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李、杏苗木良种繁育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96923阅读:564来源:国知局

发明涉及技术领域为苗木良种繁育,具体涉及一种李、杏苗木良种繁育方法。



背景技术:

苗木的良种繁育是品种选育工作的继续,是良种应用于生产的重要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良种若不经常进行选择、不采用合理的繁殖技术和繁育制度,就会造成品种混杂和种性退化,不仅不能满足生产上的要求,甚至给生产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

李、杏都是中国原产核果类苗木品种,其繁殖主要通过嫁接的方法。近年来,这两种苗木区域性发展迅速,苗木需求量大幅度增加。但是,长期以来,我国李、杏苗木繁育缺乏正规划、规模化的苗木生产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出圃苗木质量参差不齐,病虫害呈现逐步蔓延之势,已严重影响了我国李、杏建园质量、早期产量和果实品质。

良种繁育技术涉及方方面面,每一个环节都必须环环相扣,才能培育出的优质壮苗。本发明主要从避免李、杏品种混杂和良种种性退化入手,严格选用生长部位适宜的、树冠外围的、生长充实健壮的、无病虫害的枝梢作繁殖材料,同时兼顾苗木生产流程的简易化和苗木质量的标准化,建立李、杏良种繁育技术。与常规育苗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良种繁育技术生产的种苗具有成活率和出圃率高、繁殖速度快、植株根系发达、不携带病毒病和土传病害、枝条充实、生长势旺、投产早、市场售价高等突出优点,在李、杏树优质高效良种繁育方面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李、杏苗木良种繁育方法。本发明的良种繁育技术生产的种苗具有成活率、出圃率高、繁殖速度快、植株根系发达、不携带病毒病和土传病害、枝条充实、生长势旺、投产早、市场售价高的突出优点。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李、杏苗木良种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方法繁育而成:

育苗地选择与整理:选择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背风向阳、土壤肥沃、疏松的沙壤土或壤土,有灌溉条件且排水良好,播前深翻整地,腐植酸有机质含量45%-50%的育苗基质和土壤按2:1的比例做成南北畦,畦宽2.0m,高30cm。

砧木种子采集与贮藏:砧木种子充分成熟以后采摘堆放,待果实完全软化后将果肉和种子一起挤出,放入纱袋或尼龙袋中反复淘洗以去除果肉,洗净的种子放在阴凉通风处晾干后,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砧木种子沙藏层积:砧木种子春播要提前沙藏2个月左右。12月中旬,将筛选好的核用冷水浸种1-2天,让种仁吸足水份,0.1%高锰酸钾浸泡消毒,清水冲洗3-5次,将种子与湿沙1:3混合,用清水拌湿,河沙湿度以手握可成团而不滴水、一碰即散为准。在底部有排水孔的容器中先铺一层8-12cm厚湿沙,然后装入混有种子的湿沙,再在上面覆盖5cm的湿沙,将容器埋在地势高燥的背阴处,并用农作物秸秆覆盖,既防止雨雪侵袭又保证通透性,防止种子发霉腐烂。

种子催芽与播种培育:将沙藏处理的种子,在播种前半个月取出,堆放在背风向阳处催芽。为使种子发芽整齐,催芽时要经常上下翻动,以便温度一致。夜间用麻袋或草帘盖上,以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待种子70%破壳漏白时即可开始播种。苗畦行距26-34cm,挖13-17cm宽,9-11cm深的沟,每隔9-11cm播一粒露白种子,盖上4-6cm细土,充分灌水后覆盖白色薄膜,出苗2.5-3.5cm揭开薄膜。

砧木苗管理:幼苗出土时要经常检查,有的覆盖土厚使幼苗不能出土,要及时除去上面的厚土,待幼苗长到10-15cm时,留优去劣。幼苗5-7片真叶时土壤较干的情况下才灌水,进行蹲苗,苗长到20cm左右时每亩施尿素10千克,施肥后及时浇水。砧木病虫害较少,主要是立枯病、蚜虫等,可用代森锰锌和啶虫脒进行防治。若使用营养袋育苗,播种后当幼苗长到10-15cm时即可移栽至装满腐殖土或腐熟的有机肥20%、土壤80%的基质营养钵(黑色聚乙烯袋)中,移栽时须剔除弯根、弯颈苗以及低于10cm以下的苗木,按不同分级标准排栽,相同高度砧木苗一个级,栽植深度应与原来出土时保持一致。

接穗的采集与保存:在母本采穗圃中采接穗。嫁接用的接穗,一般随采随用;如果暂时不用可以按照品种分别打成小捆,挂上标签,置于冰箱中备用。

嫁接时期:一般在春秋季进行大规模嫁接,春季嫁接应在砧木发芽前进行,即2月上中旬。秋季嫁接可在落叶后11-12月均可。

嫁接方法:主要有t字形芽接、嵌芽接、劈接、腹接等,其中尤以单芽枝腹接成活率最高,可达90%以上,是生产上广泛采用的一种嫁接方法。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径达0.5厘米以上的实生苗做砧木。接穗上部剪口距芽1.5厘米,下部剪口距芽2厘米左右。刀口向芽的对面斜削45°,在芽的对应面削一个平面,微见木质部,在砧木上也削一个与接穗几乎相等的一个平面,微见木质部,两者削好后将接穗插入砧木的切口中,对好形成层,然后将砧穗用塑料薄膜绑紧、绑实,芽眼露出。

嫁接后的管理:嫁接后注意及时抹除砧木上的萌蘖,当新梢木质化后解去绑带。如果是秋季嫁接,春季嫁接,接好后即可剪去接芽上部的砧木。砧木嫁接成活的接芽,经剪砧后很快萌发,抽出肥嫩的新梢,其生长迅速,大风地区可用支柱扶持,避免被风吹折断。嫁接后每20天施用一次0.2%复合肥或尿素;当嫁接苗第一批枝梢老熟后,可根据苗木生长势调整施肥次数,同时施用浓度增加到0.3%。常见的病害是立枯病、炭疽病和流胶病等,虫害为蚜虫、桑白蚧等,常用的药剂是毒死蜱、甲基托布津、啶虫脒等,还可通过黄板、糖醋液、诱虫灯等进行诱杀。

嫁接种苗出圃:对苗木种类、品种、各规格苗木数量等进行核对,调查或抽查;进行出圃种苗的病虫害检测;根据调查结果及外来订购苗木情况,制定出圃计划及操作规程。起苗的时间为秋季苗木落叶后,也可在春季苗木发芽前进行,这两个时期是集中起苗的时期。起苗前一周浇水一次,起苗深度为22-28cm,起苗时要防止伤根和碰伤苗木,做到随起、随分级、随假植,防止风吹日晒,以提高苗木成活率。按株行距要求,先挖好定植穴,用表土埋根,提苗踩实,使根系舒展,埋土与地表相平,作好水盆浇水,水渗后覆一层土,然后每株覆盖1m2地膜一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李、杏苗木良种繁育方法得优点在于通过播种前处理进行消毒、催芽培育和接穗后处理中留优去劣并防治病虫害,保证苗木生产无病毒;通过养袋育苗,幼苗的根系全部在营养袋内,移栽时整袋带土移栽,提高了成活率,平均成活率在96%以上;繁育得到的苗木根系主根数至少5根,主根和侧根平均长度都比常规育苗长至少5cm,茎干粗度均在0.8-1.2cm,整形带类饱满芽数大于10个。本发明繁育的李、杏苗木根系发达、苗木健壮、无毒化、成活率高且投产期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实施例1

2012年—2016年连续采用该发明的技术进行李、杏苗木良种繁育。2012年准备砧木种子,2012年春天播种,2013年2月嫁接,以此类推,2013年-2016年连续4年进行检测,每年11月份,两种方法各随机抽取1000株苗木,对根系、茎干等指标进行统计,同时统计成本,售价以市场价格为准,投产时期以2013年第一批苗木,2013年11月定植后进行统计,具体统计结果见表1和表2。

从表1和表2可以看出,与常规育苗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的良种繁育技术生产的种苗具有成活率和出圃率高、繁殖速度快、植株根系发达、不携带病毒病和土传病害、枝条充实、生长势旺、投产早、市场售价高等突出优点,该发明严格规范了李、杏良繁技术流程,大幅度提高了李、杏的苗木质量和标准。

表1本专利良种繁育技术与常规繁殖技术比较

表2本专利一年生嫁接苗质量与常规嫁接苗对比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