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在被用于车辆用轮胎的胎圈芯的外周安装带状的填胶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在胎圈芯安装填胶的技术。如图6所示,一般在车辆用轮胎的轮胎橡胶41的各个侧面的内周缘环状地埋设有胎圈芯42以及填胶43。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填胶43被形成为带状。填胶43如图7(a)所示,预先粘贴在胎圈芯42的外周,并且如图7
(b)所示,通过将填胶43的两个端面431、432相互粘贴,从而使其环状地安装在胎圈芯42的外周。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105154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6]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以前,在胎圈芯42安装填胶43的工序中,作业者通过手工作业相互粘贴填胶43的两个端面431、432。也就是说,如图7(a)所示,在填胶43被粘贴于胎圈芯42的外周上的状态下,作业者用手指把持填胶43的两端并以该两端相互接近的方式拉近,从而如图7(b)所示,使两个端面431、432相互粘贴。
[0008]因此,在这种现有的对于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方法中,可能会有作业费时,并且为了将填胶43的两个端面431、432以均等的状态相互粘贴而需要熟练这样的问题。
[0009]本发明着眼于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于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装置,能够在胎圈芯上安装填胶的过程中,无需熟练也可以容易且高精度地相互粘贴填胶的两个端面。
[00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0011]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提供一种安装方法,其在胎圈芯的外周将带状的填胶安装成环状。该安装方法包括:以所述填胶的两个端面相互分开的状态下将所述填胶粘贴在所述胎圈芯的外周上的工序;把持所述填胶的两端,并使该两端从胎圈芯的外周离开的工序;将所述填胶的两个端面以从这些端面的内周部朝向外周部的顺序相互粘贴的工序;以及将从所述胎圈芯的外周离开的所述填胶的部分按压在所述胎圈芯的外周上的工序。
[0012]因此,在对于该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方法中,一边把持被粘贴在胎圈芯的外周上的填胶的两端,一边在使该两端暂且从胎圈芯的外周离开的状态下以相互接近的方式拉近。由此,无需熟练,也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相互粘贴填胶的两个端面。
[0013]并且,根据其他的方式,提供一种安装装置,其在胎圈芯的外周安装填胶。该安装装置具备:2对把持部件,其分别把持被粘贴在胎圈芯的外周上的填胶的两端;第I移动部件,在分别把持住所述填胶的两端的状态下,所述第I移动部件以使所述2对把持部件从所述胎圈芯离开的方式向所述胎圈芯的径向外侧移动;第2移动部件,其使通过所述第I移动部件移动的所述2对把持部件中的至少一对绕配置于填胶的内侧的轴向另一对把持部件移动;以及第3移动部件,其使通过所述第2移动部件移动的所述2对把持部件向所述胎圈芯移动。
[0014]因此,在对于这种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装置中,能够使填胶的两个端面自动地相互粘贴。
[0015]发明效果
[0016]根据本发明的对于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装置,在胎圈芯上安装填胶的过程中,发挥无需熟练也能够容易且高精度地相互粘贴填胶的两个端面的这样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示出一个实施方式的对于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装置的侧视图。
[0018]图2是图1的填胶的安装装置的主视图。
[0019]图3是放大示出对填胶的端面的粘贴部进行按压的机构的要部侧视图。
[0020]图4(a)_(d)是依次示出填胶的端面的粘贴过程的局部主视图。
[0021]图5是沿图4(a)的5-5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0022]图6是示出车辆用轮胎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7(a)以及(b)是示出现有的对于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方法的局部主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ll...基座、12...移动台、14...第I汽缸、15...第2汽缸、17...偏心凸轮轴(轴)、19…支承台、20...第3汽缸、21A、21B…把持部件、22...第4汽缸(第I移动部件,第3移动部件)、23…齿条、24...小齿轮、25...第5汽缸(第2移动部件)、42…胎圈芯、43...填胶、431、432…端面、433…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对于胎圈芯的填胶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装置的一个实施方式。
[0027]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基座11的前面以能够通过导轨13沿图1以及图2的上下方向移动的方式支承有移动台12。在带状的填胶43环状地粘贴在胎圈芯42的外周上的状态下,填胶43的两个端面431、432配置在基座11的下端部的前方。此时,填胶43的两个端面431、432相互分开。如图4(a)以及图5所示,在填胶43的各个端面431、432形成有相对于填胶43的厚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33。具体地讲,填胶43的各个端面431、432构成倾斜面433,该倾斜面433以随着向顶端缘填胶43的厚度逐渐减少的方式倾斜。填胶43的端面431、432的倾斜面433相互对置。
[0028]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所述基座11上配置有用于使移动台12移动的第I汽缸14。止动螺栓16被固定在移动台12的一部分。在基座11上配置有第2汽缸15,该第2汽缸15具备能够与止动螺栓16的下端抵接的活塞杆。第2汽缸15与止动螺栓16配合从而将移动台12的移动位置限制在两个位置上。通过第I汽缸14以及第2汽缸15的活塞杆的伸出动作以及退回动作,使得移动台12在图2中用实线示出的作用位置和图2中用双点划线示出的避让位置之间移动。第2汽缸15的力大于第I汽缸14的力。因此,在第2汽缸15的活塞杆伸出时,该活塞杆的顶端向上方按压止动螺栓16的下端,而使移动台12从作用位置移动至避让位置。并且,在第2汽缸15的活塞杆退回时,该活塞杆的其顶端从移动台12的止动螺栓16的下端离开,从而使移动台12移动至图2中用实线示出的位置而停止。与此同时,第I汽缸14的活塞杆伸出,而使移动台12从避让位置向作用位置移动。在作用位置上,止动螺栓16的下端与在图2中用实线示出的位置停止的第2汽缸15的活塞杆的顶端抵接,而使移动台12的移动停止。
[0029]在所述基座11上与填胶43的两端的内周部对应的位置以能够绕支轴18转动的方式支承有一对偏心凸轮轴17(轴)。偏心凸轮轴17与被形成在一对支承台19的端部上的卡合孔191卡合。在该状态下,各个支承台19通过偏心凸轮轴17而以能够在与图2的纸面平行的面内转动的方式支承在移动台12上。
[0030]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所述各个支承台19支承有第3汽缸20。在各个第3汽缸20支承有一对把持部件2^、218。2对把持部件21A、21B分别把持填胶43的两端。通过各个第3汽缸20的动作,各对把持部件21A、21B在把持位置和非把持位置之间移动。在把持位置上,各对把持部件21A、21B如图4(a)以及图5所示,在填胶43的表面以及背面把持填胶43的一端。在非把持位置上,各对把持部件21A、21B如图1所示,分别从填胶43—端的表面以及背面离开。
[0031]在移动台12上配置有用于使偏心凸轮轴17转动的一对第4汽缸22。各个第4汽缸22的活塞杆以从图2所示的状态退回的方式进行动作,而使偏心凸轮轴17通过齿条23以及小齿轮24转动,从而使各个支承台19向图2的上方移动。在把持部件21A、21B把持住填胶43的两端的状态下,第4汽缸22的活塞杆以退回的方式进行动作,而使把持部件21A、21B以从胎圈芯42离开的方式向胎圈芯42的径向外侧移动。也就是说,被把持部件21A、21B把持的填胶43的两端如图4(b)所示,从胎圈芯42的外周离开。第4汽缸22构成第I移动部件,该第I移动部件用于在填胶43的把持状态下以使把持部件21A、21B从胎圈芯42离开的方式向胎圈芯42的径向外侧移动。
[0032]如图1以及图2所示,在所述移动台12上配置有用于使各个支承台19转动的一对第
5汽缸25。在把持部件21A、21B通过第4汽缸22已向胎圈芯42的径向外侧移动的状态下,各个第5汽缸25的活塞杆以从图2所示的状态退回的方式进行动作,而使各个支承台19绕偏心凸轮轴17的中心转动,从而使把持部件21A、21B以相互接近的方式移动。由此,如图4(c)所示,填胶43的两个端面431、432以从其内周部向外周部的顺序相互接近且相互粘贴。第5汽缸25构成第2移动部件,该第2移动部件用于使至少一对把持部件21A、21B向另一对把持部件21B、21A 移动。
[0033]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