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3475阅读:498来源:国知局
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尤其是一种能够简化分支线连接及分离操作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



背景技术:

通常使用的渔具,是在鱼竿的主线上连接放线器、鱼钩及铅坠。

上述结构的渔具,可根据需要将绑有鱼钩的分支线连接到主线中,从而增加鱼钩的数量。

但是如上所述的渔具,是通过主线与分支线的打结连接来完成分支线连接操作,尤其是在将多个分支线打结连接到主线中时因为没有特定的设置标准,所以会因为不规则的间隔而导致打结连接到主线中的各个分支线在垂钓过程中发生相互干扰,不仅会对垂钓过程造成很大的困扰,还需要手动解开相互缠绕在一起的分支线,从而可能会因为不注意而导致擦伤等安全事故。

此外如上所述的打结连接方式,在用户垂钓结束之后从渔具中解开分支线时,需要一一手动拆解打结连接到主线中的分支线,此过程非常繁琐。

此外如上所述的打结连接方式,因为分支线连接到主线中的位置是固定的,所以分支线无法伴随水流整齐排列,在水流发生变化或垂钓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分支线与主线或其他分支线相互缠绕。

先行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kr20-0179363y1

(专利文献2)kr20-0456168y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所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够简化主线与分支线的连接及分离操作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垂钓过程中水流急剧发生变化或钓上来的鱼类挣扎时也不会与邻近的分支线发生缠绕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

本发明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上面所提及的目的,未提及的其他目的将可以通过下面的记载得到更明确的解释。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使用谷物颗粒形状的主体,能够使渔具的主线与分支线相互连接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贯通孔,在所述主体的一侧贯通形成,使所述主线沿着长度方向贯穿通过;第二贯通孔,在与所述第一贯通孔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贯通形成,使所述分支线沿着长度方向贯穿通过;以及嵌入槽,从所述第二贯通孔向相邻的端部方向延长形成,使通过所述第二贯通孔的分支线嵌入连接。

其中,与所述第一贯通孔相邻的主体端部采取球状形状,而与所述第二贯通孔相邻的主体端部采取越靠近末端其体积越小的形状为宜。

此外,所述嵌入槽以一定的夹角形成至少两个以上为宜。

此外,所述第二贯通孔及所述嵌入槽以所述第一贯通孔为基准,相互对应地成对形成为宜。

通过适用本发明的所述实施例,可实现如下所述的效果:

第一,可以通过第二贯通孔和嵌入槽简化分支线的连接及分离操作,从而能够在制造渔具产品的过程中实现提升生产性能并节省制造成本的效果。

第二,因为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以及嵌入槽形成于同一个主 体,从而能够在制造连接用具的过程中实现简化操作工序并节省制造成本的效果。

第三,即使是在鱼类吞下鱼钩或分支线相互缠绕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易地从连接用具分理出分支线之后重新连接新的分支线,从而使垂钓过程中的操作更加简单并将因为鱼钩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降至最低。

第四,不仅能够通过限位器等使主线上的多个连接用具保持一定的间距,还能够使分支线伴随水流整齐排列,从而防止各个分支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在垂钓过程中能够将相邻分支线的缠绕现象降至最低。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斜视图。

图2是适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正面图。

图3是适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使用示例图。

图4是适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斜视图。

图5是适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正面图。

图6是适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使用示例图。

图7是适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斜视图。

图8是适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正面图。

图9是适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的使用示例图。

附图标记说明

2:限位器

10:主线

20:分支线

100:主体

120:第一贯通孔

140:第二贯通孔

160、162、164、166:嵌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关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及其实现方法,将通过附图和后述详细说明的实施例得到更明确的解释。但是本发明并非限定于后述说明的实施例,可通过各种不同的形态实现。这些实施例只是用于完整地揭示本发明的内容,并向掌握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完整地展示本发明的范畴。此外,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定。除非有特殊说明,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单数型语句包含若干型。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此外,对于具有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构成及其作用和效果,将简化或省略相关的附图及详细说明,仅以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为中心进行详细说明。

适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使用谷物颗粒形状的塑料材质主体,能够使渔具的主线与分支线相互连接。

如上所述的本发明,包括:第一贯通孔120,在所述主体100的一侧贯通形成,使所述主线10沿着长度方向贯穿通过;第二贯通孔140,在与第一贯通孔120间隔一定距离的位置贯通形成,使所述分 支线20沿着长度方向贯穿通过;以及嵌入槽160,从所述第二贯通孔140向相邻的端部方向延长形成,使通过所述第二贯通孔140的分支线20嵌入连接。

其中,为了防止多个连接用具被贯穿插入到主线10之后发生移动,可在所述连接用具的上部固定及下部固定的限位器2。所述限位器2能够使多个连接用具沿着主线的长度方向保持一定的间距,但只是对连接用具的上下移动进行限制,而不会对在主线10上的旋转进行限制。即,通过使连接用具沿着水流的方向发生旋转,使多个分支线20能够沿着水流的方向整齐同向排列。

此外,为了能够顺利插入主线10及分支线20,所述第一贯通孔120及第二贯通孔140的上、下入口部采取具有一定倾斜角度的圆形形状为宜。

此外,通过在从所述第二贯通孔140延长形成的嵌入槽160的入口部同样采取圆形形状,可以将嵌入分支线20时的摩擦降至最低,从而防止分支线20发生损伤。

此时,通过将所述分支线20滑动嵌入到所述嵌入槽160的最深处,可提升其结合强度,同时通过对所述分支线20的端部进行打结处理,也可提升其结合强度。

【实施例1】

适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如图1至图3所示,与所述第一贯通孔120相邻的主体100端部采取球状形状,而与所述第二贯通孔140相邻的主体100端部采取越靠近末端其体积越小的形状。

即,谷物颗粒形状可以将水流造成的阻力降至最低,同时还能够保证顺利地随着水流发生旋转。

也就是说,因为与第一贯通孔120相邻的端部在整个主体100中所占的体积较大,所以能够起到重力中心的作用,并且所述形状能够 保证顺利地随着水流发生旋转。

此外,与第二贯通孔140相邻的端部在整个主体100中所占的体积为越靠近末端其体积越小的形状,所以不仅能够以体积较大的端部为重力中心顺利发生旋转,还提供有利于打结连接分支线20的结构。

【实施例2】

适用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如图4至图6所示,以一定的夹角形成至少两个以上的所述嵌入槽162、164、166。

即,所述嵌入槽162、164、166并不是平行形成,而是以一定的夹角形成扇形排列,从而能够在将相邻分支线120之间的相互干扰降至最低的同时增加分支线20的数量。

【实施例3】

适用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渔具的分支线连接用具,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第二贯通孔140及所述嵌入槽160以所述第一贯通孔120为基准,相互对应地成对形成。

即,因为用于连接分支线20的第二贯通孔140及嵌入槽160采取相互对应地成对形成的方式,可以将两个分支线20配置到相互对应的两侧方向,从而不仅可以探索更大范围的水域,还能够将相邻分支线20之间的相互干扰降至最低。

通过如上所述的适用本发明的实施例,可实现如下所述的效果:

第一,可以通过第二贯通孔和嵌入槽简化分支线的连接及分离操作,从而能够在制造渔具产品的过程中实现提升生产性能并节省制造成本的效果。

第二,因为第一贯通孔、第二贯通孔以及嵌入槽形成于同一个主体,从而能够在制造连接用具的过程中实现简化操作工序并节省制造成本的效果。

第三,即使是在鱼类吞下鱼钩或分支线相互缠绕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易地从连接用具分理出分支线之后重新连接新的分支线,从而使 垂钓过程中的操作更加简单并将因为鱼钩而导致的安全事故降至最低。

第四,不仅能够通过限位器等使主线上的多个连接用具保持一定的间距,还能够使分支线伴随水流整齐排列,从而防止各个分支线之间的相互干扰,在垂钓过程中能够将相邻分支线的缠绕现象降至最低。

为了便于更加明确地理解后述的权利请求书,所述内容对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优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显而易见的是,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对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和必要特征进行变更的前提下以其他的具体形态实施本发明。因此,所述实施例应理解为对本发明进行的示例性说明而非限定。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决定而非所述详细说明,基于权利要求书及等同概念所做出的所有变更或变形,均应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