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容器苗与流程

文档序号:13112072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容器苗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容器苗培育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及应用其得到的容器苗。



背景技术:

珍贵树木资源储备被列入国家战略计划,加强珍贵木材的培育是尽快缓解和解决我国珍贵木材短缺的重要途径。

目前,国内外广泛采用容器苗造林,特别是珍贵树种,由于造林初期苗木生长建造较慢,无法与杂草竞争,1年生容器苗造林效果较差,且抚育成本较高,因此对于营建珍贵树种的人工林,需要采用大规格(2-3年生)容器苗造林。然而现有技术中,大规格生容器苗的培育技术不成熟,缺乏获得稳定优质容器苗的科学合理的手段及方法。此外,对于不同种类的珍贵树种,也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够得到适合相应树种的营养要素条件,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及应用,以筛选出适合不同种类珍贵树种的营养要素条件,并获得稳定优质的容器苗,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以改善现有技术中没有统一的方法能够得到适合不同树种的营养要素条件且无法获得稳定优质容器苗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本发明筛选方法选出的营养要素条件培育得到的容器苗,该容器苗以本发明筛选出的营养要素条件培育得到,不仅表型生长较好,而且养分库较丰富,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不同营养要素条件下培育容器苗;测量容器苗的表型生长参数值、生物量和养分库的成分含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分别计算表型生长参数值、生物量和养分库成分含量的隶属值,筛选得到对应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条件。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不同营养要素条件包括控释肥加载量及控释肥n:p。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表型生长参数包括苗高和地径。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养分库的成分含量包括容器苗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

可选地,本发明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n积累量=n浓度×生物量,p积累量=p浓度×生物量。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隶属值的计算公式为:隶属值=(x-xmin)/(xmax-xmin)×100%;其中,x为样品的单一指标值,xmin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小值,xmax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隶属值的计算公式为:隶属值=[1-(x-xmin)/(xmax-xmin)]×100%;其中,x为样品的单一指标值,xmin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小值,xmax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可选地,本发明所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所述筛选方法还包括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的步骤。

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一年生苗木移栽到容器中培育,设置不同的营养要素条件,得到容器苗样品;测量容器苗样品的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分别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分别计算同一营养要素条件下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筛选得到对应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条件。

同时,本发明提供一种容器苗,所述容器苗采用上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筛选出的营养要素条件培育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通过合理设置不同的营养素要条件,对种植得到的容器苗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后,采用隶属值指标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得到培育优质容器苗的营养要素条件。该筛选方法科学合理,能够为培育不同种类的容器苗提供统一的营养要素条件的筛选方法,从而有利于获得稳定优质的容器苗。容器苗是林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苗木类型,养分加载对于容器苗的培育是核心问题。本发明筛选方法突破了大规格容器苗培育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大规格容器苗的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为珍贵树种人工林的高效营建提供前提和保障。

(2)本发明应用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选出的营养要素条件下得到的容器苗,不仅表型生长较好,而且养分库较丰富,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有利于实现珍贵树种大规格容器苗造林工程,也为珍贵树种资源储备提供了有效途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说明。

图1为控释肥加载量对不同树种容器苗单株生物量的影响;

图2为控释肥n:p对不同树种容器苗单株生物量的影响;

图3为控释肥加载量对不同树种容器苗单株n积累量的影响;

图4为控释肥加载量对不同树种容器苗单株p积累量的影响;

图5为控释肥n:p对不同树种容器苗单株n积累量的影响;

图6为控释肥n:p对不同树种容器苗单株p积累量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方式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不同营养要素条件下培育容器苗;测量容器苗的表型生长参数值、生物量和养分库的成分含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分别计算表型生长参数值、生物量和养分库成分含量的隶属值,筛选得到对应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条件。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通过合理设置不同的营养素要条件,对种植得到的容器苗进行检测相关指标后,采用隶属值指标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得到培育优质容器苗的营养要素条件。该筛选方法科学合理,能够为培育不同种类的容器苗提供统一的营养要素条件的筛选方法,从而有利于获得稳定优质的容器苗。容器苗是林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苗木类型,养分加载对于容器苗的培育是核心问题。本发明筛选方法突破了大规格容器苗培育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大规格容器苗的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为珍贵树种人工林的高效营建提供前提和保障。

容器苗是利用各种容器培育的苗木。苗木大小不同,则容器的规格也不同。在本发明中,大规格容器苗指的是采用容积为100cm3及以上的容器种植得到的苗木。例如,本发明中大规格容器苗典型但非限制性为南方红豆杉、浙江樟或浙江楠的容器苗。

南方红豆杉(taxuswallichianavar.mairei(leméeth.léveillé)l.k.fuetnanli)、浙江樟(cinnamomumchekiangensesieb)和浙江楠(phoebechekiangensisc.b.shang)均为我国南方省区重点发展的珍贵树种。南方红豆杉已被列为国家ⅰ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集药用、材用和观赏等多种价值于一身。浙江樟为我国特有的珍稀树种,其材质优良、干体通直且树形美观,亦适合做行道树及园林绿化树种。浙江楠是楠木的一种,素以材质优良而闻名,自然分布在浙江、福建、江西等省份,因其干形通直、树体雄伟且木材纹理致密,削面光滑,可用作行道树、风景树、高级建筑及家具的上等材。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中,育苗基质的配方为:按照体积比,40%泥炭+30%谷壳+30%黄泥,所用肥料为购买自山东金正大集团的缓释肥,育苗容器为18cm×20cm的美植袋。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不同营养要素条件包括控释肥加载量及控释肥n:p。不同树种所需的营养要素条件不同,通过分析控释肥加载量及控释肥n:p对树种的生长和养分库构建的影响,能够得到针对不同树种的较佳的营养要素条件,从而为大规格容器苗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本发明筛选方法适用于不同树种的容器苗,方法简单,稳定可靠,容易实施。

可选地,营养要素条件典型但非限制性为控释肥加载量分别为1.5kg/m3、2.5kg/m3、3.5kg/m3和4.5kg/m3;控释肥的n:p分别为1.75:1、2.25:1、2.75:1和3.25:1,不同n:p的控释肥中n和p的养分含量依次对应为:170g·kg-1和90g·kg-1、160g·kg-1和70g·kg-1、170g·kg-1和60g·kg-1及190g·kg-1和60g·kg-1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表型生长参数包括苗高和地径。

地径是在林业测量中表示测量位置的一个术语,通常指的是苗干靠近地表面处的直径。在本发明中,地径指苗干位于容器基质表面处直径。

通过测定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能够从表观了解控释肥加载量及控释肥n:p对容器苗生长情况的影响,从而指导对不同树种容器苗的培育设置适宜的营养要素条件。

可选地,本发明中,生物量指的是样品的根、茎和叶三部分的生物量之和。具体测量方法为:将容器苗分为根、茎和叶三部分,分别置于105℃烘箱中杀青30min,再在68℃下烘干至恒重,分别测定三部分的干重,并计算得到生物量。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养分库的成分含量包括容器苗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

通过对容器苗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测定,能够进一步了解控释肥的加载量和控释肥n:p对不同树种容器苗的养分库构建的影响,从而知道工作人员对不同容器苗培育时进行合理的施肥和管理。

可选地,容器苗的n浓度测定方法为:称取样品的干重,先采用h2so4-h2o2法对样品进行消煮,凯氏定氮仪测定n含量,再通过公式n浓度=样品n含量/样品质量计算得到;容器苗的p浓度测定方法为:称取样品干重,先采用h2so4-h2o2法对样品进行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p含量,再通过公式p浓度=样品p含量/样品质量计算得到。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n积累量=n浓度×生物量,p积累量=p浓度×生物量。

可选地,单株样品根中n积累量=单株样品根中n浓度×单株样品根的生物量,单株样品茎中n积累量=单株样品茎中n浓度×单株样品茎的生物量,单株样品叶中n积累量=单株样品叶中n浓度×单株样品叶的生物量,单株样品n积累量=单株样品根、茎及叶中n积累量之和,单株样品n浓度=单株样品n积累量/单株样品生物量。

可选地,单株样品根中p积累量=单株样品根中p浓度×单株样品根的生物量,单株样品茎中p积累量=单株样品茎中p浓度×单株样品茎的生物量,单株样品叶中p积累量=单株样品叶中p浓度×单株样品叶的生物量,单株样品p积累量=单株样品根、茎及叶中p积累量之和,单株样品p浓度=单株样品p积累量/单株样品生物量。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对于单一指标与苗木生长呈正向关系的情况,隶属值的计算公式为:隶属值=(x-xmin)/(xmax-xmin)×100%;其中,x为样品的单一指标值,xmin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小值,xmax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对于单一指标与苗木生长呈反向关系的情况,隶属值的计算公式为:隶属值=[1-(x-xmin)/(xmax-xmin)]×100%;其中,x为样品的单一指标值,xmin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小值,xmax为该指标值中的最大值。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中,还包括计算同一营养要素条件下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的步骤。

依据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分别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再分别计算出相应隶属值的平均值,平均值越大表明相应营养要素条件下容器苗的生长状况越优。

本发明中,计算隶属值的平均值时,只计算与表型生长参数(苗高和地径)及生物量相关性显著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再计算相应的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一年生无纺布袋所种容器苗去袋后移栽到大规格容器中培育,设置不同的营养要素条件,得到容器苗样品;测量容器苗样品的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分别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分别计算同一营养要素条件下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筛选得到对应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条件。

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通过合理设置不同的营养素要条件,对种植得到的容器苗进行检测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指标后,采用隶属值指标进行评价,从而能够得到培育优质容器苗的营养要素条件。该筛选方法科学合理,能够为培育不同种类的容器苗提供统一的营养要素条件的筛选方法,从而有利于获得稳定优质的容器苗。容器苗是林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苗木类型,养分加载对于容器苗的培育是核心问题。本发明筛选方法突破了2-3年生大规格容器苗培育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大规格容器苗的培育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能够为珍贵树种人工林的高效营建提供前提和保障。

在本发明筛选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以某珍贵树种为对象,选择一年生无纺布袋所种容器苗去袋后移栽到大规格育苗容器中,育苗容器为18cm×20cm的美植袋。控释肥购买自山东金正大集团的缓释肥,设置不同的控释肥加载量及不同的控释肥n:p的营养要素条件,栽植基质为按照体积比40%泥炭+30%谷壳+30%黄泥,试验前将不同营养要素条件的肥料与栽植基质充分混匀,装入育苗容器中。不同实验条件各设置3组重复,每个重复30个平行,筛选出对应容器苗的最佳营养要素条件,具体步骤为:

种植前测量各苗木的表型生长参数,即初始苗高和初始地径,种植一年时间后,再分别测定各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测定完表型生长参数后,每组中随机选择4株容器苗进行收获,分别将各株分为根、茎和叶三部分,分别置于105℃烘箱中杀青30min,再在68℃下烘至恒重,测量各株中根、茎和叶的干重并计算生物量。称取各部分干重,采用h2so4-h2o2法进行消煮,凯氏定氮仪测定n含量,钼锑抗比色法测定p含量,分别计算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和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容器苗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

计算苗高、地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以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苗高的隶属值为例,先对不同控释肥载量条件下的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的计算公式,分别得到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得到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地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最后分别计算单一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苗高、地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该值越大,说明相应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种植得到的容器苗为最优容器苗,相应的控释肥加载量即为筛选得到的该树种容器苗培育所需的营养要素条件;

同理,以不同控释肥n:p的条件下苗高的隶属值为例,先对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的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的计算公式分别得到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得到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地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最后分别计算单一控释肥n:p条件下苗高、地径、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该值越大,说明相应控释肥n:p条件下种植得到的容器苗为最优容器苗,相应的控释肥n:p即为筛选得到的该树种容器苗培育所需的营养要素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容器苗,该容器苗采用上述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筛选出的营养要素条件培育得到。

本发明应用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选出的营养要素条件下得到的容器苗,不仅表型生长较好,而且养分库较丰富,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有利于实现珍贵树种大规格容器苗造林工程,也为珍贵树种资源储备提供了有效途径。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苗高和地径基本一致的一年生南方红豆杉苗木,测定平均苗高为42.9cm,平均地径为4.34mm;

将1年生苗木移栽置种植容器中,种植容器内营养要素条件为控释肥加载量分别为1.5kg/m3、2.5kg/m3、3.5kg/m3和4.5kg/m3;控释肥的n:p分别为1.75:1、2.25:1、2.75:1和3.25:1,每组不同n:p的控释肥中n和p的养分含量依次对应为:170g·kg-1和90g·kg-1、160g·kg-1和70g·kg-1、170g·kg-1和60g·kg-1及190g·kg-1和60g·kg-1,每个条件做3个重复,每个重复种30株苗木,种植一年后得到容器苗;

分别测定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然后在每组中随机选择4株容器苗进行收获,测定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

在4组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先对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计算公式计算出4组中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出4组中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在每组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最终得到4组平均值,其中最大的平均值对应的控释肥加载量条件即为在4组条件中筛选出的最佳的南方红豆杉容器苗所需营养要素条件,该条件下培育的得到的容器苗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

同理,在4组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先对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计算公式计算出4组中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出4组中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在每组控释肥n:p条件下,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最终得到4组平均值,其中最大的平均值对应的控释肥n:p条件即为在4组条件中筛选出的最佳的南方红豆杉容器苗所需营养要素条件,该条件下培育的得到的容器苗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

实施例2

浙江樟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苗高和地径基本一致的一年生浙江樟苗木,测定平均苗高为31.0cm,平均地径为4.58mm;

将1年生苗木移栽置种植容器中,种植容器内营养要素条件为控释肥加载量分别为1.5kg/m3、2.5kg/m3、3.5kg/m3和4.5kg/m3;控释肥的n:p分别为1.75:1、2.25:1、2.75:1和3.25:1,每组不同n:p的控释肥中n和p的养分含量依次对应为:170g·kg-1和90g·kg-1、160g·kg-1和70g·kg-1、170g·kg-1和60g·kg-1及190g·kg-1和60g·kg-1,每个条件做3个重复,每个重复种30株苗木,种植一年后得到容器苗;

分别测定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然后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择4株容器苗进行收获,测定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

在4组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先对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计算公式计算出4组中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出4组中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在每组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最终得到4组平均值,其中最大的平均值对应的控释肥加载量条件即为在4组条件中筛选出的最佳的浙江樟容器苗所需营养要素条件,该条件下培育的得到的容器苗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

同理,在4组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先对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计算公式计算出4组中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出4组中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在每组控释肥n:p条件下,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最终得到4组平均值,其中最大的平均值对应的控释肥n:p条件即为在4组条件中筛选出的最佳的浙江樟容器苗所需营养要素条件,该条件下培育的得到的容器苗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

实施例3

浙江楠容器苗培育所需营养要素的筛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选择苗高和地径基本一致的一年生浙江楠苗木,测定平均苗高为34.0cm,平均地径为4.73mm;

将1年生苗木移栽置种植容器中,种植容器内营养要素条件为控释肥加载量分别为1.5kg/m3、2.5kg/m3、3.5kg/m3和4.5kg/m3;控释肥的n:p分别为1.75:1、2.25:1、2.75:1和3.25:1,每组不同n:p的控释肥中n和p的养分含量依次对应为:170g·kg-1和90g·kg-1、160g·kg-1和70g·kg-1、170g·kg-1和60g·kg-1及190g·kg-1和60g·kg-1,每个条件做3个重复,每个重复种30株苗木,种植一年后得到容器苗;

分别测定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然后在每个重复中随机选择4株容器苗进行收获,测定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

在4组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先对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计算公式计算出4组中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出4组中地径、总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在每组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最终得到4组平均值,其中最大的平均值对应的控释肥加载量条件即为在4组条件中筛选出的最佳的浙江楠容器苗所需营养要素条件,该条件下培育的得到的容器苗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

同理,在4组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先对苗高进行排序,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然后根据隶属值计算公式计算出4组中苗高的隶属值,同理,分别计算出4组中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在每组控释肥n:p条件下,计算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最终得到4组平均值,其中最大的平均值对应的控释肥n:p条件即为在4组条件中筛选出的最佳的浙江楠容器苗所需营养要素条件,该条件下培育的得到的容器苗为优质大规格容器苗。

实验设计

试验场地位于浙江省庆元县实验林场,海拔510m,27°38'48″n,119°01'25″e,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温17.6℃,年降水量1721.3mm,无霜期245d。其省级保障性苗圃育苗钢构大棚内设有自动喷雾设施,大棚通风性能良好,同时也能有效防止雨水渗入,棚高2.2m,顶盖覆有50%透光率的遮阳网。

栽植基质为按体积比40%泥炭+30%谷壳+30%黄泥,育苗容器为18cm×20cm的美植袋,试验肥料为购买自山东省金正大集团的缓释肥;试验前按照不同营养要素条件将相应的肥料与栽植基质充分混匀。

按照实施例1、实施例2和实施例3分别种植容器苗后,对于收获的容器苗,每株容器苗都分成根、茎和叶三部分,分别置于105℃烘箱中杀青30min,再在68℃下烘干至恒重,分别测定三部分的干重,并计算得到生物量。

容器苗的n浓度测定方法为:取样品称量干重,先采用h2so4-h2o2法对样品进行消煮,凯氏定氮仪测定n含量,再通过公式n浓度=样品n含量/样品质量,计算得到n浓度;容器苗的p浓度测定方法为:取样品称量干重,先采用h2so4-h2o2法对样品进行消煮,钼锑抗比色法测定p含量,再通过公式p浓度=样品p含量/样品质量,计算得到p浓度;

根据公式n积累量=n浓度×生物量,p积累量=p浓度×生物量,分别计算得到n积累量和p积累量。

结果分析

一、控释肥加载量和控释肥n:p对不同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的影响

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对于实施例1-3中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影响如表1所示,不同控释肥n:p对于实施例1-3中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的影响如表2所示。

表1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对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的影响

表2不同控释肥n:p对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的影响

由表1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三种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均表现出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时达到最大值,除浙江楠的地径外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浙江楠地径在加载量2.5kg/m3、3.5kg/m3和4.5kg/m3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控释肥加载量在2.5kg/m3时已经满足地径生长需求。

由表2可以看出,实施例1-3的三种容器苗的苗高和地径在不同控释肥n:p的条件下差异均不显著,不同树种的苗高和地径生长相对稳定。

二、控释肥加载量和控释肥n:p对不同容器苗生物量的影响

此外,对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及不同控释肥n:p的条件下实施例1-3中各树种单株容器苗的生物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三种树种容器苗的单株生物量对控释肥加载量效应显著,均是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先增多再减少,生物量在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时均达到最高值,且显著高于其它控释肥加载量处理组。

由图2可以看出,实施例1-3中三种树种容器苗的单株生物量对控释肥n:p反应不敏感,在不同控释肥n:p处理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

三、控释肥加载量和控释肥n:p对不同容器苗养分库的影响

为了研究不同营养要素条件对不同树种容器苗养分库的影响,测定了实施例1-3中在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及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相应容器苗n浓度和p浓度,结果如表3和表4所示。

表3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对容器苗n浓度和p浓度的影响

由表3可以看出,控释肥加载量显著影响实施例1-3中三种树种容器苗单株的n浓度和p浓度。三种树种容器苗n浓度均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而升高,实施例1中的南方红豆杉n浓度在控释肥加载量为2.5kg/m3时显著高于1.5kg/m3处理,随着控释肥加载量再增加,其n浓度增加不明显。实施例2中的浙江樟n浓度在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达最大,为12.22mg/g,显著高于较低控释肥加载量的处理,与控释肥加载量为4.5kg/m3差异不显著。实施例3中浙江楠n浓度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先显著升高再显著降低,在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时最大,为13.12mg/g。实施例1中的南方红豆杉和实施例3中的浙江楠p浓度均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时南方红豆杉p浓度最大,与控释肥加载量为2.5kg/m3处理差异不明显,控释肥加载量为2.5kg/m3时浙江楠浓度最大,显著大于其它处理,实施例2中浙江樟浓度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控释肥加载量为1.5kg/m3时最高,但与控释肥加载量为2.5kg/m3处理的差异不显著。

表4不同控释肥n:p对容器苗n浓度和p浓度的影响

由表4可以看出,控释肥n:p明显影响三种树种容器苗单株n浓度和p浓度。实施例1中南方红豆杉容器苗的n浓度在控释肥n:p=3.25:1时最高,达12.19mg/g,显著高于控释肥n:p=1.75:1时n浓度,而其在控释肥n:p=2.25:1~3.25:1的范围内差异不显著。实施例2中浙江樟容器苗n浓度也表现在控释肥n:p=3.25:1时最高,达12.01mg/g,显著高于较低比值的处理,但与控释肥n:p=2.75:1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实施例3中浙江楠容器苗n浓度随控释肥n:p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控释肥n:p=2.75:1时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实施例1-3中的三种树种的容器苗均随控释肥n:p的增大而先增大再减小,浙江樟p浓度在较低控释肥n:p下相对稳定,而同条件下浙江楠p浓度变化较大。浙江楠较南方红豆杉和浙江樟对控释肥n:p变化敏感。

此外,对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及不同控释肥n:p的条件下实施例1-3中各树种容器苗单株中n积累量和p积累量进行了比较,结果如图3-6所示。

由图3和图4可以看出,控释肥加载量明显影响实施例1-3中三种树种容器苗单株n积累量和p积累量。三种树种容器苗单株n积累量均表现出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均在控释肥加载量3.5kg/m3时最高,且显著高于其它处理。三种树种容器苗单株p积累量也表现出随控释肥加载量的增加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浙江楠容器苗单株p积累量在控释肥加载量2.5kg/m3时最高,南方红豆杉和浙江樟容器苗单株p积累量则均在控释肥加载量3.5kg/m3时最高。

由图5和图6可知,控释肥n:p对实施例1-3中三种树种容器苗单株n积累量和p积累量影响差异相对较小。实施例1中的南方红豆杉与实施例2中的浙江樟单株n积累量之间和p积累量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实施例3中的浙江楠n积累量和p积累量在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差异均显著,且随控释肥n:p的增大先增加再减少,均在控释肥n:p=2.75:1时含量较高。

四、营养要素条件的筛选结果

依据模糊数学隶属值选择原理,隶属值排名靠前的处理对应的条件即为优选的营养要素条件。结合上述测定结果及相关性分析,分别计算实施例1-3中不同控释肥加载量和不同控释肥n:p处理条件下树种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并计算对应处理条件下苗高、地径、生物量、n浓度、p浓度、n积累量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的平均值,结果如表5-10所示。(注:对于南方红豆杉,由于p浓度和p积累量均与苗木生长指标(例如苗高或地径)的相关性不显著,因此p浓度和p积累量的隶属值不参与评定。)

表5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各指标的隶属值

表6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南方红豆杉容器苗各指标的隶属值

由表5-6可知,筛选出的适于南方红豆杉的营养要素条件为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控释肥n:p为2.25:1。

表7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浙江樟容器苗各指标的隶属值

表8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浙江樟容器苗各指标的隶属值

由表7-8可知,筛选出的适于浙江樟的营养要素条件为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控释肥n:p为2.75:1。

表9不同控释肥加载量条件下浙江楠容器苗各指标的隶属值

表10不同控释肥n:p条件下浙江楠容器苗各指标的隶属值

由表9-10可知,筛选出的适于浙江楠的营养要素条件为控释肥加载量为3.5kg/m3,控释肥n:p为2.75:1。

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