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杨梅种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2164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杨梅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杨梅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杨梅属于杨梅科杨梅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又称圣生梅、白蒂梅、树梅具有很高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在中国华东和湖南、广东、广西、贵州等地区均有分布。杨梅原产中国浙江余姚,1973年余姚境内发掘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遗址时发现杨梅属花粉,说明在7000多年以前该地区就有杨梅生长。该属有50多个种,中国已知的有杨梅、白杨梅、毛杨梅、青杨梅和矮杨梅,经济栽培主要是杨梅。

杨梅枝繁叶茂,树冠圆整,初夏又有红果累累,十分可爱,是园林绿化结合生产的优良树种。孤植、丛植于草坪、庭院,或列植于路边都很合适;若采用密植方式来分隔空间或起遮蔽作用也很理想。经济用途果味酸甜适中,既可直接食用,又可加工成杨梅干、酱、蜜饯等,还可酿酒,有止渴、生津、助消化等功能。

现有的杨梅种植的方法比较简单,产量较低,而且种植施用的肥料比较简单,在种植杨梅时都是采用普通的有机和无机肥或者农家肥,杨梅所需的营养不全面,有机物分解慢,供肥能力弱,土质差;另外其喷洒的农药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去除虫害,但是其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伤害杨梅果子,导致杨梅产量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杨梅种植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每亩种植50-60株,定植后在主干上30-35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

B、一次施肥:杨梅树苗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08-0.3kg/ 株杨梅树幼苗,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2-3次;

C、整形修剪: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整形修剪,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修剪频率为每两个月修剪2-3次;

D、二次施肥: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二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3-0.5kg/ 株杨梅树,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3-4次;

E、病虫害防治: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每颗杨梅树的树干、树根和杨梅树叶上均匀喷洒农药组合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5次;

F、三次施肥:杨梅树在结果期进行三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2-0.3kg/ 株杨梅树,每个月施一次肥,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完成杨梅的种植。

优选的,所述步骤B、步骤D、步骤F中施肥用肥料均一致,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三元复合肥20-40份、动物粪便10-20份、聚乙烯醇7-12份、粘结剂3-8份、高岭土5-12份、硅藻土5-12份、硝酸铵钙10-15份、氮肥增效剂10-15份、发酵微生物4-6份、亚硒酸钠10-25份、黄腐酸钾10-20份、酸度调节剂4-10份、稀土元素5-12份、羧甲基纤维素5-12份以及甲壳素4-8份。

优选的,所述步骤E中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组合物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烯唑醇原药10-20份、萘乙酸钠8-1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12份、乙蒜素4-10份、表面活性剂10-20份、柠檬桉10-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5-25份以及雪松醇10-1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公开的种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提高杨梅的产量和口感;本发明三次施肥采用的肥料能够增加土壤的活力,促进杨梅树的生长,同时还能防止杨梅树产生烂根现象,另外,本发明的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能够有效清除杨梅树以及杨梅表面的虫害,残留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且残留药物不会渗透到杨梅内部,确保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每亩种植50株,定植后在主干上30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

B、一次施肥:杨梅树苗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08kg/株杨梅树幼苗,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2次;

C、整形修剪: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整形修剪,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修剪频率为每两个月修剪2次;

D、二次施肥: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二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3kg/株杨梅树,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3次;

E、病虫害防治: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每颗杨梅树的树干、树根和杨梅树叶上均匀喷洒农药组合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5次;

F、三次施肥:杨梅树在结果期进行三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2kg/株杨梅树,每个月施一次肥,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完成杨梅的种植。

本实施例中,步骤B、步骤D、步骤F中施肥用肥料均一致,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三元复合肥20份、动物粪便10份、聚乙烯醇7份、粘结剂3份、高岭土5份、硅藻土5份、硝酸铵钙10份、氮肥增效剂10份、发酵微生物4份、亚硒酸钠10份、黄腐酸钾10份、酸度调节剂4份、稀土元素5份、羧甲基纤维素5份以及甲壳素4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组合物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烯唑醇原药10份、萘乙酸钠8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5份、乙蒜素4份、表面活性剂10份、柠檬桉1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5份以及雪松醇10份。

实施例二: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每亩种植52株,定植后在主干上31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

B、一次施肥:杨梅树苗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1kg/ 株杨梅树幼苗,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2次;

C、整形修剪: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整形修剪,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修剪频率为每两个月修剪2次;

D、二次施肥: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二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35kg/ 株杨梅树,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3次;

E、病虫害防治: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每颗杨梅树的树干、树根和杨梅树叶上均匀喷洒农药组合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5次;

F、三次施肥:杨梅树在结果期进行三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22kg/ 株杨梅树,每个月施一次肥,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完成杨梅的种植。

本实施例中,步骤B、步骤D、步骤F中施肥用肥料均一致,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三元复合肥25份、动物粪便12份、聚乙烯醇8份、粘结剂4份、高岭土6份、硅藻土6份、硝酸铵钙11份、氮肥增效剂11份、发酵微生物4份、亚硒酸钠12份、黄腐酸钾12份、酸度调节剂5份、稀土元素6份、羧甲基纤维素6份以及甲壳素5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组合物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烯唑醇原药12份、萘乙酸钠9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6份、乙蒜素5份、表面活性剂12份、柠檬桉12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16份以及雪松醇11份。

实施例三: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每亩种植60株,定植后在主干上35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

B、一次施肥:杨梅树苗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3kg/ 株杨梅树幼苗,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3次;

C、整形修剪: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整形修剪,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修剪频率为每两个月修剪3次;

D、二次施肥: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二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5kg/ 株杨梅树,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4次;

E、病虫害防治: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每颗杨梅树的树干、树根和杨梅树叶上均匀喷洒农药组合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5次;

F、三次施肥:杨梅树在结果期进行三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3kg/ 株杨梅树,每个月施一次肥,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完成杨梅的种植。

本实施例中,步骤B、步骤D、步骤F中施肥用肥料均一致,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三元复合肥40份、动物粪便20份、聚乙烯醇12份、粘结剂8份、高岭土12份、硅藻土12份、硝酸铵钙15份、氮肥增效剂15份、发酵微生物6份、亚硒酸钠25份、黄腐酸钾20份、酸度调节剂10份、稀土元素12份、羧甲基纤维素12份以及甲壳素8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组合物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烯唑醇原药20份、萘乙酸钠12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2份、乙蒜素10份、表面活性剂20份、柠檬桉20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25份以及雪松醇15份。

实施例四: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每亩种植58株,定植后在主干上34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

B、一次施肥:杨梅树苗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25kg/ 株杨梅树幼苗,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3次;

C、整形修剪: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整形修剪,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修剪频率为每两个月修剪3次;

D、二次施肥: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二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45kg/ 株杨梅树,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4次;

E、病虫害防治: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每颗杨梅树的树干、树根和杨梅树叶上均匀喷洒农药组合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5次;

F、三次施肥:杨梅树在结果期进行三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28kg/ 株杨梅树,每个月施一次肥,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完成杨梅的种植。

本实施例中,步骤B、步骤D、步骤F中施肥用肥料均一致,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三元复合肥35份、动物粪便18份、聚乙烯醇10份、粘结剂7份、高岭土11份、硅藻土11份、硝酸铵钙14份、氮肥增效剂14份、发酵微生物6份、亚硒酸钠22份、黄腐酸钾18份、酸度调节剂9份、稀土元素11份、羧甲基纤维素11份以及甲壳素7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组合物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烯唑醇原药18份、萘乙酸钠11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11份、乙蒜素9份、表面活性剂18份、柠檬桉18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23份以及雪松醇14份。

实施例五: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杨梅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定植:2月下旬至3月中旬栽植,每亩种植55株,定植后在主干上32厘米处饱满芽以上剪短;

B、一次施肥:杨梅树苗在幼苗期进行一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2kg/ 株杨梅树幼苗,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2次;

C、整形修剪:杨梅树生长过程中定期进行整形修剪,过长枝要摘心和断枝,密集、细弱和过旺分枝要适当疏删;修剪频率为每两个月修剪2次;

D、二次施肥: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二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4kg/ 株杨梅树,每两个月施一次肥,幼苗期施肥4次;

E、病虫害防治:杨梅树在生长期进行病虫害防治,每颗杨梅树的树干、树根和杨梅树叶上均匀喷洒农药组合物,每隔三天喷洒一次,连续喷洒5次;

F、三次施肥:杨梅树在结果期进行三次施肥,施肥量为每次 0.25kg/ 株杨梅树,每个月施一次肥,按照常规管理,即可完成杨梅的种植。

本实施例中,

步骤B、步骤D、步骤F中施肥用肥料均一致,其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三元复合肥30份、动物粪便15份、聚乙烯醇10份、粘结剂5份、高岭土8份、硅藻土9份、硝酸铵钙12份、氮肥增效剂13份、发酵微生物5份、亚硒酸钠20份、黄腐酸钾15份、酸度调节剂7份、稀土元素8份、羧甲基纤维素9份以及甲壳素6份。

本实施例中,步骤E中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组合物组份按重量份数包括烯唑醇原药15份、萘乙酸钠10份、脂肪醇聚氧乙烯醚9份、乙蒜素7份、表面活性剂15份、柠檬桉15份、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20份以及雪松醇12份。

本发明公开的种植方法操作简单,能够提高杨梅的产量和口感;本发明三次施肥采用的肥料能够增加土壤的活力,促进杨梅树的生长,同时还能防止杨梅树产生烂根现象,另外,本发明的病虫害防治采用的农药能够有效清除杨梅树以及杨梅表面的虫害,残留农药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且残留药物不会渗透到杨梅内部,确保了食用者的身体健康。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