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7775阅读:7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甘草是最常用的一味中药,《中国药典》(2015版一部)规定,甘草基源植物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e 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 glabral L.)三种,以根及根茎入药,气味甜而特殊,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止咳、补脾和胃、调和诸药之功效。甘草喜日照长、气温高的干燥气候。野生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荒漠草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

中国是甘草出口大国,20世纪80年代前期,甘草成品的供应主要依赖大量采挖野生甘草,导致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草原受到重创,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我国颁发了禁止采挖的法规,大量采挖甘草的行为受到扼制,继而甘草产业转为人工栽培。但我国人工栽培甘草的种子一直依赖内蒙古、宁夏及新疆的野生资源种子供应市场,近年来,随着甘草野生资源的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栽培甘草种植地域范围和面积的不断扩大,天然草原生产的种子已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甘草种子人工播种后4~5年才开花结实,繁殖周期长,所以甘草种子生产已成为制约甘草人工驯化栽培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加快甘草繁殖结实速率,缩短结实周期已成为甘草人工驯化栽培的新课题。无性扦插育苗因其操作简单,繁殖系数相对较高,并且而且可以将亲本的优良性状复制给后代,效缩短生育周期。由于扦插繁殖因其简便易行而在花卉、林木上广泛应用,因此为甘草快速繁殖加速结实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查询,目前未见国内有关于甘草扦插繁殖技术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利,此领域尚属空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甘草种子人工播种结实周期长的问题,旨在提供一种繁殖效率高、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并使甘草无性系建立周期大大缩短的扦插繁殖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扦插育苗床的准备

在日光温室内做畦,畦宽1.3~1.5m,畦深20~25cm;

B、扦插基质的制备与消毒

扦插基质由草炭、蛭石、田园土混合而成,草炭、蛭石、田园土按体积比2~6:1~4:2~5混合拌匀,扦插基质中施加质量浓度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用聚乙烯膜覆盖2~3天后揭开,将扦插基质平铺在畦内并压平,扦插基质厚度为10~20cm,扦插前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70~80%;

C、采穗母株的选择

选取2~4年生、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甘草植株作为采穗母株;

D、采穗

每年6~8月进行采穗,采穗前一周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600倍液喷施采穗母株1次,将采穗母株的嫩枝剪成长20~25cm的插穗,剪切口与竖直方向呈 40~50°夹角;

E、蘸根处理

扦插前将修剪后的插穗 20~30 根捆成一把,在生根液中进行蘸根,蘸根时间为5~20s;

F、枝条的扦插

将蘸根处理的插穗斜插入扦插基质中,剪切口插入扦插基质5~6cm,剪切口与水平方向垂直,植株间距5cm×5cm,扦插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60~70%;

G、扦插幼苗的管理

扦插后在畦上搭设拱棚,拱棚宽与畦同宽,拱顶处离畦面50~60cm,拱棚上覆盖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浇水控制棚内空气湿度为 85~95%,每隔5~8天掀开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进行换气,插穗叶片上喷药,药剂为质量浓度0.1~0.2%的恶霉灵溶液与质量分数0.2~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质量分数0.1~0.5%复硝酚钠溶液的混合液,喷药半小时后重新遮盖薄膜,待插穗生根稳定后撤除拱棚自然生长,直至长成完整健壮的甘草植株。

所述步骤E中生根液为质量浓度250~500mg/L的萘乙酸NAA、质量浓度300~500mg/L的吲哚丁酸IBA和500~1000mg/L的6号生根粉ABT-6的混合溶液。

所述步骤B中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

所述步骤B中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1mm,步骤G中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4mm。

所述步骤D中插穗带3~5个饱满芽,插穗上端保留1~2片完整叶片。

所述步骤G中黑色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0%。

所述步骤G中及时观察并清除干枯叶和霉变叶。

所述步骤E中蘸根处理之前对插穗进行消毒处理,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1000倍液浸没剪切口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剪切口后蘸根。

所述步骤G浇水用洒壶或微喷设备进行。

所述步骤G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种条生根率高,不仅可以节约大量种条,对甘草药材产量不会造成影响,而且可以加大繁殖数量,加快繁殖速度。本方法插穗10天开始逐渐生根,10~15天插穗便可生根稳定,便于大规模苗圃种植管理。

2、本发明采用的适宜甘草嫩枝扦插速蘸生根液,可使甘草嫩枝扦插的生根率达到60%以上。甘草嫩枝插条在不使用速蘸生根液扦插的条件下,生根成活率仅为5%以下。

3、本发明的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采用叶片喷洒药液减少根部用药,减少化学药剂污染,通过不同药剂混合和浓度选择减少插穗病变,提升插穗成活率。

3、本发明还具有原料易购、配制简单、效果可靠稳定等优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扦插育苗床的准备

在日光温室内做畦,畦宽1.3~1.5m,畦深20~25cm;

B、扦插基质的制备与消毒

扦插基质由草炭、蛭石、田园土混合而成,草炭、蛭石、田园土按体积比2~6:1~4:2~5混合拌匀,扦插基质中施加质量浓度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用聚乙烯膜覆盖2~3天后揭开,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1mm,将扦插基质平铺在畦内并压平,扦插基质厚度为10~20cm,扦插前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70~80%;

C、采穗母株的选择

选取2~4年生、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甘草植株作为采穗母株;

D、采穗

每年6~8月进行采穗,采穗前一周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600倍液喷施采穗母株1次,将采穗母株的嫩枝剪成长20~25cm的插穗,插穗带3~5个饱满芽,插穗上端保留1~2片完整叶片,剪切口与竖直方向呈 40~50°夹角;

E、蘸根处理

扦插前将修剪后的插穗 20~30 根捆成一把,蘸根处理之前对插穗进行消毒处理,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1000倍液浸没剪切口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剪切口,在生根液中进行蘸根,蘸根时间为5~20s;生根液为质量浓度250~500mg/L的萘乙酸NAA、质量浓度300 ~500mg/L的吲哚丁酸IBA和500~1000mg/L的6号生根粉ABT~6的混合溶液。

F、枝条的扦插

将蘸根处理的插穗插入扦插基质中,剪切口向下插入扦插基质5~6cm,植株间距5cm×5cm,扦插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60~70%;

G、扦插幼苗的管理

扦插后在畦上搭设拱棚,拱棚宽与畦同宽,拱顶处离畦面50~60cm,拱棚上覆盖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4mm,黑色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0%,浇水控制棚内空气湿度为 85~95%,浇水用洒壶或微喷设备进行,每隔5~8天掀开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进行换气,插穗叶片上喷药,药剂为质量浓度0.1~0.2%的恶霉灵溶液与质量分数0.2~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质量分数0.1~0.5%复硝酚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喷药半小时后重新遮盖薄膜,及时观察并清除干枯叶和霉变叶,待插穗生根稳定后撤除拱棚自然生长,直至长成完整健壮的甘草植株。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发明,但它们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1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扦插育苗床的准备

在日光温室内做畦,畦宽1.3m,畦深20cm;

B、扦插基质的制备与消毒

扦插基质由草炭、蛭石、田园土混合而成,草炭、蛭石、田园土按体积比2:1:2混合拌匀,扦插基质中施加质量浓度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用聚乙烯膜覆盖2~3天后揭开,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1mm,将扦插基质平铺在畦内并压平,扦插基质厚度为10~20cm,扦插前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70~80%;

C、采穗母株的选择

选取2~4年生、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甘草植株作为采穗母株;

D、采穗

每年6~8月进行采穗,采穗前一周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600倍液喷施采穗母株1次,将采穗母株的嫩枝剪成长20cm的插穗,插穗带3个饱满芽,插穗上端保留1片完整叶片,剪切口与竖直方向呈 40°夹角;

E、蘸根处理

扦插前将修剪后的插穗 20根捆成一把,蘸根处理之前对插穗进行消毒处理,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1000倍液浸没剪切口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剪切口,在生根液中进行蘸根,蘸根时间为5s;生根液为质量浓度250mg/L的萘乙酸NAA、质量浓度300 mg/L的吲哚丁酸IBA和500 mg/L的6号生根粉ABT-6的混合溶液。

F、枝条的扦插

将蘸根处理的插穗斜插入扦插基质中,剪切口插入扦插基质5cm,剪切口与水平方向垂直,植株间距5cm×5cm,扦插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60~70%;

G、扦插幼苗的管理

扦插后在畦上搭设拱棚,拱棚宽与畦同宽,拱顶处离畦面50cm,拱棚上覆盖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4mm,黑色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0%,浇水控制棚内空气湿度为 85~95%,浇水用洒壶或微喷设备进行,每隔5天掀开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进行换气,插穗叶片上喷药,药剂为质量浓度0.1%的恶霉灵溶液与质量分数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质量分数0.1%复硝酚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喷药半小时后重新遮盖薄膜,及时观察并清除干枯叶和霉变叶,待插穗生根稳定后撤除拱棚自然生长,直至长成完整健壮的甘草植株。

实际效果:本实施例1扦插插穗 300 根,实际效果见表 1。

实施例 2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扦插育苗床的准备

在日光温室内做畦,畦宽1.5m,畦深25cm;

B、扦插基质的制备与消毒

扦插基质由草炭、蛭石、田园土混合而成,草炭、蛭石、田园土按体积比6: 4: 5混合拌匀,扦插基质中施加质量浓度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用聚乙烯膜覆盖2~3天后揭开,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1mm,将扦插基质平铺在畦内并压平,扦插基质厚度为20cm,扦插前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70~80%;

C、采穗母株的选择

选取2~4年生、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甘草植株作为采穗母株;

D、采穗

每年6~8月进行采穗,采穗前一周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600倍液喷施采穗母株1次,将采穗母株的嫩枝剪成长25cm的插穗,插穗带5个饱满芽,插穗上端保留2片完整叶片,剪切口与竖直方向呈 50°夹角;

E、蘸根处理

扦插前将修剪后的插穗 30 根捆成一把,蘸根处理之前对插穗进行消毒处理,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1000倍液浸没剪切口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剪切口,在生根液中进行蘸根,蘸根时间为20s;生根液为质量浓度500mg/L的萘乙酸NAA、质量浓度500mg/L的吲哚丁酸IBA和1000mg/L的6号生根粉ABT-6的混合溶液。

F、枝条的扦插

将蘸根处理的插穗斜插入扦插基质中,剪切口插入扦插基质6cm,剪切口与水平方向垂直,植株间距5cm×5cm,扦插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60~70%;

G、扦插幼苗的管理

扦插后在畦上搭设拱棚,拱棚宽与畦同宽,拱顶处离畦面60cm,拱棚上覆盖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4mm,黑色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0%,浇水控制棚内空气湿度为 85~95%,浇水用洒壶或微喷设备进行,每隔8天掀开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进行换气,插穗叶片上喷药,药剂为质量浓度0.2%的恶霉灵溶液与质量分数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质量分数0.5%复硝酚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喷药半小时后重新遮盖薄膜,及时观察并清除干枯叶和霉变叶,待插穗生根稳定后撤除拱棚自然生长,直至长成完整健壮的甘草植株。

实际效果:本实施例2扦插插穗 300 根,实际效果见表 1。

实施例 3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扦插育苗床的准备

在日光温室内做畦,畦宽1.4m,畦深22cm;

B、扦插基质的制备与消毒

扦插基质由草炭、蛭石、田园土混合而成,草炭、蛭石、田园土按体积比5:3:4混合拌匀,扦插基质中施加质量浓度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用聚乙烯膜覆盖2~3天后揭开,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1mm,将扦插基质平铺在畦内并压平,扦插基质厚度为15cm,扦插前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70~80%;

C、采穗母株的选择

选取2~4年生、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甘草植株作为采穗母株;

D、采穗

每年6~8月进行采穗,采穗前一周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600倍液喷施采穗母株1次,将采穗母株的嫩枝剪成长22cm的插穗,插穗带4个饱满芽,插穗上端保留2片完整叶片,剪切口与竖直方向呈 45°夹角;

E、蘸根处理

扦插前将修剪后的插穗25 根捆成一把,蘸根处理之前对插穗进行消毒处理,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1000倍液浸没剪切口2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剪切口,在生根液中进行蘸根,蘸根时间为10s;生根液为质量浓度400mg/L的萘乙酸NAA、质量浓度400mg/L的吲哚丁酸IBA和600mg/L的6号生根粉ABT-6的混合溶液。

F、枝条的扦插

将蘸根处理的插穗斜插入扦插基质中,剪切口插入扦插基质5cm,剪切口与水平方向垂直,植株间距5cm×5cm,扦插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60~70%;

G、扦插幼苗的管理

扦插后在畦上搭设拱棚,拱棚宽与畦同宽,拱顶处离畦面55cm,拱棚上覆盖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4mm,黑色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0%,浇水控制棚内空气湿度为 85~95%,浇水用洒壶或微喷设备进行,每隔7天掀开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进行换气,插穗叶片上喷药,药剂为质量浓度0.2%的恶霉灵溶液与质量分数0.6%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质量分数0.4%复硝酚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喷药半小时后重新遮盖薄膜,及时观察并清除干枯叶和霉变叶,待插穗生根稳定后撤除拱棚自然生长,直至长成完整健壮的甘草植株。

实际效果:本实施例扦插插穗 300 根,实际效果见表 1。

对照例1

选取2~4年生、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甘草植株作为采穗母株;每年6~8月进行采穗,采穗前一周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600倍液喷施采穗母株1次,将采穗母株的嫩枝剪成长22cm的插穗,插穗带4个饱满芽,插穗上端保留2片完整叶片,剪切口与竖直方向呈 45°夹角;将插穗斜插入土中,剪切口插入扦插基质6cm,剪切口与水平方向垂直,植株间距5cm×5cm,扦插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60~70%;插穗叶片上喷药,药剂为质量浓度0.2%的恶霉灵溶液与质量分数0.6%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质量分数0.4%复硝酚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及时观察并清除干枯叶和霉变叶,待插穗生根稳定后撤除拱棚自然生长,直至长成完整健壮的甘草植株。

对照例2

将实施例2的蘸根处理步骤去除,其他步骤相同。

一种甘草扦插繁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扦插育苗床的准备

在日光温室内做畦,畦宽1.5m,畦深25cm;

B、扦插基质的制备与消毒

扦插基质由草炭、蛭石、田园土混合而成,草炭、蛭石、田园土按体积比6: 4: 5混合拌匀,扦插基质中施加质量浓度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消毒处理,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施用量为每立方米20克。用聚乙烯膜覆盖2~3天后揭开,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1mm,将扦插基质平铺在畦内并压平,扦插基质厚度为20cm,扦插前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70~80%;

C、采穗母株的选择

选取2~4年生、生长健壮、长势良好、无病虫害的甘草植株作为采穗母株;

D、采穗

每年6~8月进行采穗,采穗前一周用质量浓度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稀释为600倍液喷施采穗母株1次,将采穗母株的嫩枝剪成长25cm的插穗,插穗带5个饱满芽,插穗上端保留2片完整叶片,剪切口与竖直方向呈 50°夹角;

E、枝条的扦插

将蘸根处理的插穗斜插入扦插基质中,剪切口插入扦插基质6cm,剪切口与水平方向垂直,植株间距5cm×5cm,扦插后立即浇水使基质含水率控制为60~70%;

F、扦插幼苗的管理

扦插后在畦上搭设拱棚,拱棚宽与畦同宽,拱顶处离畦面60cm,拱棚上覆盖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聚乙烯膜的厚度为0.04mm,黑色遮阳网的遮光率为60%,浇水控制棚内空气湿度为 85~95%,浇水用洒壶或微喷设备进行,每隔8天掀开聚乙烯膜和黑色遮阳网进行换气,插穗叶片上喷药,药剂为质量浓度0.2%的恶霉灵溶液与质量分数0.8%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质量分数0.5%复硝酚钠溶液的混合液,混合液喷洒于插穗叶片上,喷药半小时后重新遮盖薄膜,及时观察并清除干枯叶和霉变叶,待插穗生根稳定后撤除拱棚自然生长,直至长成完整健壮的甘草植株。

实际效果:本实施例扦插插穗 300 根,实际效果见表 1。

表1:扦插效果统计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