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西野生甜茶的扦插繁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6569阅读:8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植物无性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广西野生甜茶的扦插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广西野生甜茶,学名:Rubus Suatrssimus S.Lee,英文名Sweet tea。广西野生甜茶为多年生纯天然、原生态、无污染常绿木本植物。野生甜茶多分布在其叶子呈椭圆形,边缘有锯齿,味微甜。内含有的茶多酚、甜茶素、硒、锗等物质。除具备普通绿茶的功效外同时还具有防治心血管疾病、预防中风、防癌作用、预防牙齿疾病等药效,与罗汉果、合浦珍珠、广西香料等齐名为广西四大名品。广西甜茶的甜度很高,每公斤干茶叶的甜度相当于15公斤蔗糖的甜度,每公斤甜茶素相当于300公斤的蔗糖甜度。同时甜茶素是一种二萜葡萄糖低热量甜料,是能替代糖的高甜度而低热能且无毒的天然甜料植物。

野生甜茶具有相当高的营养价值,其中以广西甜茶最为代表,其所含的多种成分,具有清热解毒、防癌抗癌抗过敏、润肺化痰止咳、减肥降脂降压、降低血胆固醇、抑制和廷缓血管硬化、防治冠心病和糖尿病等众多的保健功能。甜茶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据广西技术监督局分析测试研究中心等单位测试结果证实:野生甜茶中富含18种氨基酸,每100克干品含氨基酸总量331.54毫克,特别是甜茶中富含人体必须的、人体不能生成,只能从食物中吸收的8种氨基酸。主要有钙0.84%、锌105.5mg/kg、锗5.5μg/kg、硒17.94μg/kg,及钾、镁、磷、铁、钠、铜、铬、锶、锂等多种元素,不含砷铝等有毒物质,不含会产生头晕、心跳加速、心悸、焦虑易怒、心理不适、干 扰睡眠、等副作用的咖啡因;其中所含的锗、硒等,均优于一般绿茶和野生甜茶。

除上述所含微量元素外,还富含维生素C、B1、B2、B3、超氧化物岐化酶,鲜甜茶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达115mg/100g;特别是还富含最具价值4.1%的生物类黄酮、18.04%的茶多酚和5%的甜茶素。其中,用甜茶素代替蔗糖,可以生产出口味好、热值低且成本低的无糖酸奶,为甜茶素在食品中应用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据《广西中药标准》记载,野生甜茶有“清热降火、润肺、祛痰、止咳的功效”。被誉为“神茶”,其药用性和食用性已为地方医药和民间所证实,它还含有3.2%以上的黄酮、8.94%的甜茶茶多酚“1和4-5%的甜茶素。甜茶茶多酚有明显抗氧化、抗突变、防癌、降低胆固醇、降低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抑制血压上升、抑制血糖上升、抑制血小板凝集、抗菌、抗食物过敏、改善肠胃微生物环境、消臭的作用吲,是目前发现最理想的纯天然抗氧化剂,用途十分广泛。

此外,广西甜茶还具有无毒副作用,降血脂、血糖、胆固醇,止咳祛痰,消炎抗过敏,分解黑色素等诸多功能。因此,广西甜茶是一种无毒、高甜度、低热能和具有保健功能的天然甜味植物,是一种理想的糖类替代品,对避免因长期过量的吃糖、致使人体发胖和诱发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肾脏等疾病的人们具有良好辅助疗效,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天然植物。

广西野生甜茶树系深休眠树种,在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的时代,因为其人工繁殖难度较大,导致仅有的少量野生母树,濒临绝迹。

目前,广西野生甜茶的繁育方法主要通过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方法。其中有性繁殖是以种子繁殖为主,而无性繁殖则是通过扦插,压条和嫁接三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全新的一种广西野生甜茶的扦插繁殖方法。具体是:构建床面宽是100厘米、床沿高是30厘米、长度与地块相符的育苗床,苗床上的基质成份和比例按珍珠岩∶河沙∶红心土=4∶4∶2组成。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作为插穗,插穗修剪时留其长度为4~5厘米,每段留2-3个腋芽,插穗上端留一张叶,下端的切口靠近腋芽基部,并横切成垂直断面;然后将插穗基部浸泡于由ABT1号生根粉配置成为浓度是100~200PPM的生根液生根液中,接着定植于苗床中并喷施多菌灵水溶液,最后管理至生根、移植。通过实施本发明,只需任意采取野生甜茶母体上各种规格的枝条作为繁殖插穗,而不需要采挖其母株特别是野生植株,使野生野生甜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意义深远。而且,实施本发明,不需要配套相应装置及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效果显著、苗木成活率高,更有利于野生甜茶苗木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地繁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广西野生甜茶的扦插繁殖方法,技术方案中包括如下步骤:

1、苗床构建:构建床面宽是100厘米、床沿高是30厘米、长度与地块相符的育苗床,苗床上的基质成份和比例按珍珠岩∶河沙∶红心土=4∶4∶2组成。

2、插穗处理: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作为插穗,插穗修剪时留其长度为4~5厘米,每段留2-3个腋芽,插穗上端留一张叶,下端的切口靠近腋芽基部,并横切成垂直断面。

3、激素处理:使用ABT1号生根粉,并配置成为浓度是100~200PPM的生 根液,然后将插穗基部浸泡于生根液中,浸泡时间为1~2小时。

4、定植:选择在阴凉时段将插穗插到苗床中,所插的深度为插穗部长的2/3,而所插的密度以叶面不重叠为度,然后往苗床喷施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直至将插条和基质都湿透,最后覆盖小拱膜并把整个苗床进行密封。

5、管理:每15~20天打开小拱膜,然后再往苗床喷施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直至将插条和基质都湿透,最后同样覆盖小拱膜并把整个苗床进行密封。

6、移植:定植2~3个月后,腋芽开始萌生3~4毫米,说明插穗已经生根,继续管护培育一段时间,新根长到1~2厘米,即可移植。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所提出的野生甜茶的扦插繁殖方法其工艺简单,容易实施。

2、通过实施本发明,只需任意采取野生甜茶母体上各种规格的枝条作为繁殖插穗,而不需要采挖其母株特别是野生植株,使野生野生甜茶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发展,意义深远。

3、通过实施本发明,管理工序少,苗木成活率高,更有利于野生甜茶苗木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地繁殖生产。

4、本发明的实施,不需要配套相应装置及设备,投资少、工艺简单、容易操作、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进一步说明。

一种广西野生甜茶的扦插繁殖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1、苗床构建:构建床面宽是100厘米、床沿高是30厘米、长度与地块相符的育苗床,苗床上的基质成份和比例按珍珠岩∶河沙∶红心土=4∶4∶2组成。

2、插穗处理:选取当年生木质化或半木质化的优良枝条作为插穗,插穗修剪时留其长度为4~5厘米,每段留2-3个腋芽,插穗上端留一张叶,下端的切口靠近腋芽基部,并横切成垂直断面。

3、激素处理:使用ABT1号生根粉,并配置成为浓度是100~200PPM的生根液,然后将插穗基部浸泡于生根液中,浸泡时间为1~2小时。

4、定植:选择在阴凉时段将插穗插到苗床中,所插的深度为插穗部长的2/3,而所插的密度以叶面不重叠为度,然后往苗床喷施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直至将插条和基质都湿透,最后覆盖小拱膜并把整个苗床进行密封。

5、管理:每15~20天打开小拱膜,然后再往苗床喷施600倍液的多菌灵水溶液,直至将插条和基质都湿透,最后同样覆盖小拱膜并把整个苗床进行密封。

6、移植:定植2~3个月后,腋芽开始萌生3~4毫米,说明插穗已经生根,继续管护培育一段时间,新根长到1~2厘米,即可移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