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魔芋储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
背景技术:
魔芋是魔芋属植物的总称,魔芋属有170种以上,种不同,其种芋的化学成分也不同,主要的不同在于所含碳水化合物中是以葡甘聚糖还是以淀粉为主,魔芋球茎以含淀粉为主的称淀粉型魔芋,以含葡甘聚糖为主的,称葡甘聚糖型魔芋。近年来,不少学者对魔芋成分及其葡甘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性质等诸方面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但对其化学成分的研究仅集中于少数几个种,且缺乏系统性。球茎是魔芋的产品器官,鲜魔芋种芋含水分85%~90%,其含量受魔芋种类、品种、年龄、地区、土壤环境、栽培管理、成熟度等因素的影响。干物质中,约含60%的多糖,2%~5%的粗纤维,5%~14%的粗蛋白、氨基酸,1.5%~5.2%的可溶性糖,2.6%~7.0%的矿物质,还含有少量的生物碱及其他成分。魔芋的种植用种量很大,依种芋大小而定,若种芋5~20克,则亩用种量100~200公斤,若种芋50~100克,则亩用种量300~500公斤,若种芋100~200克,则亩用种量600~1000公斤,若种芋200克以上,则亩用种量1000公斤以上,其种芋费用在生产成本中所占比例很高,若当年种芋价格较低,可能占30%,若价高则要占到60%左右。为增加生产者收益,尽可能种芋自给并尽力减少种芋贮藏的损失。种芋的生长期和贮藏期各约半年。虽生产出优良种芋,但若贮藏管理不当,也会使种芋品质和利用率降低,且影响次年的生长和产量。魔芋一般情况下综合发病率为35.4﹪,其中,贮藏期间种芋发病率占11.63%,种植后烂种缺塘率占11.26%,出苗后苗期发病率占12.48%,由以上数据得出:贮藏期间种芋发病率占魔芋综合发病率的32.9%。日本群马县农业试验总场在1974-1975年调查贮藏过程中不良种芋发生原因及发生率表明,栽培期施肥过多占5.2%,种芋未成熟占30.5%,挖芋过晚占16.2%,挖芋至贮藏期的低温占24.0%,贮藏期的低温占12.0%,贮藏管理不当占12.1%。因此对培育和经营种芋的企业和农户自留种者,都应该掌握魔芋贮藏技术。贮藏期间,种芋的损失主要来自腐烂和干瘪,造成腐烂的主要原因是种芋受伤和感病,造成干瘪的主要原因是温度、湿度管理不当。魔芋种芋在贮藏期间,温度、湿度、通风、病害是影响魔芋贮藏质量的四大因素。现有技术的技术方案(1)覆盖法。在植株自然倒苗后,冬前清除地表杂草及植株残体,将表土轻轻锄松3~5cm,要浅锄,否则会损伤种芋球茎,如当年播种浅,覆盖种芋的土层较薄的不宜锄,然后用稻草、玉米秆、山茅草等材料覆盖,厚度以15~20cm为宜,太薄起不到防寒保暖的作用。(2)培土法。将土表杂草清除,然后培10~15cm厚的土层,要求土细、疏松。通过培土后增加土层厚度来减轻严寒对深层土壤中种芋的影响,利于种芋越冬。对当年播种较浅或种芋被雨水冲露出地表的地块,采用此法越冬效果较好。(3)套种法。种芋露地越冬期间,在繁种地块上套种冬季作物,有保温增湿,调节土壤水分和防冻的作用,以利于块茎在地下安全越冬。在高原可套种麦类作物、豌豆,既充分利用土地,提高经济效益,又利于种芋越冬。
现有魔芋种芋贮藏方法存在存储量小,发病率高,直接影响了魔芋种芋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旨在解决现有魔芋种芋贮藏方法存在存储量小,发病率高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所述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择当年魔芋长势好、病虫害较轻的地块选留种芋,贮藏地易排水、沙壤土质的地块,平整土地,按1.5m每墒画线,然后开沟,沟深15~20cm,宽50~60cm。再平整墒面,保持墒面宽90~100cm;
步骤二,将分选出的种芋按种类、种龄及球茎大小进行分级,按分级好的种芋分别贮藏,堆放厚度在12~15cm;
步骤三,贮藏期管理,当天气过干,空气湿度20—30%,土壤含水量低于10%时,往排水沟里浇水;当要有冰雪天气时及时在覆盖物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持温度不低于0℃;次年3月~4月,种芋种植或售卖,当种芋处理完之后,及时把覆盖物粉碎,深翻入地块,做当年作物的肥料。
进一步,所述种龄及球茎大小的分级为:
原原种:魔芋地下球茎上长出的小球茎或根状茎;
原种:用原原种扩繁一年的球茎;
良种:用原种再扩繁一年的球茎。
进一步,10克的原原种每层可放500个,摆放4-5层,每平方米堆2000~2500个,达30~40千克;50~100克的原种堆放2~3层,每平方米堆30~40千克。
进一步,所述覆盖物采用油菜秆、麦秆、玉米秆、茅草。
本发明提供的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解决了大批量优质高效存储种芋的问题,每平方米可存储30~40千克,每亩实际可用面积按400平方米计算,可存储12~16吨魔芋种;解决了贮藏期温湿度问题,降低了种芋发病率,由11.63%降低到4%,提高了种芋质量。现有种芋直接贮藏在地表上,接触土壤,土壤比热容大,使种芋的温度变化不大,对种芋起了保温作用;由于土壤墒情大,易保温,土壤保水,易保湿,种芋下面土壤有空隙且上面的覆盖物通透性好,给种芋造成一个容易透气的环境。种芋在贮藏期湿度太高容易造成种芋发霉腐烂或发生软腐病,湿度太低则造成种芋水分散失快,形成种芋干瘪,本发明可保持湿度在40~60%之间,是种芋要求的最佳湿度,从而降低种芋发病率,提高种芋质量。
本发明的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存储量大,节约存储成本,提高了种芋的质量,增加收入,管理方便,节约用工,合理利用秸秆,做到了废物合理利用,不污染环境,生态效益良好,利用冬闲地,不影响粮食作物的生产,保证了粮食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选择当年魔芋长势好、病虫害较轻的地块选留种芋,贮藏地易排水、沙壤土质的地块,平整土地,按1.5m每墒画线,然后开沟,沟深15~20cm,宽50~60cm。再平整墒面,保持墒面宽90~100cm,覆盖物可用油菜秆、麦秆、玉米秆、茅草、草席等;
S102:将分选出的种芋按种类、种龄及球茎大小进行分级,按分级好的种芋分别贮藏,堆放厚度在12~15cm;
S103:贮藏期管理,当天气过干时,往排水沟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当要有冰雪天气时及时在覆盖物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持温度不低于0℃;次年3月~4月,种芋种植或售卖,当种芋处理完之后,及时把覆盖物粉碎,深翻入地块,做当年作物的肥料。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的魔芋露地保种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贮藏前期准备
(1)选择种芋:在当年魔芋长势好、病虫害较轻的地块选留种芋。球茎椭圆形,芽窝小,口平,顶芽健壮,表面光滑将畸形、主芽损坏、感病及品种不符的球茎剔除。
(2)选择贮藏地:优良的贮藏场所是安全贮藏种芋的基础,应选择在村子边离住房不远的易排水、沙壤土质的地块,容易照看管理。
(3)整地理墒:平整土地,按1.5m每墒画线,然后开沟,沟深15~20cm,宽50~60cm。再平整墒面,保持墒面宽90~100cm。
(4)选择覆盖物:覆盖物可根据当地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可用油菜秆、麦秆、玉米秆、茅草等,最好是到市场上买草席备用。
2贮藏操作
(1)分级贮藏
将分选出的种芋按种类、种龄及球茎大小进行分级。这样便于贮藏管理。然后按分级好的种芋分别贮藏。
原原种:魔芋地下球茎上长出的小球茎或根状茎。俗称子芋。
原种:用原原种扩繁一年的球茎。
良种:用原种再扩繁一年的球茎。
(2)堆放厚度控制
堆放厚度控制在12~15cm之间。10克左右的原原种(大子芋)每层可放500个,可摆放4-5层,每平方米可堆2000~2500个,达30~40千克。50~100克左右的原种可堆放2~3层,每平方米可堆30~40千克。
3贮藏期管理:
(1)病害
种芋分捡时,由于分捡不细心,或数量过大,难免造成带病芋贮藏,病芋在贮藏期间往往出现病原菌遇温暖潮湿环境而孳生,菌液向四周扩散,感染未带菌种芋,另外一些表面创伤的种芋,由于贮藏前未进行伤口愈合处理,加之长时间不检查,必然发生白色霉变。一旦发现染病魔芋,立即捡出病芋,并在其周围撒上生石灰,隔绝病原菌,防止病菌蔓延滋生扩散。
(2)通风散热
贮藏前期由于种芋刚采收回来,球茎水分含量大,呼吸作用旺盛,释放热量大,水分蒸发量大,外界温度尚高,易造成高温、高湿环境,发生软腐病。因此应注意通风条件,散热降温。
(3)保湿
冬季干燥,魔芋水分散失快,当天气过干时,可以往排水沟里浇水,保持土壤的湿度,从而保证种芋的湿度,防治种芋失水太快。
(4)防冻
次年1月~2月,外界温度低,球茎易遭受冷害,应以防寒为主,注意当地天气预报或自己观察天气,当要有冰雪天气时及时在覆盖物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保持温度不低于0℃,以免种芋收到冻害。
(5)及时取种
次年3月~4月,气温逐渐回升,但冷暖多变,这时种芋已开始萌动,根据需要处理种芋,或自己种植或卖给别人种植,应加强检查,按要求进行再次精选,剔除腐烂病芋。
(6)覆盖物的处理
当种芋处理完之后,及时把覆盖物粉碎,深翻入地块,做当年作物的肥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