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养殖设备,具体说的是带有集鱼池的鱼苗孵化器。
背景技术:
鱼类人工繁殖是指根据自然繁殖特性,在人为条件下控制鱼类发育、成熟、产卵和孵化的方法,鱼类人工繁殖可稳定而大量地提供养殖用种苗,为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因此,鱼类人工繁殖是水产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基础。随着人工繁殖技术的不断发展,已有不少关于鱼类孵化装置,在现有的鱼卵孵化装置中,对鱼孵化以后如何聚集鱼苗,常常的集鱼的方法效率低,并且会对鱼苗造成较大的损伤,而且使用到的装置也很少见到报道,但是这对后续鱼苗的分级和转移是必不可少的部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聚集鱼苗效率且减少鱼苗损伤的带有集鱼池的鱼苗孵化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带有集鱼池的鱼苗孵化器,包括孵化器本体,还包括集鱼池,所述集鱼池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集鱼池的开口上方,靠近所述集鱼池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排水管。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还包括第一筛网,所述第一筛网设置在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还包括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集鱼池的空腔内,且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过滤装置顶部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筛网。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过滤装置上设置有手把。
进一步的,为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特别设置成下述结构:所述过滤装置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一、本实用新型的鱼苗孵化器带有集鱼池,可以将孵化后的鱼苗统一集中到集鱼池内,方便后续的分级和转移。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筛网,使得鱼不会随着水流流走。
三、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把第二排水管设置在靠近集鱼池底部的侧壁上,而不是设置在底部,能够使集鱼池一直保持一定的水位,防止鱼苗因缺水死亡。
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装置,鱼苗全部集中在过滤装置内方便对鱼苗的一次性转移,减少对鱼苗的损害,过滤装置手把的设置方便提起和携带。
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过滤装置底部设置支脚,防止过滤装置底与集鱼池底部接触产生负压而不好提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带有集鱼池的鱼苗孵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集中鱼网兜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孵化器本体;2-集鱼池;3-第一筛网;4-第一排水管;5-支脚;6-过滤装置;7-手把;8-第二筛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带有集鱼池的鱼苗孵化器,
包括孵化器本体1,还包括集鱼池2,所述集鱼池2的底部设置有带有阀门的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集鱼池2的开口上方,靠近所述集鱼池2底部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排水管,还包括第一筛网3,所述第一筛网3设置在第二排水管的出水口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鱼苗孵化以后就需要分级或转移,就要从孵化器中将鱼放出,本实施例涉及的带有集鱼池的鱼苗孵化器,具有能过滤水收集鱼的功能,打开排水管4上的阀门,鱼和水顺着排水管4流到集鱼池2中,水再从第二排水管流出,第一筛网3将鱼和水在集鱼池2中分离,从而达到了本使用新型的目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
还包括过滤装置6,所述过滤装置6设置在所述集鱼池2的空腔内,且所述排水管4的出水口位于所述过滤装置6顶部的开口处,所述过滤装置6的底部和侧面均设置有第二筛网8,所述过滤装置6上设置有手把7,作为更好的方案,上述结构的设置鱼和水都流入集鱼池2中的过滤装置6内,将鱼和水在过滤装置6中分离,鱼苗全部集中在过滤装置6内方便对鱼苗的一次性转移,减少对鱼苗的损害,过滤装置6手把7的设置方便提起和携带。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更好的方案是,在所述过滤装置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支脚5,防止过滤装置6底与集鱼池2底部接触产生负压而不好提起。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