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山地的播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92191阅读:34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山地的播种施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机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山地的播种施肥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农机无法进入的山区、丘陵等具有偏坡的山地进行种植时,农作物的播种和施肥完全依靠人力来完成,农民一手挎筐或提筐,另一个手通过抛洒的方式进行播种或施肥,这种播种或施肥的方式费时费力,效率极低,播种或施肥也极其不均匀,造成种子或肥料的浪费,增加了农民的种植成本,也会因为种植效率低而延误了生长期,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故此,设计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的用于山地的播种施肥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弥补和改善了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效率、成本低廉、经济适用的一种用于山地的播种施肥装置,可以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山地的播种施肥装置,包括料箱、底座、背肩带、弧形架、卡腰带、弧形卡腰托架、J型背肩架及施肥器,底座两侧设有滑道,滑道上设有滑槽,料箱两侧设有T型滑块,料箱通过T型滑块安装于滑道上,背肩带上设有活接卡扣,滑道右侧设有空心支撑框架,弧形卡腰托架通过支撑杆固定于底座上,卡腰带上设有卡扣;所述的施肥器包括圆形外壳、滚筒及摇柄,滚筒通过转轴安装于圆形外壳两侧的安装座上,滚筒上设有圆周均布的带料板,转轴与摇柄连接,圆形外壳外壁上焊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输料管,左侧的输料管通过软管与料箱底部的锥形出料管连接,右侧的输料管与L型落料管连接。

所述的带料板的宽度与圆形外壳内腔的宽度一致。

所述的圆形壳体与输料管的焊接处设有与输料管内径尺寸相同的圆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效率,成本低廉,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种子或肥料装入到可以方便拆卸的料箱内,种子或肥料通过锥形出料管进入施肥器内,通过旋转摇柄带动滚筒旋转,种子或肥料通过旋转的带料板被拨动至L型落料管后进行播种或施肥,通过人的行走速度和摇柄的旋转速度控制种子或肥料的播撒量,播撒均匀,省时省力,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料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施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施肥器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各图,一种用于山地的播种施肥装置,包括料箱1、底座13、背肩带7、弧形架2、卡腰带10、弧形卡腰托架11、J型背肩架6及施肥器15,底座13两侧设有滑道4,滑道4上设有滑槽3,料箱1两侧设有T型滑块102,料箱1通过T型滑块102安装于滑道4上,背肩带7上设有活接卡扣8,滑道4右侧设有空心支撑框架5,弧形卡腰托架11通过支撑杆12固定于底座13上,卡腰带10上设有卡扣9;所述的施肥器15包括圆形外壳151、滚筒152及摇柄157,滚筒152通过转轴156安装于圆形外壳151两侧的安装座155上,滚筒152上设有圆周均布的带料板153,转轴156与摇柄157连接,圆形外壳151外壁上焊接有对称分布的两个输料管154,左侧的输料管154通过软管14与料箱1底部的锥形出料管101连接,右侧的输料管154与L型落料管16连接;所述的带料板153的宽度与圆形外壳151内腔的宽度一致;所述的圆形壳体151与输料管154的焊接处设有与输料管154内径尺寸相同的圆孔。

种子或肥料装入到可以方便拆卸的料箱1内,种子或肥料通过锥形出料管101进入施肥器15内,通过旋转摇柄157带动滚筒152旋转,种子或肥料通过旋转的带料板153被拨动至L型落料管16后进行播种或施肥,通过人的行走速度和摇柄157的旋转速度控制种子或肥料的播撒量。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省时省力,提高效率,成本低廉,经济适用,易于大规模地推广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