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牛颈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32664阅读:8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牛颈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畜牧业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牛颈枷。
【背景技术】
[0002]牛颈枷安装于奶牛生活区与饲喂通道之间,当奶牛采食时,牛颈枷就会通过自锁装置固定住奶牛,奶牛即可独立采食饲料。牛颈枷可以对奶牛进行自锁控制,降低劳动强度,可以保证奶牛的采食、挤奶,避免奶牛抢食,造成奶牛体况不均匀,还利于对奶牛进行常规体检、免疫、人工授精、妊娠检查、治疗、去角、产犊等兽医处理活动。因此,中国专利CN203457642U提供一种牛颈枷,该牛颈枷包括上、下横杆和位于上、下横杆之间的多个颈枷单元,所述颈枷单元包括依次布置的固定竖杆、摆动杆和限位杆,所述摆动杆靠在限位杆上部时,摆动杆与其相邻的固定竖杆之间形成上大下小的倒三角形框,摆动杆靠在限位杆下部时,摆动杆与其相邻的固定竖杆之间形成长方形框;中国专利CN201048506提供一种自锁式牛颈枷,包括颈枷固定主体和枷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枷杆的中部与颈枷固定主体的一支点活动连接使枷杆在颈枷固定主体平面内摆动,枷杆的下端设置有弹性消音橡胶,其上端伸入颈枷固定主体的上框,颈枷固定主体的上框设置有枷杆自锁装置。
[0003]但是,目前针对产牛、泌乳牛和青年牛等不同体型的牛,有不同规格的牛颈枷,而对同一品种或同一生长阶段的牛也存在体况不均的情况存在忽视,因此,同一高度规格的牛颈枷存在缺陷。同时,随着同一批次奶牛的生长,体型也会逐渐增大,那么普通牛颈枷无法根据这种情况来调节颈枷规格。除此之外,牛颈枷通常会存在卡牛的现象出现,如何有效快速的解决卡牛问题,保证牛体安全,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拱形结构设计,适用于同一品种或同一生长阶段的不同体型的奶牛,并具有限位调节功能的牛颈枷。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种牛颈枷,包括控制杆、自锁组件、卡件、活动杆、活动摆杆、上横杆、固定杆和下横杆,多个所述固定杆竖直安装于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构成牛颈枷的整体框架,且固定杆的两端分别固定于上横杆和下横杆,所述固定杆的中部与活动摆杆的一端铰接安装,所述活动摆杆的另一端与限位固定滑杆固定安装,所述控制杆位于上横杆的上方,所述控制杆上等间距设有多个自锁组件,所述活动杆设有与自锁组件相对应的卡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横杆为拱形结构,所述牛颈枷还包括:
[0007]限位固定滑杆,所述限位固定滑杆垂直安装于上横杆和下横杆之间,所述限位固定滑杆上端设有固定螺孔;
[0008]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等间距分布于上横杆,所述限位滑槽包括限位孔和防震垫,所述限位孔等间距排列,所述防震垫置于限位孔两侧且间距与限位固定滑杆的直径相同;
[0009]限位螺母,所述限位螺母包括螺柱与螺帽,穿过限位孔与固定螺孔配合安装;
[0010]限位挡板I和限位挡板Π,所述限位挡板I和限位挡板Π设于下横杆上,所述限位挡板I和限位挡板Π之间设有滑槽,所述滑槽与上横杆的限位滑槽对应设置,所述限位固定滑杆下端与滑槽底部设有间距。
[00?1 ] 在上述的牛颈枷中,进一步的,所述上横杆与控制杆的间距为5cm?10cm。
[0012]在上述的牛颈枷中,进一步的,控制杆、活动杆、活动摆杆、限位固定滑杆、上横杆、固定杆和下横杆均为圆管结构。
[0013]在上述的牛颈枷中,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滑槽外部设有橡胶保护软套。
[0014]在上述的牛颈枷中,进一步的,所述限位孔至少为三个。
[0015]在上述的牛颈枷中,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I和限位挡板Π的高度大于下横杆的直径。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7]I.本实用新型的下横杆为拱形结构,中间高两端低,与此对应的食槽也可设为拱形结构,改变传统水平型的牛颈枷,有利于同一品种或同一生长阶段而不同体型的奶牛,充分考虑奶牛生长状况,更符合奶牛的采食心理学。
[0018]2.本实用新型设有限位固定滑杆、限位滑槽、限位螺母、限位挡板I和限位挡板Π,第一,当同一批次的牛在生长过程中体型不断增加,可以通过调节限位固定滑杆,调节牛颈枷宽度;第二,当奶牛在采食过程中发生意外卡头时,可及时通过调节限位固定滑杆,防止奶牛受到伤害。
[0019]3.本实用新型的限位滑槽外部设有橡胶保护软套,不仅对限位固定滑杆起到固定作用,而且在滑动过程中可以减震并消除噪音。
[0020]4.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实现单头牛的锁定,也可实现多头牛同步锁定,方便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00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但是应当知道,这些附图仅是为解释目的而设计的,因此不作为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此外,除非特别指出,这些附图仅意在概念性地说明此处描述的结构构造,而不必要依比例进行绘制。
[0022]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不意图;
[0023]图2是本实用新型部件限位滑槽的俯视图;
[0024]图3是本实用新型部件限位固定滑杆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本实用新型部件下横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I-控制杆 7-限位固定滑杆61-限位螺孔
[0028]2-自锁组件8-上横杆62-防震垫
[0029]3-卡件 9-固定杆71-固定螺孔
[0030]4-活动杆 10-下横杆101-限位挡板I
[0031]5-活动摆杆11-配重筋102-限位挡板Π
[0032]6-限位滑槽12-限位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0033]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方式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点和优点等,然而所有的描述仅是用来进行说明的,而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构成任何限制。此外,在本文所提及各实施例中予以描述或隐含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或者被显示或隐含在各附图中的任意单个技术特征,仍然可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文中直接提及的本实用新型的更多其他实施例。另夕卜,为了简化图面起见,相同或相类似的技术特征在同一附图中可能仅在一处进行标示。
[003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术语“上”、“下”、“顶部”、“底部”、“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状态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机构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35]在本实用新型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