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棚的开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70209阅读:5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棚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大棚的自动开窗系统。



背景技术:

大棚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者育苗。

目前卷膜开窗的薄膜温室大棚的较为常见,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经济作物的规模化生产中。现有卷膜开窗的薄膜温室大棚如图1及图2所示,主要包括多个大棚单元1’,每个大棚单元1’的外表面上分别覆盖有大棚膜2’,各大棚膜2’上分别设有卷膜开窗机构;其中,每个大棚单元1’分别由多个相互搭接的弧形拱杆11’和竖杆12’并排组成。卷膜开窗机构用以卷放大棚膜2’,对大棚内的温度进行调节,其主要包括传动连接的卷膜钢管21’和传动组件,卷膜钢管21’通常是设在相邻两个大棚单元1’所形成的天沟处,转动卷膜钢管21’将大棚膜2’卷起或放下,从而形成天沟两侧卷膜开窗。

天沟两侧卷膜开窗的结构,由于大棚内的热量一般聚积在大棚顶部,天沟开窗不能形成有效的散热,无法在高温天气对大棚起到较为有效的降温作用;在多雨天气,需逐一操纵各大棚单元中的卷膜开窗机构,不能同时放下各个大棚单元上的大棚膜2’;特别是在高温多雨季节,为了挡雨需放下大棚膜2’,为了降温需卷膜开窗,频繁地卷放极易使大棚膜磨损甚至破裂。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针对上述大棚的开窗系统结构设计上未臻完善所导致的诸多缺失及不便,而深入构思,且积极研究改良试做而开发设计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且可将多个大棚单元的窗户连动开收的大棚开窗系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大棚的开窗系统,该大棚包括沿宽度方向并排连接的多个大棚单元及一开窗系统,每个大棚单元分别包括具有拱形顶的大棚骨架以及覆盖在该大棚骨架外表面上的大棚膜,各大棚膜对应拱形顶的顶端分别沿该大棚单元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一窗口,窗口配合有窗膜,窗膜的一端与大棚膜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开口端固定一窗沿,各大棚单元的窗膜开口朝同一方向开设;该开窗系统包括多根推杆、一驱动轴、一电机及多根支撑臂,每根推杆分别沿着大棚单元的宽度方向连接各大棚单元,且多根推杆间隔设置在各窗口的下方,各推杆上分别设有一齿轮,各齿轮呈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轴连接各推杆并设置在推杆的齿轮上,所述电机设置在驱动轴上,每个大棚单元与每根推杆上至少设有一所述支撑臂,支撑臂的一端枢接在推杆上,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单元的窗沿上。

每个大棚单元与每根推杆上设有两根所述支撑臂,两支撑臂呈“V”型状设置,两支撑臂的一端共同枢接在推杆上,两支撑臂的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单元的窗沿上。

所述大棚膜的窗口与窗沿对应配合的一端设置有一铝型材,所述窗沿为另一铝型材。

各大棚膜的窗口铝型材与窗沿铝型材之间夹设有一防虫网。

至少一大棚单元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电机为程控电机,该电机内包含一控制芯片,控制芯片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大棚的开窗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各大棚膜的窗口开设在拱形顶的顶端,窗膜通过支撑臂的顶推使大棚膜的窗口呈开启状态,这样聚积在大棚内顶部的热量可以顺利地从该窗口排出,在高温天气可以对大棚起到较为有效的降温作用,使大棚内的温度适宜,空气状态也保持在较佳状态下,有利于作物生长;如遇降雨天气,只需要通过开启电机控制驱动轴转动,带动推杆沿大棚单元的宽度方向往窗膜开口的反方向移动就可将所有大棚单元的窗口全部盖上,达到遮挡雨水的目的,避免出现因频繁卷放而导致窗膜变形、破裂的情形;反之,开窗通风时,开启电机控制驱动轴转动,使推杆沿大棚单元的宽度方向往窗膜开口的方向移动就可将所有大棚单元的窗口全部打开,无需对大棚单元逐个操作。

二、本实用新型窗膜是对应拱形顶设置,无论在该窗膜打开或者盖合窗口时,均呈倾斜状态,有利于雨水和杂物等顺利滑落,不致堆积而使窗膜破裂。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电机设置为程控电机,配合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使该开窗系统根据大棚内的温度值,选择是否开启窗户,达到智能自动开窗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侧边卷膜开窗的薄膜温室大棚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侧边卷膜开窗的薄膜温室大棚中的大棚骨架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大棚的开窗系统的开启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大棚的开创系统的开启状态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大棚的开窗系统的盖合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大棚的开窗系统的盖合状态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3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大棚的开窗系统,该大棚包括沿宽度方向并排连接的多个大棚单元10、设置在各大棚单元10外表面一开窗系统30,每个大棚单元10分别包括大棚骨架1。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与三个大棚单元10进行示意说明,各大棚单元10的大棚骨架1包括纵横交接的横杆11及竖杆12,以及形成在竖杆12顶部的多个拱形顶13。除此结构外,各大棚单元10也可由多个拱形顶连接在一起形成,大棚单元10的形状有多种,图中所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一种方式。

所述大棚膜20覆盖在各大棚骨架1的外表面上,各大棚膜20对应大棚骨架1的拱形顶13的顶端分别沿该大棚单元10的长度方向开设有配合该拱形顶13的一窗口21,窗口21配合一窗膜22,窗膜22的一端与大棚膜20连接在一起,另一端为开口,窗膜22的开口固定在一窗沿23上,该窗沿23为硬质杆,可为铝型材,该大棚膜20的窗口21与该窗膜22的开口配合的一端固设一铝型材,各大棚单元20的窗膜22开口朝同一方向开设。各大棚膜20的窗口21铝型材与窗沿23铝型材之间夹设有一防虫网40。

该开窗系统30包括多根推杆31、一驱动轴32、一电机33及多根支撑臂34。每根推杆31分别沿着大棚单元10的宽度方向连接各大棚单元10,且多根推杆31间隔设置在各窗口的下方,各推杆31上分别设有一齿轮35,多根推杆31的齿轮35呈对应设置;所述驱动轴32连接各推杆31并设置在推杆31的齿轮35上;所述电机33设置在驱动轴32上,该电机33为减速电机可控制该驱动轴32转动,使推杆31进行直线往复运动,每个大棚单元10与每根推杆31上至少设有一支撑臂34,支撑臂34的一端枢接在推杆31上,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单元30的窗沿23上。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每个大棚单元10与每根推杆31上设有两根所述支撑臂34,两支撑臂34呈“V”型状设置,两支撑臂34的一端共同枢接在推杆31上,两支撑臂34的另一端固定在大棚单元10的窗沿23上。

为了方便使用,该电机33可为程控电机,于电机33内设置一控制芯片, 在至少一大棚单元10内设置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能感受大棚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给控制芯片,在控制面板上设置开窗温度或关窗温度,实现该大棚的自动开窗或关窗。

本实用新型是将各大棚膜2的窗口21开设在拱形顶13的顶端,窗膜22通过支撑臂34的顶推使窗膜22对应窗口呈开启状态,这样聚积在大棚内顶部的热量可以顺利地从该窗口21排出,在高温天气可以对大棚起到较为有效的降温作用,使大棚内的温度适宜,空气状态也保持在较佳状态下,有利于作物生长;如遇降雨天气,只需要通过开启电机33控制驱动轴32转动,使推杆31沿大棚单元10的宽度方向往窗膜22开口的反方向移动就可将所有大棚单元的窗口21全部盖上,达到遮挡雨水的目的,避免出现因频繁卷放而导致窗膜22变形、破裂的情形;反之,开窗通风时,开启电机33控制驱动轴32转动,使推杆31沿大棚单元10的宽度方向往窗膜22开口的方向移动就可将所有大棚单元10的窗膜22对应窗口21全部打开,无需对大棚单元10逐个操作。

另外,本实用新型窗膜22是对应拱形顶13设置,因此,无论在该窗膜22打开或者盖合窗口时,均呈倾斜状态,有利于雨水和杂物等顺利滑落,不致堆积而使窗膜破裂。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将电机33设置为程控电机,配合温度传感器的数据,使该开窗系统根据大棚内的温度值,选择是否开启窗户,达到智能自动开窗的效果。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