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与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常见的基于低功耗蓝牙技术的信标设备(又叫Beacon设备)通常有两种工作模式,广播模式和广播接收模式。
[0003]其中,广播模式是指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发送广播报文,由于不能接收任何信息,所以信标设备一旦进入广播模式,便不能对信标设备进行任何的连接。该工作模式的优点是省电,由于只进行单向的广播,信标设备的接收端一直处在睡眠状态,所以信标设备的工作寿命比较长。缺点也比较明显,由于不能支持外围设备对所述信标设备的通信,所以无法对信标设备进行配置改写,从而无法进行校正和维护。
[0004]广播接收模式是指每发送一个广播报文,都跟随一个接收器开启的时段,接收运营设备的连接请求。所以,与广播模式形成对比鲜明的是,功耗几乎大了一倍,但是可以支持连接配置。
[0005]结合这两种工作模式,有些设备生产商在信标设备上安装一个按键,通过按键切换广播模式和广播接收模式。然而,这种方法的在某些场景的应用中具有严重的缺陷,即在信标设备部署后,物理环境可能不方便按键操作,比如将信标设备部署到商场或者机场的屋顶时,工作人员不便于进行按键操作。
[0006]由上述分析可知,上述基于按键的工作模式切换方式对维护、校正信标设备带来非常大的工作量。技术人员需要对现有的信标设备的工作模式切换方式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7]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与设备。
[0008]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一信标设备端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
[0009]获取由第一信标设备发起的关于第二信标设备的连接指令;
[0010]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标志信息;
[0011]当获得所述标志信息,根据所述连接指令向所述第二信标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建立所述第一信标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设备连接。
[0012]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在第二信标设备端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包括:
[0013]在第二信标设备从广播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时发送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标志信息;
[0014]接收第一信息设备所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信标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设备连接。
[0015]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一信标设备,包括:第一装置,用于获取由第一信标设备发起的关于第二信标设备的连接指令;第三装置,用于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标志信息;第五装置,用于当获得所述标志信息,根据所述连接指令向所述第二信标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建立所述第一信标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设备连接。
[0016]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二信标设备,包括:第二装置,用于在第二信标设备从广播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时发送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标志信息;第四装置,用于接收第一信息设备所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信标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设备连接。
[0017]根据本申请的再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三信标设备,包括:第一装置,用于获取由第一信标设备发起的关于第二信标设备的连接指令;第二装置,用于在第二信标设备从广播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时发送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标志信息;第三装置,用于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标志信息;第五装置,用于当获得所述标志信息,根据所述连接指令向所述第二信标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建立所述第一信标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设备连接;第四装置,用于接收第一信息设备所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信标设备与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设备连接。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所述第一信标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信标设备所发出的标志信息来确认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工作模式进入接收模式,能够有效地建立与第二信标设备的通信连接,以便第一信标设备与第二信标设备能够自动进行设备连接,从而取代了人工参与的种种不便;同时,将所述第二信标设备的工作模式由手动更改变为自动更改,来实现与所述第一信标设备建立设备连接,能够方便于对第二信标设备进行维护和管理,避免了受环境、地理位置等因素而不便于维护和管理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20]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一信标设备和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二信标设备示意图;
[0021]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一信标设备TJK意图;
[0022]图3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二信标设备示意图;
[0023]图4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二信标设备示意图;
[0024]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三信标设备示意图;
[0025]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0026]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0027]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0028]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方法流程图。
[0029]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31]在本申请一个典型的配置中,终端、服务网络的设备和可信方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0032]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个方面的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一信标设备和一种用于基于信标建立连接的第二信标设备。其中,所述第一信标设备I包括第一装置11、第三装置13和第五装置15。所述第二信标设备2包括:第二装置22和第四装置24。具体地,所述第二装置22在所述第二信标设备2从广播模式切换至接收模式时发送所述第二信标设备2的标志信息至所述第三装置13,所述第三装置13检测是否获得所述第二信标设备2的标志信息,当所述第五装置15获得所述标志信息,根据连接指令向所述第四装置24发送连接请求,所述第四装置24接收第一信息设备所发送的连接请求,建立所述第一信标设备I与所述第二信标设备2的设备连接。其中,所述连接指令为所述第一装置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