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培育生产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23228发布日期:2018-06-18 11:43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虫草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培育生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虽然从工艺上解决了冬虫夏草的培育成活问题,但面临以下缺陷:由于冬虫夏草养殖必须数量庞大方能产生效益,因此要规模养殖,必须使用大量劳动力。大量劳动力的使用,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一是大量劳动力的高成本问题;二是大量人口介入养殖区域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无人培育生产方法及装置,旨在提供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无人培育生产线,其采用智能化全自动输送和培育技术,能减少用工80%以上,同时也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对虫草生产环境的影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培育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在置皿处完成的包括幼虫、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垛码成框;其中顶部虫草培养皿为空的,然后以5框为一组垛码为一培养单元;

2、将培养单元输送至虫草培养区的空位培养一个周期;

3、一个周期后,将培养单元从虫草培养区输出解码成框,然后解码分离出虫草培养皿皿盖,包括幼虫、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以及空托框。

4、步骤3中的虫草培养皿皿盖以及空托框经清洗消毒输送至垛码处使用;其中,包括幼虫、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经人工识别出不合格虫草、成品虫草和半成品虫草;

5、将步骤4中带皿的不合格虫草进行垛码,垛码之后运走;带皿的成品虫草进行垛码,垛码之后运走;

6、将步骤4中带皿的半成品虫草取出饲料室、虫草培养皿清洗、消毒,送至置皿处;将幼虫移至新的包括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中;将新的虫草培养皿重复步骤1-6,直至获得不合格虫草或成品虫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不合格虫草为死虫、僵虫、蛹虫。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的一种冬虫夏草智能化培育生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铺设输送机的虫草培养区,用于虫草培养区输送、取出培养单元的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和出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用于输送托框的输送轨道,用于皿和皿盖解、垛码的皿及皿盖解、垛码机和升降周转台和定位排阵机,用于首次输入和补充输入虫草培养皿的上下料周转轨道,用于皿盖清洗消毒的皿盖清洗消毒机,设在输送轨道用于对托框进行清洗消毒的托框清洗消毒机,用于人工识别的人工分捡台,用于周转产品的周转滚道车,用于移植幼虫的虫交换机,用于皿清洗消毒的皿清洗消毒机,用于配置虫草培养皿的棉纸上线机和饲料加注机。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冬虫夏草智能化培育生产装置设有供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和出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移动的解、垛码输送机轨道。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皿及皿盖清洗消毒机、托框清洗消毒机均设有清洗装置、消毒冲洗装置和吹风干燥装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在于,所述棉纸上线机包括棉纸置皿机以及棉纸加湿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一、大量劳动力的高成本问题;二、大量人口介入养殖区域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的虫草培育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大幅减少了人工作业,提高了环境卫生程度,避免了散户培育的脏乱差的状况,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虫草培养区垛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4-6分别是是本发明饲料加注机主、俯、侧视图;

图7是本发明棉纸上线机结构示意图;

图8-9分别是本发明皿及皿盖清洗消毒机的主、俯视图;

图10-11分别是本发明托框盖清洗消毒机的主、俯视图;

图12-13分别是本发明进、出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14-15分别是本发明皿及皿盖解、垛码输送机结构示意图;

图16-17分别是本发明虫交换机主、侧视图;

图18是本发明输送轨道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周转滚道车结构示意图;

图20是本发明上下料周转轨道结构示意图;

其中:1、出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2、输送轨道;3、升降周转台;4、上下料周转轨道;5、虫草培养区;6、输送机;7、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8、皿盖清洗消毒机;9、解、垛码输送机轨道10、清洗装置;11、定位排阵机;12、托框清洗消毒机;13、消毒冲洗装置;14、饲料加注机;15、皿及皿盖解、垛码机;16、人工分拣台;17、棉纸加湿机;18、周转滚道车;19、虫交换机;20、皿清洗消毒机;21、吹风干燥装置;22、棉纸上线机;23、棉纸置皿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所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如下:

一、首次输入和补充输入

1.首次输入

将在置皿处完成的包括幼虫、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垛码成框;其中顶部虫草培养皿为空的,在右侧的上下料周转轨道放入,然后经过升降周转台3由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7以5框为一组垛码为一培养单元;之后由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7转交给输送机6将培养单元送入虫草培养区5,直至将虫草培养区5填满。

在最开始阶段,在新、旧虫草培养皿更换时,要通过人工方式置入一定量的包括幼虫、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因为在开始阶段,自动线上没有新虫草培养皿产生。

2.补充输入

在培养过程中不断有不合格虫草(死虫、僵虫、蛹虫等)产生将其下线,有成品虫草下线,在虫草培养区5就会产生空位,就需要进行补充输入。补充输入不采取即时补充,而是在虫草培养区5空出一整列后进行集中补充。集中补充仍然是将已经垛码好的成框虫草在右侧的上下料周转轨道4放入,然后经过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7以5框为一组垛码为一培养单元;之后由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7转交给输送机2将培养单元送入虫草培养区5,直至将虫草培养区5的一整列空位填满。

二、成品虫草和不合格虫草工艺流程

通过培养一个周期后,由虫草培养区5的输送机6将培养单元输送到出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1。通过解码成单框,置入输送轨道2上,由输送轨道2上的输送带、升降周转台3送至皿及皿盖解、垛码机15。分解出三类产物:分离出虫草培养皿皿盖,包括幼虫、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以及空托框。

1.虫草培养皿皿盖

皿及皿盖解、垛码机15首先将虫草培养皿皿盖从托框解码出来放置在左侧皿盖定位排阵机上,之后流入皿盖输送线,经过皿盖清洗消毒机8之后流至虫草培养区5前的皿盖垛码的右侧皿盖定位排阵机上,作为下一个循环的虫草培养皿皿盖之用。

2.包括幼虫、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

皿及皿盖解、垛码机15将虫草培养皿从框解码出来,放入左侧虫草培养皿定位排阵机。由输送带流入人工分拣台16进行人工识别。目前自动识别方式可能存在难度,所以采取人工识别方式。识别出不合格虫草、成品虫草和半成品虫草:

2.1、不合格虫草(为死虫、僵虫、蛹虫等)

将带皿的不合格虫草捡至下方的不合格虫草定位排阵机,之后经皿及皿盖解、垛码机15垛码,垛码之后人工用周转滚道车运走。

2.2、成品虫草

将带皿的成品虫草捡至下方的合格虫草定位排阵机,之后经皿及皿盖解、垛码机15垛码,垛码之后人工用周转滚道车运走。

2.4、半成品虫草(见后续工艺流程三)。

3.空托框

同时,一框虫草培养皿经皿及皿盖解、垛码机15解码完之后,将空托框流入框输送线(输送轨道2),经托框清洗消毒机12之后流至的垛码处的以备下一循环使用。

三、虫草培养过程搬家交换工艺流程

半成品虫草(见工艺流程二)是经过人工识别后将不合格虫草和成品虫草剔除下线后,是需要进行继续培养的,进行后续的交换等工序,进行交换的物体有饲料室、饲料、虫草、旧皿本身、新皿(带饲料室、饲料、纸和水)。

1、虫草移植

带皿的半成品虫草经输送带输送至虫交换机19将虫草移植到新的包括棉纸、水、饲料室、饲料的虫草培养皿上,

2、清洁、消毒

旧的虫草培养皿流经皿清洗消毒机20,采用空中分线并联分流的方式进行,饲料室进入饲料室取出机,将饲料室取出进入饲料室清洗机进行清洗、消毒冲洗、吹风干燥,进入消毒机,皿流入置皿机进行清洗、消毒冲洗、吹风干燥,将再次将饲料室置入皿中形成新皿。

3、新的虫草培养皿

新皿在输送带流入棉纸上线机22,经棉纸置皿机23放置棉纸,棉纸加湿机17加水润湿,再次进入饲料加注机14对新皿中的饲料室加注饲料形成新的虫草培养皿,然后经过虫交换机14进行交换后输送至垛码处的新皿定位排阵机上,等待和皿盖、托框垛码成框;其中顶部虫草培养皿为空的,然后以5框为一组垛码为一培养单元;输送至虫草培养区的空位培养。

在上述内容中,所述冬虫夏草智能化培育生产装置设有供进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7和出口托框解、垛码输送机1移动的解、垛码输送机轨道9。以便培养单元的输出、输入

所述皿及皿盖清洗消毒机15、托框清洗消毒机12均设有清洗装置10、消毒冲洗装置13和吹风干燥装置21。

本发明大量应用智能化设备,投入最少的劳动力成本,防止大量人口介入养殖区域带来的交叉感染问题;实现了机械化流水作业的虫草培育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环境卫生程度,避免了散户培育的脏乱差的状况,可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