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82910阅读:10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农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苦参碱是天然植物农药,害虫一旦触及该药,即麻痹神经中枢,继而使虫体蛋白质凝固。该药结构新颖独特、活性高、应用范围广,与对现有农药具抗性的害虫无交互抗性,能有效地防治多种蔬菜、水果害虫。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砜亚胺类杀虫剂,作用于昆虫的神经系统,即作用于烟碱类乙酰胆碱受体(nachr)内独特的结合位点而发挥杀虫功能。可经叶、茎、根吸收而进入植物体内。氟啶虫胺腈适用于防治棉花盲蝽、蚜虫、粉虱,飞虱和蚧壳虫等所有刺吸式口器害虫;高效、快速并且持效期长,能有效防治对烟碱类、菊酯类,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产生抗性的吸汁类害虫,被杀虫剂抗性行动委员会(irac)认定为唯一的group4c类全新有效成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从防效和经济学两个角度来看,单剂防治通常存在防效一般,速效性一般,持效期短,使用成本高,抗性增大风险等诸多缺陷。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该组合物为一种防治抗性蚜虫效果较好的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复配的杀虫剂。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活性成分是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重量比为1:10、1:20、20:1或10:1。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1:20。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20:1。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活性成分是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重量比为1:10、1:20、20:1或10:1。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1:20。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20:1。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桃树蚜虫。本发明运用害虫化学防治中杀虫剂的混用的策略,通过大量农药复配,试验筛选出的增效明显的组合物,不仅大大提高对害虫的防效,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本发明将生物农药苦参碱和氟啶虫胺腈复配后能够产生很好的增效作用,杀虫效率大大提高,而且更加低毒、环保,具有积极的推广意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活性成分是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重量比为1:10、1:20、20:1或10:1。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1:20。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20:1。本发明的另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在农药中的应用,所述杀虫剂组合物活性成分是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重量比为1:10、1:20、20:1或10:1。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1:20。优选地,所述氟啶虫胺腈与所述苦参碱重量比为20:1。进一步的,本发明所述防治桃树蚜虫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桃树蚜虫。下面结合药物的室内毒力测定以及田间药效试验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本发明列出的实验数据是较佳的实施例,但实施例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之精神和范围内,所做的任何等效变化或微量调整,其并无特别贡献,因此同样属于本发明之保护范围。实验1:室内毒力测定1.供试药剂97.86%氟啶虫胺腈;98%苦参碱。50%氟啶虫胺腈;0.3%苦参碱2.供试虫源采自盐城市盐都区仰徐村桃园中,并且在室内没有接触任何药剂的情况先用桃叶饲养。饲养温度为25±1℃,光周期为16/8h(l/d)。3.单剂测定方法蚜虫对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采用浸叶浸虫法:先将供试药剂用水稀释成母液,再稀释成5~6个浓度梯度,再将挑好的试虫连带叶片一起在药液中浸渍5s后取出用吸水纸吸干药液,放入预先保湿好的铺有滤纸的一次性塑料培养杯中,杯口用黑布蒙上。每30~40头一杯,每浓度重复3次,每浓度处理90~120头蚜虫。对照用水处理。接虫后将培养杯放入温度为26±1℃,光周期为16h:8h(l:d)的培养箱。氟啶虫胺腈处理后24h检查结果;苦参碱处理后24h检查结果。4.数据处理采用poloplus软件计算毒力回归式。计算参数包括:斜率b值及标准误、卡平方、lc50值。5.联合毒力测定方法组合物配方的室内筛选采用孙云沛共毒系数法: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的lc50/供试药剂的lc50)×100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药剂的lc50/药剂a和b混用的lc50)×100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ati(a)×a+ati(b0)×ba:表示药剂a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b:表示药剂b在混剂中的百分含量。共毒系数ctc=(混剂实际毒力指数ati/混剂理论毒力指数tti)×100根据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的规定,混剂配方增效的判断标准为:共毒系数大于120为增效作用;共毒系数80-120,为相加作用;共毒系数小于80,为拮抗作用。最佳配比的选择以混剂的共毒系数和lc50(或ld50)值两个指标来衡量,即共毒系数较高而lc50(或ld50)值最小(即实测毒力指数最大)。表1:苦参碱和氟啶虫胺腈组合物的毒力测定结果配方配比slope(se)lc50(mgai/l)共毒系数(ctc)氟啶虫胺腈----2.881(0.302)2.392----苦参碱----2.378(0.159)1.194----氟啶虫胺腈:苦参碱1:52.099(0.138)1.76473.852氟啶虫胺腈:苦参碱1:102.497(0.158)1.049120.252氟啶虫胺腈:苦参碱1:201.972(0.144)0.648188.761氟啶虫胺腈:苦参碱1:602.635(0.161)2.45549.038氟啶虫胺腈:苦参碱5:12.243(0.141)1.928106.292氟啶虫胺腈:苦参碱10:12.409(0.151)1.307167.717氟啶虫胺腈:苦参碱20:12.040(0.149)0.828275.716氟啶虫胺腈:苦参碱60:12.446(0.149)2.333100.870从表1中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比例混配中,共毒系数均大于120的复配,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其中氟啶虫胺腈:苦参碱20:1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共毒系数分别为275.716;其次为苦参碱:氟啶虫胺腈1:20时共毒系数为188.761。室内条件下苦参碱、氟啶虫胺腈两种药剂不同配比的试验结果表明,按有效比例为1:20,10:1,1:10,20:1时,对桃树蚜虫均表现出较强的增效作用,其中以二者比例为1:20与20:1时增效效果最好。实验2:田间药效实验50%氟啶虫胺腈:0.3%苦参碱wp=1:20,20:1;0.3%苦参碱wp;50%氟啶虫胺腈做田间防治蚜虫的药效试验。田间试验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980.15—2000)进行。试验田设在盐城区仰徐区的一个桃园中中;实验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4次重复,每重复2株树为1个小区,小区随机排列,。使用器械为agrolexsprayerhd-400利农16升喷雾器喷雾。在每株桃树的不同方位随机选取1个长约为30cm的代表性枝条,调查桃蚜数量并标记。施药前及施药后1天、3天、7天调查各小区的活蚜虫数。据药后每次调查死虫数(即药前虫口基数-残虫数)与药前虫口基数相比,计算出各小区虫口减退率,然后将药剂处理区虫口减退率与空白对照区相比较计算出校正防治效果,及校正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表2:苦参碱和氟啶虫胺腈及其混剂对桃树蚜虫的田间药效试验表2中ck表示为添加任何杀虫剂,与50%氟啶虫胺腈,0.3%苦参碱单剂一起作为对照组,由表2可以看出,氟啶虫胺腈和苦参碱在1:20时,1、3、7天后的防效分别达到84.0%,88.4%和83.3%,在20:1时,其药效分别达到87.5%,91.0%和91.1%;而对氟啶虫胺腈单剂进行田间药效实验时1、3、7天后的防效才达到82.6%,83.7%和79.3%,同样可以看出苦参碱单剂防效也明显低于复配组合物的防效。因此,我们从防效和经济学两个角度来看,氟啶虫胺腈:苦参碱=1:20或20:1相对于单剂来说有着很大的突破,尤其是20:1组合,它不仅增强了防效,而且延长了持效期,在防治桃蚜上有很大的优势。本发明的杀虫剂组合物主要成分是氟啶虫胺腈与苦参碱,两种成分在组合物中进行复配,组合物增效明显,速效性增强,是一类高效、低毒、经济的混配制剂,有效解决了桃树蚜虫对吡虫啉和菊酯类农药产生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