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99060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杂交制种领域,且特别涉及一种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



背景技术: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途径。油菜杂种优势利用途径很多,主要有细胞质雄性不育、细胞核雄性不育、化学杀雄等。油菜杂种优势显著,一般可增产20%-30%,好的组合增产幅度可达50%,杂交油菜推广应用飞速发展,仅我国杂交油菜的面积占油菜总面积的70%以上。

目前杂交油菜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种子纯度问题,这也是影响杂交油菜增产潜力发挥的关键。据研究,杂交种纯度每下降1%,产量将下降0.3%。因此,要充分发挥杂交油菜的增产潜能保障杂交油菜种子质量非常的关键。杂交油菜制种纯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有:(1)微量花粉影响;(2)周边环境影响;(3)亲本纯度低;(4)制种及种子加工过程中的各种机械混杂等。现有的油菜制种方法中,多采用的是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但是该方法的制种难度较大,制种成本较高,制种产量较低无法满足大量生产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制种的纯度、消除母本低温微粉自交问题、降低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提高制种的质量,同时降低制种成本,进而提高油菜杂交制种的经济效益,且由该方法制得的油菜种子纯度高、净度好,种植出苗率高,增加亩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提出一种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选取恢复系为父本,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将父本和母本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完成的父本和母本间隔的播种于设置了安全隔离区的制种田形成父本行和母本行,化学杀雄,田间管理,直到收获杂交种子;化学杀雄为当母本的主花序的直径为6-12mm、苔高为10-20cm时,向母本喷施质量浓度为0.0003-0.0005g/L的化学杀雄剂,化学杀雄剂按照以下方式配制:取100%的苯磺隆按0.8-1.2g/L的浓度制成母液,取母液和洗洁精兑水得化学杀雄剂,化学杀雄剂中母液的体积百分数为0.03%-0.05%。

本发明实施例的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的有益效果是:该制种方法能够提高制种的纯度,消除母本低温微粉自交问题,降低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提高制种的质量,还降低了制种成本,可显著提高油菜杂交制种的经济效益。由上述方法制得的油菜种子的纯度高、净度好,种植出苗率高,亩产增加,提高了油菜制种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其是选取恢复系为父本,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将父本和母本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完成的父本和母本间隔的播种于设置了安全隔离区的制种田形成父本行和母本行,化学杀雄,田间管理,直到收获杂交种子;化学杀雄为当母本的主花序的直径为6-12mm、苔高为10-20cm时,向母本喷施质量浓度为0.0003-0.0005g/L的化学杀雄剂,化学杀雄剂按照以下方式配制:取100%的苯磺隆按0.8-1.2g/L的浓度制成母液,取母液和洗洁精兑水得化学杀雄剂,化学杀雄剂中母液的体积百分数为0.03%-0.05%。

具体的,本发明的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选择适合甘蓝型油菜制种的制种田,并且制种田的四周设置安全隔离区,安全隔离区的外边缘距离制种田的距离不小于2000m;并且在种植制种油菜前将安全隔离区中的十字花科植物全部清除,在制种期间还要进一步保证安全隔离区没有十字花科植物生长,可以有效地避免制种混杂的情况。十字花科是双子叶植物纲,五桠果亚纲,白花菜目的1科,该科植物主产蔬菜和油料作物,包括独荇菜、菘蓝、荠、紫罗兰等,同科植物之间可以相互授粉,所以本发明中的甘蓝型油菜也可以和其它的十字花科植物之间进行授粉,如果不清除安全隔离区的其它十字花科的植物,就会大大的降低制种的纯度。

油菜的播种采用沟播,要求开小沟、开浅沟,人工拉犁,开沟播种,并且顺沟覆土,覆土的深度为2cm。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每亩地顺沟溜撒呋喃丹颗粒1kg,即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保证出苗率。

在播种前要采用筛选、溜选的办法清除秕粒和混在种子中的菌核,并且对种子进行预处理,该预处理的方法为每千克种子用多菌灵25g拌种,或者用10g质量浓度为25%的瑞毒霉浸种、拌种,拌种完成后晾干备用。用种子直播按照以下方式进行:将父本和母本分别装于不同标记的塑料瓶中,并在每个塑料瓶的瓶盖上钻3个直径为4mm左右的孔,并分别将父本和母本顺沟匀速的播撒,保证均匀下种,出苗整齐一致。若是用移栽苗进行移栽,其预处理是指将在移栽前将移栽苗中的病苗、虫苗和坏苗等除去;移栽时采用带土移栽,避免因为伤根而导致的幼苗存活率降低。预处理可以有效防止油菜病害的发生,能显著提高出苗率。

优选地,制种的播种期在9月中旬左右,具体的,可以根据墒情和气温进行相应的变动。同时,每亩地施用的肥料包括15kg尿素、30kg磷酸钙、10kg氯化钾、0.5kg硼肥,随整地一块翻入地下,整地的时间要尽可能的放在雨前,因为播种后的降雨可以起到压实土壤的作用,减少璇耕后晒墒,进一步保证出苗率。

父本和母本按照2:1或1:2的播种行比分别形成父本行和母本行。父本花粉少,不易散粉,父本和母本的行比设置为2:1时,每个母本行的两侧分别种植一个父本行,并且每个相邻的母本行之间种植两个父本行,即可以保证在制种田的相对两个外侧种植的是父本行。按照上述的父本行和母本行的行比和排列方式,能够保证足够的父本花粉量,提高杂交种子质量。本发明中的父本均为恢复系,母本均为雄性不育系。父本花粉多,容易散粉,父本和母本的行比设置为1:2时,还需要在制种田的相对两个外侧额外再种植父本行,并且上述额外种植的父本行和制种田中的父本行平行设置,该排列方法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制种的种子产量。

每个父本行和每个母本行的播种量为:0.25-0.35kg/亩的种子或0.08-0.12kg/亩的移栽苗,且相邻两个种植行的行距为25cm-35cm,该种植行就是指上述的母本行和父本行。进一步地,当父本行和母本行的行比为2:1时,相邻两个种植行的行距为25cm-30cm;当父本行和母本行的行比为1:2时,相邻两个种植行的行距为25cm-35cm。

播种完成后,进行相关的田间管理。田间管理包括定苗管理,即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补栽油菜幼苗,使每个种植行上的油菜幼苗的间距为8-10cm。田间管理还包括间苗管理,即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除去种植行上的过密株,使每个种植行上的油菜幼苗的间距为8-10cm;在定苗管理和/或间苗管理之后,保证每亩地的留苗量为2-3.3万株。

进一步地,田间管理还包括苗期去杂、蕾苔期去杂和初花期去杂。苗期去杂是在油菜的幼苗期,将混杂株、优势株、变异株、畸形株、病害株和次生株除去,混杂株为不是父本恢复系和母本雄性不育系的植株,优势株包括生长过快的植株,变异株包括父母本播种后由于环境的因素在性状上出现不同于父母本原本有的性状的植株,畸形株是指父母本播种后性状明显弱于父母本原有的性状的植株,病害株是指受到病虫害的植株,次生株是指制种田曾经播种过的油菜,在收获时部分种子被抛洒在田里,长出的植株;蕾苔期去杂是在始花前及时去除母本行中花蕾饱满的正常花株,不正常的花株的判断标准是蕾苔期花蕾皱缩,花蕾四棱明显,除去正常花株可以消除开花后散粉对种子纯度的不良影响;初花期去杂是进一步除去蕾苔期漏取的正常株和母本行中夹杂的保持系的植株。

更进一步地,田间管理还包括播后防虫、冬前害虫防治、茎象甲防治、培土壅根、冬灌。播后防虫是在播种2天后,用50g的90%晶体敌百虫和2kg微炒的麸皮混合配成毒饵,顺制种田的四周撒施诱杀蟋蟀;冬前害虫防治是在油菜的5叶期以后,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40%乐果乳油1200倍液,可减轻菜青虫、芜青叶蜂的危害,减少苗期叶片损伤,有利于苗期发育;茎象甲防治:一是用1.5%乐果粉、2.5%敌百虫粉和/或4.5%甲敌粉,每亩喷粉2kg,可有效防治茎象甲,二是用1:3久效磷羊脂缓释涂茎剂,涂于产卵孔下方茎上,可有效预防茎象甲,上述两种方法均可以有效地避免茎象甲导致的油菜茎秆畸形造成减产或油菜萎缩造成绝收;培土壅根在11月下旬进行,以培到基部第1叶为宜,可以有效地保苗安全越冬;冬灌是在12月中、下旬,即“小雪”至“冬至”之间进行,在地冻前浇完为宜,冬灌可以沉实土壤,防止漏风冻根,达到防寒抗冻的目的。

当制种田中的母本的主花序的直径在6-12mm、苔高10-20cm时,向母本喷施质量浓度为0.0003-0.0005g/L的化学杀雄剂,通常母本达到需要进行化学杀雄的时间在3月的上旬,但是根据气候的因素会有相关的变化,所以应该以母本的主花序的直径大小和苔高来判断,并确定化学杀雄的时间。进一步地,上述化学杀雄剂可以按照以下方式配制:取100%的苯磺隆按照0.8-1.2g/L的浓度制成母液,取母液和洗洁精兑水即可制得上述的化学杀雄剂,该化学杀雄剂中的母液的体积百分数为0.03%-0.05%。化学杀雄剂使用的具体浓度可以根据油菜在田间的长势、喷施当日气温和光照,田间的湿度大小作出相应的调整;洗洁精的用量较少,例如:每15L的化学杀雄剂中可以加0.1-1g的洗洁精。进一步地,化学杀雄剂的施用量通常为每亩15L;在喷施时,通常每秒喷施5株或每秒前进50cm。对母本喷施化学杀雄剂进行化学杀雄,有利于防止由于早春低温微粉产生的自交,提高杂交制种的纯度。

在油菜的花期应该进行相应的花期管理,当有45%-55%的母本的植株的主穗的长度为9-11cm,且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即进行母本打顶,母本打顶可以抑制部分分枝在低温期间提前发育,有利于减少和去除微粉,有利于提高杂交制种的纯度;当母本的花期晚于父本花期时,需要对父本进行相应的打顶工作,在父本的45%-55%的植株的主穗的长度为9-11cm,且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每间隔1-5株进行父本打顶,父本打顶为去掉该植株的主穗和倒一分枝,父本打顶可以有效地延长花期,促进异交结实率,提高产量。在油菜的花期管理中还包括清除母本、清除父本和辅助授粉,清除母本是当母本行超过设定的2:1或1:2的行比时,则应该及时清除超比例的母本行,清除母本可以有效减少自交结实;清除父本是在母本终花后除去全部的父本行,清除父本可以提前给母本预留足够的空间,利于母本的生长,增加产量;辅助授粉可以采用斜压、绳拉、迷雾机吹风等辅助方式,促进授粉增加结实率。

在油菜的灌浆期,针对蚜虫每亩地用10g吡虫啉和50ml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000倍液进行防治,避免蚜虫对油菜产生的危害,影响种子的千粒重,饱满度和最后的产量;针对菌核病每亩地用100g多菌灵或甲托1000倍液防治;同时,还可以喷施浓度为0.2-0.3%的硼肥、0.3-0.5%的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以增角、增粒、增粒重。

当制种田中的油菜有不少于70%的植株发黄时,进行采收。在进入采收之前进行1-2次清田检查,确保无父本漏枝、漏株和病株。将成熟的油菜收割之后,堆成小垛进行3-5d的后熟,等待后熟期间要防止发热霉变。后熟完成后脱粒即可得到油菜杂交种子。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9月15日,对制种田进行整地,同时每亩施用15kg尿素、30kg磷酸钙、10kg氯化钾和0.5kg硼肥施肥;并且开小沟、开浅沟,播种后顺沟覆2cm深的土壤,每亩地顺沟溜撒1kg的呋喃丹颗粒剂;并在制种播种前,在制种田的四周设置安全隔离区,安全隔离区的外边缘距制种田的距离为2000m。

每千克油菜种子用25g的多菌灵进行拌种,并将拌种完成的种子按恢复系为父本和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装入提前做好标记的塑料瓶中,按照父本行和母本行2:1的行比进行播种,并且保证每个母本行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父本行,每两个相邻母本行之间种植两个父本行,每个父本行和每个母本行的播种量为每亩地0.3kg。

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进行定苗和间苗管理,在缺苗的种植行上补栽幼苗,同时除去过密株,使每个种植行上的幼苗的间距为8cm,使每亩地的留苗量为3.3万株,种植行的行距为25cm。

在播种的2d后,用50g的90%晶体敌百虫与2kg微炒的麸皮混合配成毒饵,撒在制种田四周,诱杀蟋蟀。在油菜幼苗5叶期以后,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除虫,并在每亩地施用2kg的1.5%乐果粉防治茎象甲。在11月下旬培土壅根,培土到油菜基部第1叶。在12月中旬,进行灌溉。

在油菜的苗期除去混杂株、优势株、变异株、畸形株、病害株和次生株,在蕾苔期去除母本行中花蕾饱满的正常花株,在初花期除去蕾苔期漏取的正常株和母本行中夹杂的保持系的植株。

在第二年的三月上旬,在母本的主花序直径为6mm,苔高10cm时,每亩地用15L、浓度为0.0004g/L的化学杀雄剂杀雄。化学杀雄剂的配制是用100%的苯磺隆按1g/L的浓度制成母液,并取6ml母液加0.1g洗洁精兑水15L制得。

父本的花期早于母本,当50%的父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0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每间隔1株,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父本打顶。当50%的母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0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母本打顶。去掉超出父本行和母本行比例的母本行,采用斜压辅助授粉,并在母本终花后彻底清除父本行。

灌浆期,在每亩地上,用10g吡虫啉和50ml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000倍液防治蚜虫,用100g多菌灵防治菌核病,并可以喷施0.2%硼肥、0.5%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

5月上旬,制种田中70%的植株发黄,即可收割,并将收割的油菜堆成小垛,后熟3d,脱粒,得到杂交种子。

实施例2

9月16日,对制种田进行整地,同时每亩施用15kg尿素、10kg氯化钾和0.5kg硼肥施肥;并且开小沟、开浅沟,播种后顺沟覆2cm深的土壤,每亩地顺沟溜撒1kg的呋喃丹颗粒剂;并在制种播种前,在制种田的四周设置安全隔离区,安全隔离区的外边缘距制种田的距离为2050m。

每千克油菜种子用10g质量浓度为25%的瑞毒霉进行浸种、拌种,并将拌种完成的种子在晾干后,按恢复系为父本和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装入提前做好标记的塑料瓶中,按照父本行和母本行2:1的行比进行播种,并且保证每个母本行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父本行,每两个相邻母本行之间种植两个父本行,每个父本行和每个母本行的播种量为每亩地0.25kg。

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进行定苗和间苗管理,在缺苗的种植行上补栽幼苗,同时除去过密株,使每个种植行上的幼苗的间距为8.5cm,使每亩地的留苗量为3万株,种植行的行距为26cm。

在播种的2d后,用50g的90%晶体敌百虫与2kg微炒的麸皮混合配成毒饵,撒在制种田四周,诱杀蟋蟀。在油菜幼苗5叶期以后,喷洒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除虫,并在每亩地施用2kg的2.5%敌百虫粉防治茎象甲。在11月下旬培土壅根,培土到油菜基部第1叶。在12月中旬,进行灌溉。

在油菜的苗期除去混杂株、优势株、变异株、畸形株、病害株和次生株,在蕾苔期去除母本行中花蕾饱满的正常花株,在初花期除去蕾苔期漏取的正常株和母本行中夹杂的保持系的植株。

在第二年的三月上旬,在母本的主花序直径为12mm,苔高20cm时,每亩地用15L、浓度为0.0003g/L的化学杀雄剂杀雄。化学杀雄剂的配制是用100%的苯磺隆按0.8g/L的浓度制成母液,并取5.6ml母液加0.2g洗洁精兑水15L制得。

父本的花期早于母本,当45%的父本植株的主穗抽长9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每间隔5株,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父本打顶。当45%的母本植株的主穗抽长9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母本打顶。去掉超出父本行和母本行比例的母本行,采用绳拉辅助授粉,并在母本终花后彻底清除父本行。

灌浆期,在每亩地上,用10g吡虫啉和50ml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000倍液防治蚜虫,用甲托1000倍液防治菌核病,并可以喷施0.3%硼肥、0.3%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

5月上旬,制种田中75%的植株发黄,即可收割,并将收割的油菜堆成小垛,后熟4d,脱粒,得到杂交种子。

实施例3

9月17日,对制种田进行整地,用15kg尿素;并且开小沟、开浅沟,播种后顺沟覆2cm深的土壤,每亩地顺沟溜撒1kg的呋喃丹颗粒剂;并在制种播种前,在制种田的四周设置安全隔离区,安全隔离区的外边缘距制种田的距离为2100m。

每千克油菜种子用25g的多菌灵进行拌种,并将拌种完成的种子按恢复系为父本和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装入提前做好标记的塑料瓶中,按照父本行和母本行2:1的行比进行播种,并且保证每个母本行的两侧分别为一个父本行,每两个相邻母本行之间种植两个父本行,每个父本行和每个母本行的播种量为每亩地0.35kg。

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进行定苗和间苗管理,在缺苗的种植行上补栽幼苗,同时除去过密株,使每个种植行上的幼苗的间距为9cm,使每亩地的留苗量为2.8万株,种植行的行距为26cm。

在播种的2d后,用50g的90%晶体敌百虫与2kg微炒的麸皮混合配成毒饵,撒在制种田四周,诱杀蟋蟀。在油菜幼苗5叶期以后,喷洒40%乐果乳油1200倍液除虫,并在每亩地施用2kg的1.5%乐果粉和4.5%甲敌粉的混合剂防治茎象甲。在11月下旬培土壅根,培土到油菜基部第1叶。在12月中旬,进行灌溉。

在油菜的苗期除去混杂株、优势株、变异株、畸形株、病害株和次生株,在蕾苔期去除母本行中花蕾饱满的正常花株,在初花期除去蕾苔期漏取的正常株和母本行中夹杂的保持系的植株。

在第二年的三月上旬,在母本的主花序直径为10mm,苔高15cm时,每亩地用15L、浓度为0.0005g/L的化学杀雄剂杀雄。化学杀雄剂的配制是用100%的苯磺隆按1.2g/L的浓度制成母液,并取6.25ml母液加1g洗洁精兑水15L制得。

父本的花期早于母本,当55%的父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1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每间隔3株,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父本打顶。当55%的母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1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母本打顶。去掉超出父本行和母本行比例的母本行,采用斜压辅助授粉,并在母本终花后彻底清除父本行。

灌浆期,在每亩地上,用10g吡虫啉和50ml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000倍液防治蚜虫,用100g多菌灵防治菌核病,并可以喷施0.25%硼肥、0.4%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

5月上旬,制种田中80%的植株发黄,即可收割,并将收割的油菜堆成小垛,后熟5d,脱粒,得到杂交种子。

实施例4

9月18日,对制种田进行整地,每亩用15kg尿素和0.5kg硼肥;并且开小沟、开浅沟,播种后顺沟覆2cm深的土壤,每亩地顺沟溜撒1kg的呋喃丹颗粒剂;并在制种播种前,在制种田的四周设置安全隔离区,安全隔离区的外边缘距制种田的距离为2100m。

每千克油菜种子用10g质量浓度为25%的瑞毒霉进行浸种、拌种,并将拌种完成的种子在晾干后,按恢复系为父本和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装入提前做好标记的塑料瓶中,按照父本行和母本行1:2的行比进行播种,且额外在制种田的相对两个外侧种植父本行,每个父本行和每个母本行的播种量为每亩地0.32kg。

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进行定苗和间苗管理,在缺苗的种植行上补栽幼苗,同时除去过密株,使每个种植行上的幼苗的间距为10cm,使每亩地的留苗量为2.2万株,种植行的行距为30cm。

在播种的2d后,用50g的90%晶体敌百虫与2kg微炒的麸皮混合配成毒饵,撒在制种田四周,诱杀蟋蟀。在油菜幼苗5叶期以后,喷洒40%乐果乳油1200倍液除虫,并在每亩地施用2kg的1.5%乐果粉、2.5%敌百虫粉和4.5%甲敌粉的混合剂防治茎象甲。在11月下旬培土壅根,培土到油菜基部第1叶。在12月中旬,进行灌溉。

在油菜的苗期除去混杂株、优势株、变异株、畸形株、病害株和次生株,在蕾苔期去除母本行中花蕾饱满的正常花株,在初花期除去蕾苔期漏取的正常株和母本行中夹杂的保持系的植株。

在第二年的三月上旬,在母本的主花序直径为8mm,苔高12cm时,每亩地用15L、浓度为0.0004g/L的化学杀雄剂杀雄。化学杀雄剂的配制是用100%的苯磺隆按1g/L的浓度制成母液,并取6ml母液加1g洗洁精兑水15L制得。

当55%的母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0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母本打顶。去掉超出父本行和母本行比例的母本行,采用斜压辅助授粉,并在母本终花后彻底清除父本行。

灌浆期,在每亩地上,用10g吡虫啉和50ml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000倍液防治蚜虫,用甲托1000倍液防治菌核病,并可以喷施0.2%硼肥、0.3%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

5月上旬,制种田中86%的植株发黄,即可收割,并将收割的油菜堆成小垛,后熟5d,脱粒,得到杂交种子。

实施例5

9月19日,对制种田进行整地,同时每亩施用15kg尿素、30kg磷酸钙、10kg氯化钾和0.5kg硼肥施肥;并且开小沟、开浅沟,播种后顺沟覆2cm深的土壤,每亩地顺沟溜撒1kg的呋喃丹颗粒剂;并在制种播种前,在制种田的四周设置安全隔离区,安全隔离区的外边缘距制种田的距离为2000m。

每千克油菜种子用25g的多菌灵进行拌种,并将拌种完成的种子在晾干后,按恢复系为父本和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装入提前做好标记的塑料瓶中,按照父本行和母本行1:2的行比进行播种,且额外在制种田的相对两个外侧种植父本行,每个父本行和每个母本行的播种量为每亩地0.26kg。

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进行定苗和间苗管理,在缺苗的种植行上补栽幼苗,同时除去过密株,使每个种植行上的幼苗的间距为9cm,使每亩地的留苗量为2.3万株,种植行的行距为32cm。

在播种的2d后,用50g的90%晶体敌百虫与2kg微炒的麸皮混合配成毒饵,撒在制种田四周,诱杀蟋蟀。在油菜幼苗5叶期以后,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除虫,并在每亩地施用2kg的1.5%乐果粉防治茎象甲。在11月下旬培土壅根,培土到油菜基部第1叶。在12月中旬,进行灌溉。

在油菜的苗期除去混杂株、优势株、变异株、畸形株、病害株和次生株,在蕾苔期去除母本行中花蕾饱满的正常花株,在初花期除去蕾苔期漏取的正常株和母本行中夹杂的保持系的植株。

在第二年的三月上旬,在母本的主花序直径为6mm,苔高10cm时,每亩地用15L、浓度为0.0004g/L的化学杀雄剂杀雄。化学杀雄剂的配制是用100%的苯磺隆按1.1g/L的浓度制成母液,并取5.5ml母液加0.1g洗洁精兑水15L制得。

父本的花期早于母本,当53%的父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0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每间隔2株,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父本打顶。当55%的母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0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母本打顶。去掉超出父本行和母本行比例的母本行,采用斜压辅助授粉,并在母本终花后彻底清除父本行。

灌浆期,在每亩地上,用10g吡虫啉和50ml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000倍液防治蚜虫,用100g多菌灵防治菌核病,并可以喷施0.3%硼肥、0.5%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

5月上旬,制种田中70%的植株发黄,即可收割,并将收割的油菜堆成小垛,后熟3d,脱粒,得到杂交种子。

实施例6

9月20日,对制种田进行整地,同时每亩施用15kg尿素、30kg磷酸钙、10kg氯化钾和0.5kg硼肥施肥;并且开小沟、开浅沟,播种后顺沟覆2cm深的土壤,每亩地顺沟溜撒1kg的呋喃丹颗粒剂;并在制种播种前,在制种田的四周设置安全隔离区,安全隔离区的外边缘距制种田的距离为2000m。

每千克油菜种子用10g质量浓度为25%的瑞毒霉进行浸种、拌种,并将拌种完成的种子在晾干后,按恢复系为父本和雄性不育系为母本分别装入提前做好标记的塑料瓶中,按照父本行和母本行1:2的行比进行播种,且额外在制种田的相对两个外侧种植父本行,每个父本行和每个母本行的播种量为每亩地0.28kg。

在油菜幼苗的3-5叶期,进行定苗和间苗管理,在缺苗的种植行上补栽幼苗,同时除去过密株,使每个种植行上的幼苗的间距为9.5cm,使每亩地的留苗量为2万株,种植行的行距为35cm。

在播种的2d后,用50g的90%晶体敌百虫与2kg微炒的麸皮混合配成毒饵,撒在制种田四周,诱杀蟋蟀。在油菜幼苗5叶期以后,喷洒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除虫,并在每亩地施用2kg的1.5%乐果粉防治茎象甲。在11月下旬培土壅根,培土到油菜基部第1叶。在12月中旬,进行灌溉。

在油菜的苗期除去混杂株、优势株、变异株、畸形株、病害株和次生株,在蕾苔期去除母本行中花蕾饱满的正常花株,在初花期除去蕾苔期漏取的正常株和母本行中夹杂的保持系的植株。

在第二年的三月上旬,在母本的主花序直径为6mm,苔高10cm时,每亩地用15L、浓度为0.0004g/L的化学杀雄剂杀雄。化学杀雄剂的配制是用100%的苯磺隆按0.9g/L的浓度制成母液,并取6.7ml母液加0.1g洗洁精兑水15L制得。

父本的花期早于母本,当55%的父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1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每间隔3株,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父本打顶。当50%的母本植株的主穗抽长10cm、主穗与倒一分枝完全分离时,去掉主穗和倒一分枝,进行母本打顶。去掉超出父本行和母本行比例的母本行,采用斜压辅助授粉,并在母本终花后彻底清除父本行。

灌浆期,在每亩地上,用10g吡虫啉和50ml菊酯类杀虫剂混合2000倍液防治蚜虫,用100g多菌灵防治菌核病,并可以喷施0.3%硼肥、0.3%磷酸二氢钾和2%的尿素。

5月上旬,制种田中80%的植株发黄,即可收割,并将收割的油菜堆成小垛,后熟3d,脱粒,得到杂交种子。

设置对比例1,对比例1和实施例1的制种方法大致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父本行和母本行的行比为1:1且父本行和母本行随机排布,采用传统种植法,按行距45cm,间距为12cm,亩留苗密度为1.2万株安排,并且对母本没有进行化学杀雄、没有在母本终花后清除父本行。比较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实施例5、实施例6和对比例1每亩地的杂交种子的产量;并做纯度鉴定,包括在相同的田间管理下播种做田间纯度鉴定和杂交油菜种子纯度的SSR检测,比较各个试验组的亩产量、种子纯度。对比结果见表1。

表1油菜细胞质不育制种亩产量(kg)、制种纯度(%)

根据表1的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制种亩产量更高,制得的杂交种子的纯度更高,能够有效的提升杂交制种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关中地区甘蓝型油菜细胞质不育杂交制种方法,该制种方法能够提高制种的纯度,消除母本低温微粉自交问题,降低异交结实率,增加制种产量,提高制种的质量,还降低了制种成本;用上述方法制得的油菜种子的纯度较高,种植出苗率高,亩产增加,提高了油菜制种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