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射栗。
【背景技术】
[0002] 注射栗是一种自动注射装置,其主要通过精确控制注射器活塞柄的进给来实现自 动注射。
[0003] 现有的注射栗一般包括壳体、缸体、电机、直线传动组件、推拉盒组件、主电路板, 其中,缸体设于所述壳体内,直线传动组件包括滑块且设于所述缸体内,所述主电路板与壳 体固定连接;所述推拉盒组件包括盒体及一端与所述盒体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的 拉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直线传动组件,以使所述滑块沿所述拉杆的轴向移动。
[0004] 为精确控制注射器活塞柄的运动并实现自动注射,现有的注射栗还包括第一、第 二及第三检测组件,其中第一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述电机转动,第二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所 述滑块滑动,第三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注射器直径大小。
[0005] 然而,现有的注射栗结构中,第一、第二及第三检测组件均包括电路板及相应的检 测传感器,并且第一、第二及第三检测组件分别固定安装在壳体的不同位置,同时,各检测 组件之间还需要通过电连接线与主电路板电性连接。
[0006] 综上,现有的注射栗的检测组件的集成度低,因此,给注射栗的组装及维护带来了 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7]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射栗,旨在提供一种检测组件集成度高,便 于组装及维护的注射栗。
[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射栗,包括缸体、电机、直线传动组件、推拉 盒组件、第一电控板及第二电控板;所述缸体包括底壁、自所述底壁的两相对侧边延伸的两 侧壁,以及位于两所述侧壁之间且相对的第一端壁及第二端壁,所述底壁、侧壁、第一端壁 及第二端壁围设形成一端具有敞口的容置腔;
[0009] 所述直线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的滑块;所述推拉盒组件包括盒体, 以及一端与所述盒体固定,另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的拉杆;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直线传动组 件,以使所述滑块沿所述拉杆的轴向移动;
[0010]所述第一电控板与所述缸体的敞口相对设置,且所述第一电控板上设有用于检测 所述电机转动的第一检测件,以及用于检测所述滑块位置的第二检测件;
[0011]所述第二电控板贴合所述第二端壁设置,且所述第二电控板上设有用于检测注射 器直径大小的第三检测件。
[0012]优选地,还包括传动装置,所述第一端壁凸出所述侧壁设置,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一 端壁的凸出所述侧壁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装置驱动所述直线传动组 件,且所述电机的转轴邻近所述第一电控板设置。
[0013]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转轴一端与所述传动装置连接,另一端套设有码盘,所述第一 检测件为光耦传感器,且所述第一检测件具有容置所述码盘的凹槽。
[0014] 优选地,所述第一端壁位于所述传动装置及电机之间,且所述电机位于所述第一 端壁的朝向所述第一电控板的一侧,所述传动装置为齿轮传动装置。
[0015] 优选地,一所述侧壁上设有沿所述拉杆的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注射栗还包括 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另一端嵌设在所述导向槽中并与所述导向槽 滑动连接;
[0016] 所述第二检测件邻近所述导向槽设置,且所述第二检测件通过检测所述滑杆的滑 动以检测所述滑块的滑动。
[0017] 优选地,所述第二检测件为滑动电位器,且所述第二检测件的操纵杆向所述导向 槽延伸,所述滑杆带动所述第二检测件的操纵杆以产生检测信号。
[0018] 优选地,所述第二端壁位于所述盒体及滑块之间,且所述第二端壁上设有供所述 拉杆穿设的过孔;所述第三检测件为滑动电位器,所述第三检测件的操纵杆垂直所述第二 电控板设置。
[0019] 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控板邻近所述拉杆,且所述第二电控板设有避位所述拉杆的 槽口。
[0020] 优选地,所述直线传动组件还包括丝杠及与所述丝杠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导杆; 所述丝杠与所述滑块螺纹配合,所述导杆与所述滑块滑动连接;
[0021] 所述第二电控板与第二端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壁上设有盲孔,所述第二端壁 上设有通孔,所述导杆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盲孔中,另一端嵌设在所述通孔中并与所述第二 电控板抵接。
[0022]优选地,所述缸体为塑胶材质。
[0023]本实用新型注射栗通过采用将第一检测件及第二检测件集成至第一电控板、第三 检测件集成至第一电控板,如此提高了个检测件的集成度,简化了装配,注射栗的电气装配 仅需电性连接第一电控板及第二电控板即可以完成,减少了电连接线的数量及相应连接器 的设置,同时增加了连接的可靠性,也有利于注射栗的维护。
【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 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 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实用新型注射栗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图1中注射栗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图1中注射栗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8] 图4为图1中注射栗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1中注射栗的主视示意图;
[0030] 图6为图1中注射栗侧视示意图;
[0031] 图7为图6中沿VII-VII线的剖面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8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9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4]图10为图7中沿VII-VII线的剖面立体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5]图11为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6] 附图标号说明: ΓΛΛΟ-7?
[0038]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 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0]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 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 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 "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 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 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 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2]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注射栗,请参照图1至图3、图6、图7及图10,在一实施例中,该注 射栗包括缸体1、电机2、直线传动组件(未标不)、推拉盒组件4、第一电控板5及第二电控板 6;缸体1包括底壁11、自底壁11的两相对侧边延伸的两侧壁12,以及位于两侧壁12之间且相 对的第一端壁13及第二端壁14,底壁11、侧壁12、第一端壁13及第二端壁14围设形成一端具 有敞口的容置腔15;
[0043]直线传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容置腔15内的滑块31;推拉盒组件4包括盒体41,以及一 端与盒体41固定,另一端与滑块31固定的拉杆42;电机2驱动直线传动组件,以使滑块31沿 拉杆42的轴向移动;
[0044] 第一电控板5与缸体1的敞口相对设置,且第一电控板5上设有用于检测电机2转动 的第一检测件51,以及用于检测滑块31位置的第二检测件52;
[0045] 第二电控板6贴合第二端壁14设置,且第二电控板6上设有用于检测注射器直径大 小的第三检测件61。
[0046] 在本实施例中,缸体1用以为直线传动组件提供容置空间,同时为电机2、推拉盒组 件4、第一电控板5及第二电控板6提供支撑。注射栗可以包括壳体,壳体用以为注射器提供 夹持作用,以及为壳体内部部件提供基本的防护。可以理解的是,在缸体1上组装电机2、直 线传动组件、推拉盒组件4、第一电控板5及第二电控板6后,可以直接套上注射栗的壳体,装 配很简单;当需要检修时,直接打开壳体即可,维护很方便。
[0047] 电机2用以为注射栗的运动机构提供原动力,优选地,电机2为同步电机2。推拉盒 用以将滑块31的直线运动转换为对注射器的进给运动,具体地,盒体41与注射器的活塞柄 的末端抵接并夹持该活塞柄的末端,拉杆42用以将滑块31的推拉力传递至盒体41。
[0048]第一电控板5及第二电控板6上集成了注射栗的运动控制电路,以及各检测件的信 号处理电路。第一电控板5与侧壁12可拆卸固定,第二电控板6与第二端壁14可拆卸固定。具 体的,侧壁12的朝向第一电控板5的端面上设有螺孔柱,第一电控板5通过螺钉与侧壁12固 定连接;第二端壁14上设有螺孔,第二电控板6通过螺钉与第二端壁14固定连接。通过设置 第一检测件51可以使第一电控板5实现对电机2的反馈控制,通过设置第二检测件52可以是 第一电控板5实现对滑块31的直线运动实现反馈控制,如此可以提高注射栗注射进给的精 度。设置第一检测件51方便第一电控板5或第二电控板6控制电机2配备合适的转矩及功率, 提高注射栗的自动化程度。
[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