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86120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种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属于排种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稻移栽机械化离不开规格化的秧苗,目前这种规格化秧苗的培育过程中的排种设备主要包括育秧排种流水线和田间育秧排种。前者在育秧排种流水线设备上一次性完成铺底土、排种、覆表土等作业后,人工将排种好的育秧盘摆在田间或育秧工厂内进行育秧,后者是将育秧盘空盘摆在田间,然后进行铺底土、排种、覆表土。其中田间育秧排种方式减少了排种后带土秧盘转移环节,减轻了劳动量,在我国南方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现有的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排种的速度不均匀,有时种子容易容易在下落通道前卡主,导致排种不顺畅,给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另外,由于水稻种子表面不光滑,流动性不好,充种性能不好,排种速度稍快时会导致漏排或排量相对变少,影响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排种质量和作业可靠性;此外,现有的排种装置的排种辊的重量太重,耗能大,能效较低,可靠性因此也有待提升,安装固定也较为困难,如采用实心辊子,则重量更重,如采用空心辊子,则如何实现可靠的轴向固定以及传动难度较大;而且排种辊需要安装在种箱上,密封难度较大,如何将实现排种辊与种箱的良好固定,并且实现良好的密封,也是本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排种的速度不均匀,有时种子容易容易在下落通道前卡主,导致排种不顺畅,给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的工作带来了不便;由于水稻种子表面不光滑,流动性不好,充种性能不好,排种速度稍快时会导致漏排或排量相对变少,影响田间育秧播种机的排种质量和作业可靠性;排种辊的重量太重,耗能大,能效较低,可靠性因此也有待提升,安装固定也较为困难,如采用实心辊子,则重量更重,如采用空心辊子,则如何实现可靠的轴向固定以及传动难度较大;排种辊需要安装在种箱上,固定和密封难度较大。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包括排种辊22、主轴25、排种器座24;所述排种辊22为空心管状的PVC材质,其侧面均匀加工球面形状的窝眼22a;所述窝眼22a的大小与抖动板2端部的弧形结构2a相适应;所述排种辊22两端的内侧加工台阶,用于将排种器座24安装在台阶内,并通过紧固螺钉将排种辊22与排种器座24固定;主轴25通过键23与排种器座24连接,实现转动传动;所述排种器座24两侧开设圆弧凹槽。

本技术方案特点在于,排种辊采用PVC材质,质量较轻,配合具有圆弧凹槽的减轻重量的排种器座,大幅降低了排种辊电机的功率,提高了能效和可靠性;抖动板的前端在与排种辊接触的一面上冲压出两处球面状凸起结构,正好与排种辊上的弧形凹坑相互匹配,从而使抖动板产生上下抖动的效果,使种子随抖动板抖动起来,增加种子流动性,使种子更均匀可靠地充填进排种辊表面球面形状的窝眼内,球面形状的窝眼起到了良好的储存并均匀排出的作用。

进一步的,播种箱1的侧板开设大于排种辊22外径的孔洞,排种辊22穿入所述孔洞内,排种辊22两端的轴承座17的外径大于所述排种辊22,所述轴承座17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播种箱1,形成密封。

进一步的,还包括护种板,所述护种板与排种辊侧壁仿形,并通过螺栓螺母与播种箱1侧壁固定,调节螺母位置,从而调节护种板与排种辊22的间距。

更进一步的,所述护种板下方设有排种导向板,使种子沿其下落至确定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排种辊为空心管状的PVC材质,质量较轻,电机功耗低,能效高;而且对空心管状的排种辊的传动设计巧妙。

2)排种器座设计巧妙,实现可靠传动,而且兼顾减轻重量。

3)排种速度更加均匀,可靠。

4)护种板与排种辊之间的间距调节方便。

5)抖动板的前端在与排种辊接触的一面上冲压出两处球面状凸起结构,正好与排种辊上的弧形凹坑相互匹配,从而使抖动板产生上下抖动的效果,使种子随抖动板抖动起来,增加种子流动性,使种子更均匀可靠地充填进排种辊表面球面形状的窝眼内。

6)轴承座的设计巧妙,排种辊与播种箱之间形成良好固定和密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3是图2左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2右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排种辊的主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的剖视图。

图8是图7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播种箱,2.抖动板,5.排种刷,17.轴承座,18.排种辊轴承,22.排种辊,23.键,24.排种器座,25.主轴,2a.弧形结构,22a.球面形状的窝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8,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包括排种辊22、主轴25、排种器座24;所述排种辊22为空心管状的PVC材质,其侧面均匀加工球面形状的窝眼22a;所述窝眼22a的大小与抖动板2端部的弧形结构2a相适应;所述排种辊22两端的内侧加工台阶,用于将排种器座24安装在台阶内,并通过紧固螺钉将排种辊22与排种器座24固定;主轴25通过键23与排种器座24连接,实现转动传动;所述排种器座24两侧开设圆弧凹槽。

参见图4、7、8,播种箱1的侧板开设大于排种辊22外径的孔洞,排种辊22穿入所述孔洞内,排种辊22两端的轴承座17的外径大于所述排种辊22,所述轴承座17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播种箱1,形成密封。

参见图7-8,还包括护种板,所述护种板与排种辊侧壁仿形,并通过螺 栓螺母与播种箱1侧壁固定,调节螺母位置,从而调节护种板与排种辊22的间距。

参见图7,所述护种板下方设有排种导向板,使种子沿其下落至确定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排种辊采用PVC材质,质量较轻,配合具有圆弧凹槽的减轻重量的排种器座,大幅降低了排种辊电机的功率,提高了能效和可靠性;抖动板的前端在与排种辊接触的一面上冲压出两处球面状凸起结构,正好与排种辊上的弧形凹坑相互匹配,从而使抖动板产生上下抖动的效果,使种子随抖动板抖动起来,增加种子流动性,使种子更均匀可靠地充填进排种辊表面球面形状的窝眼内,球面形状的窝眼起到了良好的储存并均匀排出的作用。轴承座的设计巧妙,排种辊与播种箱之间形成良好固定和密封。

参见图1-图4,一种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包括播种箱1,所述播种箱1内部设有水平的排种辊6,所述排种辊6上方的前后侧是对种子起导向作用的倾斜壁板,前侧倾斜壁板7的下端固定设置排种刷5,后侧倾斜壁板8的下端与抖动板2铰接,所述抖动板2的端部具有向下凸出的弧形结构2a;所述排种辊6的侧壁上均匀设有球面形状的窝眼6a,所述排种辊前侧固定设置护种板9,所述护种板9与排种辊之间形成种子下落的通道;部分种子留存在所述球面形状的窝眼6a内,随着排种辊6的转动,沿所述通道落下;随着排种辊6的转动,所述抖动板2的弧形结构2a进入/离开所述球面形状的窝眼6a从而产生抖动的效果,使种子随抖动板抖动起来,增加种子流动性,使种子更均匀可靠地充填进排种辊6表面球面形状的窝眼6a内。

参见图4,所述护种板9通过螺栓4与播种箱1侧壁固定,从而调节螺母位置,从而调节护种板9与排种辊6的间距。

参见图3-图4,所述排种刷5与角钢10固定连接,角钢10与摆臂11及前侧倾斜壁板7固定连接,摆臂11前端与螺杆12铰接,调整螺杆12沿其轴向运动时,带动摆臂11摆动,摆臂11带动角钢10转动,角钢10带动排种刷5及前侧倾斜壁板7同时转动,调节前侧倾斜壁板7倾斜角度的同时,还调节排种刷5端部与排种辊6的间距,从而调节排种速度。

参见图2,所述调整螺杆12在播种箱宽度方向上具有一对,且相互平行,一对调整螺杆12需同步调节。

参见图3,所述护种板9下方设有排种导向板3,使种子沿其下落至确定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式水稻田间育秧播种机排种装置排种速度调节方便;排种速度更加均匀;通过同步调节排种刷与排种辊之间的间距调节采用螺杆传动,调节精度高,且采用摆臂摆动的方式,结构设计巧妙;护种板与排种辊之间的间距调节方便;抖动板的前端设置弧形结构,正好与排种辊上的弧形凹坑相互匹配,从而使抖动板产生上下抖动的效果,使种子随抖动板抖动起来,增加种子流动性,使种子更均匀可靠地充填进排种辊6表面球面形状的窝眼6a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