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679212阅读:9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农作耕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的施肥方法。



背景技术:

苏北地区气候土壤特点是常年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平均气温14.0~14.4℃,0℃以上活动积温4600~4700℃、1月(一年中最冷月)平均气温0~1.5℃、日最低气温≤-5℃、≤-10℃的天数分别为21.9天、2.2天,年降雨830~985 mm但集中于夏季,10月至翌年2月降雨量仅135~165mm,地下水埋深1.0~2.0m,土壤类型以潮土、砂僵黑土、黄棕壤为主,地力普遍较低,有机质含量一般在1.0~1.5%之间。苏北地区稻茬小麦生产上存在以下3个共性限制因素:⑴播期大幅推迟、出苗时间长。目前稻茬小麦集中播种期已经推迟到10月20日至11月10日(日平均气温10~15℃,出苗需7~15天时间),甚至在2015年、2016年,淮安市推迟到12月份(日平均气温0~5℃,出苗需28~40天)播种的面积占稻茬小麦总面积的41%、17%;⑵秋冬季干燥少雨且灌溉困难、表土墒情较差,不仅导致出苗率低、全苗壮苗困难,而且导致氮肥利用率低。同时稻草全量还田加重了麦田表土跑墒;⑶土壤供肥保肥能力差,如果拔节孕穗肥不足,就会在灌浆期出现明显的缺肥脱力症状,如果不施拔节肥则在孕穗前出现。尽管拔节以后植株呈现了明显的缺肥脱力症状,但因为上层叶片呈披垂状态且叶色较深,长期被人忽视、从未被人重视。

A.目前本地区雨养稻茬小麦农民习惯施肥法:10月播种的,亩播种量15~22.5kg、基肥15~25kg尿素加15kg复合肥或50kg过磷酸钙、返青肥(1月至2月)趁雨雪追施10~15kg尿素、拔节肥(3月中下旬)趁雨追施10~15kg复合肥。 11月上中旬播种的,亩播种量25~35kg,基肥10~15kg尿素加15kg复合肥或50kg过磷酸钙、返青肥(1月至2月)趁雨雪追施15~20kg尿素、拔节肥( 3月中下旬)趁雨追施15kg复合肥。11月下旬及以后播种的,每亩播种量30~40kg,基肥10~15kg尿素加15~20kg复合肥或50kg过磷酸钙、返青肥(1月至2月)趁雨雪追施15~20kg尿素、拔节肥( 3月下旬到4月上旬)趁雨追施5~10kg尿素。因为播后既未灌齐苗水也未强力镇压提墒、基肥返青肥过重和拔节孕穗肥不足,所以,冬前经常因表土干燥发白而难全苗壮苗和冻害重,春季经常因苗肥过量而出现旺长、倒春寒冻害和高峰苗过大,夏季经常因封行过早和后期脱力而早衰,从而造成穗型小、粒重低和单产在370~400kg/亩。

B.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文件(苏农技[2016]5号)附件3中的江苏省稻茬小麦规范化耕作播种技术:⑴品种选用。略。⑵药剂拌种。略。⑶秸秆全量还田。略。⑷施肥。弱筋小麦一般掌握总施氮量12~14kg/亩,以基肥:平衡肥(主茎3叶至4叶期施用):拔节肥(倒3叶施用)为7:1:2的氮肥运筹方式为宜;中、强筋小麦一般掌握15~16kg/亩纯氮,氮肥施用比例宜采用基肥:壮蘖肥(或平衡肥,主茎3叶至5叶期施用):拔节肥(倒3叶施用):孕穗肥(剑叶抽出一半施用)为5:1:2:2的运筹方式,大面积生产中亦可采用基肥:壮蘖肥(或平衡肥):拔节肥5:1:4的运筹方式。根据土壤基础地力水平,氮磷钾配比宜采用1:0.4~0.6:0.4~0.6,磷钾配以基肥:拔节肥5:5为宜,品质、产量协调性较好,经济效益较高。亩产500 kg小麦基肥可采用亩施氮、磷(P2O5)、钾(K2O)含量各15%的三元高效复合肥30~40 kg,加7.5 kg尿素的组合。⑸播种期。苏北地区的适宜播期为10月5日~25日。⑹基本苗。适期播种的高产中、强筋小麦以12~15万/亩基本苗、弱筋小麦以14~16万/亩基本苗为宜。适期播种的田间出苗率超过90%,一般可超过“斤种万苗”。正常情况下过了播种适期,每晚播1天,播种量应增加0.5 kg左右。但基本苗最多也不宜超过预期穗数的80%,苏北地区最多不超过35万/亩基本苗。⑺播种。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80%以下时播种, 一次性完成旋耕、开沟、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行距20~25cm。播种深度在墒情好时控制在2~3 cm,土壤偏旱则为3~4 cm。⑻机开沟。稻茬麦田开沟要三沟配套,竖沟、腰沟、田头沟逐级加深,沟沟相通。高产麦田要求竖沟25~30cm深,腰沟35~40cm深,田头沟45~50cm深,沟宽20cm左右,当土壤水分低于田间持水量的60%时,应及时沟灌窨水或浇水抗旱,抗旱催苗,切忌大水漫灌。⑼播后镇压。带镇压器的播种机要注意随播随镇压,注意镇压质量,对于不带镇压器的播种机播种后要用镇压器镇压。使耕层紧密,以利于提高出苗率,促进全苗、齐苗和保墒防冻,确保安全越冬。⑽化学除草。略。

C.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江苏农技推广信息(2016第2期总340期)的春季田间管理技术意见:春季是开展高效田间管理、进一步促进苗情转化和产量形成的最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夏熟能否获得丰收。今年春季管理重点是:促弱转壮,施好小麦拔节孕穗肥,清沟理墒,防止渍害,预防“倒春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⑴因苗施好壮蘖肥,促弱转壮。对于基肥不足、群体偏小(亩茎蘖数小于30万)的田块,尤其是晚播弱小苗,早春要亩追施10~15 kg三元高效复合肥(N、P2O5、K2O各15%),对于秸秆还田量大、苗情过弱的宜每亩再施5 kg尿素,促进苗情转化等级。对长势正常的一、二类苗不宜施用返青肥,茎蘖数偏多、明显旺长的小麦要在气温回长升后、拔节前进行适度镇压或适当化控防倒。⑵适时普施小麦拔节孕穗肥。在小麦倒3叶期(苏北地区在3月中下旬,迟播田块会相应推迟)要普施小麦拔节孕穗肥。每亩施纯N 4~6 kg、P2O5 2~3 kg、K2O 3~5 kg,以施用“复合肥+尿素”或专用配方肥为宜(每亩45%复合肥15~20 kg +尿素5~8 kg)。茎蘖数适宜、倒伏风险小的中强筋小麦可在剑叶露尖至破口期再次施用孕穗肥,每亩施尿素5~8 kg。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适当推迟拔节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茎蘖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变黄严重的麦田,适当提早拔节肥。对于苗小苗少苗弱的小麦应及早追肥。⑶清沟理墒、防渍防旱。略。⑷防御冻害、及早补救。略。⑸化学除草、防病治虫。略。

D.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站的江苏农技推广信息(2016第4期总342期)的小麦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意见:⑴因苗施好小麦孕穗肥。抽穗扬花期是小麦第二个吸肥高峰期,是需肥临界期,也是巩固穗数、减少小花退化、增加粒数、扩大库容量的关键时期。因此,要努力确保小麦扬花期充足的肥水供应,就应该重施拔节孕穗肥,以每亩 15~20 kg 45%高浓度复合肥加 5~8 kg尿素为宜,可在倒 3~倒 2 叶一次重施,也可分拔节期、剑叶期(孕穗前后)两次施用。对于已施过拔节肥 4~6 kg纯氮的中强筋小麦,在剑叶露尖至破口期再次施用孕穗肥,每亩施尿素 5~8 kg为宜。⑵适时控高防倒伏。略。⑶及时开展“一喷三防”,打好“药肥混喷”总体战。略。⑷适期收获。略。

苏北地区稻茬小麦必须面对当前播种迟出苗慢、秋冬季干燥少雨且灌溉困难、稻草全量还田失墒加快等客观限制条件,秋冬表土经常干燥发白,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分蘖发生迟且形成大穗壮穗的难度较大,尤其是11月下旬及以后播种的稻茬小麦。目前苏北地区稻茬小麦总平单产370~400 kg/亩,产量结构为:亩穗数41~43万、每穗结实27~30粒、千粒重38~41克,而高产田单产640kg/亩以上、产量结构为:亩穗数38~45万、每穗结实39~61.6粒、千粒重38~46克。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如果停留在现有单产水平上(≤400kg/亩),则会导致那些租赁土地从事规模化生产的新型经营主体当季微利直至亏损甚至全年亏损,因此大面积生产上亟需针对性强、增产效果更可靠的施肥技术,以大幅提高单产(10月下旬播种的,目标产量550kg/亩以上;11月上中旬播种的,目标产量500kg/亩以上;11月下旬及以后播种的,目标产量450kg/亩以上)。这对于目前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生产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播期迟出苗慢、秋冬季表墒较差、土壤供肥保肥能力差等限制条件和现有技术基蘖肥过量但孕穗肥严重不足的种种弊端,导致冬前经常因表土疏松缺墒而难全苗难壮苗、冻害重;春季经常因返青肥过量而出现旺长、高峰苗过大和倒春寒冻害;夏季经常因封行过早和后期脱力而早衰、穗小粒轻的现状,提供一种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方法,结合田间检验标准合理施肥,主攻穗大粒饱夺高产,从而达到增产、增效、节肥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施肥方法,包括:

(1)加大播种量和强力镇压提高表墒,确保全苗壮苗:10月20日播种的,播量为10~12.5 kg/亩,以后每迟播1天则播量增加0.5 kg/亩,直至推迟到11月下旬及以后播种的,播量皆为25~30kg/亩,播种深度控制在4~5 cm,宁迟播勿烂耕烂种,播后0~3天、入冬前及早开展强力镇压,以镇压后人行不陷脚为标准;若遇到表土干旱时,耕整一块田,当即播种、强力镇压一块田;

(2)增施磷钾基肥,尿素基肥随着播期推迟而减小用量:若在10月20~25日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30kg/亩加尿素15kg/亩;若在10月26日至11月5日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30kg/亩加尿素10kg/亩;若在11月6~19日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30kg/亩加尿素5kg/亩;若在11月20日及以后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40kg/亩;

(3)严格控制返青肥,因苗因雨施好拔节肥:在11月15日前播种的无需施返青肥,如果12月20日茎蘖总数≥700/m2且起身拔节期叶色正常的,则在3月中旬、降雨雪前追施拔节肥45%(15-15-15)复合肥15kg/亩,如果12月20日茎蘖总数<700/m2或起身拔节期出现黄塘的,则在3月上中旬、降雨前追施拔节肥尿素2.5~7.5kg/亩加45%(15-15-15)复合肥15kg/亩,并且注意“捉黄塘促平衡”;在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在2月1~25日因苗、因雨雪追施返青肥尿素5~7.5kg /亩,在3月10~25日降雨前追施拔节肥45%(15-15-15)复合肥15kg/亩;

(4)普施重施孕穗肥,根据不开花小穗数确定是否补施扬花肥:在倒2叶末至剑叶露尖期,即11月15日前播种的指4月1~5日,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指4月5~15日,因苗每亩追施孕穗肥尿素10~20kg,晴天正常施肥;根据不开花小穗数确定是否补施扬花肥,即11月15日前播种的若在扬花期发现每穗基部不开花小穗数≥1.5个,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若在扬花期发现每穗基部不开花小穗数≥2.0个,且孕穗肥用量≤15kg尿素时,每亩追施尿素3~5 kg作扬花肥;

返青拔节肥合理、孕穗肥充足的检验指标为:11月15日前播种的每穗基部不结实小穗数<1.5个,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每穗基部不结实小穗数<2.0个;抽穗后25天左右,即11月15日前播种的指5月20~22日,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指5月25日,麦苗单茎有3片绿叶。

本发明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步骤(5)中因苗确定孕穗肥用量:若倒2叶末至剑叶露尖期群体适中或偏大但叶色未褪淡的,每亩追施尿素10kg;若倒2叶末至剑叶露尖期群体偏小、或叶色明显褪淡的,每亩追施尿素15~20kg。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1、本发明针对性强,更可靠地使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实现高产。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必须面对当前播种迟出苗慢、秋冬季干燥少雨、稻草全量还田失墒加快等客观限制条件,秋冬表土经常干燥发白,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分蘖发生迟且形成大穗壮穗的难度随着播期越迟而不断增大。因此,⑴通过“加大播量和强化表墒管理”不仅更易确保前期足苗和后期足穗,而且可减少对分蘖成穗的过分依赖,无需也不能过多施用基肥、返青肥和拔节肥;⑵“后重式施肥”不仅可主攻穗大粒饱夺高产,而且可消除“前重式施肥”攻蘖成穗与冬春防冻保苗、控制无效分蘖、降低高峰苗、塑造高产株型的尖锐矛盾。而现有技术针对性不强,基肥和返青肥过多、拔节肥施得偏早或没有适宜条件施不下去,孕穗肥普遍不足。本发明适宜目标产量:在10月下旬播种的,目标产量宜为550~650kg/亩;在11月上中旬播种的,目标产量宜为500~550kg/亩;在11月下旬及以后播种的,目标产量宜为450~500kg/亩。

2、本发明诊断和检验指标明确,从而确保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返青拔节肥合理、孕穗肥充足” ,这是之前研究与生产者没有提出的,容易实现穗大粒饱、高产稳产。而现有技术从未明确检验指标,造成大面积生产上长期存在“基肥返青肥过多,孕穗肥严重不足”的施肥方式,导致孕穗以后普遍出现缺肥脱力问题。

3、本发明有利于提高氮肥利用率。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苗小苗弱、根系发育差,表土经常干燥发白,过多施用基肥返青肥会造成氮肥挥发损失增多、小麦植株吸收减少。而本发明“增施磷钾基肥,控制基肥返青肥中氮肥用量,重施孕穗肥”与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生长发育进程适应性好,特别是倒2叶末至孕穗期重施氮肥,因为这时已经封行或接近封行,有利于显著减少氮肥挥发损失、提高植株吸收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人所在单位是淮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长期从事苏北地区雨养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本发明示范地点有:2008-2014年本发明人所在单位独立运管的淮安市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凌桥乡)、2011年在盱眙县稻麦科技综合示范试验点(马坝镇)、2013-2015年洪泽县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三河镇)、2014年在淮阴区五里镇香庄村试验点、2015年淮阴区码头镇泰山村试验点。具体技术方案为:

1、适宜目标产量:在10月下旬播种的,目标产量宜为550~650kg/亩;在11月上中旬播种的,目标产量宜为500~550kg/亩;在11月下旬及以后播种的,目标产量宜为450~500kg/亩;

2、加大播种量和强力镇压提高表墒,确保全苗壮苗:10月20日播种的,播量为10~12.5 kg/亩(基本苗为20~22万/亩,预期穗数为38~42万/亩),以后每迟播1天则播量增加0.5 kg/亩,直至推迟到11月下旬及以后播种的,播量皆为25~30kg/亩(基本苗为35~40万/亩,预期穗数为42~45万/亩),播种深度控制在4~5 cm,宁迟播勿烂耕烂种,播后0~3天、入冬前及早开展强力镇压,以镇压后人行不陷脚为标准;若遇到表土干旱时,耕整一块田,当即播种、强力镇压一块田;

3、增施磷钾基肥,尿素基肥随着播期推迟而减小用量:若在10月20~25日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30kg/亩加尿素15kg/亩;若在10月26日至11月5日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30kg/亩加尿素10kg/亩;若在11月6~19日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30kg/亩加尿素5kg/亩;若在11月20日及以后播种的,为45%(15-15-15)复合肥40kg/亩;

4、严格控制返青肥,因苗因雨施好拔节肥:在11月15日前播种的无需施返青肥,如果12月20日茎蘖总数≥700/m2且起身拔节期叶色正常的,则在3月中旬、降雨雪前追施拔节肥45%(15-15-15)复合肥15kg/亩,如果12月20日茎蘖总数<700/m2或起身拔节期出现黄塘的,则在3月上中旬、降雨前追施拔节肥尿素2.5~7.5kg/亩加45%(15-15-15)复合肥15kg/亩,并且注意“捉黄塘促平衡”;在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在2月1~25日因苗、因雨雪追施返青肥尿素5~7.5kg /亩,在3月10~25日降雨前追施拔节肥45%(15-15-15)复合肥15kg/亩;

5、普施重施孕穗肥,根据不开花小穗数确定是否补施扬花肥:在倒2叶末至剑叶露尖期,即11月15日前播种的指4月1~5日,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指4月5~15日,因苗每亩追施孕穗肥尿素10~20kg(具体方案是若倒2叶末至剑叶露尖期群体适中或偏大但叶色未褪淡的,每亩追施尿素10kg;若倒2叶末至剑叶露尖期群体偏小、或叶色明显褪淡的,每亩追施尿素15~20kg),晴天正常施肥;根据不开花小穗数确定是否补施扬花肥,即11月15日前播种的若在扬花期发现每穗基部不开花小穗数≥1.5个,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若在扬花期发现每穗基部不开花小穗数≥2.0个,且孕穗肥用量≤15kg尿素时,每亩追施尿素3~5 kg作扬花肥;

返青拔节肥合理、孕穗肥充足的检验指标为:11月15日前播种的每穗基部不结实小穗数<1.5个,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每穗基部不结实小穗数<2.0个;抽穗后25天左右,即11月15日前播种的指5月20~22日,11月15日及以后播种的指5月25日,麦苗单茎有3片绿叶。

示范结果表明:

1、淮安市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土质为漏水漏肥严重的淤土,秋冬春三季表土经常干燥发白,稻草全量还田(鲜草重量最大时达6000 kg/亩),尽管冬前小麦叶龄比同日播种但稻草未还田的少0.5~1.0、拔节后稻草腐解与小麦快速生长争氮,但本发明使10月下旬播种的雨养稻茬小麦连续多年单产保持在550kg/亩以上。

2、2011年盱眙县马坝镇试验点结果是:对于基肥施氮量和冬前茎蘖苗数都充足的10月下旬播种的雨养稻茬小麦,不施返青肥,合理施好拔节肥、重施孕穗肥时,产量最高。

3、2014年淮阴区五里镇12月28日播种的雨养稻茬小麦试验点结果是:在4月10日(倒2叶末,群体叶色明显偏淡)趁雨追施20kg/亩尿素,与未施肥的对照相比,株高从57.9cm增加到72.1cm、每穗基部不实小穗数从4.5个减少到1.5个,每穗结实粒数从21.1粒增加到32.3粒,最大麦穗结实了43粒,千粒重从40.6 g增加到41.8 g,从而使单产增加了158.6 kg/亩。即,对于拔节以后刚出现缺肥脱力的雨养稻茬小麦,重施孕穗肥可显著地减少株高、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因缺肥脱力而引起的降低幅度。

4、2015年淮阴区码头镇泰山村10月24日播种的雨养稻茬小麦试验点:品种为淮麦33,亩成穗37.8万、每穗结实粒数54.3粒,千粒重38.2克,实收产量642.7kg/亩,田间结实60粒以上的麦穗占36.7%,最大麦穗结实了83粒。即,控制返青肥和拔节肥用量、重施孕穗肥,有利于提高每穗结实粒数和单产。

5、2013-2015年洪泽区稻麦科技综合示范基地(三河)试验点:对于12月份播种的雨养稻茬小麦,不同的播种量、施氮量及其运筹方式都对成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千粒重、实收产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基本苗不足或施氮量不足都导致产量不高;当基本苗和施氮量都充足时,减少返青肥和拔节肥,重施孕穗肥,有利于提高产量(最高产量达569 kg/亩),而过多施用返青肥或拔节肥、不施孕穗肥则产量不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