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灭茬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2334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新型灭茬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农用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灭茬机。



背景技术:

传统农业耕种过程包括松土、播种、培育和收割等主要步骤,在传统农耕文明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发展过程中,农业耕种中的个别步骤可通过专业的农用机械来实现,从而大大提升了农业工作效率。如现有脱粒机能够做到单独起脱粒,能够大大提升农民的收割效率。但脱粒后留下的秸秆整棵置于田地里,为保护环境,又不允许焚烧;因此现有灭茬机主要用于除去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作物根茬。但是,现有灭茬机存在以下几方面的不足之处:1,灭茬机连接在拖拉机后方,由拖拉机提供灭茬动力和前行动力;但现有灭茬机的连接架固定,无法调整,从而无法根据拖拉机型号、施工场地进行调整;2,现有灭茬机内的刀片结构不合理,灭茬效果不佳,急需改进;3,现有灭茬机的功能单一,只有灭茬功能,即将长秸秆截成小段;灭茬后的小段秸秆未深入田地中,因而这些秸秆很难腐烂被土壤吸收。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灭茬机,该新型灭茬机一方面结构新颖,灭茬效果好;另一方面机架可调节,从而适应于不同环境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新型灭茬机,包括机架总成,以及设置在机架总成上的灭茬装置;

所述机架总成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上的悬挂架,以及驱动所述悬挂架调整工位的调整油缸;所述壳体包括主板,以及连接固定在主板两端的侧板,两块侧板相互平行,两块侧板的下端部上设有滑板,一侧侧板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传动箱体,主板下端面与两块侧板之间构成灭茬腔和滚压腔;

所述壳体上端面上固定有铰接座、基座和多块连接端板,基座固定在壳体的前端中部,铰接座固定在基座上方的壳体上,多块连接端板分别固定在基座两侧的壳体上;所述悬挂架包括底架杆,以及固定在底架杆上的顶架;所述顶架的上端中部设有铰接板和两块悬挂耳板,两块悬挂耳板之间悬挂槽,壳体上的铰接座与顶架的铰接板通过拉杆相连接,拉杆的上端部与铰接板铰接固定,拉杆的下端部与铰接座铰接固定;所述底架杆两端部上设有横移套管,横移套管的内部穿设有横移管轴,横移管轴的外端部连接有拉架轴臂;同侧的拉架轴臂与连接端板连接固定;所述调整油缸固定在壳体上,调整油缸的输出轴连接在一侧的拉架轴臂上;

所述灭茬装置包括灭茬组件、滚压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灭茬组件处于壳体的灭茬腔内,灭茬组件包括刀轴和多个刀组单元,所述壳体两侧板上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定位有轴承;刀轴包括刀轴套,以及设置在刀轴套内的刀轴杆,刀轴杆的端部定位在轴承内;所述多个刀组单元设置在刀轴套的周向外侧面上,刀组单元沿刀轴套轴向排布有四列,相邻两列刀组单元的轴向线之间的夹角为90°,且相邻两列刀组单元均不处于同一径向平面上;所述刀组单元由两片刀片穿设连接而成,两片刀片呈Y形组合,并构成V形刀口;所述滚压组件设置在滚压腔内,滚压组件包括滚轮总成和刮泥板,滚压腔的壳体两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板,滚轮总成的两端部通过轴承定位安装在安装板上,刮泥板设置在滚轮总成后方;

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箱总成,以及用于连接动力源的传动轴,以及设置在传动箱体内部的带轮组件;所述齿轮箱总成的输入端固定在壳体的基座上,齿轮箱总成的输入端与传动轴相连接,齿轮箱总成的输出端穿设在传动箱体内;所述带轮组件包括连接于齿轮箱总成输出端上的主动带轮,以及连接于刀轴端部上的从动带轮,以及连接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的传动带。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灭茬机能将长秸秆截成小段,置于田地,日晒雨淋,容易腐烂变成有机肥,起到秸秆还田的环保作用,其相比于现有灭茬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该灭茬机的壳体上设有悬挂架,悬挂架与壳体纸件通过拉杆相连接,拉杆两端相铰接;壳体上固定有调整油缸,调整油缸的输出端与悬挂架的拉架轴臂相连接,拉架轴臂用于与连接端板连接。该结构下,灭茬机通过悬挂架连接于拖拉机后侧,拖拉机为灭茬机提供灭茬动力和前行动力,灭茬机工作前可通过调整油缸进行调机,具体地调整油缸的输出驱动悬挂架相对壳体横移,当达到理想位置时,进行微调将拉架轴臂与最近的连接端板连接固定,从而调整了悬挂架与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工作时,可根据配备拖拉机的型号,以及需要灭茬的方向进行调整,适应性好。

2,该灭茬机的灭茬组件包括刀轴,以及设置在刀轴周向表面上的多个刀组单元,灭茬机运行过程中,刀轴上的刀组单元对田地内的遗留秸秆进行灭茬,由于刀组单元轴向排布有四列,并且相邻两列处于不同径向平面,多组刀组单元可协作灭茬,灭茬效率高;刀组单元中的刀片呈Y形组合,并构成V形刀口,灭茬时刀片深入田地内部,从而可深入地面内部对于秸秆的根部进行灭茬,灭茬效果好;另外,刀组单元对于地面灭茬同时与地面接触,为刀轴滚动进行稳定支撑,灭茬机运行更加平稳。

3,该灭茬机的灭茬组件之后设有滚压组件,灭茬机运行过程时,灭茬组件进行灭茬,即即将长秸秆截成小段,滚压组件对小段秸秆进行滚压,使灭茬后的小段秸秆被滚压后深入田地内,这些秸秆易于腐烂被土壤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爆炸图。

图3为刀组单元的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的一种灭茬机,包括机架总成,以及设置在机架总成上的灭茬装置。该灭茬机能将长秸秆截成小段,置于田地,日晒雨淋,容易腐烂变成有机肥,起到秸秆还田的环保作用。

所述机架总成包括壳体11,以及设置在壳体11上的悬挂架,以及驱动所述悬挂架调整工位的调整油缸12。所述壳体11包括主板111,以及连接固定在主板111两端的侧板112,两块侧板112相互平行,两块侧板112的下端部上设有滑板13,一侧侧板112的外侧面上还设有传动箱体14,主板111下端面与两块侧板112之间构成灭茬腔和滚压腔。所述灭茬腔的前端腔口上设有挂链组件,挂链组件包括两端部固定在侧板112上的链条杆151,以及上端部挂设在链条杆151上的多条挡链152,以及设置在相邻两条挡链152之间的链条杆151上的链条隔套153。所述滚压腔处于灭茬腔后方,滚压腔上方的壳体11上铰接有滚压腔盖板161,滚压腔盖板161的上端面上固定有提手162。

所述壳体11上端面上固定有铰接座17、基座18和多块连接端板19,基座18固定在壳体11的前端中部,铰接座17固定在基座18上方的壳体11上,多块连接端板19分别固定在基座18两侧的壳体11上。所述悬挂架包括底架杆21,以及固定在底架杆21上的顶架22。所述顶架22的上端中部设有铰接板23和两块悬挂耳板24,两块悬挂耳板24之间悬挂槽,壳体11上的铰接座17与顶架22的铰接板23通过拉杆28相连接,拉杆28的上端部与铰接板23铰接固定,拉杆28的下端部与铰接座17铰接固定。所述底架杆21两端部上设有横移套管25,横移套管25的内部穿设有横移管轴26,横移管轴26的外端部连接有拉架轴臂27。同侧的拉架轴臂27与连接端板19连接固定。所述调整油缸12固定在壳体11上,调整油缸12的输出轴连接在一侧的拉架轴臂27上。上述结构下,灭茬机通过悬挂架连接于拖拉机后侧,拖拉机为灭茬机提供灭茬动力和前行动力,灭茬机工作前可通过调整油缸12进行调机,具体地调整油缸12的输出驱动悬挂架相对壳体11横移,当达到理想位置时,进行微调将拉架轴臂27与最近的连接端板19连接固定,从而调整了悬挂架与壳体11之间的相对位置。工作时,可根据配备拖拉机的型号,以及需要灭茬的方向进行调整,适应性好。

所述灭茬装置包括灭茬组件、滚压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齿轮箱总成31,以及用于连接动力源的传动轴32,以及设置在传动箱体14内部的带轮组件。所述齿轮箱总成31的输入端固定在壳体11的基座18上,齿轮箱总成31的输入端与传动轴32相连接,齿轮箱总成31的输出端穿设在传动箱体14内。所述带轮组件包括连接于齿轮箱总成31输出端上的主动带轮33,以及连接于灭茬组件上的从动带轮34,以及连接主动带轮33和从动带轮34的传动带35。

所述灭茬组件处于壳体11的灭茬腔内,灭茬组件包括刀轴和多个刀组单元45,所述壳体11两侧板112上固定有轴承座,轴承座内定位有轴承。刀轴包括刀轴套43,以及设置在刀轴套43内的刀轴杆44,刀轴杆44的端部定位在轴承内,并连接于从动带轮34上。所述多个刀组单元45设置在刀轴套43的周向外侧面上,刀组单元45沿刀轴套43轴向排布有四列,相邻两列刀组单元45的轴向线之间的夹角为90°,且相邻两列刀组单元45均不处于同一径向平面上。所述刀组单元45由两片刀片46穿设连接而成,两片刀片呈Y形组合,并构成V形刀口。灭茬机运行过程中,刀轴上的刀组单元45对田地内的遗留秸秆进行灭茬,由于刀组单元45轴向排布有四列,并且相邻两列处于不同径向平面,多组刀组单元45可协作灭茬,灭茬效率高。刀组单元45中的刀片呈Y形组合,并构成V形刀口,灭茬时刀片深入田地内部,从而可深入地面内部对于秸秆的根部进行灭茬,灭茬效果好。另外,刀组单元45对于地面灭茬同时与地面接触,为刀轴滚动进行稳定支撑,灭茬机运行更加平稳。

所述滚压组件设置在滚压腔内,滚压组件包括滚轮总成51和刮泥板52,滚压腔的壳体11两侧壁上固定有安装板53,滚轮总成51的两端部通过轴承定位安装在安装板上,刮泥板52设置在滚轮总成51后方。该灭茬机的灭茬组件之后设有滚压组件,灭茬机运行过程时,灭茬组件进行灭茬,即即将长秸秆截成小段,滚压组件对小段秸秆进行滚压,使灭茬后的小段秸秆被滚压后深入田地内,这些秸秆易于腐烂被土壤吸收。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及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及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及修改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