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鹅的养殖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96672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家禽养殖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鹅的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鹅,是鸟纲雁形目鸭科动物的一种。鹅为家禽,成年的鹅比鸭大,额部有肉瘤,颈长,嘴扁而阔,腿高尾短,脚趾间有蹼,羽毛白色或灰色。能游泳,吃谷物、蔬菜等,肉和蛋可以吃。鹅头大,喙扁阔,前额有肉瘤。鹅的脖子很长,身体宽壮,龙骨长,胸部丰满,尾短,脚大有蹼。食青草,耐寒,合群性及抗病力强。生长快,寿命较其他家禽长。体重4至15公斤,卵化期一个月。

鹅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族维生素,烟酸,糖。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很高,同时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矿物质,并且脂肪含量很低。鹅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同时鹅肉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

鹅对青草粗纤维消化率可达40%-50%。从鹅的生物学角度看,鹅的肌胃压力比鸭大0.5倍,比鸡大1倍,能有效地裂解植物细胞壁,易于消化。另外鹅消化道比体长长10倍,而鸡仅为7倍,加上鹅小肠中碱性环境,能使纤维溶解,因而鹅从牧草中吸收营养的能力特别强。

目前,鹅的饲养以圈养育肥为主,圈养育肥鹅肉质粗糙、营养欠佳,已不能满足消费者要求,因此散养鹅开始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目前散养鹅也大多是使用牧草或饲料进行投喂,如:cn201610517057.8(一种散养鹅的生态养殖方法),采取了饲料投喂和散养相结合的饲养方法,通过此类方法养出的鹅,肉质有所提升,但肉味仍不够鲜美、营养价值不够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种植金银花、牧草;

(3)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牧草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150-240d后出栏。

所述牧草是苜蓿。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蛋白质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

所述牧草是狼尾草。狼尾草是一种优质牧草,粗脂肪、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灰分的含量高。

所述金银花的种植,是按照每亩1000-1400株的密度种植。

所述鹅苗的投放,是按照每亩10-40羽的密度向山区投放。

所述步骤(5),还需要控制散养时鹅群无扎堆现象出现。

所述的饲料,是由重量比3:5的粗粮和青草混合。

所述的粗粮,是玉米、小米、高粱其中一种或多种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所述的饲料的投喂量为80-120g/只。

金银花,又名忍冬,有性寒味甘,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淤之功效。金银花及其叶、藤对多种致病菌均有抑制作用,还具有抗炎解热、加强免疫机能、兴奋中枢神经、降血脂及抗内毒素作用。金银花作为植物,对土壤要求不严,根系发达,生根力强,是一种很好的固土保水植物。在散养山区中种植金银花可以有效增加鹅群免疫力,减低染病概率,提升鹅的肉质,并且固土保水,提升土壤肥力,利于牧草生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将鹅在山区散养150-240d,每天保持充足的运动量,散养过程中不使用激素、抗生素,以牧草及金银花藤叶为主要食物,通过本方法养殖出来的鹅,免疫力高、肌肉紧实、脂肪含量低;鹅肉口感好、香味浓、肉质紧实有嚼劲、营养丰富、没有抗生素和激素残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限定,但要求保护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所作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2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苜蓿;

(3)按照每亩25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苜蓿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10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195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1:1:1:5的玉米、小米、高粱、青草混合而成。

实施例2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0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苜蓿;

(3)按照每亩10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苜蓿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8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150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1:1:1:5的玉米、小米、高粱、青草混合而成。

实施例3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4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苜蓿;

(3)按照每亩40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苜蓿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12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240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1:1:1:5的玉米、小米、高粱、青草混合而成。

实施例4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2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狼尾草;

(3)按照每亩25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牧草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10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285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1:1:1:5的玉米、小米、高粱、青草混合而成。

实施例5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2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苜蓿;

(3)按照每亩25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苜蓿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控制散养时鹅群无扎堆现象出现;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10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195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1:1:1:5的玉米、小米、高粱、青草混合而成。

实施例6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2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苜蓿;

(3)按照每亩25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苜蓿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10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195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3:5的玉米、青草混合而成。

实施例7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2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苜蓿;

(3)按照每亩25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苜蓿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10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195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3:5的小米、青草混合而成。

实施例8

一种鹅的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山区树林中修建鹅舍;

(2)在山区树林中按照每亩1200株的密度种植金银花,剩余面积种植苜蓿;

(3)按照每亩25羽的密度向山区中投放15-20日龄的鹅苗;

(4)每天早上,将金银花部分藤叶、苜蓿顶端部分打碎,将碎叶散布均匀;

(5)将碎叶散布均匀后,将鹅从鹅舍中放出,让其自由觅食、运动;

(6)每天傍晚,对鹅群生长情况进行检查,对较瘦弱的鹅,按照100g/只补喂少量饲料,并且做好标记,第二天将其赶至鹅群密度较低区域觅食;

(7)将鹅群山林中散养195d后出栏。

所述饲料是由重量比3:5的高粱、青草混合而成。

将通过实施例1-8所得的鹅,与市售散养鹅、普通鹅各随机选取20只,将鹅肉进行对比(感官对比将鹅肉用清水煮熟,不加任何其他物质):

对比可知,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养殖的鹅,肉质与营养价值均明显高于市售的普通鹅与散养鹅。

并且各实施中鹅群的染病率均低于5%,说明本养殖方法有着良好的抗病效果。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认为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