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窄行深施肥水稻条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96612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窄行深施肥水稻条播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稻条播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宽窄行深施肥水稻条播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广大,人工作业过程中,农民十分艰辛,劳动强度特别大,且人工撒肥、播种不均匀,导致作物吸收不能同时供给,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因此需要用到用到水稻条播种机,但是现在大多数水稻条播种机的排种管都的是等间距播种设计,播种后的水稻间距相等秧苗的通过光照和通风不足,肥力不足,造成水稻量产降低等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宽窄行深施肥水稻条播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宽窄行深施肥水稻条播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水稻条播种机的排种管都的是等间距播种设计,播种后的水稻间距相等秧苗的通过光照和通风不足,肥力不足,造成水稻量产降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宽窄行深施肥水稻条播机,包括种料箱,所述种料箱的内腔设置有筛网,所述筛网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底部连接在种料箱内腔的底部,所述种料箱的底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行进轮,两组所述行进轮之间设置有覆土板,两组所述支撑板之间横向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在覆土板的顶部,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肥料箱,所述肥料箱的底部设置有三组施肥管,左端所述施肥管的底部和右端所述施肥管的底部均设有宽开沟器,中间所述施肥管的底部设置有窄开沟器,所述宽开沟器和窄开沟器均设置在覆土板的底部,所述种料箱的底部设置有排种管,所述排种管设置在施肥管的左右两侧,所述行进轮的外壁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种料箱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驱动装置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筛网包括隔板,所述隔板的外壁设置有网孔,所述网孔为矩形状,所述网孔均匀排列在隔板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覆土板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心处开设有轴孔,所述转轴的外壁插接有方板,所述方板均匀排列在转轴的外壁。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圆心处套接在行进轮轮轴的外壁,所述驱动轮的外壁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的另一端连接有带轮,所述带轮的圆心处套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底部连接在种料箱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与控制装置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施肥管的底部分别设置宽开沟器和窄开沟器,使水稻条播机能够开设出两种不同的种植沟,保证排种管在排种种植时的间距不同,通过不同的间距种植,使水稻秧苗的种植空间保持良好的通风空间和光照空间,保证良好的水稻产量,通过施肥管与开沟器连接,保证施肥深度,使肥料的利用率最高,不会造成肥料的浪费和肥料对秧苗的伤害,保证良好的水稻产量,通过覆土板和行进轮相配合,保证秧苗的覆土率,使秧苗处于最佳的种植深度,有利于秧苗的成活,保证水稻的产量,通过筛网的设置,保证秧苗能够均匀的通过排种管均匀的排出,使秧苗的种植均匀,保证良好的水稻产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筛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覆土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种料箱、2筛网、21隔板、22网孔、3弹性件、4支撑板、5行进轮、6覆土板、61转轴、62轴孔、63方板、7安装板、8肥料箱、9施肥管、10宽开沟器、11窄开沟器、12排种管、13驱动装置、131驱动轮、132皮带、133带轮、134驱动电机、14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宽窄行深施肥水稻条播机,包括种料箱1,所述种料箱1的内腔设置有筛网2,所述筛网2的底部设置有弹性件3,所述弹性件3的底部连接在种料箱1内腔的底部,所述种料箱1的底部左右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板4,所述支撑板4的底部设置有行进轮5,两组所述行进轮5之间设置有覆土板6,两组所述支撑板4之间横向设置有安装板7,所述安装板7设置在覆土板6的顶部,所述安装板7的顶部设置有肥料箱8,所述肥料箱8的底部设置有三组施肥管9,左端所述施肥管9的底部和右端所述施肥管9的底部均设有宽开沟器10,中间所述施肥管9的底部设置有窄开沟器11,所述宽开沟器10和窄开沟器11均设置在覆土板6的底部,所述种料箱1的底部设置有排种管12,所述排种管12设置在施肥管9的左右两侧,所述行进轮5的外壁设置有驱动装置13,所述种料箱1的顶部设置有控制装置14,所述控制装置14与驱动装置13电性连接。

其中,所述筛网2包括隔板21,所述隔板21的外壁设置有网孔22,所述网孔22为矩形状,所述网孔22均匀排列在隔板21的外壁,保证秧苗能够均匀的通过排种管12均匀的排出,保证秧苗的种植均匀,保证良好的水稻产量,所述覆土板6包括转轴61,所述转轴61的圆心处开设有轴孔62,所述转轴61的外壁插接有方板63,所述方板63均匀排列在转轴61的外壁,保证秧苗的覆土率,保证秧苗处于最佳的种植深度,有利于秧苗的成活,保证水稻的产量,所述驱动装置13包括驱动轮131,所述驱动轮131的圆心处套接在行进轮5轮轴的外壁,所述驱动轮131的外壁设置有皮带132,所述皮带132的另一端连接有带轮133,所述带轮133的圆心处套接有驱动电机134,所述驱动电机134的底部连接在种料箱1的顶部,所述驱动电机134与控制装置14电性连接,保证行进轮5的运动均匀,使排种管12排种均匀和施肥管9的施肥均匀。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装置14控制驱动装置13驱动行进轮5的转动,保证行进轮5的运动均匀,使排种管12排种均匀和施肥管9的施肥均匀,保证秧苗的种植均匀和肥料的最大利用率,通过在施肥管9的底部分别设置宽开沟器10和窄开沟器11,使水稻条播机能够开设出两种不同的种植沟,保证排种管12在排种种植时的间距不同,通过不同的间距种植,使水稻秧苗的种植空间保持良好的通风空间和光照空间,保证良好的水稻产量,通过在施肥管9的顶部设置肥料箱8,方便肥料的添加,保证肥料保持充足,有利于施肥管9的施肥均匀,通过覆土板6和行进轮5相配合,保证秧苗的覆土率,使秧苗处于最佳的种植深度,有利于秧苗的成活,保证水稻的产量,通过在种料箱1的内腔设置筛网2,保证秧苗能够均匀的通过排种管12均匀的排出,使秧苗的种植均匀,保证良好的水稻产量,通过在筛网2的底部设置弹性件3,使筛网2具有一定的减震功能,保证筛网2顶部的秧苗保持稳定,有利于秧苗能够均匀的进入排种管12中,使秧苗的种植均匀,保证水稻的产量。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