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笼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73231阅读:985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地笼网。



背景技术:

地笼网又称长笼、长蛇笼或海底串,是一种新开发的海洋渔具,广泛分布于我国沿海地区。地笼网的结构特征与淡水渔具中的蟹笼(比如,对比文件申请号:201110148238.5)较为相似;但是,地笼网的作业方式与上述蟹笼有本质的区别。首先,地笼网的作业方式为定置,即作业时需要依靠锚将地笼网固定于海底;其次,地笼网不需要放入诱饵进行“引诱”捕捞。因此,有专家将地笼网归为陷阱类渔具(杨吝等,2007)。

地笼网主要在近海渔场作业,捕捞对象为蟹类、虾类和穴居性鱼类。该渔具操作方便,全年均可作业,生产成本低,且可实现渔获物的活体捕捞。但是,随着地笼网渔业的迅速发展,该渔具的一些弊病也逐渐显现。其最大的缺点在于:网囊网目尺寸过小,无法释放幼蟹和幼鱼,严重破坏了渔业资源的补充群体。因此,很有必要提供一种既可保证捕捞产量,又可以释放幼蟹、幼鱼资源的地笼网。同时存在捕捞效果不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地笼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地笼网设置不合理,无法释放幼蟹和幼鱼,捕捞不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地笼网,包括锚、浮子和笼具,所述锚和所述浮子均与所述笼具连接,所述笼具包括框架、网衣、两个网囊,所述网衣与所述框架形成一空腔通道,两个网囊分布在框架两侧,所述网衣上设有至少两个漏斗入口,所述网衣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引导网,引导网分布在所有漏斗入口的两侧,所述网囊上设有幼蟹释放口。

进一步,笼具两侧的网囊上各连接一个锚和一个浮子。

进一步,相邻两个漏斗入口交错安装,所述漏斗入口为倒须结构的引导入口。

进一步,所述引导网设有倒须结构。

进一步,网囊的网目为方形网目,网目尺寸35~45mm。

进一步,所述框架包括若干个矩形框架,若干个矩形框架依次平行排列且通过网衣连接。

进一步,所述网衣的网目为菱形网目,网目尺寸20~35mm。

进一步,所述漏斗入口的数量为20~30个。

进一步,所述引导网的数量为4-6个,漏斗入口的每一侧至少设置两个引导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地笼网网囊的网目为方形网目,网目尺寸为35~45mm,有利于释放经济鱼类的幼鱼;网囊上还设置了幼蟹释放口,使得幼蟹资源得到有益保护,有利于渔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地笼网通过科学的设置引导网与漏斗入口的数量和结构,使得捕捞效果达到最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打省略号的部分为若干个漏斗入口,1-锚;2-浮子;3-笼具;31-框架;32-网衣;33-网囊;4-幼蟹释放口;5-引导网;6-漏斗入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地笼网,包括锚1、浮子2和笼具3,所述锚1和所述浮子2均与所述笼具3连接,所述笼具3包括框架31、网衣32、两个网囊33,所述网衣32与所述框架31形成一空腔通道,两个网囊33分布在框架31两侧,所述网衣32上设有至少两个漏斗入口6,所述网衣32内部设有至少两个引导网5,引导网5分布在所有漏斗入口6的两侧,所述网囊33上设有幼蟹释放口4。

笼具3两侧的网囊33上各连接一个锚1和一个浮子2,使得整个地笼网的笼具安放平稳。

相邻两个漏斗入口6交错安装,所述漏斗入口6为倒须结构的引导入口。

所述引导网5设有倒须结构。

网囊33的网目为方形网目,网目尺寸35~45mm。本实施例中选用网目尺寸为40mm,使用35mm、45mm或者范围内的其他尺寸也能达到释放幼蟹的目的。

所述框架31包括若干个矩形框架,若干个矩形框架依次平行排列且通过网衣连接。本实施例中矩形框架的规格为宽380mm、高280mm,铁质,矩形框架由圆形铁丝围成,铁丝的直径为0.53。

所述网衣32的网目为菱形网目,网目尺寸20~35mm。本实施例中采用的网目尺寸为25mm,使用20~35mm的其他网目尺寸也可以达到捕捞效果。

所述漏斗入口6的数量为20~30个。本实施例中设置23个漏斗入口6,设置其他范围内的漏斗入口数量也能达到效果。

所述引导网5的数量为4-6个,漏斗入口6的每一侧至少设置两个引导网5。本实施例中设置引导网5的数量为4个,漏斗入口6的每一侧设置两个引导网5。本实施例以主捕三疣梭子蟹为例,幼蟹释放口4的规格定为长为75mm、宽为10mm的方形释放口。

捕捞时,渔获物从漏斗入口进入引导网再进入网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