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02649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水产养殖系统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密度、高产量养殖模式的生态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背景技术:

2014年,全球水产品产量约为16280万吨,其中,水产养殖产量占总产量的43%。考虑到人口增长和生活的富裕,预计到2030年,为满足现有人均水产品消费水平,水产品产量需要增长5000万吨。我国是世界著名的水产养殖大国,2014年水产养殖产量为4900万吨,根据中国水产养殖“十三五”发展目标,到2020年,水产养殖产量需增加到5300万吨。目前,渔业捕捞已达到最大产量水平,发展水产养殖是填补水产品供需缺口的唯一途径,预计20年内,水产养殖量占水产品总供应量的比例将增加到60%以上,未来水产养殖发展和经济增长潜力巨大。

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包括土塘养殖、高位池养殖、工业化养殖和普通集装箱养殖等。其中,土塘养殖和高位池养殖一般需要直接利用水体或者建在近水源处,同时受环境、气候、水污染、疫病等影响大,选址限制多、占地面积大、养殖成功率低,产量低;工厂化养殖一次性投入大、规模大,一般养殖个体户或小企业通常受资金短缺、投资额度高、投资回收周期长、风险难控制、管理难度大等因素影响,难以实施,所以现在工厂化养殖模式仍不普及;现在市场上还出现了采用集装箱作为养殖容器的厢式养殖模式,但这种模式只不过是简单的把集装箱改造成普通的养殖容器,空间利用率低,无法实现真正的高密度高产量养殖。

因此,亟待实用新型一种适合于集中、高密度且环保的水产养殖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水产养殖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养殖占地大,生产周期长,产量低,且各养殖池之间易交叉污染,不环保等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水产养殖系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内分隔成多个养殖池,至少两个养殖池的容积大小随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阶段依次递增。

在优选方案中,用于养殖水产品最后生长阶段的所述养殖池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捕捞口,以实现其内部水产品的捕捞。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多个养殖池的底板在竖直方向上高低不同以使其深度不同;每两个相邻的养殖池相连的位置设有转移装置,以使深度较浅的养殖池中的水产品倒池至深度较深的养殖池内。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养殖池包括第一养殖池、第二养殖池和第三养殖池,其沿所述箱体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所述第一养殖池容积最小,所述第三养殖池容积最大。

在优选方案中,第一养殖池和第二养殖池的底板为斜坡,且较浅养殖池的所述底板向较深养殖池的方向倾斜向下设置。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水产养殖系统还包括设备间,用以对每个养殖池的水体进行过滤、净化、调整和增氧。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间内设有污水循环再生设备、供氧设备和恒温设备。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间内还设有益生菌扩培池,以将培养的益生菌投加至所述养殖池内。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设备间设置于所述箱体内,且位于所述箱体内的一端。

在优选方案中,每个养殖池连接有排污管道、循环回水管道和增氧管道,所述排污管道和循环回水管道与所述污水循环再生设备连接,所述增氧管道与所述供氧设备连接,以使所述每个养殖池构成独立的工作系统。

在优选方案中,每个养殖池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于养殖池底板上,以使其内部的污染物排出。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箱体为集装箱式钢结构。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箱体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多个养殖池的顶部设有可启闭的顶盖,所述顶盖具有透光性。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箱体内设有通往所述养殖池顶部的阶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基于箱体设置,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既实现了分级水产养殖,即“小池养鱼苗,大池养成鱼,同时养殖”的模式,也实现了高密度养殖,水体空间利用率高,整个系统也方便搬移和运输。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构简单,便于安装施工;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以及投资少回收周期短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正面结构透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俯视图。

图5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左视图。

图7是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的右视图。

图8是本实施例分级养殖池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施例分级养殖池的另一角度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箱体;21、第一端;22、第二端;23、底板;231、隔板;232、隔板;233、隔板;241、底板;242、底板;31、第一养殖池;32、第二养殖池;33、第三养殖池;4、设备间;41、门;51、转移装置;52、转移装置;6、捕捞口;7、顶盖;8、平台;81、扶手;9、阶梯;91、门。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实用新型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水产养殖系统包括:箱体2。该箱体2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隔板,该隔板将箱体2内分隔成三个分级养殖池和一个设备间4。三个分级养殖池分别为第一养殖池31、第二养殖池32和第三养殖池33。设备间4用以对每个养殖池的水体进行过滤、净化、调整和增氧。

本实施例的箱体2为集装箱式钢结构,其尺寸符合集装箱运输的要求,适用于集装箱运输体系,以使该水产养殖系统运输方便,灵活性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箱体2还可以是除了集装箱式钢结构的其他箱型结构,此处不作限定。

请再参阅图3、图8和图9,三个养殖池和设备间4均沿箱体2长度方向依次分布。设备间4置于箱体2内的第一端21,第一养殖池31与设备间4相连,第一养殖池31、第二养殖池32和第三养殖池33依次向箱体2内的第二端22排布;其中,第一养殖池31、第二养殖池32和第三养殖池33的容积大小随养殖水产品的生长阶段依次递增。进一步地,三个养殖池的底板在竖直方向上高低不同以使其深度依次递增;也就是说,第一养殖池31的深度最浅,第三养殖池33的深度最深,第二养殖池32的深度介于第一养殖池31和第三养殖池33之间。

该第一养殖池31、第二养殖池32和第三养殖池33按一定容积比例分布,该容积比例根据不同水产品的品种确定。本实施例中,隔板231、隔板232、底板241以及箱体2的内壁围成第一养殖池31;隔板232、隔板233、底板242以及箱体2的内壁围成第二养殖池32;隔板233、第二端22的内壁、箱体2的底板23以及箱体2的内壁围成第三养殖池33。第一养殖池31的底板241和第二养殖池32的底板242与箱体2的底板23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第一养殖池31和第二养殖池32的下方具有一定的容纳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三养殖池33的底板,即箱体2的底板23,也可以是通过加设底板作为该养殖池的底板,本实施例省略设置。

在隔板232和隔板233上分别设有转移装置51和转移装置52,该两个转移装置51、52能够连通两个相邻的养殖池,并通过其上的阀门控制二者的连通关系,使得第一养殖池31中的水产品倒池至第二养殖池32内,以及第二养殖池32中的水产品倒池至第三养殖池33内。三个养殖池相互独立,能够将不同养殖阶段的水产品分开养殖,避免养殖池之间的相互污染而影响水产品养殖的成功率。

较优地,第一养殖池31的底板241为斜坡,该斜坡向第二养殖池32方向倾斜向下设置;第二养殖池32的底板242也为斜坡,该斜坡向第三养殖池33方向倾斜向下设置。且两个转移装置51、52分别设于竖向隔板232和竖向隔板233的下方位置,即靠近第一养殖池31和第二养殖池32的最底部,有利于倒池操作。

围成第三养殖池33的箱体2的内壁上(即第三养殖池33的池壁上)设有与外部连通的捕捞口6,以实现其内部水产品的捕捞。较优地,如图8所示,第三养殖池33的池底面向捕捞口6方向倾斜,有利于将第三养殖池33内的所有水产品捕捞。

需要说明的是,捕捞口6不限定设置于本实施例的第三养殖池33的池壁上,该捕捞口应设于养殖水产品最后生长阶段的养殖池的池壁上。

在实际使用中,捕捞口不限于设置于池壁上,还可以在养殖池的底部,此处不予限定。

设备间4内设有污水循环再生设备、供氧设备和恒温设备(图中均未示出),污水循环再生设备主要包括进水泵、一级过滤器、生化净化器、水质调整器和二级过滤器等,保证了分级养殖的高密度和高产量。每个养殖池连接有排污管道、循环回水管道和增氧管道(图中均未示出),这些管道置于第一养殖池31和第二养殖池32下方的空间内,进一步减少占地面积。该排污管道和循环回水管道与设备间4中的污水循环再生设备的进出水管连接,能够使每个养殖池内污水通过污水循环再生设备净化后重新回到对应的养殖池内,形成一个连续的水循环系统,保证了养殖池内水质始终符合养殖要求,即使高密度养殖也不会造成水质的恶化,从而保证水产品成活率,为分级养殖的高产量提供保障。该增氧管道与设备间4内的供氧设备出口连接。至此,每个养殖池构成一个独立的工作系统,首先,降低各养殖池之间交叉感染的几率,提高了养殖成功率;其次,能够对养殖池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和回用,且回收的滤渣收集后可用作肥料,不产生二次污染。再次,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养殖过程“零排放”。

进一步地,设备间4还设有益生菌扩培池、制氧机和鼓风机等,为养殖的污水处理的顺利进行提供辅助。其中,益生菌扩培池以将培养的益生菌投加至养殖池内。

每个养殖池还设有排污口,该排污口设于每个养殖池池底面最低点位置,以地漏的方式与其对应的排污管道连通,以使养殖池内的污染物(如排泄物、残骸和残饵等)排出。

箱体2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能够使箱体2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

三个养殖池31、32、33的顶部(与箱体2顶部平齐)设有顶盖7和平台8,顶盖7和平台8沿箱体2长度方向并列排布,且顶盖7具有启闭功能和透光性。平台8的外侧设有扶手81,保证了操作人员在平台8作业的安全。

箱体2内设有通往养殖池顶部的阶梯9,该阶梯9设置于设备间4的一侧,且与平台8同侧设置。设备间4和阶梯9并列于箱体2的第一端21位置。该第一端21对应设备间4和阶梯9的位置分别设有门41和门91。操作人员通过阶梯9可直达平台8,并通过顶盖7对各养殖池进行操作和管理。

请再次结合图3、图8和图9,以南美白对虾养殖为例,具体说明本实施水产养殖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一养殖池31、第二养殖池32和第三养殖池33的养殖面积比例为5%-15%:20%-30%:60%-70%。幼虾最初放在第一养殖池31(即一级养殖池)内,养殖30天-60天后,成长达到中期大小的对虾通过转移装置51被转移到第二养殖池32(即二级养殖池);在第二养殖池32内再养殖 30天-60天后,对虾最终通过转移装置52被转移到最大的第三养殖池33(即三级养殖池);在第三养殖池33内再经过30天-60天养殖,就达到上市规格,从捕捞口6进行捕捞后可以上市出售了。由于幼虾、中虾和大虾是在三个养殖池内同时养殖和同时转移,也就是说,只需要30天-60天即可上市,产出时间比传统养殖方式缩短三分之一以上,在相同的养殖面积、相同的养殖密度前提下,相同的养殖时间,分级养殖系统的产量理论上是传统养殖模式的三倍。

在其他实施例中,养殖池的数量不限于三个,可根据不同水产品的生长周期来确定;比如对于成长快、养殖周期短的水产品可只分为两级养殖(即设置两个养殖池),而成长慢、养殖周期长的水产品可以分为三个以上阶段的多级养殖(即设置三个以上的养殖池)。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养殖池的深度不限于沿箱体长度方向依次递增,首先保证每两个相邻的养殖池的底板在竖直方向上高低不同以使该两个养殖池的深度不同,且该两个养殖池相连的位置设置转移装置,该转移装置能够使深度较浅的养殖池中的水产品倒池至深度较深的养殖池内;其次保证水产品生产周期循序布设,并能够汇集至最终的养殖池内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转移装置不限于仅方便于具有高低差的养殖池结构,该转移装置还可以根据两个相邻养殖池的结构具有倒池功能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养殖池的分布也可以是沿箱体宽度方向分布或多组养殖池并列分布等,此处不作限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备间不限于设置于箱体内,还可以设置于箱体之外,该设备间能够与多个箱体内的不同养殖池相连,其工作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基于箱体设置,通过空间的合理布局既实现了分级水产养殖,即“小池养鱼苗,大池养成鱼,同时养殖”的模式,也实现了高密度养殖,水体空间利用率高,整个系统也方便搬移和运输。同时,各个养殖池与设备间的各处理设备相连,并且各养殖池之间的净化和补养相互独立,整体上保证了水产品产出周期短,质量高,减少了环境污染。本实用新型水产养殖系统构简单,便于安装施工;具有小型化,模块化以及投资少回收周期短等优点。

虽然已参照以上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