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莓温室吊装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882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草莓温室吊装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现代化农业种植已经不依赖于传统的露天式土地自然种植,为了避免温度和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温室栽培得到大范围普及。

草莓作为一种人们日常喜爱的水果,消费市场巨大。同时,草莓这种植物的成熟植株具有茎长叶茂的特点,然而这会造成草莓植株接受到的阳光不够充足等情况,进而影响果实的质量,现有技术往往通过摘掉叶子,或人工翻开果实等传统办法来处理。这种办法一方面费时费力,并且效果并不理想。

另外随着现代农业的综合开发,采摘园模式因为结合旅游的方式广受欢迎,普通的地面式草莓种植方式不利于人流量大的采摘活动,造成人员对草莓的踩踏十分严重,形成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草莓温室吊装栽培装置。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草莓温室吊装栽培装置,包括通过温室支架支撑形成的温室大棚,在所述温室大棚内从前往后设置多个支撑架,该支撑架包括偶数根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的立柱,相邻两根所述立柱之间的距离相等,且所述立柱的高度从中间到两边依次等差递减,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多根支撑横杆,所述支撑横杆与所述立柱相互垂直,且所述支撑横杆的长度从上往下依次等差递增,所述横杆和立柱固定在一起,形成多个容置空档,这些容置空档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每一个容置空档内均放置有一个栽培槽,该栽培槽由下方的支撑横杆支撑,每个所述栽培槽上套有多个挂环,且该挂环通过吊装钢丝吊挂在所述温室支架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支撑架用于支撑栽培槽,多个并排设置的支撑架分别支撑在每个栽培槽的各个部位,整体上保证栽培槽放置的稳定。栽培槽以多根立柱和支撑横杆相互垂直交叉固定而成,并形成用来放置栽培槽的容置空档。所有用来放置栽培槽的容置空档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布局,使得相邻两个栽培槽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同时在上下方向也有一定的高度差,形成足够的空间,利于实际栽培时草莓的生长。吊装钢丝通过挂环吊起栽培槽,分担一部分栽培槽在实现栽培后的重量,保证安全。

进一步,为了加强支撑架整体连接结构的强度和可靠性,每个所述支撑架的所有立柱通过一根角钢连接成一体,该角钢与立柱相垂直,立柱的底端与角钢相固定。

进一步,为了在栽培好后便于将多余的水排出,在每个所述栽培槽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排水槽,该排水槽为“几”字形。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且便于制造和安装,通过支撑架支撑多个相互独立的栽培槽,形成分层次的立体式栽培,充分利用空间,避免植株繁茂造成对果实发育的影响,也免于现有技术的人工摘叶这一繁琐的处理办法,效果良好,立体式的栽培方式在采摘时也避免了人员的踩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草莓温室吊装栽培装置,包括通过温室支架1支撑形成的温室大棚。在温室大棚内从前往后设置多个支撑架3,该支撑架3包括偶数根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的立柱4。相邻两根立柱4之间的距离相等,且立柱4的高度从中间到两边依次等差递减。每个支撑架3的所有立柱4通过一根角钢9连接成一体,该角钢9与立柱4相垂直,立柱4的底端与角钢9相固定。支撑架3还包括从上往下设置的多根支撑横杆5,支撑横杆5与立柱4相互垂直,且支撑横杆5的长度从上往下依次等差递增。横杆5和立柱4固定在一起,形成多个容置空档,这些容置空档的连线为等腰三角形。每一个容置空档内均放置有一个栽培槽2,在每个栽培槽2的底部均设置有一个排水槽8,该排水槽8为“几”字形。该栽培槽2由下方的支撑横杆5支撑,每个栽培槽2上套有多个挂环6,且该挂环6通过吊装钢丝7吊挂在温室支架1上。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排设置的多个支撑架3支撑起多个栽培槽2作为一个栽培组,在温室大棚内可以设置多个栽培组。多个并排设置的支撑架3分别支撑在每个栽培槽2的各个部位,根据栽培槽2的长度情况而定,可以设置三个或四个,整体上保证栽培槽2放置的稳定和安全。栽培槽2以多根立柱4和支撑横杆5相互垂直交叉固定而成,并形成用来放置栽培槽2的容置空档,结构简单,容易制作。在实际建造时,用来将立柱4连接为一体的角钢9埋进温室大棚内的土里,保证支撑架3的放置稳定。同样在实际建造支撑架3中,可以采用连接接头的方式将立柱4和支撑横杆5连接为一体。由于立柱4的高度和支撑横杆5的长度均呈等差排布,所以可以让所有用来放置栽培槽2的容置空档形成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布局,使得相邻两个栽培槽2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间距,同时在上下方向也有一定的高度差,形成足够的空间,利于实际栽培时草莓的生长。

吊装钢丝7通过挂环6吊起栽培槽2,分担一部分栽培槽2在实现栽培后的重量,保证安全。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建造中,一般最高一层栽培槽2的高度不大于170cm,这个高度值的设定参考了大众的平均身高,太高不利于采摘。同样,最低一层栽培槽2的高度也在40cm以上,一方面在采摘时不必大幅度躬身,另一方面避免草莓的茎叶拖到底面上,仍然有踩踏现象产生。在实际建造中还可以根据温室大棚内的供水情况,设计用于灌溉的灌注管系,向栽培槽2内进行灌溉。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