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制造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说明】线圈制造方法及装置
[0001 ] 本申请为提交于2013年9月25日,申请号为“201310441426.6”,题为“线圈、线圈制造方法及装置”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有关于一种线圈制造方法及装置,尤指一种绕线后未作点焊的线圈,以及一种可制造该无点焊线圈的制造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0003]按,一般电感器(Inductor)又称为线圈(coil),为被动组件的一种;具有抗拒任何电流变化的电子组件,它是由线材绕着支撑的卷芯部所组成,而卷芯部可以是磁性材料或非磁性材料。电感器是借线圈电流变化,以产生磁通量变化,根据磁场的现象做成的电路组件,其中磁场的来源是电荷在流动,它就是电流所形成。交流的电流会产生磁场,而变动的磁场会感应出电流,其线性关系的比例,一般称为电感。
[0004]先前技术关于线圈的制作过程中,通常包括两部分工艺,一者为绕线工艺,另一者为沾锡工艺;在绕线工艺中,必须在一“工”字型的芯材上两凸缘部间的卷芯部卷绕线材,一般线材的绕线方式采在一绕线设备上以一震动送料机震动送料,将芯材逐一送至一夹具,使夹具夹持一端的凸缘,然后由一绕针引线材一端先绕经卷芯部一端未被夹具夹持的凸缘的一侧并先进行点焊,以固定线材一端的线端,然后绕针再引线材卷绕两凸缘部间卷芯部一定圈数后,将另一端的线材线端再以点焊焊接于凸缘另一侧,并于剪断线材末端与绕针脱离后,完成线圈绕线工艺并将线圈成品排出收集;接着操作人员将所收集完成绕线的线圈再倒入另一台沾锡设备的震动送料机进行沾锡工艺,使其经由震动送料依序被移送至一锡槽沾附锡液于该线圈凸缘处的二点焊部位,沾锡完成后再排出收集以完成整个线圈的制作。
【发明内容】
[0005]先前技术中的线圈制作,其所采用的绕线方法使绕线工艺中必须作二次的电焊来进行线端的固定,这使得工艺变得冗赘及高耗电!同时在完成线圈绕线后必须进行人工搬送至下一沾锡工艺,亦造成人力的损耗、不良率及成本的增加。
[0006]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作二次的电焊来进行线端固定的线圈制造方法。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沾锡来进行线端固定的线圈制造装置。
[0008]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执行所述线圈制造方法的装置。
[0009]依据本发明目的的线圈制造方法,是将线圈的绕线与沾锡工艺在一机台上完成,线材在一具多个工作站的搬送装置上完成线材卷绕的绕线工艺后,进行一取料工艺,其以可移送于绕线工艺与沾锡工艺间的转换装置来执行,转换装置将完成绕线的线圈自绕线工艺移出时,将线圈执行一旋转方向程序,使各线圈待沾锡面朝下。
[0010]依据本发明另一目的的线圈制造装置,包括:在一机台上设有:一搬送装置,其具有多数个设有夹具机构的工作站;其受驱动而绕一间歇旋转流路进行搬送;一绕针,可供线材穿经其上,将线材卷绕于芯材的卷芯部;一转换装置,包括可将完成绕线的各线圈自该搬送机构上夹具机构移出的取放机构,以及承接取放机构取出的线圈将其旋转方向的转向机构。
[0011]依据本发明又一目的的线圈制造装置,包括:用以执行所述线圈制造方法的装置。
[00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圈制造方法及装置,除在线圈绕线工艺中无须作电焊来进行线端的固定,使工艺变得精省及省电!同时在完成线圈绕线后可直接进行下一沾锡工艺,无须进行绕线及沾锡的两次进料,亦无须在绕线及沾锡两工艺中作人力的搬送,使相同人力可以管理更多机台,亦降低线圈在工艺转换中所造成的不良率增加及成本增加问题。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线圈的芯材立体外观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芯材上完成绕线的立体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线圈成品立体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绕线工艺的搬送装置立体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具机构的立体示意图。
[001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具机构的夹具夹持芯材的放大示意图。
[0019]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具机构的背面立体示意图。
[0020]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启闭驱动机构的示意图。
[0021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线栓闭合状态示意图。
[0022]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线栓开启状态示意图。
[0023]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夹具机构与线夹、绕针的关系示意图。
[0024]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数线夹同步驱动的示意图。
[0025]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多数绕针同步驱动的示意图。
[0026]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工艺的步骤(一)
[0027]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工艺的步骤(二)
[0028]图1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工艺的步骤(三)
[0029]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工艺的步骤(四)
[0030]图1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工艺的步骤(五)
[0031]图1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工艺的步骤(六)
[0032]图2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挂线工艺的装置示意图。
[0033]图2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线工艺的步骤(一)
[0034]图2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线工艺的步骤(二)
[0035]图2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线工艺的步骤(三)
[0036]图2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线工艺的步骤(四)
[0037]图2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线工艺的步骤(五)
[0038]图2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线工艺的步骤(六)
[0039]图2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断线工艺的步骤(七)
[0040]图2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排废线装置示意图
[0041]图2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排废线装置进行废线排除的示意图。
[0042]图3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装置的取放机构进行线圈取放的示意图。
[0043]图3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转换装置的转向机构进行线圈转向沾锡的示意图。【符号说明】
[0044]I线圈11 芯材
[0045]111第一凸缘112第二凸缘
[0046]113卷芯部114线槽
[0047]115固接部12 线材
[0048]121第一线端122第二线端
[0049]123废线13 导电物质
[0050]131锡液面2 搬送装置[0051 ]21驱动机构3 启闭驱动机构
[0052]31第一启闭驱动件32 第二启闭驱动件
[0053]33第一顶座34 第二顶座
[0054]4线夹41 线夹座
[0055]42线夹驱动件5 绕针
[0056]51针管52 绕针座
[0057]53绕针驱动件54 皮带
[0058]6断线装置61 座架
[0059]62第一刀座驱动件63 刀座
[0060]631刀刃632镂孔[0061 ]64第二刀座驱动件65 连接件
[0062]651触抵件66 限位件
[0063]7排废线装置71 排废线驱动件
[0064]72固定座73 排放管
[0065]731吸入口74 外部管路
[0066]741排放口8 松废线驱动件
[0067]9转换装置91 取放机构
[0068]92转向机构A 夹具机构
[0069]Al夹具座All夹具
[0070]Alll固定件Al 12弹性组件
[0071]Al 13活动件Al 2枢座
[0072]A13枢座A14连动件
[0073]A141伞形齿轮A142扳转扣件
[0074]A15第二连动件A151伞形齿轮
[0075]A152嚿接部A16第三枢座
[0076]A17托座A2 折线座
[0077]A21轴部A22扳转座
[0078]A23操作区A24夹线组
[0079]A241第一夹线栓A242第一挂线体
[0080]A243第二夹线栓A244第二挂线体[0081 ] A245 夹钻A246 枢轴
[0082]A247 压体A248 挡体
[0083]A249弹性组件A25断线组件
[0084]A3 驱动件A31驱动部
[0085]R 绕线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0086]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可采用如图所示的芯材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