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基甲鱼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99560阅读:7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基甲鱼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挖深鱼塘,垫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内养鱼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是池中养鱼、池埂种桑的一种综合养鱼方式。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逐渐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

目前甲鱼养殖主要分为三种模式,一种是温室养殖,温室养殖的甲鱼全年都快速生长,但要消耗大量燃料和饲料,同时还污染环境;第二种是鱼塘放养,鱼塘放养相对成本要低,但鱼塘放养的甲鱼不大爱吃食,生长较慢,一般需要3年以上才能长成;第三种是高生态养殖,高生态养殖一般都是直接把买来的小甲鱼苗散养于主要用于养四大家鱼的鱼塘中,并且养殖密度很低,一般20亩的池塘,仅放养几百尾,并且这几百尾中大部分会被自然淘汰,养殖户的精力放在养鱼上,甲鱼的食物由甲鱼自个儿在池塘中找寻,长成后的甲鱼一般在百尾以下,有时甚至只剩10多尾。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成本低、生长快的桑基甲鱼养殖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桑基甲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桑基鱼塘修建:挖鱼塘,在距离鱼塘边界0.3-0.5米处搭建防逃网,在距离鱼塘边界0.6-1米处栽种桑树,在桑树上养蚕;

B.采集发酵:采集桑叶、蚕沙和鱼塘中的藻类植物,混合后发酵,制成饲料:

C.放养:鱼塘中放养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甲鱼,用步骤B得到的饲料饲喂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D.捕食:使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游至甲鱼活动区域,即可被甲鱼捕食。

进一步,步骤A所述鱼塘的深度为1.5-2米。

进一步,步骤B所述藻类植物为蓝藻、原绿藻、衣藻或轮藻。

进一步,步骤B中,藻类植物、桑叶和蚕沙的质量比为:6:0.8:3。

进一步,步骤B中,所述发酵的具体过程为:将藻类植物、桑叶粉碎,然后和蚕沙混合,调节该混合物含水量为60%-65%,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0.25%的复合酶制剂,好氧发酵48-72h,待发酵产物碳氮比为15:1-18:1,即停止发酵。

进一步,所述复合酶制剂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植酸酶按照2:5:1:3的质量比组成。

进一步,所述好氧发酵过程中通入空气量为720-750m3/h。

进一步,步骤B中,藻类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每平方米水域0.36-0.45m2藻类植物。

进一步,步骤C中,所述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甲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35-0.48尾/m2、0.54-0.6尾/m2、2-3尾/m2、0.8-0.9尾/m2和0.3-0.5尾/m2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申请所述方法养殖甲鱼,生产成本低、甲鱼生长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优选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

实施例1

桑基甲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桑基鱼塘修建:挖深度为1.5米的鱼塘,在距离鱼塘边0.5米处搭建防逃网,在距离鱼塘边界0.6米处栽种桑树,在桑树上养蚕;

B.采集发酵:采集桑叶、蚕沙和鱼塘中的藻类植物(蓝藻)按照藻类植物、桑叶和蚕沙的为:0.8:3:6的质量比混合后发酵(具体过程为:将藻类植物、桑叶粉碎,然后和蚕沙混合,调节该混合物含水量为65%,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0.25%的复合酶制剂,好氧发酵48-72h,待发酵产物碳氮比为15:1,即停止发酵),制成饲料:

C.放养:鱼塘中放养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甲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35尾/m2、0.54尾/m2、2尾/m2、0.9尾/m2和0.5尾/m2),用步骤B得到的饲料饲喂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D.捕食:使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游至甲鱼活动区域,即可被甲鱼捕食。

所述复合酶制剂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植酸酶按照2:5:1:3的质量比组成。

所述好氧发酵过程中通入空气量为750m3/h。

藻类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每平方米水域0.45m2藻类植物。

实施例2

桑基甲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桑基鱼塘修建:挖深度为2米的鱼塘,在距离鱼塘边界0.3米处搭建防逃网,在距离鱼塘边界1米处栽种桑树,在桑树上养蚕;

B.采集发酵:采集桑叶、蚕沙和鱼塘中的藻类植物(原绿藻)按照藻类植物、桑叶和蚕沙的为:0.8:3:6的质量比混合后发酵(具体过程为:将藻类植物、桑叶粉碎,然后和蚕沙混合,调节该混合物含水量为60%,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0.25%的复合酶制剂,好氧发酵48-72h,待发酵产物碳氮比为18:1,即停止发酵),制成饲料:

C.放养:鱼塘中放养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甲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48尾/m2、0.6尾/m2、3尾/m2、0.8尾/m2和0.3尾/m2),用步骤B得到的饲料饲喂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D.捕食:使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游至甲鱼活动区域,即可被甲鱼捕食。

所述复合酶制剂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植酸酶按照2:5:1:3的质量比组成。

所述好氧发酵过程中通入空气量为720m3/h。

藻类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每平方米水域0.36m2藻类植物。

实施例3

桑基甲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桑基鱼塘修建:挖深度为1.8米的鱼塘,在距离鱼塘边界0.4米处搭建防逃网,在距离鱼塘边界0.7米处栽种桑树,在桑树上养蚕;

B.采集发酵:采集桑叶、蚕沙和鱼塘中的藻类植物(衣藻)按照藻类植物、桑叶和蚕沙的为:0.8:3:6的质量比混合后发酵(具体过程为:将藻类植物、桑叶粉碎,然后和蚕沙混合,调节该混合物含水量为63%,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0.25%的复合酶制剂,好氧发酵48-72h,待发酵产物碳氮比为16:1,即停止发酵),制成饲料:

C.放养:鱼塘中放养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甲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4尾/m2、0.55尾/m2、2尾/m2、0.9尾/m2和0.4尾/m2),用步骤B得到的饲料饲喂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D.捕食:使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游至甲鱼活动区域,即可被甲鱼捕食。

所述复合酶制剂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植酸酶按照2:5:1:3的质量比组成。

所述好氧发酵过程中通入空气量为730m3/h。

藻类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每平方米水域0.4m2藻类植物。

实施例4

桑基甲鱼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桑基鱼塘修建:挖深度为1.7米的鱼塘,在距离鱼塘边界0.3米处搭建防逃网,在距离鱼塘边界0.8米处栽种桑树,在桑树上养蚕;

B.采集发酵:采集桑叶、蚕沙和鱼塘中的藻类植物(蓝藻、原绿藻、衣藻或轮藻)按照藻类植物、桑叶和蚕沙的为:0.8:3:6的质量比混合后发酵(具体过程为:将藻类植物、桑叶粉碎,然后和蚕沙混合,调节该混合物含水量为64%,向该混合物中加入混合物质量0.25%的复合酶制剂,好氧发酵48-72h,待发酵产物碳氮比为17:1,即停止发酵),制成饲料:

C.放养:鱼塘中放养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和甲鱼(养殖密度分别为0.45尾/m2、0.58尾/m2、3尾/m2、0.8尾/m2和0.5尾/m2),用步骤B得到的饲料饲喂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

D.捕食:使白鲢鱼、鳙鱼、青鱼、草鱼游至甲鱼活动区域,即可被甲鱼捕食。

所述复合酶制剂由纤维素酶、β-葡萄糖酶、甘露聚糖酶和植酸酶按照2:5:1:3的质量比组成。

所述好氧发酵过程中通入空气量为740m3/h。

藻类植物的种植面积为每平方米水域0.4m2藻类植物。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