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强筋小麦产量的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64348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方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强筋小麦产量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含有淀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b、卵磷脂、精氨酸及多种酶类,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我国北方地区,如华北东麦区或黄淮北部,大量种植小麦。小麦有多种品类,其中,强筋小麦主要用作加工面包、蓬松油炸制品和意大利通心粉等的原料,对品质要求较高,尤其是对其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是不断提高,而且需求量也日益增加。但由于现有技术的局限,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处于基本停滞状态。现有技术中,高筋小麦的栽培播种等管理不够科学,施用药物多为化学药物,极易残留,降低品质。

因此,研究既能促进高筋小麦的产量,又能保证其绿色环保无公害的栽培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强筋小麦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浸种: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用延胡索和马齿苋制备的药液中浸泡20-40min,之后取出晾干,重复浸泡、晾干1-3次;

s2,拌种:在播种前,将s1得到的小麦种子暴晒0.5-1.5h,然后用拌种液拌种,所述拌种液包括木酢液、成膜剂和水,所述木酢液、成膜剂、水和小麦种子的质量份分别是:1-3份、2-5份、5-10份和50-100份;

s3,施肥: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3000公斤,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用量为每亩磷肥8-12公斤、钾肥6-10公斤,以尿素作为种肥,随播种时施入,用量为每亩10-30公斤;

s4,穗期管理:用质量份为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的药液进行叶面喷施1-2次:土大黄5-10份,花椒2-5份,断肠草2-5份,苦参1-5份,氯化钠2-3份,加无菌水配制成浓度为0.5%-0.8%的药液;

s5,灌浆期:补施氮肥,适时浇灌。

优选的,步骤s1中延胡索和马齿苋的药液的制备过程为: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延胡索和马齿苋:延胡索3-5份,马齿苋2-4份,晒干、焙炒,粉碎成40目的粉末,然后加无菌水煮沸1-1.5h,过滤得滤液,降到室温,加入无菌水,即为所述药液。

优选的,步骤s1中的浸泡时间为30min,重复浸泡、晾干2次。

优选的,步骤s2中,所述木酢液、成膜剂、水和小麦种子的质量份分别是:1份、4份、8份和80份。

优选的,步骤s4中的药液的制备过程为:按重量份把土大黄5-10份,花椒2-5份,断肠草2-5份,苦参1-5份进行粉碎、混合,再加入100-400份水,在50-100℃下加热1-3小时,滤出滤液,再加入氯化钠2-3份,充分溶解,搅拌均匀,降到室温,加入无菌水即得。

优选的,各原料用量分别为:土大黄6份,花椒3份,断肠草3份,苦参2份,氯化钠2份。

优选的,所述的成膜剂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延胡索和马齿苋对麦种进行浸泡,利用木酢液对其进行拌种,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能力,所施用的药液无毒无害、绿色安全,管理科学,大大提高了高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栽培管理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本发明的限制。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强筋小麦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浸种: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用延胡索和马齿苋制备的药液中浸泡20-40min,之后取出晾干,重复浸泡、晾干1-3次。经过上述药液浸泡,能够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在生长时根系能够深扎入土,抗倒伏能力得到提升。

s2,拌种:在播种前,将s1得到的小麦种子暴晒0.5-1.5h,然后用拌种液拌种,所述拌种液包括木酢液、成膜剂和水,所述木酢液、成膜剂、水和小麦种子的质量份分别是:1-3份、2-5份、5-10份和50-100份。利用木酢液等拌种,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其抗菌能力,进一步保障种子产量的提高。

s3,施肥:每亩施用农家肥1500-3000公斤,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用量为每亩磷肥8-12公斤、钾肥6-10公斤,以尿素作为种肥,随播种时施入,用量为每亩10-30公斤。为小麦生长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其中施用的含氮肥料不但可以提高穗粒数,同时还能增加小麦的籽粒产量,并且可以有效提高小麦茎杆的抗倒伏和防早衰能力。

s4,穗期管理:用质量份为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的药液进行叶面喷施1-2次:土大黄5-10份,花椒2-5份,断肠草2-5份,苦参1-5份,氯化钠2-3份,加无菌水配制成浓度为0.5%-0.8%的药液,施用量为每亩8-12千克药液。此种药液无毒无害,可以有效防止病虫害的发生,而且药效持续时间长,保证小麦健康生长。

s5,灌浆期:补施氮肥,适时灌溉,每亩施用尿素3-5公斤。根据实际土壤和小麦生长情况,进行氮肥的补充,并适时灌溉,确保小麦的产量。

进一步地,步骤s1中延胡索和马齿苋的药液的制备过程为:按以下重量份称取延胡索和马齿苋:延胡索3-5份,马齿苋2-4份,晒干、焙炒,粉碎成40目的粉末,然后加无菌水煮沸1-1.5h,过滤得滤液,降到室温,加入无菌水,即为所述药液。

进一步地,步骤s1中的浸泡时间为30min,重复浸泡、晾干2次。

进一步地,步骤s2中,所述拌种液包括木酢液、成膜剂和水,所述木酢液、成膜剂、水和小麦种子的质量份分别是:1份、4份、8份和80份。

进一步地,步骤s4中的药液的制备过程为:按重量份把土大黄5-10份,花椒2-5份,断肠草2-5份,苦参1-5份进行粉碎、混合,再加入100-400份水,在50-100℃下加热1-3小时,滤出滤液,再加入氯化钠2-3份,充分溶解,搅拌均匀,降到室温,加无菌水配制成浓度为0.5%-0.8%的药液。

进一步地,各原料用量分别为:土大黄6份,花椒3份,断肠草3份,苦参2份,氯化钠2份。

进一步地,所述的成膜剂为聚醋酸乙烯酯乳液。

本发明还包括以下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强筋小麦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浸种: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用延胡索和马齿苋制备的药液中浸泡30min,之后取出晾干,重复浸泡、晾干2次。延胡索20克,马齿苋15克,晒干、焙炒,粉碎成40目的粉末,然后加无菌水煮沸1h,过滤得滤液,降到室温,加入无菌水配制成1l溶液,浸种用量为每1kg麦种用1l上述溶液。

s2,拌种:在播种前,将s1得到的小麦种子暴晒1h,然后用拌种液拌种,所述拌种液包括木酢液、成膜剂和水,所述木酢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水和小麦种子的质量份分别是:1份、4份、8份和80份。

s3,施肥:每亩施用农家肥2500公斤,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用量为每亩磷肥10公斤、钾肥8公斤,以尿素作为种肥,随播种时施入,用量为每亩25公斤。

s4,穗期管理:用质量份为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的药液进行叶面喷施2次:土大黄6份,花椒3份,断肠草3份,苦参2份,氯化钠2份。把土大黄、花椒、断肠草和苦参进行粉碎、混合,再加入300份水,在90℃下加热2小时,滤出滤液,再加入氯化钠2份,充分溶解,搅拌均匀,降到室温,加入无菌水即得加无菌水配制成浓度为0.7%的药液,施用量为每亩9千克药液。加无菌水配制成浓度为0.7%的药液,施用量为每亩10千克药液。

s5,灌浆期:补施氮肥,适时灌溉,每亩施用尿素4公斤。

实施例2: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提高强筋小麦产量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浸种:将小麦种子浸泡在用延胡索和马齿苋制备的药液中浸泡20min,之后取出晾干,重复浸泡、晾干3次。延胡索15克,马齿苋15克,晒干、焙炒,粉碎成40目的粉末,然后加无菌水煮沸1h,过滤得滤液,降到室温,加入无菌水配制成1l溶液,浸种用量为每1kg麦种用1l上述溶液

s2,拌种:在播种前,将s1得到的小麦种子暴晒1h,然后用拌种液拌种,所述拌种液包括木酢液、成膜剂和水,所述木酢液、聚醋酸乙烯酯乳液、水和小麦种子的质量份分别是:2份、5份、10份和100份。

s3,施肥:每亩施用农家肥2800公斤,以磷肥和钾肥作底肥,用量为每亩磷肥10公斤、钾肥9公斤,以尿素作为种肥,随播种时施入,用量为每亩20公斤。

s4,穗期管理:用质量份为以下配比的原料制备的药液进行叶面喷施2次:土大黄8份,花椒3份,断肠草4份,苦参4份,氯化钠2份。把土大黄、花椒、断肠草和苦参进行粉碎、混合,再加入300份水,在80℃下加热2小时,滤出滤液,再加入氯化钠2份,充分溶解,搅拌均匀,降到室温,加入无菌水即得加无菌水配制成浓度为0.6%的药液,施用量为每亩9千克药液。

s5,灌浆期:补施氮肥,适时灌溉,每亩施用尿素4公斤。

分别对实施例1-2的高筋小麦种植方法为实验组,以现有技术的小麦种植方法为对照组。

实验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验组与对照组产量及构成要素比较

实验组小麦亩产量得到明显提高,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延胡索和马齿苋对麦种进行浸泡,利用木酢液对其进行拌种,提高了小麦的抗病能力,所施用的药液无毒无害、绿色安全,管理科学,大大提高了高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栽培管理方法简单,易于掌握,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