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69956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鱼类养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丁桂鱼,又称欧洲丁鱥、丁鱥、须鱼岁,西方相传有病的鱼以身体磨擦之皆可治愈,由此得到医生鱼的别名。是一种分布于欧亚大陆(西起不列颠群岛,东至鄂毕河和叶尼塞河,南至贝加尔湖)淡水和汽水的鱼类,是丁鱥属的唯一一个种。通常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特别是湖泊和河流下游。

丁桂鱼体表有绿、黄、蓝、白四种表现色,同时拥有细嫩的肉质、鲜美的味道、极高的营养价值,是欧洲各国的主要淡水养殖经济鱼之一,又是重要的游钓鱼、观赏鱼,在欧洲有皇家宠鱼之称。由于捕起后体色很快变为黑色,故有"黑鱼"之称。具有杂食性,粘性卵两大特性,是重要经济鱼类,也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但是由于目前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水质污染严重,致使丁桂鱼的产量在逐年下降,市场价更高达每公斤300余元,自然资源已不能形成群体产量,甚至已经达到了枯竭的状态,因此发展丁桂鱼的人工繁育已经迫在眉睫,这时发明一种人工增产丁桂鱼的方法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通过科学饲养提高丁桂鱼增产的养殖方法,可有效降低丁桂鱼的死亡率,增产效果明显,有效抑制病害,提高成活率且不会造成环境污染。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科学完整,操作方便,满足无公害、绿色的生产要求,适合产业化大规模发展利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水循环及排污性能良好,避风向阳,硫化物含量小于0.03mg/l,盐度为26~29,大肠杆菌总量小于5000个/l的鱼种池塘;

步骤(2):清理鱼池垃圾后,以生石灰1.3~1.5kg/m2对池塘进行消毒;

步骤(3):将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鱼池底部,并用钉耙将有机肥料埋入淤泥中,确保肥效更持久;

步骤(4):监测水质并去除污染物质,待池塘水体中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后开始投放鱼种;

步骤(5):设置防逃网,防逃网为50目;

步骤(6):在池塘底部淤泥中种植水草;

步骤(7):用消毒液对鱼种进行消毒;

步骤(8):鱼种消毒后,将鱼种投入池塘并投入饲料;

步骤(9):若水温高、天气晴好时,每日向鱼池投喂饲料2~3次,若水温偏低、天气阴沉时,每日投喂1~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每日早上5﹕00~6﹕00,中午1﹕00~1﹕40,下午7﹕00~8﹕00,投喂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且必须均匀投喂,水温为25℃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重2%~4%,水温20℃左右时,投喂量占鱼体重1%~1.5%。

所述投喂量必须合理、均匀且投喂时间分隔较久是因为丁桂鱼吃食过多容易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肠炎。

优选的,所述有机肥料为腐熟半干半湿的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鹅粪的混合物。

投放有机肥料是为了鱼种下塘后有适口的生物饵料,利于通过池塘培养大型浮游动物。

优选的,所述防逃网为尼龙网。

优选的,所述水草的种植密度为3~5斤/m2

优选的,所述消毒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时须用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种15~20分钟。

优选的,所用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31~34份,米糠16~24份,花生壳11~19份,土霉素0.6~1.4份,复合维生素5~7份,磷酸二氢钙4~6份。

优选的,所述的高蛋白马铃薯全粉制备方法:(1)将马铃薯清洗去皮切块后与重量是其4-10倍混合水,打浆6-8分钟后即制得马铃薯浆液;(2)向马铃薯浆液中加入碳酸氢盐及纤维素酶并加热到100℃后均匀搅拌8-10分钟;(3)将马铃薯浆液冷却后加入活性酵母菌,在常温下发酵20-30d制成发酵液;(4)将发酵液经冷冻干燥后即制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

由于马铃薯营养成分齐全且容易被吸收,特别是马铃薯块茎中富含淀粉和丰富的蛋白质、糖类、矿物质盐类和维生素等,能够供给大量的热量,满足全部营养需求的95%,而且含有禾谷类面粉中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因此优于其他作物的蛋白质,相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用于丁桂鱼的养殖可明显增强鱼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有利于丁桂鱼的存活。

优选的,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

对丁桂鱼进行多种维生素的补充,有利于其吸收和代谢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

优选的,所述鱼种池塘的横向横截面为椭圆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一是通过复合维生素及时对鱼塘中营养不良的丁桂鱼进行营养补充,防止其由于缺乏多种营养素但只补充一种营养素,会干扰到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吸收和代谢,最终会导致养殖效果不佳;二是马铃薯、米糠、花生壳均为纯天然无污染原料,可为养殖丁桂鱼提供可靠的、营养价值高的食物;三是养殖工艺协同饲料中使用多种原料合理搭配,使各种原料营养成分互相补充,营养丰富全面,适口性好,饲料系数低,不但能增强鱼体抵抗病原体侵袭的能力,明显增强丁桂鱼的成活率,而且药物无残留,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在水产经济动物的病害防治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适合产业化大规模发展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水循环及排污性能良好,避风向阳,硫化物含量小于0.03mg/l,盐度为26,大肠杆菌总量小于5000个/l的鱼种池塘;所述鱼种池塘的横向横截面为椭圆形;

步骤(2):清理鱼池垃圾后,以生石灰1.3kg/m2对池塘进行消毒;

步骤(3):将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鱼池底部,并用钉耙将有机肥料埋入淤泥中,确保肥效更持久;所述有机肥料为腐熟半干半湿的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鹅粪的混合物;

步骤(4):监测水质并去除化学污染物质,待池塘水体中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后开始投放鱼种;

步骤(5):设置防逃网,防逃网为50目;所述防逃网为尼龙网;

步骤(6):在池塘底部淤泥中种植水草;所述水草的种植密度为3斤/m2

步骤(7):用消毒液对鱼种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时须用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种15分钟;

步骤(8):鱼种消毒后,将鱼种投入池塘并投入饲料;所用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31份,米糠16份,花生壳11份,土霉素0.6份,复合维生素5份,磷酸二氢钙4份;所述的高蛋白马铃薯全粉制备方法:(1)将马铃薯清洗去皮切块后与重量是其4倍混合水,打浆6分钟后即制得马铃薯浆液;(2)向马铃薯浆液中加入碳酸氢盐及纤维素酶并加热到100℃后均匀搅拌8分钟;(3)将马铃薯浆液冷却后加入活性酵母菌,在常温下发酵20d制成发酵液;(4)将发酵液经冷冻干燥后即制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

步骤(9):若水温高、天气晴好时,每日向鱼池投喂饲料2次,若水温偏低、天气阴沉时,每日投喂1次,投喂时间分别为每日早上5﹕00~6﹕00,中午1﹕00~1﹕40,下午7﹕00~8﹕00,投喂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且必须均匀投喂,水温为25℃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重2%,水温20℃左右时,投喂量占鱼体重1%。

实施例2

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水循环及排污性能良好,避风向阳,硫化物含量小于0.03mg/l,盐度为29,大肠杆菌总量小于5000个/l的鱼种池塘;所述鱼种池塘的横向横截面为椭圆形;

步骤(2):清理鱼池垃圾后,以生石灰1.5kg/m2对池塘进行消毒;

步骤(3):将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鱼池底部,并用钉耙将有机肥料埋入淤泥中,确保肥效更持久;所述有机肥料为腐熟半干半湿的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鹅粪的混合物;

步骤(4):监测水质并去除化学污染物质,待池塘水体中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后开始投放鱼种;

步骤(5):设置防逃网,防逃网为50目;所述防逃网为尼龙网;

步骤(6):在池塘底部淤泥中种植水草;所述水草的种植密度为5斤/m2

步骤(7):用消毒液对鱼种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时须用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种20分钟;

步骤(8):鱼种消毒后,将鱼种投入池塘并投入饲料;所用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34份,米糠24份,花生壳19份,土霉素1.4份,复合维生素7份,磷酸二氢钙6份;所述的高蛋白马铃薯全粉制备方法:(1)将马铃薯清洗去皮切块后与重量是其10倍混合水,打浆8分钟后即制得马铃薯浆液;(2)向马铃薯浆液中加入碳酸氢盐及纤维素酶并加热到100℃后均匀搅拌10分钟;(3)将马铃薯浆液冷却后加入活性酵母菌,在常温下发酵30d制成发酵液;(4)将发酵液经冷冻干燥后即制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

步骤(9):若水温高、天气晴好时,每日向鱼池投喂饲料3次,若水温偏低、天气阴沉时,每日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每日早上5﹕00~6﹕00,中午1﹕00~1﹕40,下午7﹕00~8﹕00,投喂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且必须均匀投喂,水温为25℃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重4%,水温20℃左右时,投喂量占鱼体重1.5%。

实施例3

一种增产丁桂鱼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建立水循环及排污性能良好,避风向阳,硫化物含量小于0.03mg/l,盐度为28,大肠杆菌总量小于5000个/l的鱼种池塘;所述鱼种池塘的横向横截面为椭圆形;

步骤(2):清理鱼池垃圾后,以生石灰1.4kg/m2对池塘进行消毒;

步骤(3):将有机肥料均匀地撒在鱼池底部,并用钉耙将有机肥料埋入淤泥中,确保肥效更持久;所述有机肥料为腐熟半干半湿的猪粪、牛粪、羊粪、鸡粪、鸭粪、鹅粪的混合物;

步骤(4):监测水质并去除污染物质,待池塘水体中出现大量的浮游动物后开始投放鱼种;

步骤(5):设置防逃网,防逃网为50目;所述防逃网为尼龙网;

步骤(6):在池塘底部淤泥中种植水草;所述水草的种植密度为4斤/m2

步骤(7):用消毒液对鱼种进行消毒;所述消毒液为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时须用20g/m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鱼种18分钟;

步骤(8):鱼种消毒后,将鱼种投入池塘并投入饲料;所用饲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32份,米糠20份,花生壳18份,土霉素1份,复合维生素6份,磷酸二氢钙5份;所述的高蛋白马铃薯全粉制备方法:(1)将马铃薯清洗去皮切块后与重量是其8倍混合水,打浆7分钟后即制得马铃薯浆液;(2)向马铃薯浆液中加入碳酸氢盐及纤维素酶并加热到100℃后均匀搅拌9分钟;(3)将马铃薯浆液冷却后加入活性酵母菌,在常温下发酵25d制成发酵液;(4)将发酵液经冷冻干燥后即制成高蛋白马铃薯全粉;所述复合维生素包括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d3,维生素e和维生素k;

步骤(9):若水温高、天气晴好时,每日向鱼池投喂饲料3次,若水温偏低、天气阴沉时,每日投喂2次,投喂时间分别为每日早上5﹕00~6﹕00,中午1﹕00~1﹕40,下午7﹕00~8﹕00,投喂时间不少于40分钟且必须均匀投喂,水温为25℃以上时,投喂量占鱼体重3%,水温20℃左右时,投喂量占鱼体重1.5%。

综上所述,丁桂鱼食物中的米糠、花生壳都是纯天然无污染原料,为养殖丁桂鱼提供食物方面的可靠保证;

复合维生素中的维生素b1在动物体内活性形式是焦磷酸硫胺素,为α-酮酸的氧化脱羧反应所必需,缺乏则丙酮酸、乳酸蓄积,产生毒害,它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缺乏则乙酰胆碱数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各种营养物质消化率降低,维生素b6在体内经转化后为氨基酸转移酶、氨基酸脱羧酶、半胱氨酸脱硫酶的辅酶,在氨基酸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维生素c参与胶原的合成、还原性,含有巯基的酶还原需要维生素c,比如igg、igm等多个二硫键均是通过巯基氧化生成的,所以动物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直接影响着动物的免疫力,尤其是那些不能合成维生素c的动物。维生素d3可调节体内钙磷代谢,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作用,保护胆碱酯酶、琥珀酸脱氢酶等巯基不被氧化,从而维持这些酶的活性。由于不饱和脂肪酸氧化后会产生自由基,这些自由基会破坏各种膜的完整性,维生素e则起到防止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维持各类膜的完整性,产生抗衰老的作用。维生素k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在黄酶与细胞色素之间传递氢原子参与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过程,对肌肉中腺苷三磷酸含量及腺苷三磷酸酶活性有影响且参与凝血过程;

同时,磷酸二氢钙和土霉素能够有效杀灭鱼塘中的有害致病菌类,保证鱼类生长环境良好干净。

经实践证明,上述实施例中,丁桂鱼鱼种致病率仅为2.6%-3%,而目前丁桂鱼养殖方法的鱼种致病率为4%-4.7%,鱼种致病率明显降低,同时成活率高达86.3%-88.0%,而目前丁桂鱼养殖方法的成活率仅为74.7%-79%,成活率提升明显。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所做的改变、修饰、替换、组合、简化,均视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