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虫捕捉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1485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飞虫捕捉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虫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飞虫捕捉器。



背景技术:

夏季许多传染性疾病都会以蚊虫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如登革热等,随着气温升高,蚊虫开始肆虐,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健康造成影响。为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许多诱捕蚊虫的捕捉器,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054938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飞虫捕捉器,其通过设置诱虫灯以及容腔将蚊虫引诱到容腔内杀灭蚊虫,上述方案虽然简单,但是其起效的前提是蚊虫需要自行进入到容腔内,实施过程过于被动,并不能有效的杀灭蚊虫。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实际运用中飞虫捕捉器不能主动捕捉杀灭飞虫这一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飞虫捕捉器,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飞虫捕捉器,包括电源、诱虫灯及灯罩,所述灯罩上开设有供飞虫进入灯罩的开口以及定时封闭所述开口的封口组件,所述灯罩上或灯罩内部设有用于杀灭飞虫的活动电网,所述活动电网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飞虫进入到灯罩以后,开口会定时自动关闭,处于灯罩内部的飞虫被活动电网捕杀,与传统的飞虫捕捉器相比,飞虫捕杀的动作更为主动彻底,提高捕捉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封口组件包括一与灯罩活动连接的遮板、驱动所述遮板运动的驱动器以及控制驱动器动作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定时控制所述遮板封闭所述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飞虫捕捉器能够定时关闭开口,捕捉飞虫更为主动。

进一步的,所述灯罩呈球面状且与诱虫灯同轴心设置,所述遮板与灯罩滑移连接,所述驱动器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连接件与所述遮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遮板关闭或开启所述开口。

由于飞虫一般会以诱虫灯为球心聚集在诱虫灯的周围空间中,因此,上述方案可以尽可能多的将诱虫灯附近的飞虫杀灭。

进一步的,所述灯罩呈圆柱状且所述开口沿圆柱的柱体表面周向设置,所述遮板与灯罩同轴设置且滑移连接,所述驱动器包括一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通过驱动连接件与所述遮板传动连接,所述驱动电机受控于所述控制器驱动所述遮板关闭或开启所述开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飞虫由开口进入到灯罩中,遮板会定时滑移遮蔽上述开口,位于开口中的飞虫在活动电网的作用下被捕捉杀灭,简单高效。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连接件包括设于驱动电机转轴上的齿轮以及固定设置于遮板上的齿条,所述齿轮与齿条啮合且所述齿条由所述齿轮驱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遮板的运动不易受到外界干扰,简单直接有效。

进一步的,所述灯罩及遮板均由金属丝网制成,所述金属丝网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灯罩及遮板全部做成网格状并通电设置,首先可以使得诱虫灯的光线能够多方位地传输出去,方便诱捕更多的飞虫,其次可以直接采用灯罩作为电网捕捉飞虫。

进一步的,所述灯罩的底部呈漏斗状,且漏斗底部连通设置有一用于将飞虫尸体输出灯罩外部的输送管,所述输送管远离灯罩的一端设置有用于收集飞虫尸体的收纳盒。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防止飞虫在灯罩中聚集,收纳盒可以收纳飞虫尸体用作肥料等。

进一步的,所述灯罩上方设置有一防雨罩。

上述技术方案,可以有效地避免灯罩被雨水淋湿。

进一步的,所述灯罩上方设有一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电源电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飞虫捕捉器设置在野外时能够自己供电,扩大该飞虫捕捉器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电网设于灯罩的内层且与灯罩一体联动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灯罩与活动电网连接更为紧密,人们从灯罩外部不容易接触到内部活动电网从而出现触电的现象,内部的飞虫在灯罩关闭后也能够被有效地捕捉杀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在灯罩上设置开口以及遮板,定时关闭开口,主动将诱虫灯周围空间内的飞虫限制在灯罩中,利用活动电网捕捉杀灭,效果彻底,简单快捷;

(2)通过设置太阳能电池板,可以使得整个飞虫捕捉器不用外部供电便可持续工作,适于野外捕捉杀灭飞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遮板开启);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整体示意图(遮板关闭);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遮板开启);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整体示意图(遮板关闭)。

附图标志:1、电源;2、诱虫灯;3、灯罩;4、开口;5、封口组件;6、活动电网;51、遮板;52、控制器;53、驱动电机;54、齿轮;55、齿条;7、输送管;8、收纳盒;9、防雨罩;10、太阳能电池板。

具体实施方式

夏日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蚊虫开始肆虐,不仅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还会传播一些流行性疾病。诱虫灯通过发出特定谱线的光线,将周围环境中的飞虫吸引到诱虫灯附近。传统的方法是通过特定形状的灯罩设计使得飞虫一旦进入到灯罩内部便无法脱离,从而达到捕捉并杀灭飞虫的目的,上述方法主要依靠飞虫自身的趋光性实现捕捉飞虫的功能,效果有限。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一,如图1(图中为示意清楚略去了半个遮板51)和图2所示,一种飞虫捕捉器,包括电源1、诱虫灯2及灯罩3。灯罩3呈局部的球面状,诱虫灯2呈圆柱形且和灯罩3中心轴线同轴心设置。灯罩3上设置有供飞虫进入到灯罩3内部的开口4,开口4上设置有遮板51,所述遮板51在驱动器的驱动下定时开启或关闭开口4。驱动器的活动时间由控制器52控制,一般20~30分钟遮蔽一次,一次持续时间约为1分钟。当上述开口4开启时,飞虫被诱虫灯2吸引进入到灯罩3的内部,一定时间后,遮板51关闭所述开口4,飞虫被限制在灯罩3内部,为了捕捉杀灭飞虫,在灯罩3的内部设置有活动电网6,类似于电蚊拍,飞虫在灯罩3内部被主动杀灭。为了使得遮板51能够顺利的开启,驱动器采用驱动电机53,遮板51通过一驱动连接件与驱动电机53的转轴传动连接。如图2所示,灯罩3呈半球形,遮板51与灯罩3滑移连接,遮板51上设置有齿条55,驱动电机53的转轴上设置有齿轮54,当驱动电机53转动时,齿轮54带动齿条55发生运动。初始状态下遮板51收纳到一起留出开口4,当驱动电机53动作时,遮板51开始滑出,最终与灯罩3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诱虫灯2始终位于球体的中心轴线位置,此时被圈入到灯罩3与遮板51组成的球体中的飞虫便在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被活动电网6杀灭。在此,活动电网6可以是随意挂设在灯罩3内部,由飞虫主动去触碰,也可以是如图2所示的,活动电网6由驱动电机53驱动在球体中旋转运动,杀灭飞虫。

为了使得诱虫灯2的光线能够全方位的散发出去,吸引更多的飞虫,灯罩3以及遮板51均由金属丝网制成。金属丝网与电源1电连接使得整个灯罩3与遮板51都带电,只要位于灯罩3内部的飞虫均可被有效的捕捉杀灭。并且,为了不使得飞虫的尸体堵塞灯罩3,灯罩3的底部设置成漏斗状,飞虫被杀灭后直接落入到漏斗中,漏斗的底部连通有一个输送管7,该输送管7与一个飞虫尸体收纳盒8连通,被杀灭的飞虫落入到漏斗以后经输送管7掉落到收纳盒8中,飞虫尸体可被用作肥料回收。

优化的,为了避免灯罩3或诱虫灯2等装置被雨水淋湿,在灯罩3的上方设置有一个防雨罩9。此外,为了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飞虫捕捉器有更加广阔的适用范围,优选的,电源1为一与太阳能电池板10电连接的蓄电池,蓄电池的电量由一个太阳能电池板10提供,诱虫灯2的发光供电以及活动电网6的供电均由太阳能电池板10提供。

实施例二,如图3和图4所示,一种飞虫捕捉器,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灯罩3呈圆柱状且开口4沿圆柱的柱体表面周向设置,遮板51与灯罩3同轴设置且滑移连接,驱动器包括一驱动电机53,驱动电机53通过驱动连接件,即设于驱动电机53转轴上的齿轮54以及设于遮板51上的齿条55,与遮板51传动连接,驱动电机53受控于控制器52驱动遮板51关闭或开启开口4。

对于上述实施方式一与实施方式二,进一步优化的,活动电网6设于灯罩3的内层且与灯罩3一体联动设置。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整个灯罩3与活动电网6连接更为紧密,人们从灯罩3外部不容易接触到内部活动电网6从而出现触电的现象,内部的飞虫在灯罩3关闭后也能够被有效地捕捉杀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