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5324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钓鱼钩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的附件,特别是涉及钓鱼用的鱼钩。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J”型钓鱼钩包括依次联接的系线部、杆部、第一弯曲连接部、底部、第二弯曲连接部、钩头部和钩尖部, 系线部与钓鱼线连接,其中杆部、第一弯曲连接部、底部、第二弯曲连接部、钩头部和钩尖部各自的断面形状为圆形;现有技术钓鱼钩美观,但是现有技术钓鱼钩有如下不足之处,由于各部位的断面形状为圆形,使得整个钓鱼钩强度不够,容易变形和折断,而且钓鱼饵料容易走位甚至脱落,特别是在圆形的第一弯曲连接部和第二弯曲连接部更容易变形和折断,圆形的钩尖部不但使钓鱼饵料容易被鱼吃掉,也容易使鱼脱钩跑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钓鱼钩, 具有强度高、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等优点,而且位于在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上的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在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上走位和/或脱落,也不容易使位于在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上的钓鱼饵料很快被鱼吃掉,而鱼上钩后不易脱钩。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提供一种钓鱼钩,形状为“J”型,包括依次联接的系线部、杆部、第一弯曲连接部、底部、第二弯曲连接部、钩头部和钩尖部;所述第一弯曲连接部和/或第二弯曲连接部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

所述底部的断面形状也为三角形。

所述底部断面形状之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朝下,形成该底部之上内面、前侧面和后侧面为相邻的三个平面。

所述钩尖部的断面形状也为三角形。

所述钩尖部与钩头部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部。

同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之有益效果在于:

一、本实用新型由于将钓鱼钩之第一弯曲连接部和/或第二弯曲连接部的断面形状设计为三角形,使得该第一弯曲连接部和/或第二弯曲连接部的强度明显增强,使得第一弯曲连接部和/或第二弯曲连接部区域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同时也增大了与第一弯曲连接部和/或第二弯曲连接部联接的相邻部位之间的抗拉力,并且在钓鱼饵料从钩尖部穿入到杆部时,由于经过三角形的第一弯曲连接部和/或第二弯曲连接部,使得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增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走位和/或脱落;

二、本实用新型还将钓鱼钩之底部的断面形状也设计为三角形,使得该底部的强度也明显增强,使得底部区域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同时也增大了与底部联接的相邻部位之间的抗拉力,并且在钓鱼饵料从钩尖部穿入到杆部时,由于经过三角形的底部,也使得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增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走位和/或脱落;

三、本实用新型再将钓鱼钩之钩尖部的断面形状也设计为三角形,使得该钩尖部的强度也明显增强,使得钩尖部区域不容易折断,同时也增大了与钩尖部联接的相邻部位之间的抗拉力,并且在钓鱼饵料从钩尖部穿入到杆部时,由于先经过三角形的钩尖部,使得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增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走位和/或脱落,也不容易使钓鱼饵料被鱼吃掉,而鱼上钩后不易脱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钓鱼钩具有强度高、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等优点,而且位于在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上的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在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上走位和/或脱落,也不容易使位于在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上的钓鱼饵料很快被鱼吃掉,而鱼上钩后不易脱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钓鱼钩之实施例一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2是所述钓鱼钩之实施例二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3是所述钓鱼钩之实施例三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4是所述钓鱼钩之实施例四的正投影主视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钓鱼钩之底部的部分轴测投影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 一种钓鱼钩,形状为“J”型,包括依次联接的系线部10、杆部20、第一弯曲连接部30、底部40、第二弯曲连接部50、钩头部60和钩尖部70;系线部10与钓鱼线(未画出)连接;所述第一弯曲连接部30和/或第二弯曲连接部50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

参见图1至图4,所述钩尖部70的断面形状也为三角形。

参见图1至图4, 所述钩尖部70与钩头部60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部81。

实施例一:

参见图1,一种钓鱼钩,形状为“J”型,包括依次联接的系线部10、杆部20、第一弯曲连接部30、底部40、第二弯曲连接部50、钩头部60和钩尖部70;所述第一弯曲连接部30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将第一弯曲连接部30的形状由圆形改为三角形,使得该第一弯曲连接部30的强度明显增强,使得第一弯曲连接部30区域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同时也增大了与第一弯曲连接部30联接的杆部20和底部40之间的抗拉力,并且在钓鱼饵料从钩尖部70穿入到杆部20时,由于经过三角形的第一弯曲连接部30,使得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增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走位和/或脱落。

在该实施例中,系线部10形状为宽扁形,以免与钓鱼线(未画出)连接;杆部20、底部40、第二弯曲连接部50和钩头部60的断面形状跟现有技术一样为圆形;而所述钩尖部70的断面形状为三角形,而且所述钩尖部70与钩头部60之间还设有第一过渡部81,该第一过渡部81使得圆形的钩头部60过渡连接到三角形的钩尖部70,将钩尖部70的形状由圆形改为三角形,使得该钩尖部70的强度明显增强,使得钩尖部70区域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并且在钓鱼饵料从钩尖部70穿入时,由于三角形的钩尖部70,使得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增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走位和/或脱落,也不容易使钓鱼饵料被鱼吃掉,而鱼上钩后不易脱钩。

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圆形的底部40过渡连接到三角形的第一弯曲连接部30,特意在底部40与第一弯曲连接部30之间设有第四过渡部84;而为了使圆形的杆部20过渡连接到三角形的第一弯曲连接部30,特意在杆部20与第一弯曲连接部30之间设有第五过渡部85。

实施例二:

参见图2,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将第二弯曲连接部50的断面形状设计为三角形,第一弯曲连接部30的断面形状还是圆形;在该实施例中,为了使圆形的底部40过渡连接到三角形的第二弯曲连接部50,特意在底部40与第二弯曲连接部50之间设有第三过渡部83;而为了使圆形的钩头部60过渡连接到三角形的第二弯曲连接部50,特意在钩头部60与第二弯曲连接部50之间设有第二过渡部82。将第二弯曲连接部50的形状由圆形改为三角形,使得该第二弯曲连接部50的强度明显增强,使得第二弯曲连接部50区域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同时也增大了与第二弯曲连接部50联接的钩头部60和底部40之间的抗拉力,并且在钓鱼饵料从钩尖部70穿入到杆部20时,由于经过了三角形的第二弯曲连接部50,使得钓鱼饵料的附着力增强, 钓鱼饵料不容易走位和/或脱落。

实施例三:

参见图3,该实施例将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是将第一弯曲连接部30和第二弯曲连接部50的断面形状都设计为三角形,它们的作用和与各自相邻部位的联接在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都已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参见图4和图5,与实施例三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将底部40的断面形状也设计为三角形,该底部40与第一弯曲连接部30和第二弯曲连接部50的断面形状由于都是三角形,因此省略了第三过渡部83和第四过渡部84。该实施例除了实施例三的有益效果外,还有将底部40的形状也由圆形改为三角形,使得该底部40的强度也明显增强,使得底部40区域不容易变形和不容易折断,同时也增大了与该底部40联接的第一弯曲连接部30和第二弯曲连接部50之间的抗拉力,并且在钓鱼饵料从钩尖部70穿入到杆部20时,由于依次经过了都是三角形的钩尖部70、第二弯曲连接部50、底部40和第一弯曲连接部30,使得钓鱼饵料的附着力更强, 钓鱼饵料更不容易走位和/或脱落。

参见图5,所述底部40断面形状之三角形的一个顶点朝下,形成该底部40之上内面41、前侧面42和后侧面43为相邻的三个平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跟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等同变换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