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葡萄与食用菌共生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211271阅读:40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的是农艺领域的立体葡萄与食用菌共生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保护地里栽培葡萄已经普遍,但葡萄向上生长,葡萄枝蔓下部通常空置,由于葡萄枝叶遮阴,所以不能栽培其它绿色植物,因为光照不足,光合作用所需阳光不能满足需要,所以通常闲置,不能被利用。而食用菌的栽培也在温室中进行,通常不需要直射阳光,只需要散射阳光,而且需要湿度也较大。葡萄是需水量高的植物,而食用菌需要湿度较高,所以利用葡萄遮阴的地面栽培食用菌是实现温室立体栽培和增加经济效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实现温室大棚葡萄遮阴部地面栽培食用菌,本发明提出了立体葡萄与食用菌共生栽培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葡萄植株下部地面上栽植食用菌。解决温室大棚立体栽培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方案是:在棚架上部固定有梁,棚架外面覆以棚膜,在棚顶与后墙交接处与梁之间盖有后坡,构成栽培棚。在栽培棚前侧地面上挖有葡萄栽培沟,在葡萄栽培沟与后墙内壁之间的地面下排列有食用菌棒,在食用菌棒上部覆有覆土层。所述覆土层厚度在3-5厘米之间。所述覆土层所采用的覆土由自然土与发泡水泥颗粒混合构成,自然土与发泡水泥颗粒质量比为1:1。所述食用菌棒埋藏厚度在30-50厘米之间。所述食用菌棒是食用菌原料装塑料袋灭菌后接种,接种培育菌丝体后,扒掉塑料袋,裸体食用菌棒相互排列埋入在食用菌栽培槽内,然后在食用菌棒上部覆土。食用菌栽培保湿采用覆土层喷水或滴灌管滴水。积极效果:由于本发明在同一温室大棚内栽培葡萄和食用菌,实现了保护地的充分利用,增加经济收益,提高环境空间利用率。适宜作为保护地葡萄与食用菌立体栽培的方法应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设施示意图。图中,1.棚架,2.棚膜,3.梁,4.后坡,5.后墙,6.葡萄栽培沟,7.食用菌棒,8.覆土层。具体实施方式据图所示,在棚架1上部固定有梁3,棚架外面覆以棚膜2,在棚顶与后墙5交接处与梁之间盖有后坡4,构成栽培棚。在栽培棚前侧地面上挖有葡萄栽培沟6,在葡萄栽培沟与后墙内壁之间的地面下排列有食用菌棒7,在食用菌棒上部覆有覆土层8。所述覆土层厚度在3-5厘米之间。所述覆土层所采用的覆土由自然土与发泡水泥颗粒混合构成,自然土与发泡水泥颗粒质量比为1:1。所述食用菌棒埋藏厚度在30-50厘米之间。所述食用菌棒是食用菌原料装塑料袋,灭菌后接种,接种培育菌丝体后,扒掉塑料袋,裸体食用菌棒相互排列埋入在食用菌栽培槽内,然后在食用菌棒上部覆土。在食用菌栽培管理中,通过向覆土层上喷水,保持食用菌棒的湿度。食用菌棒的浇水保湿还能够采用在食用菌栽培槽铺设滴灌管,通过滴灌管滴水,保持食用菌棒生长所需湿度。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葡萄属于喜阳和喜水植物,而且葡萄枝叶繁茂,葡萄枝叶下部阳光照射较少,属于阴凉空间,阴凉空间不适于绿色光合作用的植物生长,基本处于闲置状态。食用菌属于腐生生物,喜好高湿和散射阳光,因此葡萄树下正好适宜食用菌的生长。由于葡萄地面空间适合食用菌的生长,因此将两者结合就能够实现葡萄和食用菌立体栽培,获得双重效益。适宜栽种的食用菌为香菇、木耳以及平菇。特点:1、由于利用葡萄植株地面栽种食用菌,实现了保护地共生立体栽培,收获双重经济效益。2、食用菌采摘后说剩余的菌棒还能作为葡萄适宜使用的腐殖肥,做到废物利用,杜绝农业垃圾。3、由于覆土层由自然土和发泡水泥颗粒组成,既保持水分,又透气,为食用菌的生长提供优异的条件,而且发泡水泥颗粒属碱性,还能够防止杂菌感染食用菌的生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