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葡萄的无核化一年两收种植栽培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950364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葡萄的无核化一年两收种植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葡萄不仅味美可口,而且营养价值高,被誉为世界四大水果之首,是人们最喜爱的水果之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葡萄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据统计,我国葡萄产业发展迅速,到2014年全国葡萄栽培面积已达76万公顷,总产量达1200万吨,且还在持续上涨,我国鲜食葡萄的面积和产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一。我国葡萄种植也由传统的优势产区发展到全国各省区均有种植,特别是南方产区葡萄的种植面积增长较快。

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我国葡萄品种结构逐渐趋于优化,而且品种更新换代速度也逐渐加快。传统的农户葡萄种植方法存在病害发生严重、花芽分化不良等缺点,难以大面积推广,致使栽培地优良品种单一,阻碍了葡萄产业的发展。同时单一化种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安全、优质、大粒、无核是当今国际鲜食葡萄生产和消费的总趋势,同时还要延长果品供应期,进一步提高鲜食葡萄产业效益。

基于此,本发明人通过多年葡萄种植经验,研究出一种葡萄的无核化一年两收种植栽培方法,为葡萄种植健康发展开辟了新的市场,有效推进鲜食葡萄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葡萄的无核化一年两收种植栽培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葡萄的无核化一年两收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建园定植:选在土壤通透性能强的沙壤土、壤土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0.5米以下,土壤ph为6-7.5,栽植前挖宽70-80厘米、深40-50厘米的定植沟,向沟内按每亩3000-3500千克施入腐熟有机肥,再培成土垄,高出地面15-20厘米,垄面宽100-120厘米,将葡萄芽按株行距(4-5)米×(2.5-3)米进行栽植,将苗木放于挖好的定植穴内,使根系舒展后填土过半,并用脚踏实,之后向上轻提苗木,再填土,填平踏实后充分灌水;

(2)催芽:春季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且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0℃时进行催芽,催芽时充分灌水,用50%单氰胺15-20倍液人工点湿芽眼,夏季于8月中旬修剪后人工去除结果母枝上的全部叶片,用50%单氰胺15-20倍液点湿剪口下1个芽;

(3)栽后管理:苗木发芽后,保留2个靠近苗木基部已经萌发的芽,同时同一节位不留双芽,新梢抽生超过10厘米时开始追肥,定枝后,以竹竿作为支架,当卷须开始出现时进行绑缚,并注意新梢随生长随绑缚,生长季节中随时去除卷须;

(4)整形修剪:种植当年新梢长至50厘米时摘心使其分枝,第一年以培养树势为主,分枝后每个分枝培养2条直径0.8厘米以上的充实枝条为结果母枝,第二年以后冬季修剪留8-12个芽进行长梢修剪,防止枝条干枯,剪口距离顶芽1-2厘米,春季萌芽后新梢长至20-30厘米时按每隔20厘米留1条新梢并及时将其均匀引缚于架面上,防止大风吹折,果实开始转色时疏除基部老叶以增加光照,促进果实成熟并增加糖度;

(5)无核化处理:将结果枝上的花穗去副穗,留3-5片叶反复摘心,果穗以上副梢均留单叶,卷须全部抹除,至开花前3-4天使用10-12mg/l赤霉素溶液与2-2.5mg/l噻苯隆溶液混合后浸蘸花序一次,并于7-8天后再以相同方法处理一次;

(6)肥水管理:幼苗定植前期采用滴灌方式施用速效氮肥,于定植当年冬季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1200千克,从第二年开始在第一造果期间共施肥5次,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前,亩施氮肥20-25千克,第二次在始花期前,亩施磷钾复合肥25-30千克,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亩施磷酸二氢钾15-20千克,第4次在转色期前,亩施磷酸二氢钾15-20千克,第五次施基肥,于7月下旬采果后亩施腐熟有机肥250-300千克;在第二造果期间除第二次在花序伸长期,亩施高钾型复合肥20-25千克,其他4次施肥时间和用量与第一造果相同,同时两次造果期间均在萌芽期、始花前后、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灌水,转色至成熟期控制灌水并保持适当干旱。

所述步骤2中在夏季干旱天气催芽后及时灌水,遇空气干燥则对枝干进行清水喷施1-2次,催芽8小时内遇到降雨则需重新催芽。

所述步骤3中对于双主蔓植株,其第一新梢的摘心方法和单蔓植株相同,即对生长势中庸的枝条留11-12片叶摘心,生长势细弱的枝条留7-8片叶摘心,生长势较强的第一次留9-10片叶摘心,当形成的副梢长到7-8片叶时再进行一次摘心,同时第二新梢若长度大于1米,则按第一新梢的方法进行处理,否则直接进行摘心。

所述步骤5中浸蘸花序时使用浸泡法,将整个果穗浸泡在混合药液中,每次浸泡时间在3-5秒。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种植方法结合传统葡萄种植,优化了无核化处理手段,通过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和噻苯隆溶液复配以及科学的处理方法和处理周期,实现了极高的葡萄无核率,避免了传统无核化方法中因木质素积累导致的果梗硬化、结实不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含糖量下降等弊端,与此同时通过对栽培关键技术的改进,实施了科学严谨的催芽方法以及水肥的精细化管理等,实现了一年两收栽培的稳产和高产,并通过一年两收栽培技术,令葡萄两季成熟期分别处于单季葡萄成熟的最早和最晚时期,弥补了市场空缺,提高了鲜食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葡萄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葡萄的无核化一年两收种植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方面:

(1)建园定植:选在土壤通透性能强的沙壤土、壤土上,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地下水位在0.5米以下,土壤ph为6-7.5,栽植前挖宽75厘米、深45厘米的定植沟,向沟内按每亩3000千克施入腐熟有机肥,再培成土垄,高出地面20厘米,垄面宽100厘米,将葡萄芽按株行距1.5米×2.5米进行栽植,将苗木放于挖好的定植穴内,使根系舒展后填土过半,并用脚踏实,之后向上轻提苗木,再填土,填平踏实后充分灌水;

(2)催芽:春季于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且当日平均气温超过10℃时进行催芽,催芽时充分灌水,用50%单氰胺20倍液人工点湿芽眼,夏季于8月中旬修剪后人工去除结果母枝上的全部叶片,用50%单氰胺20倍液点湿剪口下1个芽,在夏季干旱天气催芽后及时灌水,遇空气干燥则对枝干进行清水喷施2次,催芽8小时内遇到降雨则需重新催芽;

(3)栽后管理:苗木发芽后,保留2个靠近苗木基部已经萌发的芽,同时同一节位不留双芽,新梢抽生超过10厘米时开始追肥,对于双主蔓植株,其第一新梢的摘心方法和单蔓植株相同,即对生长势中庸的枝条留12片叶摘心,生长势细弱的枝条留8片叶摘心,生长势较强的第一次留10片叶摘心,当形成的副梢长到7片叶时再进行一次摘心,同时第二新梢若长度大于1米,则按第一新梢的方法进行处理,否则直接进行摘心,定枝后,以竹竿作为支架,当卷须开始出现时进行绑缚,并注意新梢随生长随绑缚,生长季节中随时去除卷须;

(4)整形修剪:种植当年新梢长至50厘米时摘心使其分枝,第一年以培养树势为主,分枝后每个分枝培养2条直径0.8厘米以上的充实枝条为结果母枝,第二年以后冬季修剪留10个芽进行长梢修剪,防止枝条干枯,剪口距离顶芽1.5厘米,春季萌芽后新梢长至25厘米时按每隔20厘米留1条新梢并及时将其均匀引缚于架面上,防止大风吹折,果实开始转色时疏除基部老叶以增加光照,促进果实成熟并增加糖度;

(5)无核化处理:将结果枝上的花穗去副穗,留4片叶反复摘心,果穗以上副梢均留单叶,卷须全部抹除,至开花前3天使用10mg/l赤霉素溶液与2.5mg/l噻苯隆溶液混合后浸蘸花序一次,浸蘸花序时使用浸泡法,将整个果穗浸泡在混合药液中,每次浸泡时间为4秒,并于7天后再以相同方法处理一次;

(6)肥水管理:幼苗定植前期采用滴灌方式施用速效氮肥,于定植当年冬季亩施腐熟有机肥1200千克,从第二年开始在第一造果期间共施肥5次,第一次在春季萌芽前,亩施氮肥20千克,第二次在始花期前,亩施磷钾复合肥30千克,第三次在果实膨大期,亩施磷酸二氢钾20千克,第4次在转色期前,亩施磷酸二氢钾15千克,第五次施基肥,于7月下旬采果后亩施腐熟有机肥300千克;在第二造果期间除第二次在花序伸长期,亩施高钾型复合肥25千克,其他4次施肥时间和用量与第一造果相同,同时两次造果期间均在萌芽期、始花前后、果实膨大期结合施肥灌水,转色至成熟期控制灌水并保持适当干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