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3533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多肉植物是指植物营养器官肥大的高等植物,通常具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和花、果实、种子三种繁殖器官。在园艺上,又称多浆植物或多肉花卉,但以多肉植物这个名称最为常用。全世界共有多肉植物一万余种,它们都属于高等植物(绝大多数都是被子植物)。根据最新统计,多肉植物在植物分类上隶属100余科。

在长期人工栽培条件下,多肉植物的根系充满整个花盆,不利于排水透气,且土壤养分流失殆尽,由原来的团粒状变成粉末状,土壤酸化,因此当植物生长到一定阶段后就必须翻盆、换土。一般多肉植物每1至3年换一次盆,大多数品种一般在3月中旬至4月上旬换盆,而一些冬季生长、夏季休眠的“冬型种”则在8月底至9月初换盆。

多肉植物现有的换盆步骤为:

(1)准备陶粒和新土;

(2)通过手工将多肉脱离老盆,

(3)清洁根部,对脱离老盆的多肉检查根部,用清水冲洗掉旧土(清洗根部很重要,可以将根部的细菌和虫卵清理干净),但在清洗过程中需要注意,水流不能过大,避免根部破损;

(4)将清洗过根部的多肉植物放在杀菌水中浸泡一下;

(5)将多肉在自然的晾干,当晾干后开始换盆;

(6)选择大小合适的,逐年换大一点的新花盆,然后先把准备好的陶粒放置在新盆下部,加陶粒可以防止多肉植物烂根,起到透气透水的作用,再把准备好的土壤放一部分到新盆中;

(7)用手将多肉植物放置在覆盖好部分土壤的新盆中,再继续加土以覆盖多肉的根部,从而完成换盆;

(8)换盆之后,将多肉放在通风少光的地方,在一周之内也不要浇水,让多肉适应一下新环境。

上述步骤为现有的多肉植物常规换盆步骤,而上述步骤全程通过人工进行操作,当需要换盘的多肉植物数量庞大时,则通过上述步骤进行人工换盘,则换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且换盆效率低,无法适应大批量多肉植物的换盆;而现有技术中,还未存在一种专门对多肉植物进行换盆的自动化机械设备,鉴于此,现急需一种能够对多肉植物进行大批量自动换盆的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中所述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其能够实现自动将多肉植物从老盆中取出、多多肉植物进行清根、泡杀菌水、自动覆土上盆等一体化换盆动作,无需人工换盆,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包括机架、运植装置、装盆装置、分盆装置、清根装置、浸根装置和风扇;所述的运植装置位于机架左部,装盆装置位于机架右部,所述的分盆装置位于机架中部,且分盆装置左端位于运植装置右部,分盆装置右端位于装盆装置左部,所述的清根装置位于分盆装置左部,浸根装置位于分盆装置中部,风扇位于分盆装置右部。

所述的机架包括顶支板、中支板和四根支腿,中支板位于顶支板下方,四根支腿连接顶支板与中支板,且顶支板上端面中部安装有PLC控制板和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用于为本发明进行供电,PLC控制板用于控制运植装置、装盆装置、分盆装置、清根装置、浸根装置和风扇的自动工作。

所述的运植装置包括一号皮带输送机、二号皮带输送机、运植内圈板、运植外圈板、运植转盘、运植转轴、槽轮机构、运植电机和阻盆装置;

所述的一号皮带输送机位于机架前侧,二号皮带输送机位于机架左侧,一号皮带输送机与二号皮带输送机两侧均安装有输送挡板,所述的各输送挡板与机架相固连,所述的一号皮带输送机与二号皮带输送机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皮带输送机;工作时,人工将装有多肉植物的老盆放置在一号皮带运输机上,老盆从一号皮带运输机进入运植转盘,多肉植物在运植转盘上被分盆装置分离出老盆,接着老盆再从二号皮带运输机被运出运植装置;

运植内圈板与运植外圈板均为圆弧形结构,运植内圈板与运植外圈板一端均与一号皮带输送机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运植内圈板与运植外圈板另一端均与二号皮带输送机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运植内圈板与运植外圈板之间形成有圆弧形的运植传送道;从而老盆进入运植转盘后则进入运植传送道内并沿着运植传送道的圆弧形轨迹逆时针运动;

所述的运植转盘整体为扁平圆柱形结构,运植转盘上端面均匀设置有六根推盆杆,所述的运植转盘位于顶支板上方,运植转盘位于运植内圈板与运植外圈板下方,且六根推盆杆上端面均与运植内圈板和运植外圈板下端面相接触,推盆杆的作用通过推盆杆的旋转以推动老盆在运植转盘上的运动,推盆杆的数量设计为六根的作用是使得进入运植转盘的各老盆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便于对老盆进行依次分盆作业,其中每两根相邻的推盆杆之间仅有一个老盆,其目的是防止同时有两盆多肉植物位于分盆装置下方而妨碍分盆装置的工作;所述的运植转轴竖直贯穿机架的顶支板并与运植转盘中部相固连,工作时,运植转轴旋转带动运植转盘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推盆杆旋转,从而带动老盆在运植转盘上沿着运植传送道的圆弧形轨迹运动;

所述的槽轮机构包括槽轮、凸锁止弧和圆柱销;所述的槽轮固连在运植转轴下端,槽轮上均匀设置有六个径向槽,径向槽设计为六个的作用是使得槽轮旋转一圈能够间歇六次,从而使得六根推盆杆内的六个老盆均能在分盆装置下方停留一端时间,以便于分盆作业;所述的凸锁止弧上固连有圆柱销,凸锁止弧与槽轮相配合,所述的运植电机安装在中支板下端,且运植电机通过转动轴与凸锁止弧中部相固连;工作时,PLC控制板控制运植电机工作以带动凸锁止弧旋转,进而带动圆柱销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槽轮做间歇运动;所述槽轮机构的作用是使得运植转盘旋转一圈能够间歇六次,从而使得运植转盘内的六个老盆均能在分盆装置下方停留一端时间,以给分盆装置预留分盆时间,该设计比运植电机直接跟运植转轴相连接的优势在于该设计使得运植电机无需频繁启动,从而有助于保护运植电机;

所述的阻盆装置包括阻盆支架、阻盆气缸和阻盆板,所述的阻盆支架固连在一号皮带输送机两侧的输送挡板上,阻盆气缸竖直固连在阻盆支架上,且阻盆气缸底端固连有扁平方形阻盆板;初始状态下,阻盆气缸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此时阻盆板与一号皮带输送机上端面相接触,工作时,当有老盆在一号皮带运输机上向运植转盘方向运动时,则PLC控制板控制阻盆气缸收缩,使得阻盆板向上运动,从而使得老盆能够继续随一号皮带运输机运动从而进入运植转盘的两个相邻推盆杆之间,同时,PLC控制板再控制阻盆气缸伸出,使得阻盆板重新与一号皮带输送机上端面相接触,进而阻碍下一个老盆向运植转盘运动,通过重复上述工作以实现每两个相邻推盆杆之间均只有一个老盆。

所述的装盆装置包括三号皮带输送机、四号皮带输送机、装盆内圈板、装盆外圈板、装盆转盘、装盆转轴、装盆电机和添土装置;

所述的三号皮带输送机位于机架前侧,四号皮带输送机位于机架右侧,三号皮带输送机与四号皮带输送机两侧均安装有输送挡板,所述的各输送挡板与机架相固连,所述的三号皮带输送机与四号皮带输送机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皮带输送机;工作时,新盆从三号皮带运输机上被运送至装盘转盘,在装盘转盘上完成装多肉任务后再经四号皮带运输机被运出;

装盆内圈板与装盆外圈板均为圆弧形结构,装盆内圈板与装盆外圈板一端均与三号皮带输送机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装盆内圈板与装盆外圈板另一端均与四号皮带输送机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装盆内圈板与装盆外圈板之间形成有圆弧形的装盆传送道;新盆进入装盆转盘后则进入装盆传送道内并沿着装盆传送道的圆弧形轨迹顺时针运动;

所述的装盆转盘整体为扁平圆柱形结构,所述的装盆转盘位于顶支板上方,装盆转盘位于装盆内圈板与装盆外圈板下方;所述的装盆转轴竖直贯穿机架的顶支板并与装盆转盘中部相固连;工作时,转盆转轴可以运动以带动装盘转盘进行旋转;

所述的装盆电机通过地脚螺栓竖直安装在地面上,且装盆电机主轴贯穿中支板并与装盆转轴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PLC控制板可控制装盆电机运动以带动装盘转盘旋转,而一般情况下,装盘电机不工作。

所述的添土装置包括添土主架、加陶装置、加土装置和转盆装置;所述的添土主架包括一对一号添土竖杆、一对二号添土竖杆、添土横杆和添土顶板,所述的一对一号添土竖杆分别竖直固连在三号皮带输送机两侧的输送挡板上,一对二号添土竖杆分别竖直固连在装盆内圈板与装盆外圈板上,一对二号添土竖杆之间固连有添土横杆,所述的添土顶板水平位于三号皮带输送机、装盆内圈板和装盆外圈板上方,且一号添土竖杆与二号添土竖杆顶端均与添土顶板下端面相固连;

所述的加陶装置包括陶粒斗、挡陶板、挡陶转杆和挡陶舵机;所述的陶粒斗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陶粒斗顶端与添土顶板相固连,且陶粒斗位于三号皮带输送机正上方;所述的挡陶舵机安装在添土顶板上端,挡陶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挡陶转杆相连接,挡陶转杆下端固连有挡陶板,所述的挡陶板与陶粒斗下端面相接触且能完全遮住陶粒斗下端出口,初始状态下,挡陶板完全遮挡住陶粒斗下端出口,且陶粒斗内装满了陶粒,工作时,当新盆从三号皮带输送机上向装盘转盘运动,且在新盆经过陶粒斗正下方时(可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新盆是否位于陶粒斗正下方),PLC控制板控制挡陶舵机工作带动挡陶转杆旋转,进而带动挡陶板转动,从而使得陶粒斗下端出口敞开,部分陶粒从陶粒斗内落入新盆中,接着挡陶舵机再控制挡陶板遮住陶粒斗下端出口,装有陶粒的新盆再经三号皮带输送机被输送至装盘转盘,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将新盆进行依次装陶粒;

所述的加土装置包括加土斗、挡土板、挡土转杆和挡土电机;所述的加土斗包括上大下小的添土锥形管、添土竖管和添土斜管;添土竖管与添土锥形管下端相固连,添土斜管固连在添土竖管下端并与添土竖管主轴呈30°布置,添土锥形管与添土顶板相固连,且加土斗整体位于装盆传送道正上方;所述的挡土板整体为扁平圆形板,挡土板位于添土锥形管内部下端,所述的挡土电机安装在添土横杆上,挡土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水平连接有挡土转杆,且挡土转杆一端贯穿添土锥形管并与挡土板相固连;初始状态下,加土斗内装满了土壤,且挡土板处于水平状态,从而封堵住了添土锥形管向下的运动,当装有陶粒的新盆被推送到加土斗正下方时,则首先,挡土电机工作带动挡土转杆旋转,进而带动挡土板旋转,以使得土壤从添土锥形管进行依次进入添土竖管和添土斜管,最后从添土斜管落入新盆内,使新盆内的陶粒上覆盖上一层土壤,接着停止对新盆内加土;当分盆装置将需要装盆的多肉放置在新盆中部后,则加土装置工作以对新盆内继续加土,以使得土壤覆盖住多肉植物的根部,从而完成换盆作业,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转盆装置包括转盆电机、一号转盆齿轮、转盆定板、转盆板、二号转盆齿轮和一对送盆斜板;所述的转盆电机安装在装盆外圈板外侧面上,转盆电机主轴与一号转盆齿轮相连接,工作时,转盆电机可工作以带动一号转盆齿轮旋转,转盆定板水平固连在装盆内圈板和装盆外圈板之间,所述的转盆板下端面中部设置有螺纹凸台,二号转盆齿轮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连接凸台,连接凸台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二号转盆齿轮位于转盆定板下端且其连接凸台贯穿转盆定板,所述的转盆板位于转盆定板正上方,转盆板通过螺纹凸台安装在二号转盆齿轮的螺纹孔内,从而转盆板便于进行拆卸与安装,进而当土壤在倒入新盆的过程中,若有部分土壤掉落到转盆装置的各结构空隙内时,上述转盆板可拆卸的设计使得掉落的土壤便于清理,从而使得转盆装置的使用寿命更久,且转盆板位于加土斗正下方;一号转盆齿轮与二号转盆齿轮相啮合,工作时,一号转盆齿轮旋转带动二号转盆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转盆板做旋转运动;一对送盆斜板均位于装盆传送道内,且一对送盆斜板分别倾斜布置在转盆板前后两侧,各送盆斜板最低处均与装盆转盘上端面相接触,各送盆斜板最高处均与转盆板上端面等高;工作时,当装有陶粒的众多新盆在装盆转盘上沿装盆传送道的圆弧形轨迹运动时(此时装盆转盘不运动),在众多新盆的相互推送力作用下,各新盆从装盆转盘上被推送至转盆板前侧的盆斜板上,再从盆斜板上被推送到转盆板上,当有一个新盆完全位于转盆板上时,三号皮带输送机停止输送新盆,没有新盆的加入则此时新盆被停止推送,接着加土装置对新盆覆盖上一层土壤,之后,分盆装置将需要装盆的多肉放置在新盆中部后,加土装置继续工作以对新盆内加土,当多肉植物能够依靠新加的土壤独立的处于新盆中之后,转盆电机工作带动一号转盆齿轮旋转,一号转盆齿轮旋转带动二号转盆齿轮旋转,进而带动转盆板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装有多肉植物的新盆携带多肉植物一起做旋转运动,在新盆旋转的过程中,加土装置对新盆进行加土,以使得土壤完全覆盖住多肉植物的根部,接着各新盆继续运动以将换好多肉植物的新盆推送至转盆板后侧的盆斜板上,通过各盆不断的运动推送,直至将各多肉新盆推送至四号皮带输送机以运送出去,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分盆装置包括分盆主体、固盆装置和送植装置;所述的分盆主体包括一号分盆气缸、一号气缸座、二号分盆气缸、二号气缸座、分盆主气缸和夹持端;所述的一号分盆气缸与二号分盆气缸均为无杆气缸,一号分盆气缸沿机架左右方向水平安装在运植装置与装盆装置之间,且一号分盆气缸左端通过支柱安装在运植内圈板上,一号分盆气缸右端通过支柱安装在装盆内圈板上;所述的一号分盆气缸上安装有一号气缸座,二号分盆气缸沿机架前后方向水平安装在一号气缸座上,二号气缸座安装在二号分盆气缸上,所述的分盆主气缸竖直固连在二号气缸座下端,夹持端与分盆主气缸底端相固连;工作时,PLC控制板可自动控制一号分盆气缸工作,从而带动一号气缸座左右平动,二号分盆气缸工作带动二号气缸座前后平动,从而二号气缸座上的分盆主气缸能够进行左右平动与前后平动,同时分盆主气缸能够进行上下伸缩运动,进而与分盆主气缸相固连的夹持端能够进行左右平动、前后平动和上下平动;

所述的夹持端包括主撑板、主夹板、夹持弹簧、铁块和电磁铁,所述的主撑板整体为“U”型结构,主撑板设计为“U”型,其“U”型主撑板的最大宽度小于运植装置的运植传送道宽度,从而该设计有助于夹持端进入运植装置的运植传送道,主夹板整体为“V”型结构,工作时,多肉植物根茎位于主夹板内,而“V”型结构的设计使得多肉植物位于主夹板最内侧时,主夹板对多肉植物的夹紧力更大,使得多肉植物更不易从夹持端中脱落,主夹板为弹性钢片材质,主夹板固连在主撑板上且位于主撑板内侧,所述的夹持弹簧数量为二,两个夹持弹簧分别对称布置在主撑板左右两侧,且各夹持弹簧一端与主撑板相固连,各夹持弹簧另一端分别与主夹板左右两侧相固连,主夹板左右两侧前端均固连有铁块,且主撑板左右两侧前端均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的分盆主气缸底端与夹持端的主撑板后端相固连;初始状态下,各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而具有磁性,且各电磁铁与相应的铁块相吸附,从而使得主夹板的夹角张开到能张开的最大角度,此时一对夹持弹簧处于压紧收缩状态,当需要将多肉脱离老盆时,则首先将老盆运动至分盆主体正下方,接着分盆主体工作使夹持端运动到运植装置的运植传送道内,且夹持端位于老盆后方,并且多肉植物的根茎位于夹持端的主夹板中,接着,各电磁铁在外部继电器作用下断电,从而电磁铁失去磁性,之后主夹板在一对夹持弹簧的恢复力作用下其夹角变小,从而夹紧多肉植物的根茎,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固盆装置安装在分盆主体前方,所述的固盆装置包括固盆电机、固盆转杆、固盆竖杆和固盆夹板;所述的固盆电机安装在运植外圈板上,固盆转杆水平安装在固盆电机主轴上,固盆竖杆位于运植传送道内,且固盆竖杆竖直固连在固盆转杆一端,所述的固盆夹板内侧面为圆弧形,固盆夹板内侧设计为圆弧形的作用是使得固盆夹板与老盆侧壁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固盆夹板对老盆的支撑固定效果更好,且固盆夹板可转动的安装在固盆竖杆下端;工作时,当老盆运动到分盆主体正下方,且夹持端夹紧多肉植物时,则固盆装置工作,PLC控制板控制固盆电机工作以带动固盆转杆在运植传送道内旋转,从而带动固盆竖杆做圆柱运动,进而带动固盆夹板做圆周运动直至固盆夹板与老盆前侧壁相贴合,从而固盆夹板对老盆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接着夹持端在分盆主体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将老盆内的多肉植物拔出,以使得多肉植物脱离老盆(因为种植多肉植物的土壤较为疏松,多为陶粒、泥炭土、椰糠和粗砂的组合,从而多肉植物能够通过很轻易的被拔出),而由于固盆夹板对老盆的支撑固定作用,从而使得多肉植物被在向上被拔取的过程中老盆不至于也向上运动,从而便于多肉植物的拔取。

所述的送植装置沿机架左右方向安装在分盆主体正前方,送植装置包括送植板、送植气缸、送植螺杆、送植电机、螺杆座、夹植气缸和夹植板;所述的送植板左右两端均固连有送植气缸,且送植板左端的送植气缸固连在运植外圈板上,送植板右端的送植气缸固连在装盆外圈板上;送植螺杆通过支撑座从左往右水平安装在送植板内侧面,送植电机安装在送植板上,且送植电机主轴通过联轴器与送植螺杆相连接,所述的螺杆座安装在送植螺杆上,夹植气缸水平固连在螺杆座上,且夹植气缸顶端固连有夹植板;送植装置工作时,送植气缸伸缩带动送植板上下平动,送植板上的送植电机工作带动送植螺杆旋转,进而带动螺杆座左右平动,且夹植气缸伸缩带动夹植板前后平动,从而在送植气缸、送植电机和夹植气缸的同步作用下,夹植板能够进行上下平动、左右平动和前后平动;工作时,当分盆主体将多肉植物拔取出来后,夹持端在分盆主体的工作下携带多肉植物脱离运植装置,接着夹植板运动到夹持端的主夹板内,且夹植板抵住多肉植物根茎的前部,接着分盆主体与送植装置同步向右运动以将多肉植物送至装盆装置,最后通过分盆主体工作以将多肉植物放置在转盆装置的新盆内,接着夹持端再脱离多肉植物;所述的夹植板整体为橡胶材质,且夹植板内侧面均匀设置有波浪形凸起块;所述送植装置的作用是使得多肉植物从运植装置处运动到装盆装置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使多肉植物不至于在中途掉落;夹植板上设计有凸起块的作用是增大多肉植物根茎与夹植板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使得多肉植物被更加紧固的限制在夹持端中;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清根装置包括清根撑板、清根气缸、清根座、清根管、送水软管、喷嘴和流污板;所述的清根撑板沿机架左右方向水平安装在运植装置与装盆装置之间,且清根撑板位于分盆主体正后方,清根撑板左端通过支柱固连在运植外圈板上,清根撑板右端通过支柱固连在装盆外圈板上,清根气缸为无杆气缸,且清根气缸竖直安装在清根撑板左部,清根气缸上安装有清根座,清根管水平固连在清根座上,且清根管前端安装有喷嘴,所述的送水软管一端通过外部水泵与外部水箱相连接,送水软管另一端安装在清根管上并贯穿清根管;所述的流污板整体位于分盆装置正下方,且流污板沿机架从后往前逐步倾斜向下固连在机架的顶支板上,流污板倾斜的设计使得污物更容易从流污板流出;工作时,被分盆主体和送植装置夹持着向右运动的多肉植物经过清根装置时,多肉植物停止运动,此时多肉植物位于清根装置的喷嘴正前方,之后送水软管通过外部水泵将外部清水输送至清根管,再经清根管前端的喷嘴喷出,在喷嘴喷水的过程中,清根气缸工作带动清根座上下运动,进而喷嘴能够上下平动,该清根气缸的设计使得喷嘴喷出的水喷射面积更大,进而在喷嘴上下平动的过程中,喷嘴喷出的水能够充分的将多肉植物根部清洗干净,且被清洗下来的旧土与水一同落到流污板上,再经流污板流出本发明;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浸根装置包括输液硬管、输液软管、集液池、挡液板和挡液气缸;所述的输液硬管安装在清根撑板中部,输液软管一端与输液硬管相连接,输液软管另一端通过外部水泵与外部储液罐相连接;所述的外部储液罐内装满杀菌水,所述的杀菌水可以是多菌灵溶液,工作时,输液软管通过外部水泵将杀菌水输送到输液硬管内,再通过输液硬管被运送到集液池中;

所述的集液池固连在顶支板上端面中部,且集液池位于一号分盆气缸下方,集液池包括集液仓、放液仓和出液板,所述的集液仓为上方开口的立方体通槽,集液仓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的放液仓整体为长直立方体结构,放液仓中部设置有立方体出液槽,通过输液硬管的杀菌水被输送到集液仓内,放液仓上端设置有滑动槽,且放液仓下端固连在顶支板上,出液槽顶部与集液仓中部相连通,出液槽下端面沿机架从后往前逐步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的挡液板可滑动的水平布置在放液仓的滑动槽内,挡液气缸水平固连在集液仓下端面,且挡液气缸顶端与挡液板相固连;初始状态下,挡液气缸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此时挡液板完全将放液仓的出液槽与集液仓阻隔起来,使得集液仓内的杀菌水完全沉积在集液仓内,而不会从集液仓的矩形通孔处流入放液仓内;接着,被清根装置清理过根部的多肉植物在分盆主体和送植装置的作用下运送至集液池正上方,之后夹持端与夹植板同步向下平动,使得多肉植物向下平动,直至将多肉植物的根部完全浸泡在集液仓的杀菌水中,浸泡到一定时间后,再将多肉植物运送出集液仓并继续运送至风扇处;

当需要对集液仓内的杀菌水进行更换时,则PLC控制板控制挡液气缸收缩使得挡液板向机架前部平动,从而使得放液仓的出液槽与集液仓连通,从而杀菌水从集液仓的矩形通孔流入放液仓的出液槽内,所述的出液板沿机架从后往前逐步倾斜向下布置,且出液板后端与放液仓的出液槽下端相固连,从而进入出液槽内的杀菌水从出液板处流到外界;

所述的集液仓底部包括一对一区块和一对二区块,所述的一区块与二区块包绕在集液仓的矩形通孔四周,一对一区块对称设置在矩形通孔前后两侧,且一对一区块均沿集液仓侧壁朝矩形通孔方向逐步倾斜向下设置,从而当需要更换杀菌水时,鉴于水往低处流的原理,位于一区块区域的杀菌水能够充分的流入矩形通孔与二区块中,一对二区块对称设置在矩形通孔左右两侧,各二区块位于一对一区块之间,且一对二区块均沿集液仓侧壁朝矩形通孔方向逐步倾斜向下布置,二区块的最高点与一区块的最低点高度相等;从而位于二区块区域的杀菌水以及从一区块流入二区块的杀菌水均能充分的流入矩形通孔,再经矩形通孔流出到放液仓;所述一区块与二区块的作用是使得在集液仓更换杀菌水时,杀菌水能够更换的更加彻底,避免了因多肉植物浸根而夹杂在集液仓内的部分旧土堆积在集液仓内。

所述的风扇安装在清根撑板右部,经过杀菌水浸根过后的多肉植物运动到风扇正前方后停止运动,PLC控制板控制风扇工作以加速多肉植物根部的空气流动,使得多肉植物根部被快速晾干,晾干过后的多肉植物则在分盆装置的作用下被运送至装盆装置中。

通过上述过程,使得本发明能够使多肉植物自动脱离老盆、接着将多肉植物根部进行自动清洗,再将多肉植物根部自动浸泡杀菌水,之后再快速晾干多肉植物,最后实现对新盆的自动加陶粒与加土,对多肉植物的自动装盆,全程一体化操作,工作效率高。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其利用槽轮机构,使得运植装置能够实现运植电机在不停机时老盆的间歇运动,给多肉植物自动脱离老盆提供了操作时间。

(2)本发明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其分盆装置能够使多肉植物自动脱离老盆,且利用分盆主体与送植装置的共同作用,使得多肉植物能够被自动的运送到装盆装置中,且夹持端与送植板的设计使得多肉植物在运动的过程中被夹持的更加紧固。

(3)本发明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其清根装置能够实现对多肉植物根部的自动清洗以及污物的自动运出,从而将根部的细菌和虫卵清理干净。

(4)本发明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其浸根装置能够使得多肉植物可以自动浸泡杀菌水,提高了植物在换盆过后的成活率。

(5)本发明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其装盆装置能够实现对新盆自动装土、装陶粒以及自动将多肉植物紧固在新盆中,并能将换盆过后的多肉植物自动运送出去。

(6)本发明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能够使多肉植物自动脱离老盆、将多肉植物根部进行自动清洗,将多肉植物根部自动浸泡杀菌水,自动再快速晾干多肉植物,实现对新盆的自动加陶粒与加土,对多肉植物的自动装盆,全程一体化操作,工作效率高,无需人工操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运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正视图;

图5是图4的A-A方向剖视图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装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正视图的局部剖开示意图;

图8是图7的F处放大图,其中F处为图2按B-B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图7的G处放大图,其中G处为图2按C-C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图6按图2中D-D方向剖开的局部剖视图;

图11是图10的H处放大图;

图12是本发明分盆装置、清根装置、浸根装置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分盆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分盆装置的夹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分盆装置的送植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分盆主体与送植装置运送多肉植物时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的I处放大图;

图18是本发明清根装置、浸根装置与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本发明浸根装置的集液池从中心面处剖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架1、运植装置2、装盆装置3、分盆装置4、清根装置5、浸根装置6、风扇7、顶支板11、中支板12、支腿13、一号皮带输送机21、二号皮带输送机22、运植内圈板23、运植外圈板24、运植转盘25、运植转轴26、槽轮机构27、运植电机28、阻盆装置29、运植传送道231、推盆杆251、槽轮271、凸锁止弧272、圆柱销273、径向槽274、阻盆支架291、阻盆气缸292、阻盆板293、三号皮带输送机31、四号皮带输送机32、装盆内圈板33、装盆外圈板34、装盆转盘35、装盆转轴36、装盆电机37、添土装置38、装盆传送道331、添土主架381、加陶装置382、加土装置383、转盆装置384、一号添土竖杆3811、二号添土竖杆3812、添土横杆3813、添土顶板3814、陶粒斗3821、挡陶板3822、挡陶转杆3823、挡陶舵机3824、加土斗3831、挡土板3832、挡土转杆3833、挡土电机3834、添土锥形管3835、添土竖管3836、添土斜管3837、转盆电机3841、一号转盆齿轮3842、转盆定板3843、转盆板3844、二号转盆齿轮3845、送盆斜板3846、螺纹凸台3847、连接凸台3848、分盆主体41、固盆装置42和送植装置43、一号分盆气缸411、一号气缸座412、二号分盆气缸413、二号气缸座414、分盆主气缸415、夹持端416、主撑板4161、主夹板4162、夹持弹簧4163、铁块4164、电磁铁4165、固盆电机421、固盆转杆422、固盆竖杆423、固盆夹板424、送植板431、送植气缸432、送植螺杆433、送植电机434、螺杆座435、夹植气缸436、夹植板437、凸起块4371、清根撑板51、清根气缸52、清根座53、清根管54、送水软管55、喷嘴56、流污板57、输液硬管61、输液软管62、集液池63、挡液板64、挡液气缸65、集液仓631、放液仓632、出液板633、一区块6311、二区块6312、出液槽632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和图19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肉植物自动换盆作业平台,包括机架1、运植装置2、装盆装置3、分盆装置4、清根装置5、浸根装置6和风扇7;所述的运植装置2位于机架1左部,装盆装置3位于机架1右部,所述的分盆装置4位于机架1中部,且分盆装置4左端位于运植装置2右部,分盆装置4右端位于装盆装置3左部,所述的清根装置5位于分盆装置4左部,浸根装置6位于分盆装置4中部,风扇7位于分盆装置4右部。

所述的机架1包括顶支板11、中支板12和四根支腿13,中支板12位于顶支板11下方,四根支腿13连接顶支板11与中支板12,且顶支板11上端面中部安装有PLC控制板和蓄电池;所述的蓄电池用于为本发明进行供电,PLC控制板用于控制运植装置2、装盆装置3、分盆装置4、清根装置5、浸根装置6和风扇7的自动工作。

所述的运植装置2包括一号皮带输送机21、二号皮带输送机22、运植内圈板23、运植外圈板24、运植转盘25、运植转轴26、槽轮机构27、运植电机28和阻盆装置29;

所述的一号皮带输送机21位于机架1前侧,二号皮带输送机22位于机架1左侧,一号皮带输送机21与二号皮带输送机22两侧均安装有输送挡板,所述的各输送挡板与机架1相固连,所述的一号皮带输送机21与二号皮带输送机22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皮带输送机;工作时,人工将装有多肉植物的老盆放置在一号皮带运输机21上,老盆从一号皮带运输机21进入运植转盘25,多肉植物在运植转盘25上被分盆装置分离出老盆,接着老盆再从二号皮带运输机22被运出运植装置2;

运植内圈板23与运植外圈板24均为圆弧形结构,运植内圈板23与运植外圈板24一端均与一号皮带输送机21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运植内圈板23与运植外圈板24另一端均与二号皮带输送机22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运植内圈板23与运植外圈板24之间形成有圆弧形的运植传送道231;从而老盆进入运植转盘25后则进入运植传送道231内并沿着运植传送道231的圆弧形轨迹逆时针运动;

所述的运植转盘25整体为扁平圆柱形结构,运植转盘25上端面均匀设置有六根推盆杆251,所述的运植转盘25位于顶支板11上方,运植转盘25位于运植内圈板23与运植外圈板24下方,且六根推盆杆251上端面均与运植内圈板23和运植外圈板24下端面相接触,推盆杆251的作用通过推盆杆251的旋转以推动老盆在运植转盘25上的运动,推盆杆251的数量设计为六根的作用是使得进入运植转盘25的各老盆之间相隔一定的距离,从而便于对老盆进行依次分盆作业,其中每两根相邻的推盆杆251之间仅有一个老盆,其目的是防止同时有两盆多肉植物位于分盆装置4下方而妨碍分盆装置4的工作;所述的运植转轴26竖直贯穿机架1的顶支板11并与运植转盘25中部相固连,工作时,运植转轴26旋转带动运植转盘25进行旋转,进而带动推盆杆251旋转,从而带动老盆在运植转盘25上沿着运植传送道231的圆弧形轨迹运动;

所述的槽轮机构27包括槽轮271、凸锁止弧272和圆柱销273;所述的槽轮271固连在运植转轴26下端,槽轮271上均匀设置有六个径向槽274,径向槽274设计为六个的作用是使得槽轮271旋转一圈能够间歇六次,从而使得六根推盆杆251内的六个老盆均能在分盆装置4下方停留一端时间,以便于分盆作业;所述的凸锁止弧272上固连有圆柱销273,凸锁止弧272与槽轮271相配合,所述的运植电机28安装在中支板12下端,且运植电机28通过转动轴与凸锁止弧272中部相固连;工作时,PLC控制板控制运植电机28工作以带动凸锁止弧272旋转,进而带动圆柱销273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槽轮271做间歇运动;所述槽轮机构27的作用是使得运植转盘25旋转一圈能够间歇六次,从而使得运植转盘25内的六个老盆均能在分盆装置4下方停留一端时间,以给分盆装置4预留分盆时间,该设计比运植电机28直接跟运植转轴26相连接的优势在于该设计使得运植电机28无需频繁启动,从而有助于保护运植电机28;

所述的阻盆装置29包括阻盆支架291、阻盆气缸292和阻盆板293,所述的阻盆支架291固连在一号皮带输送机21两侧的输送挡板上,阻盆气缸292竖直固连在阻盆支架291上,且阻盆气缸292底端固连有扁平方形阻盆板293;初始状态下,阻盆气缸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此时阻盆板与一号皮带输送机21上端面相接触,工作时,当有老盆在一号皮带运输机21上向运植转盘25方向运动时,则PLC控制板控制阻盆气缸292收缩,使得阻盆板293向上运动,从而使得老盆能够继续随一号皮带运输机21运动从而进入运植转盘25的两个相邻推盆杆251之间,同时,PLC控制板再控制阻盆气缸292伸出,使得阻盆板293重新与一号皮带输送机21上端面相接触,进而阻碍下一个老盆向运植转盘25运动,通过重复上述工作以实现每两个相邻推盆杆251之间均只有一个老盆。

所述的装盆装置3包括三号皮带输送机31、四号皮带输送机32、装盆内圈板33、装盆外圈板34、装盆转盘35、装盆转轴36、装盆电机37和添土装置38;

所述的三号皮带输送机31位于机架1前侧,四号皮带输送机32位于机架1右侧,三号皮带输送机31与四号皮带输送机32两侧均安装有输送挡板,所述的各输送挡板与机架1相固连,所述的三号皮带输送机31与四号皮带输送机32均为现有技术中的常规皮带输送机;工作时,新盆从三号皮带运输机31上被运送至装盘转盘35,在装盘转盘35上完成装多肉任务后再经四号皮带运输机32被运出;

装盆内圈板33与装盆外圈板34均为圆弧形结构,装盆内圈板33与装盆外圈板34一端均与三号皮带输送机31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装盆内圈板33与装盆外圈板34另一端均与四号皮带输送机32两侧的输送挡板相固连,装盆内圈板33与装盆外圈板34之间形成有圆弧形的装盆传送道331;新盆进入装盆转盘35后则进入装盆传送道331内并沿着装盆传送道331的圆弧形轨迹顺时针运动;

所述的装盆转盘35整体为扁平圆柱形结构,所述的装盆转盘35位于顶支板11上方,装盆转盘35位于装盆内圈板33与装盆外圈板34下方;所述的装盆转轴36竖直贯穿机架1的顶支板11并与装盆转盘35中部相固连;工作时,转盆转轴36可以运动以带动装盘转盘35进行旋转;

所述的装盆电机37通过地脚螺栓竖直安装在地面上,且装盆电机37主轴贯穿中支板12并与装盆转轴36之间通过皮带相连接;PLC控制板可控制装盆电机37运动以带动装盘转盘35旋转,而一般情况下,装盘电机37不工作。

所述的添土装置38包括添土主架381、加陶装置382、加土装置383和转盆装置384;所述的添土主架381包括一对一号添土竖杆3811、一对二号添土竖杆3812、添土横杆3813和添土顶板3814,所述的一对一号添土竖杆3811分别竖直固连在三号皮带输送机31两侧的输送挡板上,一对二号添土竖杆3812分别竖直固连在装盆内圈板33与装盆外圈板34上,一对二号添土竖杆3812之间固连有添土横杆3813,所述的添土顶板3814水平位于三号皮带输送机31、装盆内圈板33和装盆外圈板34上方,且一号添土竖杆3811与二号添土竖杆3812顶端均与添土顶板3814下端面相固连;

所述的加陶装置382包括陶粒斗3821、挡陶板3822、挡陶转杆3823和挡陶舵机3824;所述的陶粒斗3821为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陶粒斗3821顶端与添土顶板3814相固连,且陶粒斗3821位于三号皮带输送机31正上方;所述的挡陶舵机3824安装在添土顶板3814上端,挡陶舵机3824主轴通过联轴器与挡陶转杆3823相连接,挡陶转杆3823下端固连有挡陶板3822,所述的挡陶板3822与陶粒斗3821下端面相接触且能完全遮住陶粒斗3821下端出口,初始状态下,挡陶板3822完全遮挡住陶粒斗3821下端出口,且陶粒斗3821内装满了陶粒,工作时,当新盆从三号皮带输送机31上向装盘转盘35运动,且在新盆经过陶粒斗3821正下方时(可通过红外传感器检测新盆是否位于陶粒斗3821正下方),PLC控制板控制挡陶舵机3824工作带动挡陶转杆3823旋转,进而带动挡陶板3822转动,从而使得陶粒斗3821下端出口敞开,部分陶粒从陶粒斗3821内落入新盆中,接着挡陶舵机3824再控制挡陶板3822遮住陶粒斗3821下端出口,装有陶粒的新盆再经三号皮带输送机31被输送至装盘转盘35,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实现将新盆进行依次装陶粒;

所述的加土装置383包括加土斗3831、挡土板3832、挡土转杆3833和挡土电机3834;所述的加土斗3831包括上大下小的添土锥形管3835、添土竖管3836和添土斜管3837;添土竖管3836与添土锥形管3835下端相固连,添土斜管3837固连在添土竖管3836下端并与添土竖管3836主轴呈30°布置,添土锥形管3835与添土顶板3814相固连,且加土斗3831整体位于装盆传送道331正上方;所述的挡土板3832整体为扁平圆形板,挡土板3832位于添土锥形管3835内部下端,所述的挡土电机3834安装在添土横杆3813上,挡土电机3834主轴通过联轴器水平连接有挡土转杆3833,且挡土转杆3833一端贯穿添土锥形管3835并与挡土板3832相固连;初始状态下,加土斗3831内装满了土壤,且挡土板3832处于水平状态,从而封堵住了添土锥形管3835向下的运动,当装有陶粒的新盆被推送到加土斗3831正下方时,则首先,挡土电机3834工作带动挡土转杆3833旋转,进而带动挡土板3832旋转,以使得土壤从添土锥形管3835进行依次进入添土竖管3836和添土斜管3837,最后从添土斜管3837落入新盆内,使新盆内的陶粒上覆盖上一层土壤,接着停止对新盆内加土;当分盆装置4将需要装盆的多肉放置在新盆中部后,则加土装置383工作以对新盆内继续加土,以使得土壤覆盖住多肉植物的根部,从而完成换盆作业,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转盆装置384包括转盆电机3841、一号转盆齿轮3842、转盆定板3843、转盆板3844、二号转盆齿轮3845和一对送盆斜板3846;所述的转盆电机3841安装在装盆外圈板34外侧面上,转盆电机3841主轴与一号转盆齿轮3842相连接,工作时,转盆电机3841可工作以带动一号转盆齿轮3842旋转,转盆定板3843水平固连在装盆内圈板33和装盆外圈板34之间,所述的转盆板3844下端面中部设置有螺纹凸台3847,二号转盆齿轮3845上端面中部设置有连接凸台3848,连接凸台3848中部设置有螺纹孔,二号转盆齿轮3845位于转盆定板3843下端且其连接凸台3848贯穿转盆定板3843,所述的转盆板3844位于转盆定板3843正上方,转盆板3844通过螺纹凸台3847安装在二号转盆齿轮3845的螺纹孔内,从而转盆板3844便于进行拆卸与安装,进而当土壤在倒入新盆的过程中,若有部分土壤掉落到转盆装置384的各结构空隙内时,上述转盆板3844可拆卸的设计使得掉落的土壤便于清理,从而使得转盆装置384的使用寿命更久,且转盆板3844位于加土斗3831正下方;一号转盆齿轮3842与二号转盆齿轮3845相啮合,工作时,一号转盆齿轮3842旋转带动二号转盆齿轮3845旋转,进而带动转盆板3844做旋转运动;一对送盆斜板3846均位于装盆传送道331内,且一对送盆斜板3846分别倾斜布置在转盆板3844前后两侧,各送盆斜板3846最低处均与装盆转盘35上端面相接触,各送盆斜板3846最高处均与转盆板3844上端面等高;工作时,当装有陶粒的众多新盆在装盆转盘35上沿装盆传送道331的圆弧形轨迹运动时(此时装盆转盘35不运动),在众多新盆的相互推送力作用下,各新盆从装盆转盘35上被推送至转盆板3844前侧的盆斜板3846上,再从盆斜板3846上被推送到转盆板3844上,当有一个新盆完全位于转盆板3844上时,三号皮带输送机31停止输送新盆,没有新盆的加入则此时新盆被停止推送,接着加土装置383对新盆覆盖上一层土壤,之后,分盆装置4将需要装盆的多肉放置在新盆中部后,加土装置383继续工作以对新盆内加土,当多肉植物能够依靠新加的土壤独立的处于新盆中之后,转盆电机3841工作带动一号转盆齿轮3842旋转,一号转盆齿轮3842旋转带动二号转盆齿轮3845旋转,进而带动转盆板3844做旋转运动,从而带动装有多肉植物的新盆携带多肉植物一起做旋转运动,在新盆旋转的过程中,加土装置383对新盆进行加土,以使得土壤完全覆盖住多肉植物的根部,接着各新盆继续运动以将换好多肉植物的新盆推送至转盆板3844后侧的盆斜板3846上,通过各盆不断的运动推送,直至将各多肉新盆推送至四号皮带输送机32以运送出去,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分盆装置4包括分盆主体41、固盆装置42和送植装置43;所述的分盆主体41包括一号分盆气缸411、一号气缸座412、二号分盆气缸413、二号气缸座414、分盆主气缸415和夹持端416;所述的一号分盆气缸411与二号分盆气缸413均为无杆气缸,一号分盆气缸411沿机架1左右方向水平安装在运植装置2与装盆装置3之间,且一号分盆气缸411左端通过支柱安装在运植内圈板23上,一号分盆气缸411右端通过支柱安装在装盆内圈板33上;所述的一号分盆气缸411上安装有一号气缸座412,二号分盆气缸413沿机架1前后方向水平安装在一号气缸座412上,二号气缸座414安装在二号分盆气缸413上,所述的分盆主气缸415竖直固连在二号气缸座414下端,夹持端416与分盆主气缸415底端相固连;工作时,PLC控制板可自动控制一号分盆气缸411工作,从而带动一号气缸座412左右平动,二号分盆气缸413工作带动二号气缸座414前后平动,从而二号气缸座414上的分盆主气缸415能够进行左右平动与前后平动,同时分盆主气缸415能够进行上下伸缩运动,进而与分盆主气缸415相固连的夹持端416能够进行左右平动、前后平动和上下平动;

所述的夹持端416包括主撑板4161、主夹板4162、夹持弹簧4163、铁块4164和电磁铁4165,所述的主撑板4161整体为“U”型结构,主撑板4161设计为“U”型,其“U”型主撑板的最大宽度小于运植装置2的运植传送道231宽度,从而该设计有助于夹持端进入运植装置2的运植传送道231,主夹板4162整体为“V”型结构,工作时,多肉植物根茎位于主夹板4162内,而“V”型结构的设计使得多肉植物位于主夹板4162最内侧时,主夹板4162对多肉植物的夹紧力更大,使得多肉植物更不易从夹持端416中脱落,主夹板4162为弹性钢片材质,主夹板4162固连在主撑板4161上且位于主撑板4161内侧,所述的夹持弹簧4163数量为二,两个夹持弹簧4163分别对称布置在主撑板4161左右两侧,且各夹持弹簧4163一端与主撑板4161相固连,各夹持弹簧4163另一端分别与主夹板4162左右两侧相固连,主夹板4162左右两侧前端均固连有铁块4164,且主撑板4161左右两侧前端均安装有电磁铁4165;所述的分盆主气缸415底端与夹持端416的主撑板4161后端相固连;初始状态下,各电磁铁4165处于通电状态而具有磁性,且各电磁铁4165与相应的铁块4164相吸附,从而使得主夹板4162的夹角张开到能张开的最大角度,此时一对夹持弹簧4163处于压紧收缩状态,当需要将多肉脱离老盆时,则首先将老盆运动至分盆主体41正下方,接着分盆主体41工作使夹持端416运动到运植装置2的运植传送道231内,且夹持端416位于老盆后方,并且多肉植物的根茎位于夹持端416的主夹板4162中,接着,各电磁铁4165在外部继电器作用下断电,从而电磁铁4165失去磁性,之后主夹板4162在一对夹持弹簧4163的恢复力作用下其夹角变小,从而夹紧多肉植物的根茎,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固盆装置42安装在分盆主体41前方,所述的固盆装置42包括固盆电机421、固盆转杆422、固盆竖杆423和固盆夹板424;所述的固盆电机421安装在运植外圈板24上,固盆转杆422水平安装在固盆电机421主轴上,固盆竖杆423位于运植传送道231内,且固盆竖杆423竖直固连在固盆转杆422一端,所述的固盆夹板424内侧面为圆弧形,固盆夹板424内侧设计为圆弧形的作用是使得固盆夹板424与老盆侧壁的接触面积更大,从而使得固盆夹板424对老盆的支撑固定效果更好,且固盆夹板424可转动的安装在固盆竖杆423下端;工作时,当老盆运动到分盆主体41正下方,且夹持端416夹紧多肉植物时,则固盆装置42工作,PLC控制板控制固盆电机421工作以带动固盆转杆422在运植传送道231内旋转,从而带动固盆竖杆423做圆柱运动,进而带动固盆夹板424做圆周运动直至固盆夹板424与老盆前侧壁相贴合,从而固盆夹板424对老盆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接着夹持端416在分盆主体41的作用下向上运动,从而将老盆内的多肉植物拔出,以使得多肉植物脱离老盆(因为种植多肉植物的土壤较为疏松,多为陶粒、泥炭土、椰糠和粗砂的组合,从而多肉植物能够通过很轻易的被拔出),而由于固盆夹板424对老盆的支撑固定作用,从而使得多肉植物被在向上被拔取的过程中老盆不至于也向上运动,从而便于多肉植物的拔取。

所述的送植装置43沿机架1左右方向安装在分盆主体41正前方,送植装置43包括送植板431、送植气缸432、送植螺杆433、送植电机434、螺杆座433、夹植气缸436和夹植板437;所述的送植板431左右两端均固连有送植气缸432,且送植板431左端的送植气缸432固连在运植外圈板24上,送植板431右端的送植气缸432固连在装盆外圈板34上;送植螺杆433通过支撑座从左往右水平安装在送植板431内侧面,送植电机434安装在送植板431上,且送植电机434主轴通过联轴器与送植螺杆433相连接,所述的螺杆座435安装在送植螺杆433上,夹植气缸436水平固连在螺杆座435上,且夹植气缸436顶端固连有夹植板437;送植装置43工作时,送植气缸432伸缩带动送植板431上下平动,送植板431上的送植电机434工作带动送植螺杆433旋转,进而带动螺杆座433左右平动,且夹植气缸436伸缩带动夹植板437前后平动,从而在送植气缸432、送植电机434和夹植气缸436的同步作用下,夹植板437能够进行上下平动、左右平动和前后平动;工作时,当分盆主体41将多肉植物拔取出来后,夹持端416在分盆主体41的工作下携带多肉植物脱离运植装置2,接着夹植板437运动到夹持端416的主夹板4162内,且夹植板437抵住多肉植物根茎的前部,接着分盆主体41与送植装置43同步向右运动以将多肉植物送至装盆装置3,最后通过分盆主体41工作以将多肉植物放置在转盆装置384的新盆内,接着夹持端416再脱离多肉植物;所述的夹植板437整体为橡胶材质,且夹植板437内侧面均匀设置有波浪形凸起块4371;所述送植装置43的作用是使得多肉植物从运植装置2处运动到装盆装置3的过程中更加稳定,使多肉植物不至于在中途掉落;夹植板437上设计有凸起块4371的作用是增大多肉植物根茎与夹植板437的接触面积,增大摩擦力,使得多肉植物被更加紧固的限制在夹持端416中;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清根装置5包括清根撑板51、清根气缸52、清根座53、清根管54、送水软管55、喷嘴56和流污板57;所述的清根撑板51沿机架1左右方向水平安装在运植装置2与装盆装置3之间,且清根撑板51位于分盆主体41正后方,清根撑板51左端通过支柱固连在运植外圈板24上,清根撑板51右端通过支柱固连在装盆外圈板34上,清根气缸52为无杆气缸,且清根气缸52竖直安装在清根撑板51左部,清根气缸52上安装有清根座53,清根管54水平固连在清根座53上,且清根管54前端安装有喷嘴56,所述的送水软管55一端通过外部水泵与外部水箱相连接,送水软管55另一端安装在清根管54上并贯穿清根管54;所述的流污板57整体位于分盆装置4正下方,且流污板57沿机架1从后往前逐步倾斜向下固连在机架1的顶支板11上,流污板57倾斜的设计使得污物更容易从流污板57流出;工作时,被分盆主体41和送植装置43夹持着向右运动的多肉植物经过清根装置5时,多肉植物停止运动,此时多肉植物位于清根装置5的喷嘴正前方,之后送水软管55通过外部水泵将外部清水输送至清根管54,再经清根管54前端的喷嘴56喷出,在喷嘴56喷水的过程中,清根气缸52工作带动清根座53上下运动,进而喷嘴56能够上下平动,该清根气缸52的设计使得喷嘴56喷出的水喷射面积更大,进而在喷嘴56上下平动的过程中,喷嘴56喷出的水能够充分的将多肉植物根部清洗干净,且被清洗下来的旧土与水一同落到流污板57上,再经流污板57流出本发明;上述过程通过PLC控制板进行自动控制作业。

所述的浸根装置6包括输液硬管61、输液软管62、集液池63、挡液板64和挡液气缸65;所述的输液硬管61安装在清根撑板51中部,输液软管62一端与输液硬管61相连接,输液软管62另一端通过外部水泵与外部储液罐相连接;所述的外部储液罐内装满杀菌水,所述的杀菌水可以是多菌灵溶液,工作时,输液软管62通过外部水泵将杀菌水输送到输液硬管61内,再通过输液硬管61被运送到集液池63中;

所述的集液池63固连在顶支板11上端面中部,且集液池63位于一号分盆气缸411下方,集液池63包括集液仓631、放液仓632和出液板633,所述的集液仓631为上方开口的立方体通槽,集液仓631中部设置有矩形通孔,所述的放液仓632整体为长直立方体结构,放液仓632中部设置有立方体出液槽6321,通过输液硬管61的杀菌水被输送到集液仓631内,放液仓632上端设置有滑动槽,且放液仓632下端固连在顶支板11上,出液槽6321顶部与集液仓631中部相连通,出液槽6321下端面沿机架1从后往前逐步倾斜向下设置;所述的挡液板64可滑动的水平布置在放液仓632的滑动槽内,挡液气缸65水平固连在集液仓631下端面,且挡液气缸65顶端与挡液板64相固连;初始状态下,挡液气缸65处于完全伸出状态,此时挡液板64完全将放液仓632的出液槽6321与集液仓631阻隔起来,使得集液仓631内的杀菌水完全沉积在集液仓631内,而不会从集液仓631的矩形通孔处流入放液仓内;接着,被清根装置5清理过根部的多肉植物在分盆主体41和送植装置43的作用下运送至集液池63正上方,之后夹持端416与夹植板437同步向下平动,使得多肉植物向下平动,直至将多肉植物的根部完全浸泡在集液仓631的杀菌水中,浸泡到一定时间后,再将多肉植物运送出集液仓631并继续运送至风扇7处;

当需要对集液仓631内的杀菌水进行更换时,则PLC控制板控制挡液气缸65收缩使得挡液板64向机架1前部平动,从而使得放液仓632的出液槽6321与集液仓631连通,从而杀菌水从集液仓631的矩形通孔流入放液仓632的出液槽6321内,所述的出液板633沿机架1从后往前逐步倾斜向下布置,且出液板633后端与放液仓632的出液槽6321下端相固连,从而进入出液槽6321内的杀菌水从出液板处流到外界;

所述的集液仓631底部包括一对一区块6311和一对二区块6312,所述的一区块6311与二区块6312包绕在集液仓631的矩形通孔四周,一对一区块6311对称设置在矩形通孔前后两侧,且一对一区块6311均沿集液仓631侧壁朝矩形通孔方向逐步倾斜向下设置,从而当需要更换杀菌水时,鉴于水往低处流的原理,位于一区块6311区域的杀菌水能够充分的流入矩形通孔与二区块6312中,一对二区块6312对称设置在矩形通孔左右两侧,各二区块6312位于一对一区块6311之间,且一对二区块6312均沿集液仓631侧壁朝矩形通孔方向逐步倾斜向下布置,二区块6312的最高点与一区块6311的最低点高度相等;从而位于二区块6312区域的杀菌水以及从一区块6311流入二区块6312的杀菌水均能充分的流入矩形通孔,再经矩形通孔流出到放液仓632;所述一区块6311与二区块6312的作用是使得在集液仓更换杀菌水时,杀菌水能够更换的更加彻底,避免了因多肉植物浸根而夹杂在集液仓631内的部分旧土堆积在集液仓631内。

所述的风扇7安装在清根撑板51右部,经过杀菌水浸根过后的多肉植物运动到风扇7正前方后停止运动,PLC控制板控制风扇7工作以加速多肉植物根部的空气流动,使得多肉植物根部被快速晾干,晾干过后的多肉植物则在分盆装置4的作用下被运送至装盆装置3中。

通过上述实施例,使得本发明能够使多肉植物自动脱离老盆、接着将多肉植物根部进行自动清洗,再将多肉植物根部自动浸泡杀菌水,之后再快速晾干多肉植物,最后实现对新盆的自动加陶粒与加土,对多肉植物的自动装盆,全程一体化操作,工作效率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