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春大豆的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825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春大豆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大豆属于蝶形花科,大豆属。别名黄豆。我国许多古书上曾称大豆为菽,《诗经》中就有:“中原有菽,庶民采之”的记载;西晋杜预对菽字注释:“菽,大豆也”;秦汉以后就以豆字代替菽字了。大豆原产于我国,据推算,我国种植大豆已有多年的历史。欧美各国栽培大豆的历史很短,均从我国传去,目前,大豆栽培已遍及世界各国。

大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植物蛋白与食用植物油的来源,在世界粮食作物构成和国际油料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豆的种植方式直接关系到其群体大小,而群体大小则是决定单位面积产量的重要因素,大豆高产栽培的基本原理是在合理利用和适应自然条件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栽培技术措施,以创造大豆生长良好的光、温、热、肥条件,使大豆品种的产量与质量遗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的目的。自然条件一般是不可控的,只能通过合理方法去适应;种植方法是可控的,其实质是改善光、温、热、肥等生态因子对大豆生理过程和生育进程的影响,从而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大豆按其播种季节的不同,可分为春大豆、夏大豆、秋大豆和冬大豆四类,但以春大豆占多数。春大豆一般在春天播种,十月份收获。但是,现有的春大豆并没有按照其季节特性进行种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根据季节特点来种植春大豆的方法,以便春大豆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并利用环境条件,而取得更好地成长,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春大豆的种植方法,包括采用轮作方式种植,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方法。

⑴深耕整地:大豆在播种前深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茬,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⑵配方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18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种肥施在种下4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

⑶根瘤菌收集:从上年大豆植株中选留根瘤多的植株风干,用时将根菌摘下,磨成菌粉备用。

⑷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前要晾晒、筛选,去除硬粒、杂粒、病粒、秕粒、虫蛀粒;将根瘤菌粉倒入少量清水中,搅均匀后拌种阴干。

⑸播种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上旬,采用大棚或中棚双膜覆盖播种育苗,苗龄掌握在15天左右,于4月上旬至中旬移入大田,6月中旬即可始收。

⑹播种方式:为保证播种质量,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应太浅,做到深浅一致,否则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为3~5cm;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60cm小垄种2行,90~110cm大垄种4行,小行距12cm,密度加大至37.5万~45.0万株/hm2。

⑺苗期管理: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期最少中耕3~4遍,中耕随根系生长状况按照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薄地未施底肥的,可在幼苗期追肥,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并且有利根瘤菌发育和增强固氮能力;如果缺墒要合理灌溉,以促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株形;如果苗有徒长势头,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于晴天中午顺垄镇压豆苗,可压苗促根,增加产量。

⑻开花结荚期管理: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产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蔽,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封垄前继续锄草,酌情给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当叶片颜色出现老绿、中午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水;在盛花末期打去6-7cm顶尖;在始花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肥。

⑼鼓粒成熟期管理: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该时期管理的中心;该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

⑽病虫草害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蚜虫等;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等办法防治;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大豆田间杂草很多,化学除草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1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1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上一季的植株根瘤菌采集和制备后用于新种植的大豆,可以使大豆加速得到所需要的养分;进行配方施肥可以使大豆种植得到适合其生理特性的养分;在春季适当密植可以充分利用和创造光照、气流、热量、养分环境,加快大豆生长;将大豆成长期分为开花结荚期和鼓粒成熟期进行除草、施肥和施水管理,以及适当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保证大豆正常生长,提高大豆的品质和产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下实施例旨在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限定,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种植春大豆,采用轮作方式种植,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⑴深耕整地:大豆在播种前深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茬,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⑵配方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6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种肥施在种下4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

⑶根瘤菌收集:从上年大豆植株中选留根瘤多的植株风干,用时将根菌摘下,磨成菌粉备用。

⑷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前要晾晒、筛选,去除硬粒、杂粒、病粒、秕粒、虫蛀粒。将根瘤菌粉倒入少量清水中,搅均匀后拌种阴干。

⑸播种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上旬,采用大棚或中棚双膜覆盖播种育苗,苗龄掌握在15天左右,于4月上旬至中旬移入大田,6月中旬即可始收。

⑹播种方式:为保证播种质量,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应太浅,做到深浅一致,否则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为3~5cm;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60cm小垄种2行,90cm大垄种4行,小行距12cm,密度加大至37.5万~45.0万株/hm2。

⑺苗期管理: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期最少中耕3~4遍,中耕随根系生长状况按照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薄地未施底肥的,可在幼苗期追肥,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并且有利根瘤菌发育和增强固氮能力;如果缺墒要合理灌溉,以促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株形。如果苗有徒长势头,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于晴天中午顺垄镇压豆苗,可压苗促根,增加产量。

⑻开花结荚期管理: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产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蔽,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封垄前继续锄草,酌情给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当叶片颜色出现老绿、中午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水;在盛花末期打去6cm顶尖;在始花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肥。

⑼鼓粒成熟期管理: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该时期管理的中心;该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

⑽病虫草害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蚜虫等。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等办法防治;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大豆田间杂草很多,化学除草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1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1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

实施例2。

种植春大豆,采用轮作方式种植,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⑴深耕整地:大豆在播种前深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茬,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⑵配方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7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种肥施在种下4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

⑶根瘤菌收集:从上年大豆植株中选留根瘤多的植株风干,用时将根菌摘下,磨成菌粉备用。

⑷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前要晾晒、筛选,去除硬粒、杂粒、病粒、秕粒、虫蛀粒。将根瘤菌粉倒入少量清水中,搅均匀后拌种阴干。

⑸播种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上旬,采用大棚或中棚双膜覆盖播种育苗,苗龄掌握在15天左右,于4月上旬至中旬移入大田,6月中旬即可始收。

⑹播种方式:为保证播种质量,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应太浅,做到深浅一致,否则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为3~5cm;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60cm小垄种2行,100cm大垄种4行,小行距12cm,密度加大至37.5万~45.0万株/hm2。

⑺苗期管理: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期最少中耕3~4遍,中耕随根系生长状况按照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薄地未施底肥的,可在幼苗期追肥,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并且有利根瘤菌发育和增强固氮能力;如果缺墒要合理灌溉,以促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株形。如果苗有徒长势头,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于晴天中午顺垄镇压豆苗,可压苗促根,增加产量。

⑻开花结荚期管理: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产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蔽,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封垄前继续锄草,酌情给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当叶片颜色出现老绿、中午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水;在盛花末期打去6.5cm顶尖;在始花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肥。

⑼鼓粒成熟期管理: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该时期管理的中心;该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

⑽病虫草害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蚜虫等。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等办法防治;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大豆田间杂草很多,化学除草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1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1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

实施例3。

种植春大豆,采用轮作方式种植,主要采用如下方法。

⑴深耕整地:大豆在播种前深耕整地并结合施有机肥,但播种前也要浅耕灭茬,为大豆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⑵配方施肥: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与分层施肥相结合的科学施肥方法,根据不同土壤肥力情况和当地自然气候条件,经过化验与计算,确定化肥施用时间与用量;采取分层深施,即底肥施在垄下18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种肥施在种下4cm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40%。

⑶根瘤菌收集:从上年大豆植株中选留根瘤多的植株风干,用时将根菌摘下,磨成菌粉备用。

⑷种子处理:大豆播种前要晾晒、筛选,去除硬粒、杂粒、病粒、秕粒、虫蛀粒。将根瘤菌粉倒入少量清水中,搅均匀后拌种阴干。

⑸播种时间:3月中旬至4月上旬,采用大棚或中棚双膜覆盖播种育苗,苗龄掌握在15天左右,于4月上旬至中旬移入大田,6月中旬即可始收。

⑹播种方式:为保证播种质量,播种不宜过深,也不应太浅,做到深浅一致,否则将影响种子发芽及植株的整齐度。利用大豆播种机进行等距精量点播,使植株分布均匀,播种深度为3~5cm;垄作大豆采取窄行密植技术,60cm小垄种2行,110cm大垄种4行,小行距12cm,密度加大至37.5万~45.0万株/hm2。

⑺苗期管理:大豆出苗后进行查苗、缺苗补苗,确保苗全,并及时间苗,剔除疙瘩苗,达到苗全、苗壮。补苗时可以补种或芽苗移栽。在间苗后立即进行中耕锄草,全生育期最少中耕3~4遍,中耕随根系生长状况按照由浅到深再浅的方式进行。随中耕锄草,向根部拥土,逐渐培起土埂,利于耐旱、抗倒、排涝。薄地未施底肥的,可在幼苗期追肥,对促进分枝形成及花芽分化均有很好作用,并且有利根瘤菌发育和增强固氮能力;如果缺墒要合理灌溉,以促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株形。如果苗有徒长势头,在第1片复叶展开时于晴天中午顺垄镇压豆苗,可压苗促根,增加产量。

⑻开花结荚期管理:看苗管理,保控结合,高产田以控为主,避免过早封垄郁蔽,在开花末期达到最大叶面积为好。封垄前继续锄草,酌情给水肥,弱苗初花期追肥,壮苗不追肥,以防止徒长;花荚期追磷肥;当叶片颜色出现老绿、中午叶片萎蔫时,要及时浇水;在盛花末期打去7cm顶尖;在始花至终花期可根据长势进行叶面喷肥。

⑼鼓粒成熟期管理:鼓粒成熟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也是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促进养分向籽粒中转移,促粒饱增粒重,适期早熟则是该时期管理的中心;该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秋季遇旱无雨,应及时浇水,以水攻粒对提高产量和品质有明显作用。

⑽病虫草害防治:大豆病虫害主要有根腐病、灰斑病、孢囊线虫、大豆食心虫、蚜虫等。根腐病、孢囊线虫等可根据土壤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种衣剂包衣、选用50%福美双或50%多福合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等办法防治;蚜虫采取熏蒸防治方法,减少农药使用量;大豆田间杂草很多,化学除草要筛选出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化学除草剂,尽量控制施用量;播种前或出苗前结合中耕进行1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结荚期再喷1次除草剂,在开花末期至结荚期可根据大豆长势喷施化学调控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