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821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小龙虾稻田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



背景技术:

克氏原螯虾隶属节支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原螯虾属,又名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以下统称小龙虾),其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深受人们喜爱,是目前虾类养殖的主要品种。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急剧增加,小龙虾天然资源急剧减少,价格逐步走高,因此通过人工科学养殖来满足市场需求。小龙虾稻田养殖迅速发展,由于小龙虾生存生长独特的生物学特性,稻田养殖小龙虾单产普遍不高,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消费者对优质商品虾的需要;本方法通过不断试验探索,取得小龙虾稻田三茬养殖的成功,可以采取连片稻田进行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实现小龙虾商品虾规模化和批量化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三茬养殖方法,通过对稻田进行科学处理,将稻田改造成深水区和浅水区,并将稻田区域进行“水草区”和“网箱区”相结合的布局,之后通过交叉投苗与茬口安排、饲料分类投喂等步骤达到充分利用稻田空间和水体,提高小龙虾养殖成活率,提高单位面积小龙虾的养殖产量,对提高稻田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稻田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低洼稻田改造成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占稻田面积的15%~20%,浅水区占稻田面积的80%~85%,前一年11月收割水稻后至当年3月底,放干稻田的存水;之后于浅水区进行水草种植,形成水草区;

(2)引水灌田,使深水区水深大于1.5米,浅水区水深小于0.6米;当年4月初开始,深水区设置网箱暂养小龙虾苗种,交叉投苗与茬口安排为:

①当年4月5日至10日投放第一批小龙虾苗种于水草区;5月20日至30日捕捞4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

②5月20日至30日同时投放第二批虾苗于网箱区一的网箱中,暂养10天;待第一批养殖小龙虾捕捞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一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水草区觅食、生长;6月20日至28日捕捞5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

③6月20日至30日同时投放第三批虾苗于网箱区二的网箱中,暂养10天;

④6月29日至30日在原浅水水草区移栽秧苗,深水区补种金鱼藻和轮叶黑藻;

⑤待第二批养殖小龙虾捕捞以及水稻秧苗移栽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二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稻田深水水草区和水稻种植区觅食、除虫;9-10月捕捞6月份投放养殖的第三批小龙虾;11月放水晒田,收割水稻;

(3)饲料分类投喂:网箱内投喂苗种饲料,网箱外投喂成虾饲料。

优选地,所述步骤(2)的①中:4月5日至10日投放于水草区的第一批小龙虾苗种的数量为6000尾/亩,规格为200尾/千克;②中:5月20日至30日投放于网箱区一中的第二批虾苗的数量为4000尾/亩,规格为160尾/千克;③中:6月20日至30日投放于网箱区二中的第三批虾苗的数量为6200尾/亩,规格为160尾/千克。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网箱区一占稻田总面积的6~8%,网箱区二占稻田总面积的9~12%。

优选地,所述网箱区一、网箱区二中放置的网箱的尺寸均为2×4×0.8米,所述网箱底部距稻田底20厘米以上。

优选地,所述稻田为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

优选地,所述每块稻田的面积为10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对稻田进行科学处理,稻田经过阳光暴晒后,杀灭底泥中病原,改善土壤结构。

2、本发明中稻田深水区和浅水区的改造,创造了稻田养殖三茬小龙虾和种植一季水稻的条件;在稻田区域布局“水草区”和“网箱区”相结合,通过时空分隔的技术措施,在一定时间段内使小龙虾苗种和成虾在同一块稻田内同时生存、生长。

3、本发明中的交叉投苗与茬口安排,充分利用了稻田空间和水体,提高了小龙虾养殖成活率,提高了单位面积小龙虾的养殖产量,并对提高稻田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4、本发明进行饲料分类投喂,使小龙虾苗种和成虾隔各得所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稻田区域内“种草区”和“网箱区”的布局示意图。

图中:1、水草区;2、网箱区;201、网箱区一;202、网箱区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实施例不能理解为是对技术解决方案的限制。

实施例1:

选择和县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

(1)依据低洼稻田原有特点与地形将稻田改造成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的面积为1.5~2亩,浅水区的面积为8~8.5亩,前一年11月收割水稻后至当年3月底,放干稻田的存水,彻底暴晒,杀灭稻田底部的病原,并改变土壤的结构,利于小龙虾的生存、生长;存水放干后(3月底)于浅水区进行水草种植,形成水草区;

(2)引水灌田,深水区水深大于1.5米,浅水区水深小于0.6米;当年4月初开始,深水区设置网箱暂养小龙虾苗种,其中深水区内即为网箱区,网箱区又分为网箱区一和网箱区二,网箱区一的面积为0.6-0.8亩,内设置2×4×0.8米网箱20个,网箱区二的面积为0.9-1.2亩,设置2×4×0.8米网箱30个。网箱区一和网箱区二的网箱底部均距稻田底20厘米以上。

交叉投苗与茬口安排为:

①于当年的4月5日至10日投放第一批小龙虾苗种于水草区,数量6000尾/亩,30千克/亩,规格200尾/千克;

5月20日至30日捕捞4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115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3840尾;

②5月20日至30日同时投放第二批虾苗于网箱区一的网箱中,数量4000尾/亩,25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在网箱中暂养10天;待第一批养殖小龙虾捕捞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一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水草区觅食、生长;

6月20日至28日捕捞5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75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2500尾;

③6月20日至30日同时投放第三批虾苗于网箱区二的网箱中,数量6200尾/亩,39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在网箱中暂养10天;

④60月29日至30日在原来浅水水草区(通过二茬小龙虾养殖浅水区水草剩余量已经很小,无需处理即可种植水稻)移栽秧苗,深水区补种金鱼藻和轮叶黑藻;

⑤待第二批养殖小龙虾捕捞结束后,水稻秧苗移栽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二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稻田深水水草区和水稻种植区觅食、除虫;

9至10月捕捞6月份投放养殖的第三批小龙虾,产量为114千克/亩,规格6钱/尾,数量3800尾;11月放水晒田,收割水稻。

(3)饲料分类投喂:网箱内投喂苗种饲料,网箱外投喂成虾饲料。

(4)养殖三茬的合计产量:第一茬产量115千克/亩,第二茬75千克/亩,第三茬114千克/亩,合计304千克/亩。

对照例1:

选择和县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

于当年的4月投放小龙虾苗种于稻田,数量8000尾/亩,30千克/亩,规格200尾/千克;6月上旬捕捞小龙虾,产量为105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3500尾。

实施例2:

选择怀宁地区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

(1)依据低洼稻田原有特点与地形将稻田改造成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的面积为1.5~2亩,浅水区的面积为8~8.5亩,前一年11月收割水稻后至当年3月底,放干稻田的存水,彻底暴晒,杀灭稻田底部的病原,并改变土壤的结构,利于小龙虾的生存、生长;存水放干后(3月底)于浅水区进行水草种植,形成水草区。

(2)引水灌田,深水区水深大于1.5米,浅水区水深小于0.6米;当年4月初开始,深水区设置网箱暂养小龙虾苗种,其中深水区内即为网箱区,网箱区又分为网箱区一和网箱区二,网箱区一和网箱区二并排设置,网箱区一的面积为0.6-0.8亩,内设置2×4×0.8米网箱20个,网箱区二的面积为0.9-1.2亩,设置2×4×0.8米网箱30个。网箱区一和网箱区二的网箱底部均距稻田底20厘米以上。

交叉投苗与茬口安排为:

①于当年的4月5日至10日投放第一批小龙虾苗种于水草区,数量6000尾/亩,30千克/亩,规格200尾/千克;

5月20日30日捕捞4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102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3400尾;

②5月20日30日同时投放第二批虾苗于网箱区一的网箱中,数量4000尾/亩,25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在网箱中暂养10天;待第一批养殖小龙虾捕捞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一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水草区觅食、生长;

6月20日至28日捕捞5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71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2370尾;

③6月20日30日同时投放第三批虾苗于网箱区二的网箱中,数量6200尾/亩,39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在网箱中暂养10天;

④60月29日至30日在原来浅水水草区(通过二茬小龙虾养殖浅水区水草剩余量已经很小,无需处理即可种植水稻)移栽秧苗,深水区补种金鱼藻和轮叶黑藻;

⑤待第二批养殖小龙虾捕捞结束后,水稻秧苗移栽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二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稻田深水水草区和水稻种植区觅食、除虫;

9至10月捕捞6月份投放养殖的第三批小龙虾,104千克/亩,规格6钱/尾,数量3470尾;11月放水晒田,收割水稻。

(3)饲料分类投喂:网箱内投喂苗种饲料,网箱外投喂成虾饲料。

养殖三茬的合计产量:第一茬产量102千克/亩,第二茬71千克/亩,第三茬104千克/亩,合计277千克/亩。

对照例2:

选择怀宁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

于当年的4月投放小龙虾苗种于稻田,数量8000尾/亩,30千克/亩,规格200尾/千克;6月上旬捕捞小龙虾,102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3400尾。

实施例3:

选择全椒地区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

(1)依据低洼稻田原有特点与地形将稻田改造成深水区和浅水区,深水区的面积为1.5~2亩,浅水区的面积为8~8.5亩,前一年11月收割水稻后至当年3月底,放干稻田的存水,彻底暴晒,杀灭稻田底部的病原,并改变土壤的结构,利于小龙虾的生存、生长;存水放干后(3月底)于浅水区进行水草种植,形成水草区。

(2)引水灌田,深水区水深大于1.5米,浅水区水深小于0.6米;当年4月初开始,深水区设置网箱暂养小龙虾苗种,其中深水区内即为网箱区,网箱区又分为网箱区一和网箱区二,网箱区一的面积为0.6-0.8亩,内设置2×4×0.8米网箱20个,网箱区二的面积为0.9-1.2亩,设置2×4×0.8米网箱30个。网箱区一和网箱区二的网箱底部均距稻田底20厘米以上。

交叉投苗与茬口安排为:

①于当年的4月5日至10日投放第一批小龙虾苗种于水草区,数量6000尾/亩,30千克/亩,规格200尾/千克;

5月20日30日捕捞4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118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3940尾;

②5月20日至30日同时投放第二批虾苗于网箱区一的网箱中,数量4000尾/亩,25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在网箱中暂养10天;待第一批养殖小龙虾捕捞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一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水草区觅食、生长;

6月20日至28日捕捞5月份投放养殖的小龙虾,81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2700尾;

③6月20日至30日同时投放第三批虾苗于网箱区二的网箱中,数量6200尾/亩,39千克/亩,规格160尾/千克,在网箱中暂养10天;

④60月29日至30日在原来浅水水草区(通过二茬小龙虾养殖浅水区水草剩余量已经很小,无需处理即可种植水稻)移栽秧苗,深水区补种金鱼藻和轮叶黑藻;

⑤待第二批养殖小龙虾捕捞结束后,水稻秧苗移栽结束后,撤去网箱区二的网箱,让小龙虾进入稻田深水水草区和水稻种植区觅食、除虫;

9至10月捕捞6月份投放养殖的第三批小龙虾,121千克/亩,规格6钱/尾,数量4040尾;11月放水晒田,收割水稻。

(3)饲料分类投喂:网箱内投喂苗种饲料,网箱外投喂成虾饲料。

养殖三茬的合计产量:第一茬产量118千克/亩,第二茬81千克/亩,第三茬121千克/亩,合计320千克/亩。

对照例3:

选择全椒3块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的平整长方形稻田,其长宽比为2:1,每块稻田约10亩;

于当年的4月投放小龙虾苗种于稻田,数量8000尾/亩,30千克/亩,规格200尾/千克;6月上旬捕捞小龙虾,110千克/亩,平均规格6钱/尾,数量3670尾。

下表为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的产量对比表,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表1产量对比

由表1可知,采用本发明方法养殖的小龙虾的产量明显高于对照例,采取本专利连片稻田进行小龙虾交叉投苗养殖三茬,可以实现小龙虾商品虾规模化和批量化生产。

以上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