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规模化养鹅场的生态循环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70156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态养殖领域,具体为一种规模化养鹅场的生态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养殖户都是单一性的养殖,比如养鹅的就仅仅是养鹅场,这样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要专门去配制购买鹅饲料,同时还要专门花钱处理鹅粪,因此费时费力还费钱。并且中国大部分的企业缺乏废弃物处理措施,造成大量的禽排泄物构成了巨大的污染源,处理不当将给环境保护带来很大威胁。而且饲料中往往还添加了化工添加剂,在现今食物安全事故频发、化工添加剂泛滥的时候,绿色生态型的动植物愈发受到追捧,因此,如何设计一种循环式的生态系统就有了不菲的市场价值。

为此中国也有做出相关研究,如中国专利cn202172706u公布了一种生态养殖系统,包括鸡、鹅养殖笼,蝇蛆、蛆蚜养殖箱,沼液、沼渣、沼气池,黄鳝养殖箱,泥鳅养殖箱和鱼池。其中,鸡、鹅粪便给蝇蛆、蛆蚜食用,蝇蛆、蛆蚜给黄鳝和泥鳅食用,蝇蛆、蛆蚜的粪便放入沼液、沼渣、沼气池,沼气用于生活用气,沼液、沼渣作为葡萄种植的肥料,构成一个生态养殖系统,同时,葡萄架为黄鳝、泥鳅遮阴,鱼池与泥鳅养殖箱连通,部分泥鳅和鱼部分混养,增加鱼的生命力和营养。

养鹅场全年基本均匀排污,仅是低温季节场地清洗及洗浴池废水量有所减少,因此,废弃物消解必须是全年性的。养鹅场每天都要消耗青饲草,青饲草全年均衡供应,特别是低温季节供青,是鹅健康养殖必不可少的。通过构建合理的交播生产方式,尤其是人工湿地和水田,通过冷暖季型饲草种植,密集的根系可保持湿地净污性能。项目涉及的技术难点和问题集中在下列三点:

(1)全年高产优质鹅饲草生产规模及其n、p、k营养消耗与鹅场废弃物排放总量的匹配性;

(2)主要废弃物消解环节(饲草生产性垂直流人工湿地、杂交狼尾草地、水田牧草、沟渠系统)低温季节饲草交播方法及其废弃物消解性能;

(3)生态循环农业模式中优质青饲草全年均衡供应以及果蔬生产残体饲草利用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规模化养鹅场的生态循环系统以及养殖方法,其有效实现建立一个完整的自给自足的生态养殖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取的具体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规模化养鹅场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鹅养殖单元、固体废弃物循环处理单元、废水循环处理单元以及种植单元;所述鹅养殖单元用于规模化的鹅养殖;所述固体废弃物循环处理单元用于处理鹅养殖单元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并将固体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所述废水循环处理单元用于处理鹅养殖单元产生的液体废弃物;所述种植单元包括种植区域以及水田区域,用于接收并消耗有机肥以及经水循环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液体废弃物;种植区域用于果蔬及牧草的种植;水田区域用于水产养殖以及水田牧草的种植,并且水产与水田牧草建立合租模式;其中种植单元所产的果蔬残体、牧草以及水产品次品用于制作鹅养殖单元的饲料。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鹅养殖单元包括鹅舍、鹅活动场地以及鹅洗浴池;其中,鹅活动场地与鹅洗浴池设于鹅舍的周边,鹅活动场地与鹅洗浴池均通过污水管连通于废水循环处理单元;所述鹅活动场地设计为不超过15°的斜坡,并内设有暗管;所述暗管连通于废水循环处理单元;所述鹅舍包括顶棚,顶棚上铺设有光伏板。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种植区域所种植的牧草包括多花黑麦草以及优质杂交狼尾草。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水田牧草包括长耳膜稃草、茭白、慈姑、水通菜、水芹以及西洋菜、铺地黍、美人蕉。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固体废弃物循环处理单元依次设置的腐熟池以及蚯蚓养殖区;腐熟池用于处理鹅养殖单元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蚯蚓养殖区采用经腐熟池腐熟的固体废弃物养殖蚯蚓并产生有机肥。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废水循环处理单元包括分级设置的沉淀池、生产性人工湿地、汇水池、生态沟渠及井窖;所述沉淀池用于接收鹅养殖单元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实现对液体废弃物进行分离处理;所述生产性人工湿地种植有蕉藕、水蓑衣、慈姑以及美人蕉,生产性人工湿地接收沉淀池分离出的液体,并对沉淀池分离出的液体进行净化;所述汇水池设于生产性人工湿地地理位置的下方,用于控制生产性人工湿地的水位以及种植单元的灌溉;生态沟渠设于汇水池的下一级并邻接种植区域,生态沟渠的上游种植水生饲草长耳膜稃草以及控制性放养水葫芦;生态沟渠的下游种植藤竹草、水蓑衣、美人蕉以及铺地黍;所述井窖设于种植单区域以及生态沟渠之间。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废水循环处理单元采用雨污分流,沉淀池连接于雨污分流中的污水流入管道。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生产性人工湿地种植还喷洒有em菌。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生态沟渠采用生物质焦做拦坝。

作为本发明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水质监测装置,设于鹅舍的温度计、湿度计与二氧化碳记录仪,以及设于鹅舍以及鹅活动场地的监控摄像头;水质监测装置设于生产性人工湿地的入水口以及水田牧草的出水口,包括多参数水质测定仪。

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控制鹅养殖单元、固体废弃物循环处理单元、废水循环处理单元以及种植单元的面积比,能实现全年高产优质鹅饲草生产规模及其n、p、k营养消耗与鹅场废弃物排放总量的匹配性,使得鹅养殖场可全年均衡供应青饲草,实现养殖场废弃物的消解及循环利用、养殖场的零排放零污染以及生产绿色生态型的动植物。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一种规模化养鹅场的生态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如图1所示的一种规模化养鹅场的生态循环系统,包括鹅养殖单元、固体废弃物循环处理单元、废水循环处理单元以及种植单元;所述鹅养殖单元用于规模化的鹅养殖,包括鹅舍、鹅活动场地以及鹅洗浴池;在本实施中,鹅活动场地与鹅洗浴池设于鹅舍的周边,鹅活动场地与鹅洗浴池均通过污水管连通于沉淀池以利于鹅活动场地污水排入沉淀池。所述鹅舍顶棚铺设有光伏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为鹅舍提供清洁能源;所述鹅活动场地设计为不超过15°的斜坡,并内设暗管收集污水;所述暗管连通于废水循环处理单元;并且鹅养殖单元中鹅的养殖密度控制为每平米养鹅2-6只。在养殖过程中,对每天产生的鹅粪及时清扫,铲粪,装袋,并对鹅日常活动产生的废物进行干湿分离,产生干粪及废液。

所述固体废弃物循环处理单元依次设置的腐熟池以及蚯蚓养殖区;腐熟池用于处理鹅养殖单元(养鹅场)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如干粪);蚯蚓养殖区采用经腐熟池腐熟的固体废弃物养殖蚯蚓并产生有机肥,在本实施例中,选择具有鲜明品种特征、红润粗壮的纯种蚯蚓,利用鹅养殖单元产生的干粪经过腐熟池腐熟之后产生的腐熟鹅粪养殖蚯蚓;蚯蚓主要的作用是产生的粪便作为有机肥料。

所述废水循环处理单元用于处理鹅养殖单元(养鹅场)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如废水),包括分级设置的沉淀池、生产性人工湿地(饲草生产性人工湿地)、汇水池、生态沟渠及井窖;所述沉淀池连接于雨污分流中的污水流入管道用于接收鹅养殖单元产生的液体废弃物,实现对液体废弃物进行分离处理;所述生产性人工湿地种植有蕉藕、水蓑衣、慈姑以及美人蕉等净污性能好又可作为鹅靑饲料的湿地植物,生产性人工湿地接收沉淀池分离出的液体,并对沉淀池分离出的液体进行净化;其中添加em菌,可促进有机污染物分解,降低bod、cod净化水质,提高污水处理系统的净化能力,减少污泥发生,降低成本;还可以在生产性人工湿地养殖田螺、石螺等水产品,通过水产吃植物残体清洁水体。

所述汇水池设于生产性人工湿地地理位置的下方,用于控制生产性人工湿地的水位以及种植单元的灌溉,利用地形一次提水。

生态沟渠设于汇水池的下一级并邻接种植区域,生态沟渠的上游种植水生饲草长耳膜稃草以及控制性放养水葫芦;生态沟渠的下游种植藤竹草、水蓑衣、美人蕉、铺地黍等具有净污及供青性能的湿地牧草;既可净化水体又可作为青饲料。其中采用生物质焦作生态沟渠的拦坝,生物质焦由果树残体制备而成,这种生物质焦在高温、无氧条件下分解而成一种固体物质,其具有很高的表面活性,能够让大量的微生物在其表面蜂窝状间隙里繁衍,进而提高土地的肥力,增强土地的产量,另外生物质焦的多孔高炭结构使其对气体和液体具有强大的物理吸附功能,可作为污水吸附单元的吸附剂。

井窖渗虑:所述井窖设于种植单区域以及生态沟渠之间,即在杂交狼尾草地与生态沟渠连接处挖若干井窖,用渗虑后的水浇灌杂交狼尾草地。

所述种植单元包括种植区域以及水田区域,用于接收并消耗有机肥以及经水循环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液体废弃物;种植区域用于果蔬及牧草的种植;在本实施例中种植区域种植果蔬:果蔬种植地中种植西番莲以及其他蔬菜,采用经废水循环处理单元净化的尾水浇灌,采用经蚯蚓养殖产生的有机肥料施肥;还种植有杂交狼尾草地:种植多花黑麦草及优质杂交狼尾草,其中多花黑麦草在2-5月均可供应鲜草。杂交狼尾草则一般从6月上旬前后,直至10月底前后均可供应鲜草。采用井窖渗虑的水浇灌。采用经蚯蚓养殖产生的有机肥料施肥。水田区域用于水产品养殖以及水田牧草的种植,在本实施例中在水田区域种植长耳膜稃草、茭白、慈姑、铺地黍、水通菜、水芹、西洋菜和美人蕉等,且在其中养殖鱼和蛙,建立合租客模式、养鱼和蛙即可捕食蚊虫、且可生产农业副产品。水田牧草可提供鹅青饲料;其中种植单元所产的果蔬残体、牧草以及水产品次品用于制作鹅养殖单元的饲料。雨污分离、废水多级管网:雨水(四类地表水)和污水各用一条管道输送,雨水通过雨水管网(排出口)直接排入河道(或用于养鹅场),污水需要通过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沉淀池,将污水进行固液分离,再流入人工湿地进行净化。

还包括智能监控系统,包括水质监测装置,设于鹅舍的温度计、湿度计与二氧化碳记录仪,以及设于鹅舍以及鹅活动场地的监控摄像头;水质监测装置设于生产性人工湿地的入水口以及水田牧草的出水口,包括多参数水质测定仪(型号为5b-6c(v8)智能一体四参数型,杭州水然科技有限公司),主要通过监测水温、电导率、浊度、溶解氧、氨氮、ph、流速、水位来测定废水经过净化后可否用于农业生产用地灌溉以及排放入河道;实验室检测则在高温季节结合现场取样,主要监测指标有bod、cod、总氮、总磷。

设于鹅舍的温度计、湿度计与二氧化碳记录仪则是对鹅舍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等指标进行检测,并通过在鹅舍、运动场设置视频录像对鹅的生长状况进行实时监控。

将检测指标传入电脑,并通过电脑对鹅舍的环境条件及时进行调整,为鹅提供良好的环境,减少流行病的发生。

优点:本发明专利可全年均衡供应青饲草,实现鹅场废弃物的消解及循环利用,实现鹅场的零排放零污染以及生产绿色生态型的动植物产品。

冬季通过种植多花黑麦草,人工湿地种植长耳膜稃草、等,水田牧草中种植西洋菜,西芹等蔬菜保证全年可均衡供应青饲料。人工湿地和水田,通过冷暖季型饲草种植,密集的根系可保持湿地净污性能。且在人工湿地中添加em菌,生态沟渠中添加生物质焦可有效加速水体的净化,实现废弃物的消解和循环利用。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