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提高黄海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取成熟的黄海棠果实,自然阴干后去掉果壳,用风选法去杂,选出净种子;
步骤二:用质量浓度为1%的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种子15-20min,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晾干种子表面的水分;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晾干的种子于0.1-0.3mM的赤霉素溶液中浸泡20-24h后取出,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种子在2-5℃下湿藏3-4周;
步骤四:将湿藏后的种子置于15℃、光暗周期为12小时光照与12小时黑暗交替的培养箱中催芽,培养时间为25-30天。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黄海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湿藏的方法为:取吸水材料,将吸水材料放于水中吸水使其保持湿润状态,再将种子放于吸水材料上,之后将两者放于培养皿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黄海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培养皿用塑料膜密封,并在湿藏过程中向培养皿中补充水分以保持吸水材料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黄海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材料和培养皿在使用之前均在120℃的高温、高压下灭菌20-30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黄海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在用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的过程中将浸泡中的种子放于超声波发生器上处理5-10min,浸泡结束后先用浓度为1-2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溶液涂在种子表面,再用浓度为1-2mg/L的6-苄氨基腺嘌呤溶液将纱布打湿,用打湿的纱布包裹种子放于磁场强度为160-180mT的磁场中磁化处理4-8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黄海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种子在2-5℃下湿藏3-4周的过程中还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在种子湿藏第5-7天后,在2-5℃下将种子放于硫酸亚锰和硫酸铜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2-24h,其中硫酸锰的浓度为0.05-0.1mM,硫酸铜的浓度为0.1-0.2mM,浸泡完后取出放于磁场强度为160-180mT的磁场中磁化处理5-10min,然后再继续放于2-5℃下湿藏;
2)在种子湿藏第10-12天后,在2-5℃下将种子放于黄腐酸钾和钼酸铵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2-24h,其中黄腐酸钾的质量浓度为0.05-0.1%,硫酸铜的浓度为0.04-0.08mM,且在浸泡的过程中将浸泡中的种子放于磁场强度为160-180mT的磁场中磁化处理5-10min,磁化处理完后继续将种子放于2-5℃下湿藏;
3)在种子湿藏第16-18天后,在2-5℃下将种子放于硫酸锌和细胞分裂素的混合溶液中浸泡12-24h,其中硫酸锌的浓度为0.03-0.06mM,细胞分裂素的质量浓度为0.01-0.03%,浸泡后将种子放于超声波发生器上处理5-10min,超声波处理后将种子放于2-5℃下继续湿藏至湿藏结束。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黄海棠种子萌发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每4-6天向培养箱中通入一次氧气,控制培养箱中的气体的含氧量为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