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竹子栽培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具体是一种麻竹金针虫的防治方法。
技术背景
麻竹,又叫甜竹,大叶乌竹,是笋材兼用竹种,其生产的笋脆嫩无渣、美味可口、纤维含量少、营养丰富深受人们青睐。以其体粗壮、肉厚、产量高、经济效益好而成为南方区主导的笋用竹种植品种,种植面积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随着麻竹纯林面积的增加,病虫害也日趋流行,其中金针虫已经成为竹林经营的大敌之一。金针虫如果大面积发生,母笋退笋率高达85%以上,竹笋产量和质量将逐年下降,竹林无法完成更新,致使林地出现大面积衰退,给笋农经济造成重大损失。目前,我国对叩甲科昆虫研究工作开展较少,且多集中于危害北方农作物的种类,而对麻竹林金针虫仅对其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研究,其他研究基本处于空白,麻竹林金针虫危害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面对金针虫害日趋严重,笋农在竹林区混用、滥用、乱用农药,日趋严重,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病虫害抗性增长,次要性病虫害上升,继而影响竹笋的卫生安全性和品质,这也成为麻竹园生物群落动态平衡,土壤微量元素代谢的破坏因素。因此,作为笋用竹,积极探索科学有效的麻竹金针虫危害防治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麻竹金针虫的防治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麻竹金针虫的防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冬季清园
当年9月底收笋结束后,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一次冬季清园工作,砍除病虫危害竹、老竹,清除竹丛次竹及杂草,增加竹园通风透光度,提高整个竹园对主要金针虫危害的忍受和自控能力。
2.冬季松土、施肥
清园完成后立即进行松土、施肥。松土是以竹丛为中心,往四周挖土、松土0.8~1.2m,施肥是在竹丛上方,距离最近母竹0.5~0.7m处开挖半圆沟,沟深15~20cm,每丛竹施肥1~1.5kg复合肥,均匀撒在沟内后覆土、压实。通过松土,改造土壤环境,促进竹林生长、恢复长势,减少金针虫幼虫的越冬场所和中间寄主,创造一个金针虫幼虫越冬不利的环境条件。
3.黑光灯诱杀
在第二年4~8月份金针虫成虫出土期内,每5亩竹林安装2~3盏黑光灯进行诱捕。
4.药剂防治
在第二年4~8月份金针虫成虫出土期内,利用金针虫成虫有嗜尿特性,将新鲜人尿与50%可湿性敌百虫按500∶1配制成人尿药剂;准备新鲜的茅草或白茅草,切成15~20cm小段,放入50cm口径塑料盆里,将人尿药剂均匀喷洒到新鲜青草上,于晴天放在竹林地内逆风诱杀,每亩放置1~2盆。
5.挖笋除虫
在采笋季节里,挖笋时,将蛀入笋体内的金针虫幼虫杀死或携带出竹林地,减少来年金针虫出土交配、繁殖数量。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结合营林技术,在害虫大发生前,尽快恢复生机,提高竹林的自控力,改善竹林卫生状况,减少金针虫幼虫越冬生存基数,降低来年成虫出土数量。
2.结合虫情测报,在金针虫出土季节,采用生物、化学等诱杀措施,有效地抑制成虫交配、繁殖数量,降低危害,减少损失。
3.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符合消费者对笋产品卫生、健康、安全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1.冬季清园
当年9月底收笋结束后,在10月底至11月初份进行一次冬季清园工作,砍除病虫危害竹、老竹,清除竹丛次竹及杂草,增加竹园通风透光度,提高整个竹园对主要金针虫危害的忍受和自控能力。
2.冬季松土、施肥
清园完成后立即进行松土、施肥。松土是以竹丛为中心,往四周挖土、松土0.8~1.2m,施肥是在竹丛上方,距离最近母竹0.5~0.7m处开挖半圆沟,沟深15~20cm,每丛竹施肥1~1.5kg复合肥,均匀撒在沟内后覆土、压实。通过松土,改造土壤环境,促进竹林生长、恢复长势,减少金针虫幼虫的越冬场所和中间寄主,创造一个金针虫幼虫越冬不利的环境条件。
3.黑光灯诱杀
在第二年4~8月份金针虫成虫出土期内,每5亩竹林安装2~3盏黑光灯进行诱捕。
4.药剂防治
在第二年4~8月份金针虫成虫出土期内,利用金针虫成虫有嗜尿特性,将新鲜人尿与50%可湿性敌百虫按500∶1配制成人尿药剂;准备新鲜的茅草或白茅草,切成15~20cm小段,放入50cm口径塑料盆里,将人尿药剂均匀喷洒到新鲜青草上,于晴天放在竹林地内逆风诱杀,每亩放置1~2盆。
5.挖笋除虫
在采笋季节里,挖笋时,将蛀入笋体内的金针虫幼虫杀死或携带出竹林地,减少来年金针虫出土交配、繁殖数量。
连续采用上述防治技术3年,麻竹园金针虫危害率可以控制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