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混合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5669阅读:523来源:国知局

本专利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尤其是除草剂领域,涉及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二元复配剂。该除草剂组合物可应用于小麦田苗后除草。



背景技术:

氟丁酰草胺(beflubutamid),化学名称:n-苄基-2-(4-氟-3-三氟甲基苯氧基)丁酰胺,分子式:c18h17f4no2,分子量:355.33。是由日本宇部产业公司开发的苯氧酰胺类除草剂,主要用于小麦田苗后防除重要的阔叶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如麦草、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菵草、棒头草、婆婆纳、播娘蒿、狗尾草、猪殃殃、野燕麦、宝盖草、田堇菜、藜、荠菜、大爪草、蒺、苋、麦瓶草、鸭跖草、龙葵、苍耳、猪毛菜、麦家公、田旋花、荞麦蔓、繁缕等。

甲基二磺隆(mesosulfuron-methyl)为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植物的茎叶吸收,经韧皮部和木质部传导,少量通过土壤吸收,抑制敏感植物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导致支链氨基酸的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导致敏感植物死亡。本品中含有的安全剂,能促进其在作物体内迅速分解,而不影响其在靶标杂草体内的降解,从而达到杀死杂草、保护作物的目的。可防除看麦娘、野燕麦、棒头草、早熟禾、硬草、碱茅、多花黑麦草、毒麦、雀麦、蜡烛草、节节麦、茼草、冰草、荠菜、播娘蒿、牛繁缕、自生油菜等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通过不同农药品种复配配方的筛选,筛选出合理的配方,可有效提高对病虫草害的实际防治效果,扩大防治谱,减少用药量,降低成本,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的产生,是农业上病虫草害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含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混合除草剂。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该除草剂在小麦田除草中的应用。

一种含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混合除草剂,该除草剂以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为主要有效成分,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质量比为0.1~80:0.1~80。优选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质量比为1~60:1~60,进一步优选为2~14:1。

在混合除草剂中,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二者在除草剂中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85%,优选质量百分含量为6%~75%,进一步优选为20%~75%。

本发明的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的二元复配制剂中,除了氟丁酰草胺与甲基二磺隆等有效成分外,还可以添加农药制剂上允许的常规表面活性剂、增稠剂、溶剂或固体填料等助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优选加工成乳油、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

本发明所述的混合除草剂在小麦田除草中的应用,尤其是在防除小麦田中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的应用,具有杀草谱广、见效快、残留低、低毒、安全环保等优点,是优质的小麦作物化学除草剂。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除草剂组合,具有杀草谱广、见效快、高效、低毒、残留低、安全环保等优点,可以减少农药用药量,降低农药残留,环境相容性好、对人畜安全等优点,是优质的小麦作物化学除草剂。

1、除草活性高。本发明的除草组合物可以通过两种不同机理杀死杂草,使得杂草抗性产生速度降低了,有效成分用量降低了,但极大地提高了除草剂的杀草活性。

2、除草谱广,持效期长。氟丁酰草胺是苯氧酰胺类除草剂,甲基二磺隆抑制敏感植物体内的乙酰乳酸合成酶的活性,导致支链氨基酸的合成受阻,从而抑制细胞分裂,导致敏感植物死亡。两者除草机理不同,两者混合后,除草谱更宽了,可以防除小麦田中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3、安全性高。由于各种有效成分的使用含量降低了,使药剂在提高了药效的前提下,降低了农药残留,也避免了对小麦以及后茬作物安全性也得到了提高,避免了农药对人畜产生残留毒害的可能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均为质量百分比。

实施例1

氟丁酰草胺70%,甲基二磺隆5%,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6%,木质素磺酸钠5%,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75%的可湿性粉剂。

实施例2

氟丁酰草胺60%,甲基二磺隆10%,nno(亚甲基双萘磺酸钠)润湿剂5%、硫酸铵3%,聚乙烯醇2%,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70%的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3

氟丁酰草胺40%,甲基二磺隆10%,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0.5%,木质素磺酸钠2.5%,黄原胶0.15%,丙三醇5%,聚硅氧烷0.2%,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50%的悬浮剂。

实施例4

氟丁酰草胺40%,甲基二磺隆20%,木质素磺酸钠5%、十二烷基硫酸盐2%,硫酸铵5%,高岭土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0%的水分散粒剂。

实施例5

氟丁酰草胺15%,甲基二磺隆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蓖麻油聚氧乙烯醚2%,黄原胶0.1%,二甲苯20%,乙二醇5%,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0%的水乳剂。

实施例6

氟丁酰草胺20%,甲基二磺隆5%,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3%,150#溶剂油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25%的乳油。

实施例7

氟丁酰草胺5%,甲基二磺隆1%,十二烷基苯磺酸钙5%,蓖麻油聚氧乙烯醚5%,150#溶剂油15%,环己酮5%,乙二醇5%,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6%的微乳剂。

实施例8

氟丁酰草胺1%,甲基二磺隆9%,甲基萘磺酸钠甲醛缩物6%,壬基酚聚氧乙烯醚3%,黄原胶0.3%,丙二醇5%,聚硅氧烷0.2%,水至100%,按照常规的制剂方法配制成质量百分含量为10%的悬浮剂。

实施例9

1)室内活性测定试验

利用实施例1~4中的氟丁酰草胺(a)与甲基二磺隆(b)制剂,测定其对马唐的共毒系数。

试验方法:将定量的马唐的种子分别播种于9cm的一次性纸杯中,每杯中播种10~15粒种子,在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待马唐3~6叶期时,在履带式作物喷雾剂上进行喷雾处理。处理后温室内继续培养,定期观察各处理对杂草的防除效果,30d后称量各处理后的杂草鲜重,按孙云沛等1960年提出的方法,计算其毒力回归曲线和共毒系数。共毒系数大于120,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增效作用,共毒系数在80-120之间,表明两种有效物质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小于80,表明两种有效物质具有拮抗作用。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室内活性测定结果

从上表可以看出,两种有效物质复配后的共毒系数都大于120,说明本发明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

2)田间药效试验。

供试药剂:

实施例1~4中的4种二元复配除草剂。

对照药剂:

20%氟丁酰草胺悬浮剂(市售),3%甲基二磺隆油悬浮剂(市售)。

供试作物:小麦

小麦苗长势良好,植株健壮,无其他病虫害

防除对象:

看麦娘、猪殃殃杂草。

试验方法:

按照试验小区的面积,准确称量好各种药剂,兑水稀释后,利用背负式喷雾器,进行均匀喷雾,喷雾选用除草剂专用的扇形喷头。喷雾时,要注意将药液均匀喷施到试验小区中,防治多喷、漏喷现象。

试验后分别在药后20d,40d观察杂草死亡情况,并比较各种药剂的除草活性。此外,还要在药后1-15天内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用量均为每亩有效成分的用量),以考察药剂对作物是否有药害。

本发明的实施例制剂除草试验效果见下表2(药后20d)和表3(药后40d)

表2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20d)

表3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药后40d)

由表2,表3可知,本发明除草组合物具有扩大除草谱,提高除草活性,并具有速效性和持效性。

表4药剂对作物的安全性调查结果

由表4可知,各处理小区内的小麦长势良好,未见任何药斑,说明各种药剂对小麦均安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