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蛙的生态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78848发布日期:2018-06-26 09:41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公开一种青蛙的生态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青蛙肉肉质细嫩、脂肪少、糖分低,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多种激素。青蛙同样也是集食品、保健品、药品于一身的药用动物。现有的青蛙蛙池一般都设有蝌蚪池、幼蛙池、育成蛙池、成蛙池等,分类设置这样的蛙池是为了方便养殖者对不同阶段的青蛙或蝌蚪进行管理,但是使用多种蛙池就需要将不同规格的青蛙进行转池,但由于青蛙野生尚足,捕捞时蹦跳厉害,加上幼蛙体质尚差,皮肤幼嫩,每次转池都会导致大量青蛙出现死亡,大大降低了青蛙养殖的成活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青蛙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青蛙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的地方建造池塘,分成2个区域,池边设置防逃网,注水深1.2-1.5m,进行消毒,在水体表面1米处设置多个网箱,将网箱之间用木条固定,网箱的覆盖率为20-30%,并设置悬浮板、诱虫灯和遮挡帘,种植莲藕和金鱼藻;

步骤二,选择全程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经过多年驯化、体表光滑、皮肤富有黏液、体质强壮且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为种蛙;

步骤三,投喂种蛙的饲料与引进种蛙的场家保持一致,且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种蛙每天投喂一次,每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进行投喂,按照先少量,再逐步增加的方式进行投喂;以蚯蚓为主、间隔补充蚱蜢、蛆虫、蟑螂等活昆虫,尽量使投饵种类多样化,新鲜化;

步骤四,正常饲养条件下应每月消毒4-6次,使用漂白粉溶液对箱体进行喷洒消毒,每天对牛蛙观察,及时发现病情,病蛙应即时隔离,并进行医治、防治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采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使青蛙能从孵化到成蛙的成活率大,能进行高密度的养殖,生产出质量硕大、内肥味美的食用和药用青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步骤一,在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充足的地方建造池塘,分成2个区域,池边设置防逃网,注水深1.2-1.5m,进行消毒,在水体表面1米处设置多个网箱,将网箱之间用木条固定,网箱的覆盖率为20-30%,并设置悬浮板、诱虫灯和遮挡帘,种植莲藕和金鱼藻;

步骤二,选择全程采用人工配合饲料养殖、经过多年驯化、体表光滑、皮肤富有黏液、体质强壮且达到性成熟的个体作为种蛙;

步骤三,投喂种蛙的饲料与引进种蛙的场家保持一致,且全程使用人工配合饲料进行投喂;种蛙每天投喂一次,每天下午太阳快落山时进行投喂,按照先少量,再逐步增加的方式进行投喂;以蚯蚓为主、间隔补充蚱蜢、蛆虫、蟑螂等活昆虫,尽量使投饵种类多样化,新鲜化;

步骤四,正常饲养条件下应每月消毒4-6次,使用漂白粉溶液对箱体进行喷洒消毒,每天对牛蛙观察,及时发现病情,病蛙应即时隔离,并进行医治、防治工作。

采用本发明的养殖方法使青蛙能从孵化到成蛙的成活率大,能进行高密度的养殖,生产出质量硕大、内肥味美的食用和药用青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