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投影设备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9886690阅读:来源:国知局
包括DMD7。荧光轮4通过第一导热管5与热量集中模块9连接;激光器14通过第二导热管15与热量集中模块9连接。DMD7通过第三导热管8与热量集中模块9连接。散热模块包括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3。第一风扇11和第二风扇13之间还包括电源板和/或驱动板12。
[0125]如图4c所示,荧光轮4通过荧光轮金属基17和荧光轮支架18与第一导热管5连接。如图4d所示,激光器14通过激光器金属基19与第二导热管15连接。如图4e所示,第一光学镜片16通过第一光学镜片金属基21与第四导热管20连接。如图4f所示,DMD7通过DMD金属基22与第三导热管8连接。
[0126]导热管有多个,分别为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第三导热管。可选地,导热管还包括第四导热管;
[0127]第一导热管的蒸发端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荧光轮的金属支架连接;或者第一导热管的蒸发端与荧光轮的金属支架连接;第二导热管的蒸发端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激光器的壳体连接;第一光学镜片与第一外壳连接,且第一外壳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第四导热管的蒸发端连接;第三导热管的蒸发端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DMD的支架连接;第二光学镜片与第二外壳连接,且第二外壳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第三导热管的蒸发端连接。
[0128]如图4b、图4c、图4d、图4e和图4f所示,导热媒介为金属块。
[0129]具体来说,第一导热管与金属块焊接在一起,该金属块即为荧光轮金属基;金属块与荧光轮金属支架直接接触,金属块与荧光轮金属支架接触的面尽量光滑,金属块与荧光轮金属支架之间可用导热材料填充。另一种连接方式为荧光轮金属支架与金属块为一体结构,即将第一导热管直接焊接在荧光轮金属支架上。金属块尽量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材料。第一导热管将荧光轮产生的热量快速的传递传输至激光光源部件的封闭式结构之外的热量集中模块上。
[0130]第二导热管与金属块焊接在一起,该金属块即为激光器金属基;金属块与激光器直接接触,具体地,金属块与激光器的安装壳体相接触,金属块与激光器之间用导热材料填充。第二导热管将激光器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激光光源部件的封闭式结构之外的热量集中模块上。
[0131 ]第三导热管焊接在一个金属块上,该金属块即为DMD金属基;金属块与DMD接触,具体的,金属块与DMD的固定结构相接触,接触面尽量光滑,金属块选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材料。金属块与DMD之间用导热材料填充,由于DMD易碎,故此处应选用压缩应力较低的导热材料。第三导热管将DMD产生的热量传输至激光光源部件的封闭式结构之外的热量集中模块上。
[0132]第一光学镜片固定在激光光源部件的金属壳体,比如第一外壳为金属壳体,第一光学镜片固定在激光光源部件的金属壳体上,该金属壳体即为第一光学镜片金属基;且第一光学镜片上的光学镜片数量众多,若单独对每个光学镜片进行散热,结构设计将比较复杂,且效率不高。故将激光光源部件的金属壳体的一侧外表面设计成平面,与焊有第四导热管的金属块接触,金属块与激光光源部件的金属壳体之间用导热材料填充,通过激光光源部件的金属壳体将第一光学镜片吸收的热量传导至第四导热管上,并经由第四导热管将热量传递至热量集中模块上。或者,将激光光源部件的金属壳体一侧外表面与第四导热管直接焊接在一起。
[0133]第二光学镜片固定在光机部件部件的金属壳体,比如第二外壳为金属壳体,第二光学镜片固定在光机部件的金属壳体上,该金属壳体即为第二光学镜片金属基;且第二光学镜片上的光学镜片数量众多,若单独对每个光学镜片进行散热,结构设计将比较复杂,且效率不高。故将光机部件的金属壳体的一侧外表面设计成平面,与焊有第三导热管的金属块接触,金属块与光机部件的金属壳体之间用导热材料填充,通过光机部件的金属壳体将第二光学镜片吸收的热量传导至第三导热管上,并经由第三导热管将热量传递至热量集中模块上。或者,将光机部件的金属壳体一侧外表面与第三导热管直接焊接在一起。
[0134]上述内容中的导热媒介,即金属块均位于封闭式架构的内部,比如与激光器连接的金属块位于激光光源部件的第一外壳内部。热量集中模块位于热源部件的封闭式结构的外部,比如热量集中模块为与第一外壳之外,也位于第二外壳之外。通过热管,比如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第三导热管和第四导热管将热源部件的热量导出至封闭式结构的外部,从而对其进行散热,一方面保证了封闭式结构本身的密封性,另一方面对导出至封闭式结构外部的的热量进行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第三方面,由于无需直接通过风扇对热源部件进行吹风,因此也避免了将灰尘吹向热源部件的问题,因此也避免了将灰尘吹向热源部件的问题,且无需对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处设置过滤灰尘或颗粒的设施,进一步简化了激光投影设备的结构形式。
[0135]可选地,在导热管与封闭式结构的外壳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比如涂抹密封胶等。具体来说,在第一导热管和第二导热管与第一外壳的接触位置涂抹密封胶。在第三导热管和第二外壳的接触位置涂抹密封胶。
[0136]可选地,若为了提高热源部件的密封性和防尘性,可在激光光源部件的外部再增加一个密封外壳,比如实施例二中所示。可选地,也可在激光光源部件和光机部件外部增加一个密封外壳。可选地,在导热管与密封外壳的接触位置涂抹密封胶。
[0137]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导热管将热源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全部导入热量集中模块,通过散热模块对热量集中模块上的热量进行集中散热,提高了散热效率,且由于是对热量集中模块上的热量进行集中散热,而并非直接对热源部件进行散热,因此防止了散热过程中将灰尘重新带入热源部件的问题,提高了热源部件的防尘度。进一步,由于导热管中的每个导热管为热管;因此,可基于热管原理高效的通过导热管将热源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导入热量集中模块,进一步提高了对热源部件的散热效率。
[0138]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39]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热源部件;所述热源部件至少包括激光光源部件和光机部件; 导热管,所述导热管的一端与所述热源部件连接,另一端连接所述热量集中模块;用于将所述热源部件中的每个部件产生的热量导出至热量集中模块;所述导热管为热管; 所述热量集中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导热管导入的所述热源部件中的每个部件产生的热量; 散热模块,用于对所述热量集中模块进行散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两端分别为蒸发端和冷减立而; 所述导热管的蒸发端连接所述热源部件;所述导热管的冷凝端连接所述热量集中模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集中模块包括散热鳍片; 所述散热鳍片,与所述导热管的冷凝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导热管所导入的所述热源部件中的每个部件产生的热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第一风扇: 位于所述热量集中模块的一侧;用于通过将流经所述第一风扇的空气吹向所述热量集中模块的方式对所述热量集中模块进行散热。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还包括第二风扇; 电源板和/或驱动板位于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之间,以使流经所述第一风扇和所述第二风扇的空气经过所述电源板和/或驱动板,对所述电源板和/或驱动板进行散热。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蒸发端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所述热源部件中的每个部件分别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媒介为铜块;所导热管的材料为铜;所述导热管中的工作液体为能发生相变的液体。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光源部件至少包括激光器、荧光轮;所述光机部件至少包括数字微镜器件DMD。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包括第一导热管、第二导热管和第三导热管; 所述第一导热管的蒸发端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所述荧光轮的金属支架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导热管的蒸发端与所述荧光轮的金属支架连接; 所述第二导热管的蒸发端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所述激光器的壳体连接; 所述第三导热管的蒸发端通过导热媒介和导热材料与所述DMD的支架连接。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激光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位于所述激光光源部件外部的密封外壳;所述激光光源部件为使用第一外壳进行封闭的封闭式结构。
【专利摘要】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投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投影设备,用于提高对激光投影设备内部的热源部件的散热效率。本发明实施例中,导热管将激光光源部件和光机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全部导入热量集中模块,通过散热模块对热量集中模块上的热量进行集中散热的方式实现了对激光光源部件和光机部件散热的目的,由于是对热量集中模块上的热量进行集中散热,因此提高了散热效率。进一步,由于导热管为热管,因此,可基于热管原理高效的通过导热管将激光光源部件和光机部件所产生的热量导入热量集中模块,进一步提高了对激光光源部件和光机部件的散热效率。
【IPC分类】G03B21/16
【公开号】CN105652570
【申请号】
【发明人】张琰
【申请人】海信集团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6年3月25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