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养殖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传感器阵列,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悬多叉树感器阵列。
背景技术:
如何自动探测鱼类的“饥饿”程度,并以此来决定是否进行喂食(饲料投喂),在水产养殖中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渔业大国,在水产养殖中,养殖活动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往往与养殖的方式有密切关系。目前,渔民喂鱼通常是按照自己的经验,来判断饲料的投喂量和投喂时间,这种方式存在诸多问题:鱼的食量不仅与鱼的生长阶段、每日的喂养时段有关,还与天气、水温及鱼的实时状态有关,使得投喂量和投喂时间无法精准把控,一方面渔民不知道鱼的准确“食量”,但又担心鱼吃不饱,所以要不出现鱼的挨饿现象,要不加大投喂量,而过量的饲料在水中未被鱼群进食,沉入水底分解成氮、磷化合物,对水体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水体下不需要任何电气设备,安装、维护(更新)都非常便利的悬多叉树感器阵列。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悬多叉树感器阵列,设置于饲料机正下方;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固定框架、主弹簧片、支弹簧片、单片机和电源模块;所述主弹簧片、支弹簧片均有若干;
所述主弹簧片上端设置有固定触头,固定触头通过弹簧连接在所述上固定框架上,所述主弹簧片下端设置有若干层呈放射状支弹簧片阵列;
所述固定触头均配置有圆筒形探测片,所述探测片与所述单片机片连接;所述固定触头与探测片均应处于水面之上且具有导电性;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单片机供电;
当没有鱼体触碰时,所述固定触头与探测片分离;当鱼体与主弹簧片或支弹簧片发生接触时,带动主弹簧片或支弹簧片运动,从而带动固定触头与所述探测片接触,接触信号被单片机捕获,完成触碰监测。
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简单、维护方便,传感器仅用一些弹性纤维或弹簧片即可实现,在水体下不需要任何电气设备,安装、维护(更新)都非常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的触碰探测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的圆筒形探测片与固定触头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示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见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鱼类行为学模式的悬多叉树感器阵列,设置于饲料机正下方;包括上固定框架1、主弹簧片2、支弹簧片3、单片机和电源模块;主弹簧片2、支弹簧片3均有若干;主弹簧片2上端设置有固定触头4,固定触头4通过弹簧连接在上固定框架1上,主弹簧片2下端设置有若干层呈放射状支弹簧片3阵列;固定触头4周围设置有一圆筒形探测片5,探测片5与单片机片连接;固定触头4与探测片5均处于水面之上且具有导电性;电源模块为所述单片机供电;当没有鱼体触碰时,固定触头4与探测片5分离;当鱼体与主弹簧片2或支弹簧片3发生接触时,带动主弹簧片2或支弹簧片3运动,从而带动固定触头4与探测片5接触,接触信号被单片机捕获,完成触碰监测。
本实施例的主弹簧片2或支弹簧片3的尾端均设置有保护球6,用于避免鱼体触碰到簧片而对鱼体产生物理伤害;保护球6的直径为5mm,主弹簧片2和支弹簧片3为圆型,直径1mm。
本实施例的主弹簧片2或支弹簧片3密度、长度可根据需要设计,上固定框架1在水面之上30cm(与水平平行)处。
本实施例的圆筒形探测片5的直径稍大于固定触头4直径。请见图3,圆筒形探测片5与固定触头4的相对(垂直)位置,可灵活调节,当两者相对位置较远时(图3中的右图),探测触碰将更为灵敏,即主弹簧片2只要一个较小的偏角就可以完成一次触碰。该垂直相对位置可根据养殖对象(如鱼的种类)按需在5cm-20cm间调节:当养殖对象个体比较大时,相对垂直距离可稍微调小(5cm),当养殖对象个体比较小或行动比较缓慢时,相对垂直距离应调大(20cm),以增强探测灵敏度。
本发明的传感器阵列,通过探测鱼的摄食行为,来判断鱼的“饥饿”程度,从而为设计鱼类的精准投喂系统服务,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鱼的摄食行为模式,即在饲料投喂区一定范围的水域中,布置一组传感器,当饲料投喂开始时,饲料投入水体中,此时鱼处在最饥饿状态下,鱼群在投喂区的活动将快速而频繁,这种运动通过鱼体与传感器的相互接触而被感应到,获取到最大活动频度(Max_F),传感器持续监测并记录鱼的活动频率(F),而当一定时间后鱼群“吃饱”了,鱼群开始离开投喂区域,且鱼体的游动速度变缓,此时也会被传感器感应到,通过绘制时间-活动频率(F-T)曲线,形成随投喂时间逐渐降低的F-T曲线,通过分析T-F曲线,就可以发现鱼被“喂饱”的经验频率拐点(如当F=20%*Max_F的时间点T)或稳定时间点T。
相比传统方式,本发明不依赖于环境因素(如水温、光线),仅通过鱼自身的行为模式,精准地判断出鱼群“饱食”时间点,进而为精准投喂系统提供信息源。
应当理解的是,本说明书未详细阐述的部分均属于现有技术。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针对较佳实施例的描述较为详细,并不能因此而认为是对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以做出替换或变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请求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