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蜂箱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00969阅读:2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蜂箱的通风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蜂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蜂箱的通风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通风结构采用纱窗和巢门,风向由巢门进入,经过蜜蜂的爬行空间,最终纱窗进入大气空间。巢门位于箱底侧面,巢门尺寸小,通风不良,且巢门所处的空间有限,无法通过扩大通风空间提高的通风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蜂箱的通风结构,解决了现有蜂箱通风效果不良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蜂箱的通风结构包括箱盖、饲喂器副盖、箱底和旋转巢门,所述的饲喂器副盖为槽形结构,饲喂器副盖的槽形底面设置有4个出口,箱底一侧设置有两个抽拉槽,即上抽拉槽和下抽拉槽,两个抽拉槽沿垂直方向分布,下抽拉槽内滑动安装一个抽屉。蜂箱中继箱和底箱的侧面的中心均设置有巢门通孔,2个销轴的一端分别与继箱的前面板和箱体的前面板固定连接,2个旋转巢门的中心分别与2个销轴的另一端过渡配合,且旋转巢门为位于巢门通孔处,旋转巢门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所述饲喂器副盖的底部外缘和抽屉底部四周外缘均设置有多个通风缝隙,通风缝隙的方向由底部外缘的外周向内,抽屉底部四周外缘上设置有多个通风缝隙,所述上抽拉槽的底部为栅栏结构,所述箱盖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百叶窗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现有蜂箱通风效果不良的技术问题,结构简单,提高了通风效果,降低了蜜蜂的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蜂箱结构示意图;

图2为蜂箱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蜂箱中饲喂副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蜂箱中巢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蜂箱中上抽拉槽的俯视图;

图7为蜂箱中抽屉的俯视图;

图8为蜂箱中旋转巢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图5和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箱的通风结构包括箱盖1、饲喂器副盖4和箱底6。箱体3采用塑料,箱体3包括前面板、后面板和2个侧面板。

如图1所示,蜂箱包括箱盖1、饲喂器副盖4、巢框5、箱体3和箱底6。箱盖1的前面和后面均设置有百叶窗。

箱底6位于箱体3的下部,且箱底6采用抽屉式结构与箱体3的下部连接。箱体3的内部固定有巢框,即巢框5位于箱底6的上方,饲喂器副盖4盖装在箱体3的上端,箱盖1盖在饲喂器副盖4的上端。当需要采集蜂蜜时,在饲喂器副盖4与箱体3之间安装蜂箱继箱2。箱底的底部设置一个巢门18,蜜蜂由巢门18出入。

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的饲喂器副盖4为槽形结构,饲喂器副盖4的槽形底面面设置有4个出口11,出口11的顶端高于饲喂器副盖4底部,4个出口11的底部与巢框5的内部相通,出口11为蜜蜂通道,蜜蜂沿出口11到饲喂器副盖4上端面取食饲料。饲喂器副盖4的底部外缘设置有多个通风缝隙12,通风缝隙12的方向由饲喂器副盖4底部外缘的外周向内,且多个通风缝隙12沿槽形底部外缘的周向分布。

如图4所示,所述巢框5为立体框架结构,侧面框架内外分成两层框架,内外两层框架采用插接方式固定连接,即外层框架内表面设置有凸起,外层框架外表面设置有插槽,巢础片8直接固定在每侧框架内每侧框架上下梁之间沿水平方向设置2~3条垂直龙骨9,2~3条垂直龙骨9对巢础片8起到加强作用。

如图1所示,箱底6一侧设置有两个抽拉槽,两个抽拉槽沿垂直方向分布,上抽拉槽中部滑动安装脱粉片,上抽拉槽的底部为栅栏结构,栅栏结构用于通风和防治蜂螨。下抽拉槽滑动安装一个抽屉,抽屉内部放置有花粉篮。通过拉动抽屉,调节蜂箱的通风量。抽屉底部四周外缘上设置有多个通风缝隙,通风缝隙的方向由外缘边缘向内。

继箱2和箱体3的前面板各设置一个旋转巢门17,继箱2和箱体3的前面板的中心均设置有巢门通孔。2个销轴的一端分别与继箱2的前面板和箱体3的前面板固定连接,2个旋转巢门17的中心分别与2个销轴的另一端过渡配合,且位于巢门通孔处。旋转巢门17上设置有圆形通孔14、多个通气孔13、隔王通孔16和旋转把手15。通过转动旋转把手15,使旋转巢门17的不同位置与巢门通孔位置对应,分别实现蜜蜂出入、通风、隔离蜂王和密闭的功能,转过一定角度的旋转巢门17依靠过渡配合实现位置的固定。

自然风由箱底巢门18进入蜂箱,经过抽屉底部通风缝隙和上抽拉槽底部栅栏结构的缝隙,然后自然风分为两路,一路径饲喂器副盖4的通风缝隙和箱盖1的百叶窗30进入自然空间,另一路经旋转巢门17上的通气孔13进入自然空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