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后视镜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47002阅读:844来源:国知局
内后视镜组件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内后视镜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人均车辆保有量的增多,高速路口道路拥挤的现象也日渐严重,车载ETC逐渐成为减轻交通拥堵的一种趋势。目前市场上的ETC设备品种繁多,大小不一,大部分的ETC设备固定在车辆上时,既占用地方,也阻碍视线,使用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申请是基于发明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
[0004]相关技术中的车载ETC存在阻碍视线、使用不便的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内后视镜组件,该内后视镜组件设有ETC装置,避免了 ETC装置阻碍驾驶视线。
[000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内后视镜组件的车辆。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ETC设备可拆卸地连接在车载设备上的车辆。
[000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后视镜组件,包括:内后视镜总成,所述内后视镜总成包括本体和镜面,所述本体上的与所述镜面相反的一侧具有安装凹台;以及ETC装置,所述ETC装置设在所述安装凹台上。
[000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后视镜组件,通过将ETC装置设在内后视镜总成上,该组件用于车辆时,可实现车辆身份自动识别、自动收费,提高了驾驶室的空间利用率,节省了驾驶室空间,方便用户查找、使用ETC装置。而且,ETC装置使用可靠性高,不影响驾驶视线,车辆美观、大方,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便利。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车辆,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
[00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车辆,包括:车载设备,所述车载设备上具有卡槽和卡扣中的其中一个;ETC装置,所述ETC装置上设有卡槽和卡扣中的另一个,所述卡槽与卡扣配合以将所述ETC装置卡扣连接至所述车载设备上。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具有了自动识别、自动收费的功能,驾驶室的空间利用率得到提高,节省了驾驶室空间,而且ETC装置使用方便、安装容易,易于维护和修理,提高了车辆的使用美观度。
[0012]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00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0014]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另一个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座的结构不意图;
[0017]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后视镜总成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ETC装置在内后视镜总成上的安装过程示意图;
[0019]图6是图3中沿F-F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0020]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在滑轨、滑槽配合处的局部剖面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内后视镜组件100、
[0023]内后视镜总成1、本体11、镜面12、安装凹台13、滑轨14、第一支板141、第二支板142、
[0024]ETC装置2、基座21、磁卡22、插槽23、滑槽24、滑槽的底壁a、第一侧壁Ml、外侧第一侧壁b、内侧第一侧壁C、第二侧壁M2、右侧第二侧壁d、左侧第二侧壁e、止挡板241、第一空隙242、第二空隙243、
[0025]卡槽31、水平槽311、竖直槽312、卡扣32、水平肢321、竖直肢3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27]下面参考图1-图7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100。
[0028]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100,如图1-图4所示,包括:内后视镜总成I和ETC装置2。其中,内后视镜总成I包括本体11和镜面12,本体11上的与镜面12相反的一侧具有安装凹台13,ETC装置2设在安装凹台13上。
[0029]具体地,内后视镜总成I设在车辆的驾驶室前端,且内后视镜总成I通常临近车辆的挡风玻璃,使用时镜面12朝向车辆的后方设置。为方便说明,下文均以镜面12朝向的方向为后方为例来描述,而且前后方向为图中A所示方向,左右方向为图中B所示方向,上下方向为图中C所示方向,之后将不再赘述。
[0030]具体地,ETC (Electronic Toll Collect1n)指的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装置2为车辆的自动收费装置。具体而言,ETC装置2安装在车辆内,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收费站的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与ETC装置2产生交互并获得识别信息,之后收费站从该车辆预先绑定的IC卡或帐户上扣除相应资金,实现车辆身份自动识别、自动收费。
[0031]在图1-图4的示例中,本体11的前表面的左半部分向后凹入形成安装凹台13,这样,ETC装置2设在本体11的前侧,即位于镜面12的前侧,不仅ETC装置2对镜面12的使用不会产生影响,提高了驾驶室的空间利用率,节省了驾驶室空间,而且ETC装置2由于其位置较明显,方便了用户查找及使用,不易遗漏。
[0032]相较于传统车辆上将ETC磁卡贴于前挡风玻璃的做法,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ETC装置2设在内后视镜总成I的结构,可避免ETC磁卡22遮挡视线,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便利,而且车辆的前挡风玻璃处较简洁,提高了车辆美观度。
[0033]另外,由于内后视镜总成I通常临近车辆的挡风玻璃设置,因此将ETC装置2设在内后视镜总成I上,也方便了收费站的车辆自动识别系统与ETC装置2之间的信息交互,避免干涉过多导致车辆自动识别系统识别缓慢或无法识别的情况。
[0034]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后视镜组件100,通过将ETC装置2设在内后视镜总成I上,该组件用于车辆时,可实现车辆身份自动识别、自动收费,而且提高了驾驶室的空间利用率,节省了驾驶室空间,方便用户查找、使用ETC装置2。而且ETC装置2使用可靠性高,不影响驾驶视线,车辆美观、大方,为车辆的安全行驶提供了便利。
[003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安装凹台13的侧壁或底壁上具有卡槽31和卡扣32中的其中一个,ETC装置2上设有卡槽31和卡扣32中的另一个,卡槽31与卡扣32配合以将ETC装置2卡扣连接至内后视镜总成I上。
[0036]由此,ETC装置2与安装凹台13之间装配简单、快捷,从而提高内后视镜组件100的装配效率。另外,卡扣连接使得内后视镜总成I与ETC装置2之间处于可拆卸的状态,从而使得ETC装置2的使用安全便利、易于维护和修理。
[0037]具体地,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凹台13的侧壁上设有卡槽31,ETC装置2上设有与卡槽31配合的卡扣32。
[0038]更具体地,如图3-图5所示,卡槽31的底端朝向远离镜面12的方向贯通本体11,如图2和图4的示例中,卡槽31的底端向前贯通本体11而敞开。具体而言,如图4所示,卡槽31包括水平槽311和竖直槽312,水平槽311和竖直槽312构成“L”形,水平槽311从安装凹台13的侧壁垂直向内延伸,竖直槽312从水平槽311的底端朝向远离镜面12的方向延伸且贯通本体11。如图5所示,卡扣32包括水平肢321和竖直肢322,水平肢321与竖直肢322也构成“L”形,水平肢321伸入至水平槽311内,而竖直肢322伸入至竖直槽312内,从而卡扣32卡在卡槽31内。
[0039]这里,竖直槽312向前贯通本体11,卡扣32的竖直肢322可伸入至竖直槽312内,当需要拆下ETC装置2时,可直接用物体插入竖直槽312内,以使竖直肢322脱离竖直槽312,这时移动ETC装置2,可将卡扣32从卡槽31内拔出,从而将ETC装置2从内后视镜总成I上拆下。
[0040]有利地,竖直肢322的远离ETC装置2的侧壁为斜面,该斜面与水平肢321的夹角小于90度,从而方便卡扣32插入卡槽31内。
[0041]当然,本实用新型中卡槽31与卡扣32的设置形式不限于此,这里不作具体限定。例如在一些示例中,安装凹台13的底壁上设有卡槽31,或者安装凹台13的侧壁及底壁上均设有卡槽31,ETC装置2上设有与安装凹台13上的卡槽31相配合的卡扣32。又例如在另一些示例中,ETC装置2上设有卡槽31,安装凹台13的底壁或侧壁上设有与该卡槽31配合的卡扣32。
[00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凹台13的底壁上具有至少一条滑轨14,ETC装置2的底壁上设有至少一个滑槽24,滑轨14配合在滑槽24内以将ETC装置2导向并安装至安装凹台13上。
[0043]这样,在看到安装凹台13上的滑轨14及ETC装置2上的滑槽24后,用户无需提示就能理解ETC装置2在安装凹台13上的安装方向,从而方便了 ETC装置2的安装。
[0044]在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图7所示,滑轨14包括垂直连接的第一支板141和第二支板142,第一支板141垂直于安装凹台13的底壁延伸,第二支板142从第一支板141的自由端垂直延伸,第一支板141和第二支板142构成大体“L”形。
[0045]滑槽24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侧壁Ml和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侧壁M2,其中一个第一侧壁Ml上设有与滑槽24的底壁a间隔开的止挡板241,止挡板241与其中一个第二侧壁M2间隔开以形成第一空隙242以适于滑轨14插入至滑槽24内,止挡板241与另一个第一侧壁Ml间隔开以限定出用于容纳第一支板141的第二空隙243,第二支板142夹设在止挡板241与滑槽24的底壁a之间。
[0046]为方便区分两个第一侧壁Ml和两个第二侧壁M2,这里以图3所示的方位及滑槽24的形状为例,滑槽24形成为矩形,滑槽24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第一侧壁Ml分别称为外侧第一侧壁b和内侧第一侧壁C,两个第二侧壁M2分别称为右侧第二侧壁d和左侧第二侧壁e。但是,这并不意味或者暗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槽必须构造为这种左右延伸的形状,下面以滑槽24为矩形且沿左右方向延伸结构为例说明仅是出于示意的目的,不能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
[0047]具体地,如图3所示,外侧第一侧壁b和内侧第一侧壁c相互平行,右侧第二侧壁d和左侧第二侧壁e相互平行且分别与外侧第一侧壁b和内侧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