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11023阅读:139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植物保护、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具体为一种草莓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



背景技术:

草莓白粉病由真菌子囊菌亚门单囊壳属的羽衣草单囊壳菌(Sphaerotheca aphanis)侵染所致,是草莓生长中的主要病症之一,发生严重时,病叶率在45%以上,病果率50%以上,严重影响了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

危害症状:草莓白粉病主要危害叶、叶柄、花、花梗和果实,匍匐茎上很少发生。叶片染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长出薄薄的白色菌丝层,随着病情的加重,叶片向上卷曲呈汤匙状,并产生大小不等的暗色污斑,以后病斑逐步扩大并叶片背面产生一层薄霜似的白色粉状物(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生严重时多个病斑连接成片,可布满整张叶片;后期呈红褐色病斑,叶缘萎缩、焦枯。花蕾、花染病,花瓣呈粉红色,花蕾不能开放。果实染病,幼果不能正常膨大,干枯,若后期受害,果面覆有一层白粉,随着病情加重,果实失去光泽并硬化,着色变差,严重影响浆果质量,并失去商品价值。

传播途径:羽衣草单囊壳菌是专性寄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株或病残体中越冬和越夏,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主要通过带菌的草莓苗等繁殖体进行中远距离传播。

发病条件:草莓白粉病为低温高湿病害,发病适宜温度15℃~25℃,分生孢子发生和侵染适宜温度为20℃左右,相对湿度90%以上。如果在深秋至早春遇到连续阴、雨、雾、雪等少日照天气,温度低,相对湿度大时有利于孢子的不断产生,反复浸染,致使该病暴发成灾。大棚连作草莓发病早且重,病害始见期比新建棚地提早约1个月。前者始病期多在10月中旬,后者在11月中旬才出现发病中心。施肥与病害关系密切,偏施氮肥,草莓生长旺盛,叶面大而嫩绿易患白粉病。如适期、适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的则发病较轻。

现有的防治方法:

1.农业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控制氮肥用量,多施磷、钾肥,合理密植;合理进行水肥管理;施用腐熟有机肥、复合肥要适量,尤其氮肥不能施用过多,防止烧苗及旺长;适时浇水,满足苗期对水分的需求;利用风口调节棚室内温、湿度;及时摘除老叶、病叶,清洁田园,增加温室草莓的通风透光性。

2.物理措施

温度湿度过大时应加大放风量;草莓声场过程中应及时摘除老叶、病残叶、病梗、病果,集中带到室外深埋或烧掉,消灭菌源;

3.药剂防治

目前防治中常用4%朵麦可水剂、50%多菌灵、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但是化学药剂的长期大量使用,使各种有害病菌产生了抗药性,增加了防治难度;同时化学药剂在草莓内有残留,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污染环境。

植物源农药作为生物农药的一种,其毒性低,原料易得且成本低廉,容易降解,对人体危害小,对环境污染小,因此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应用价值。

龙舌草:又名水白菜、水芥菜、龙爪草等。生于浅水边及池沼中,全国各地都有分布。以全草入药,内服可治肺热咳嗽、哮喘、水肿多等症,外用可治痈肿、烧烫伤。形态特征:茎极短,有须根;叶柄长短随水体有深浅而异多变化于2-40cm之间;叶卵状椭圆形、披针形或心形,长8-25cm,宽2-18cm,先端圆钝至急尖,基部楔形、圆钝至心形。萼片呈长圆状披针形;花瓣呈白色、淡紫色或浅蓝色,广倒卵形,长约2.5cm,基部有小形附属物;果长圆形,长2-5cm,宽8-15mm。种子多数,纺锤形,细小。生长适温15-25℃,最适温20℃左右,生长期要求良好的光照,适宜pH值为6.5-7.5。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环保、高效、低成本的草莓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以纯中药制成生物农药,通过抑制羽衣草单囊壳菌分生孢子从而降低侵染源,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草莓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0.2%-0.5%的龙舌草叶研磨液,放在低温阴暗处密封保存,备用。第一阶段,在阳历2~3月份,对草莓园土壤和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第二阶段,在草莓花期,对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第三阶段,在草莓青果期,对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第四阶段,在草莓红果期,对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即可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龙舌草叶研磨液的质量分数优选为0.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龙舌草叶研磨液的配制方法为:先将龙舌草叶研磨成浆,再加水配置而成;或者,将龙舌草叶碾磨成匀浆的同时加水,然后再加水配置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龙舌草不同器官的研磨液对羽衣草单囊壳菌的抑孢实验,找到了防治草莓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通过0.2%-0.5%的龙舌草叶研磨液抑制羽衣草单囊壳菌繁殖,降低羽衣草单囊壳菌侵染基数,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另外,本发明采用的龙舌草原料易得、价格低廉,而且制作方法简单,更加天然环保;龙舌草还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止咳、治哮喘等功效,有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并且降低了污染环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草莓白粉病的生物防治方法,配制质量分数为0.2%-0.5%的龙舌草叶研磨液,放在低温阴暗处密封保存,备用;第一阶段,在阳历2~3月份,对草莓园土壤和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第二阶段,在草莓花期,对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第三阶段,在草莓青果期,对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第四阶段,在草莓红果期,对草莓植株喷施至少一次龙舌草叶研磨液,即可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

实施例2

龙舌草茎、叶、果实研磨液对羽衣草单囊壳菌的抑制实验。

1.实验材料:

(1)0.4%的龙舌草叶研磨液

(2)0.4%的龙舌草茎研磨液

(3)0.4%的龙舌草果实研磨液

2.试验方法

首先将白粉病活化,将羽衣草单囊壳菌种置于20℃培养箱中培养48个小时得到供试菌体,备用;然后将实验材料(1)-(3)倒入直径为75mm的PDA培养基中,用三角玻棒将碾磨液涂布均匀,再用直径为12mm打孔器制取已活化的羽衣草单囊壳菌菌饼,菌丝面朝下接种于表面涂布有实验材料(1)-(3)碾磨液的PDA培养基中央,PDA培养基湿度控制在80%-90%,并置于20℃恒温培养箱内黑暗培养,培养6天。

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龙舌草叶研磨液对羽衣草单囊壳菌孢子囊的形成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培养6天后,没有孢子囊产生,仍未白色菌丝;龙舌草茎研磨液对孢子囊的形成有部分抑制作用,培养基出现部分灰色;龙舌草果实研磨液对孢子囊的形成几乎无抑制作用,培养基几乎全部为灰色。

综上所述,在供试的龙舌草植株的不同器官中,唯有龙舌草叶碾磨液能有效抑制羽衣草单囊壳菌孢子囊的形成,培养基仍为白色菌丝。

实施例3

1.实验时间:2015年;

2.实验地点:安徽省长丰县某草莓园;

3.实验方法:

将一块草莓园分成6部分,每部分选择三行;

第一部分采取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质量分数为0.2%的龙舌草叶研磨液,在各时期喷洒一次;

第二部分采取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质量分数为0.3%的龙舌草叶研磨液,在各时期喷洒一次;

第三部分采取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质量分数为0.4%的龙舌草叶研磨液,在各时期喷洒一次;

第四部分采取实施例1所述的方法进行处理,采用质量分数为0.5%的龙舌草叶研磨液,在各时期喷洒一次;

第五部分在发病前使用50%多菌灵500倍液,在各时期进行全株喷洒一次;

第六部分草莓地前期不做任何处理;大量草莓得病后,采用0.4%的龙舌草叶研磨液进行植株全面喷施。

实验结果:

第一部分有10株草莓中的个别草莓得病;

第二部分有6株草莓中的个别草莓得病;

第三部分仅有2株草莓中的个别草莓得病;

第四部分仅有4株草莓中的个别草莓得病;

第五部分草莓地有12株草莓中的个别草莓得病;

第六部分草莓地前期出现大量白粉病,采用质量分数为0.4%龙舌草叶研磨液进行治疗处理后,病情得到控制;

实验结果表明:在草莓白粉病发病初期,使用0.2%-0.5%龙舌草叶研磨液可以有效抑制羽衣草单囊壳菌分生孢子,能够有效防治草莓白粉病,且效果优于50%多菌灵。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的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