气管路联通,所述水气管路上开有复数个湿气出口,复数个湿气出口均位于所述新风通道内;
[0038]所述制氧机与所述加湿器均连接所述主控制系统。
[0039]通过加湿器与制氧机实现对白灵菇液体菌种的呼吸量进行调控。
[0040]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为9000-11000ppm时,所述环境调控系统处于待机状态;
[0041]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为7000-9000ppm时,所述环境调控系统的温控装置进行工作,进行升温处理,温度变化差值不大于3°C ;
[0042]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为7000时,所述环境调控系统的温控装置进行工作,进行升温处理,温度变化差值大于3°C ;
[0043]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为11000-13000ppm时,所述环境调控系统的排风装置进行工作,所述制氧机与所述加湿器中至少一个进行工作;
[0044]当二氧化碳传感器检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为11000-13000ppm时,所述环境调控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