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鹅个体栏位自动控制门。
背景技术:
个体栏位是保证鹅产蛋数据记录准确的重要设施,在鹅进入栏位后需要将栏位的门关上,以便管理。但是通常为节约设备成本,通常需要人工进行关闭,若鹅数量多,较费时费力,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栏位门需要人工进行关闭的缺陷,提供一种鹅个体栏位自动控制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鹅个体栏位自动控制门,包括栏位本体、门体和控制机构,所述的门体与所述栏位本体开口处上下滑动连接,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呈L型固定连接的上框体和下框体,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门体的一侧,所述控制机构以所述上框体和下框体连接处为支点设置在所述栏位本体内,且所述上框体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门体的凸起,所述下框体远离所述上框体的一端高度高于所述上框体与下框体连接处高度。
作为优选,为使得门体顺利沿栏位本体上下滑动,所述栏位本体开口处设置有竖直的滑槽,所述门体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作为优选,为便于将门体支撑在所述凸起上,所述的门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位置相对应的通孔。门体打开时,只需将门体上拉,使其上的通孔与凸起配合即可将门体支撑住,防止门体在重力作用下掉落。
进一步地,为使得门体处于打开状态时支撑更稳定,所述的凸起数量为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上框体两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上框体与下框体连接处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栏位本体侧壁转动连接。控制机构能够沿转轴转动,提高了控制机构运行的稳定性,防止控制机构错位。
作为优选,为使得控制机构转动后能够自动复位,所述的转轴上设置有扭簧。在鹅进入栏位时,踩到下框体,控制机构即沿转轴转动,从而凸起与门体底部脱开,门体支撑消失,门体自动下落,实现自动关门功能,鹅进入栏位后,控制机构在扭簧作用下自动复位,需要打开门体时,只需向上拉起门体,凸起在扭簧作用下自动支撑在门体底部或门体与凸起配合的结构上,不需要同时手动拨动控制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利用控制机构能够实现门体自动落下,实现自动关门的目的,实用性强,在鹅个体数量较多时,避免了人工关门,节省人力,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保证了鹅产蛋数据记录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自动控制门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1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是门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2控制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栏位本体,11.滑槽,21.通孔,2.门体,31.上框体,32.下框体,33.凸起,34.转轴,35.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一种鹅个体栏位自动控制门,包括栏位本体1、门体2和控制机构,所述的门体2与所述栏位本体1开口处上下滑动连接,具体地,所述栏位本体1开口处设置有竖直的滑槽11,所述门体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1内;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呈L型固定连接的上框体31和下框体32,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所述门体2的一侧,所述控制机构以所述上框体31和下框体32连接处为支点设置在所述栏位本体1内,且所述上框体31上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门体2的凸起33,所述的门体2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33位置相对应的通孔21,所述的凸起33数量为两个,且分别靠近所述上框体31两侧设置,所述下框体32远离所述上框体31的一端高度高于所述上框体31与下框体32连接处高度。
将控制机构设置在栏位开口处位置,下框体32远离上框体31的一端位于栏位本体1内,且呈翘起状态。设定初始位置为门体2处于打开状态,其上通孔21与凸起33配合,当鹅进入后,踩到下框体32翘起的一端,上框体31即沿上框体31与下框体32连接处转动,凸起33即与门体2上通孔21脱开,门体2在重力作用下滑落,即实现了自动关门的目的。当鹅需要出去时,只需上拉门体2,并将用手拨动凸起33与门体2的通孔21配合,门体2即被支撑在控制机构上。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区别在于,如图5所示,所述的上框体31与下框体32连接处设置有转轴34,所述转轴34与所述栏位本体1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的转轴34上设置有扭簧35。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当鹅进入栏位,门体2落下后,在没有鹅压力条件下,控制机构在扭簧35作用下自动复位,当鹅需要出去时,只需上拉门体2,不需要手拨动凸起33,控制机构在扭簧35作用下即可自动与门体2上的通孔21配合,从而支撑住门体2,使门体2处于打开状态。
应当理解,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