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2813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药复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包含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二氯噁菌唑是由贵州大学发现的一种噁唑砜类杀菌剂。砜类化合物因具有广谱生物活性而引起人们对它的关注,尤其是将砜基团引入到各种不同的化合物结构中,通过结构修饰能产生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使得它在新型超高效农药创制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苯醚甲环唑具有保护、治疗和内吸活性,是甾醇脱甲基化抑制剂,可以通过抑制细胞壁甾醇的生物合成,阻止真菌的生长。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具有杀菌谱广的特点,可以用于叶面处理或种子处理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等作用,可以有效防治黑星病、黑豆病、白腐病、斑点落叶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

马铃薯晚疫病(Potato Late Blight)由致病疫霉引起,导致马铃薯茎叶死亡和块茎腐烂的一种毁灭性卵菌病害。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的主要防治手段,防治药剂可分为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保护性杀菌剂一般只能在病害发生前使用,通过在植物表面形成保护层,抑制病原菌侵染来防治病害。内吸性杀菌剂能够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传导,对侵入植物体内的病菌有治疗和铲除作用,能够保护新生的植物组织。长期连续施用单一种类的化学杀菌剂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合理的化学杀菌剂复配或混配具有扩大杀菌谱、提高防治效果、减少用药量等优点,因此,杀菌剂复配是防治农作物病害的有效措施之一。

本申请的发明人在大量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试验的基础上,意外的发现将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进行复配,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用药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且目前尚无关于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进行复配的相关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杀菌组合物可应用于防治多种作物如粮食作物、根茎类作物、瓜果类作物、水果类作物、蔬菜类作物的多种病害,包括但不限于如下病害:晚疫病、早疫病、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纹枯病、黑星病等。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活性成分包含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其中,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重量比为1:40-40:1,优选为1:10-20:1。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可以辅以农药制剂加工中常规的辅助成分制备成适合农业上使用的任意一种剂型,选自乳油、可湿性粉剂、可分散油悬浮剂、悬浮剂、水分散粒剂、水乳剂、微乳剂、颗粒剂、微囊悬浮剂中任意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中有效成分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在制剂中所占的重量比为1-90%,优选为5-80%。

本发明的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制剂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物质已经混合,也可以以单剂形式提供,使用前直接在桶或罐中按比例混合,然后稀释至所需要的浓度。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组合物还可以加入其它农用活性成分,例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肥料等农用活性成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作用机理互不相同,两者混配有利于克服或延缓病原菌抗药性的产生,有利于延长农药活性成分的使用寿命;2、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通过活性成分的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可以减少农药成分的使用量、降低用药成本;3、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互相复配,有利于扩大单个活性成分的杀菌谱,安全性也较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中的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但本发明绝非限于这些例子。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能因此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一、制剂实施例

1、实施例1: 62%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30)

二氯噁菌唑2%,苯醚甲环唑60%,聚羧酸盐4%,木质素磺酸钠4%,高岭土余量,混合物进行气流粉碎,制得62%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2、实施例2:44%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1)

二氯噁菌唑40%,苯醚甲环唑4%,木质素磺酸钠3%,蚕沙4%。凹凸棒土余量,混合进行气流粉碎,制得44%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

3、实施例3:40%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1)

二氯噁菌唑20%,苯醚甲环唑2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分散剂MF-5 6%,硅酸镁铝1.2%,有机硅酮0.8%,苯甲酸钠0.5%,乙二醇1.3%,去离子水补足余量,混合制得40%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4、实施例4:25%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4:21)

二氯噁菌唑4%,苯醚甲环唑21%,二丁基萘磺酸盐3%,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黄原胶1%,C10脂肪醇0.6%,溴硝醇0.4%,尿素1.3%,去离子水补足余量,混合制得25%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

5、实施例5:12%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1:5)

二氯噁菌唑2%,苯醚甲环唑5%,环己酮8%,N,N-二甲基甲酰胺6%,农乳600# 7%,正辛醇4%,羟甲基纤维素1%,山梨酸钾1%,有机硅酮0.5%,去离子水补足余量,混合制得12%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

二、室内毒力测定

试验靶标:马铃薯晚疫病致病菌致病疫霉

试验方法:将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原药分别用少量丙酮溶解后,用含0.1% Tween 80的去离子水稀释配制成1000 ug/mL的母液,于4℃保存待用。

试验参考《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准则NY/T1156.2-2006》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超净操作台上,将制备好的药液与已融化的黑麦琼脂培养基以1:9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倒入在直径9 cm的玻璃培养皿中,每皿10 mL,制成含药培养基,以含0.1% 吐温80的无菌水为对照,每浓度设3次重复。从生长10天的供试马铃薯晚疫病菌株菌落边缘打取直径5 mm的菌饼,正面朝下接在制备好的含药培养基平板上,置于18 ℃的黑暗条件下培养约12天。当对照菌落直径约是培养皿直径的2/3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落直径,计算抑制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药剂的EC50,并根据孙云沛法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CTC。试验结果如1所示:

由表1可知,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共毒系数在1:40-40:1的范围内均高于120,表现为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当两者配比为1:10-20:1的范围内,共毒系数均在160以上,协同增效作用更明显。当二氯噁菌唑和苯醚甲环唑的配比为4:21时,共毒系数接近300,协同增效作用最明显。

三、田间药效试验

为了更好的验证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的田间实际应用效果,应用本发明实施例的组合物进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田间药效试验,施药前调查马铃薯晚疫病病情,于病情初期第一次施药,分别于药后3天、7天、14天分别调查病情指数并计算防效。

药剂处理如下:(1)实施例1:62%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30);

(2)实施例2:44%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10:1);(3)实施例3:40%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1);(4)实施例4:25%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悬浮剂(4:21);(5)实施例5:12%二氯噁菌唑·苯醚甲环唑水乳剂(1:5);(6)对比例1:20%二氯噁菌唑悬浮剂;(7)对比例2: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1-5的组合物制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实施例1-5的组合物制剂在用量为150 g a.i./hm2药后14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效均在80%以上,明显好于20%二氯噁菌唑悬浮剂和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的防治效果。另外,在用药范围内,未发现所述组合物对马铃薯作物有药害产生或对有益天敌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表明本申请的农药组合物安全性也较好,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